登陆注册
13335500000010

第10章 5分钟远离心理疾病(4)

(2)脑疾病引起的脾气暴躁:如果因为发生疾病,如脑炎、脑外伤、脑肿瘤、脑变性等,脑的功能受到损害,无法调动脑的抑制能力,去抑制那些不应该发泄的情绪,就出现了脾气暴躁现象,表现为易因小事而大发雷霆,哭吵,蹬足,打人,咬人……其特点为发脾气现象发生在脑疾病以后,发脾气的程度比较严重,维持时间也较长,有明显的小题大做现象,还可见有脑电图异常、CT扫描异常等。例如:5岁的亮亮一直是个非常懂事的男孩,他性格温和,肯听话,很少发脾气。不幸的是,半年前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前额肿起了一个包,没有其他不适。谁知不久,亮亮的脾气越来越坏,略不顺心就又叫又骂,甚至因父母没给买玩具而在商店门口打滚,打、咬父母,乱踢人。父母实在无法忍受,所以去心理门诊咨询。医师得知亮亮有脑外伤病史,且外伤后不久出现脾气变化,立即怀疑发脾气与脑外伤有关,通过各种检查,发现亮亮前额的肿块虽然消失,但颅内的肿块仍在作怪,促使绵羊般的亮亮变得狮虎似地易发脾气。

(3)心理障碍引起的发脾气:王家三房儿媳就生了一个宝贝男孩——小军,而小军的妈妈又是独养女,外婆、外公眼见添了个小外孙,喜欢的不得了。四位老人恨不得把他含在嘴里,只要小军一哭,大家就轮流抱。

转眼小军5岁了,长得白白胖胖,虎头虎脑。只是脾气太倔,稍不如意,又哭又叫,谁也对付不了。有一次上街,他看到橱窗里有一支漂亮的冲锋枪,嚷着要买,而妈妈因身上的钱不够,就买了一支稍便宜些的塑料小手枪,谁知他把枪一扔,四脚朝天,哭着闹着非要冲锋枪,任你怎么打骂哄骗,都无济于事。

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纷纷摇头叹息,窘得小军的妈妈手足无措,碰巧人群中有个熟人,向他借了钱,买了冲锋枪,小军这才罢休。

小军如此受宠,该是十分快乐的吧。说也奇怪,他总是这也不称心,那也不如意,常常绷着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发脾气。到幼儿园后他也不愿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孤独离群,而且爱啼哭,易嫉妒,总说老师不好。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呢?小军的父母不由得着急起来。

小军的坏脾气发展到如此地步,已不再是一般的性格脾气问题,而是发展到心理活动偏异阶段,也就是说,小军与同年龄的正常儿童相比,他的心理活动已发生了问题,而这一切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

2.暴怒发作的处理

情绪发育过程中的正常发脾气现象,无需特殊处理,随着年龄增长,将会自行好转。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脾气变坏,最重要的是治疗脑部疾病。

因心理障碍引起的发脾气,该如何处理,像小军这样爱发脾气是否有办法预防呢?

办法是有的,关键要抓住“第一次”,即当小军第一次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当父母的,尤其是年老的长辈们绝不可以迁就,抓住了第一次,孩子以后再提不合理的要求时,就不会过分坚持,由着性子瞎胡闹。可是,小军的任性脾气已经形成,那该怎么办呢?心理卫生科医生的意见——不理睬主义。这就是说,每当遇上小军胡闹,家里人谁都不理睬,特别是小军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大家态度必须一致,千万不能这边管,那边护。他胡闹了一段时间,自觉没趣,也就会作罢。等他脾气发过后,再心平气和地与他讲道理,分清是非。

怕见陌生人与社会退缩

有一天李家请客,来了3对夫妻,带着3个男孩来做客,他们分别是李家3位女儿的好朋友,互相之间并不相识。说也凑巧,3个男孩同一年龄,都长得浓眉大眼,健康可爱。初见面时,他们都有点怕陌生,依偎在母亲身边。过了不长时间小明与小亮已合伙在打电子游戏机。但小文却从妈妈的身边消失了,原来他躲在浴室里哭泣。小文为什么不能与小伙伴融洽相处?他为什么不能适应陌生环境?原来怕见陌生人。从心理卫生角度说,称为社会交往不良或称焦虑退缩,或称退缩行为。

