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6300000003

第3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2)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的《乌衣巷》,想必周邦彦此时也是同样的感受。那些冷清的巷陌,曾经是王公贵族的宅院。多年以后,巷口寂静,野花凌乱,斜阳照着尘埃底处的喧嚣。谁还记得,这里曾是侯门大户?

燕子是不知今夕何夕,不问今朝何朝的。它们依然飞进往年栖息过的高门大宅,而今已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房门。而在词人看到斜阳余晖中飞来飞去的燕子,却莫名地以为,它们知道兴亡变迁,知道世事沧桑。显然,这不过是词人将内心的兴亡之感赋予燕子而已。

本词结构严整,上片写金陵地势险固,中片写金陵古迹,下片写眼前景物,布局井然。从时间上说,是断续交织,从空间上说,是疏密相间。上片写的是远景,以疏为主;中片写的是