1.主要表现

(焦虑、害怕、怕羞、喜独居、敏感、缺乏自信、常哭泣、易心烦意乱等,这一系列表现是学龄前期儿童所常出现的发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这一系列问题一般随着年龄增大后会自行消失。但有些儿童却长期未见改善。有退缩行为的儿童一般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常常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甚至连逛公园、去动物园、看电影、随父母去亲友家做客也不愿意。他们从不主动与其他儿童交往,沉默寡言,宁愿一个人待在家中。即使在自己家中,看见来了客人也要赶快躲藏起来,不愿见陌生人。但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与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他们还是能高高兴兴地谈笑与玩耍,并无任何异常的表现。这种行为问题,多见于5~7岁的儿童。当他们年龄较小时,父母除发现他们性格安静,不大愿意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外,常不易察觉。而当他们要上幼儿园或上小学时,问题才会明显暴露出来,表现紧张、害怕、拒绝上学,但当他们逐渐熟悉新环境后,症状会逐渐减轻。

例如:冬冬从小在外婆外公身边长大,外婆外公对这个城里的小外孙,宝贝得不得了。出门,怕他掉进河里,和村里的小伙伴在一起,又怕他受欺侮。于是整天让他在家里,不让出门。

6岁时,冬冬回到了父母身边,这本来是件高兴的事,谁知他怕见陌生人。亲戚来看他,邻居来玩,他都躲在一旁,不吭声,也不肯喊人,为此父母常当着亲友的面训斥他。这还不算,他连爸爸妈妈都不肯叫。为这喊人的事,常惹得父母发火。

冬冬怕见陌生人的状况越发严重。上学后,他怕和老师讲话,不愿和同学们在一起,上课时,从不举手发言,坐在课堂上一声不响,似乎在专心听讲,其实一点也没有听进去,下课后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显而易见。冬冬得了“社交不能症”,这是儿童精神卫生偏异的一种症状。

2.引发社会退缩的原因

(1)与性格有关:多见于性格较内向,不喜欢合群。喜欢孤独、文静的儿童。

(2)与家庭教育有关:家长过于娇宠,过分照顾,在家中对儿童的要求不管合理与否,均予以满足,又很少让儿童到外面去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什么都很随心所欲,十分顺利。而当他到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去时。一方面感到陌生、害怕,另一方面,一切不如在家中万事如意,因此,又感到委屈。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退缩行为。还有些儿童,由于所处环境十分偏僻,如一直在小山村由奶奶带,很少见到生人,当突然改变环境则会很不习惯。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具体情况进行引导,而不应对儿童过分粗暴。若父母死亡或离异,从小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缺乏安全感,也会促使症状出现。

3.处理方法

患交往不良症者的约占正常儿童的0.5%。一般预后较好,年龄长大或通过教育、心理治疗后可以治愈。

重点在于教育及改善环境。从小教育儿童能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培养开朗的性格,对儿童不可溺爱,也不可粗暴、冷漠。

对于已有行为退缩者,父母及老师更要耐心地逐步引导,与儿童间建立信任而亲密的关系,鼓励他们逐渐参加集体活动。

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法、行为模拟法。行为模拟法,是基于观察学习的原理,通过观察学习来获得良好的行为,清除不良行为。可以先让她观察其他小朋友是怎样在一起玩耍的,让她体验别人玩耍的乐趣,逐步受到影响,产生共鸣,激起模仿欲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游戏活动中去。这样,退缩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消失。

过分照顾与依赖症

在父母眼里,子女始终是个小孩,总是给予百般照顾。即使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也不会感到异常,更不会请医师咨询要求解决。为此,我们对依赖性的具体表现及危害性需加以举例说明。

萍萍的妈妈视女儿为掌上明珠,她爱女儿要比别人爱得更深,女儿长到6岁,她还未高声呵斥过一次,更不用说动她一个手指头了,她把全部的母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要问她为啥如此宠爱自己的女儿,她会重复那一句话:“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太可怜了。”

原来,在小时候,萍萍的妈妈因父母离异而永远地失去了母爱,父亲整天借酒浇愁,无暇顾及女儿,她在这种冰凉的家庭生活中长大,尝够了失去母爱的滋味。如今她自己当了妈妈,唯恐女儿因照应不周而受委屈,吃的、穿的、戴的、用的,精心照料,无微不至,什么事都不让萍萍碰。

萍萍呢,也极爱自己的妈妈,出门,要妈妈抱;看电视,要坐在妈妈的膝盖上;睡觉,要搂着妈妈的脖子,甚至妈妈煮饭、烧菜、洗衣服时也要背在背上,哪一天妈妈要是晚下班,萍萍就会显得烦躁不安,甚至哭闹不止。

萍萍上学了,成绩倒不错,但是使老师和同学们感到奇怪的是,她竟不知道自己怎样独立做作业?平时她所做的作业,都由母亲安排好后,一题一题地做下去,如果有做错之处,也得由母亲用橡皮把错处擦掉,再指点她写在什么地方,什么部位。萍萍像个机器人似的,拨一拨,动一动,一切听从母亲安排。整理书包,削铅笔,换橡皮等更不用说了,自然由母亲包办代替。

1.依赖症的具体表现

年幼儿童的依赖常常表现为寻求与成人(特别是母亲)躯体的接触,如喜欢母亲或成人抱着,坐在成人身上。若站立时,则紧紧抱着成人不放,而不愿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年龄稍长儿童的依赖性,则表现为干什么事都自己不能作出决定,对别人比对自己更加相信,什么事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干什么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许。依赖的对象因年龄而不同,最开始依赖父母,长大后,依赖老师或其他成人,以后更加倾向于依赖自己的小伙伴。

有专家认为有两种不同的依赖:一种为任务性依赖,这类儿童寻求帮助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如完成作业等,这类依赖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男孩多见。另一种为人格性(情感性)依赖,这类儿童主要寻求其他人对他的友好反应,感情上的支持,多见于年龄较小者,女孩多于男孩。

2.引发依赖症的原因

不论是人或其他动物都有依赖性,像胎儿依赖胎盘来获得氧气和营养,婴儿、幼儿直到成人也需依赖母亲或其他人来满足其情绪要求。更需依赖家庭、学校、社会来获得智力发育,掌握技能及社会交往的能力。依赖常与环境有关,母亲过分照顾可导致儿童的过分依赖性。另一方面,受到母亲的遗弃,也会产生依赖行为。因为在儿童正常发育过程中,由于父母的遗弃(如离婚等),或父母、老师对于儿童的独立行为过早地过分苛求,会使儿童正常的依赖需要受到挫折,缺乏足够的支持与教养,因此,也不能发展独立成功的经验而出现依赖性。再者,若父母开始粗暴地拒绝了儿童带依赖性的要求,而最终又屈从于这些要求,则会使儿童发生更为严重的依赖。1岁末至3岁前为儿童发展依赖性的两个危机时期,此期由于种种环境因素(如父母离婚等)可导致焦虑情绪,此时期若缺乏父母的正常依赖,则可造成严重的依赖性。

3.过分依赖的危害性

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对人的生存是有重要作用的;而过多过久的依赖性只会推迟或中止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而阻碍人的正常成长。像末代皇帝溥仪,而立之年,还不会穿衣系鞋带。一个大学生,因不会料理个人生活,摆脱不了对家庭的依赖,不得不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六七岁的幼儿,正处于心理发育的转折期,是形成个性倾向的初期阶段,上面提到的萍萍如果仍然受到母亲对待婴儿般的照顾和帮助,摆脱不了躯体的依赖性,难以形成独立的个性倾向,自我意识不强,这样下去,就会影响到她的心理发育。有权威调查表明,大约16%的儿童具有较为明显的依赖性。

因此,父母及师长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4.处理与治疗

本症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心理治疗与教育。如选择一些可以增强自主性,较少要成人支持的目标,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一旦能独立完成任务时,即给予奖励,以进行阳性强化。父母、老师要改变自己对儿童的不良态度,如过分粗暴、冷淡,过分帮助等均应加以克服。对较大的儿童要告诉他的同学不要给他抄作业,要让他们自己去做。妈妈要把对孩子的爱藏在心底,不要表露出过分的亲热。六七岁的孩子,就该和父母分床睡了。孩子在穿戴方面及其他生活琐事,父母应放手让他们去干,切莫包办。克服依赖性是必要的,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要知道,对孩子冷淡、粗暴,不满足孩子正常的依赖,也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反而产生依赖性。

克服依赖性的所有措施,必须坚持到底,直到依赖行为完全纠正。

幼稚与成熟迟滞

行为幼稚是发育成熟迟滞的一种表现。行为幼稚的孩子,在智力测验时智商是正常的或稍偏低,但是往往给人一种“戆”的感觉。如果您发现孩子有行为幼稚的表现,首先应该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同类推荐
  • 母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

    母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能让中国父母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教育的大智慧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你家的孩子成天跟你讨价还价、磨磨叽叽吗?先别着急,也别上火,看看书中这个叫杜小豆的孩子,正在和妈妈的“斗智斗勇”中快乐地成长着。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片段,更是一部快乐教育成果的检验报告。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故事,而故事的色彩与味道,父母是有导演权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明妈妈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快乐的小豆,一个身心健康的小豆。
  •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本社会之书,每一个孩子也都是一本生命之书。本书精选了许多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故事贴近孩子的生活、切合孩子的心理。而故事以外的悟语,更像是一盏盏智慧的明灯,把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技巧、人生的建议通过妈妈之口娓娓道来,引导孩子去思索、去感悟。而且,本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一篇文章的后都配有一个“妈妈锦囊”,为每一位妈妈提供切实的解决技巧。愿在那些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妈妈种下的是正直善良的品格种子,结出的是令人欣喜的美德之果,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 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

    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

    《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将告诉您怎样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如何培养成长中的孩子、与他们一起成长;如何做一个他们心目中既专注于工作,生活中又体贴入微的,给予他们健康的精神生活和成长环境的上班族妈妈。《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由李建勇等编著。
  •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没有丰富阅历的人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些书,容易把一个人成功的真正原因误解了。因为每本书调的侧面都不一样,特别是这些书的表述方式往往丢掉、或者表达不出来一些在一个人成功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原因。
热门推荐
  • 暮色河

    暮色河

    一个居住在小城镇的落魄青年遇到的生死陷阱。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青春本来就是一场误会第一季

    青春本来就是一场误会第一季

    序章:时间流水一溪间,美梦成就弹指间。曾不知流过了个多少个春夏秋冬,睡过了多少次多少次课桌板?而又多少次被叫起!看阅了多少次时间美景!又多少次与周公梦中相会呢!呵呵,那些曾让我相信的永远,都随着时间慢慢淡忘了!我怕时间过得太久太久,我会忘了曾经的青春。曾经的欢声笑语,随着时间的遗去,我已记不太清了!哈哈!时间永远不会停下脚步,属于我的那一刻的青春时光,已经被时间老人封印在那个空间里了,而我也渐渐忘了许多!时间老人带走了我的很多记忆,而我现在脑子也仅存剩下一点点的记忆了!都说人不能沉浸于过去,但是我不想忘记曾经的美好,所以我用仅存的一点点记忆,强行打开被时空老人封印的空间,让我重新回去那个地方!
  • 痴情

    痴情

    《痴情》是一部以反映当代(南线)战争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家不仅以雄浑广阔的现实主义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逼真动人的、飘散着俄罗斯油画风味的战争画卷与战场景观,还更以遒劲犀利的笔力和对人物心灵辩证的把握,为我们剖示了一场又一场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爱国与爱子、关于人性与党性、关于奉献与自私、关于崇高与渺小的雷鸣电闪般的灵魂的自我拷问与抨击,不断地给我们以震撼与感动,这也使其成为了一部深入到了当代战争对人性的冲击、对伦理道德的洗涤、对整个社会的震荡的“战争后遣症”这一探寻与追问的先声之作。
  • 大唐小农

    大唐小农

    小人物,梦回大唐;小乡村,朴实无华;小智慧,拈来富贵;小生活,怡然自得。
  • 小男孩受益一生的名人故事

    小男孩受益一生的名人故事

    本书精心编写了几十个伟人和名人的成长成才小故事,其中蕴涵着小男孩必须要懂得的成长道理。这些名人成长故事能够吸引小男孩阅读和效仿,并且能够让小男孩受到启发,进而激励自己,小男孩阅读的同时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课外知识。
  • 快穿之撩男主是要代价的

    快穿之撩男主是要代价的

    为了钱,林晓晓壮起狗胆去偷拍男神果照,却不想失足把男神扑倒后,携带三位男神一起穿越了,只是男神们为什么都不记得自己,也没有了现代的记忆?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寻找真相和回去方法的林晓晓,好不容易打倒奇葩,虏获男神的心,才发现原来她进了快穿的地盘?爱上男主的游戏?三个男神轮流等她爱?OMG,这日子简直不要太精彩!莫眠:“扑倒本少爷就想跑?狗洞都没开呢。”唐佑冉:“走进我心里了,还想逃?”楼迟君:“你已经偷走我的心了,只能是我的。”
  • 古怪少女的恋爱

    古怪少女的恋爱

    她是一个古怪少女,脸上表情只有平静和冷漠,但脾气却千变万化。一个有钱人家的孙女,父母早在她十岁死亡,为了避免继承家业,她逃离家两年,却还是被爷爷呼唤回来,无奈,不知不觉中,她继承了母亲的血液,拥有过人的能力,懵懂的她,如何面对魅族的干扰。魅族,一个嗜血族,蛊惑人心的眼睛能迷惑少女,少女的鲜血是最能满足他们的,但却在200年前被她的祖先消灭了一大半,现在所剩无几,存活在圣加高中。她的高中生活,是否能一帆风顺史蒂芬一条金鱼是否能帮助到她呢
  • The Lily of the Valley

    The Lily of the Val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启示录之神囚

    启示录之神囚

    人就是神,而神就在我们心中,在我看来,人和神是相互依存的,就像光明和黑暗,善良与邪恶,从一开始有人的时候,神就在了。人总有两面性,神性和本能,任何一种动物都有他的本能,这种本能是狂野的,是不受控制的,而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着神性,它教会我们懂得克制,懂得敬畏,让我们不能肆意妄为,不去伤害他人,它让我们享受自由,又同时限制我们的自由。神只在人的心中,而当神被具现在人面前的时候,他也就不再是神了。图里费-萨洛奇,作为神裔守望者一族,萨洛奇家族的族长,在神与人之间展开了一场属于自己的斗争,他是否能在这个浮躁与堕落的年代,明确神的意义,拯救生灵的灵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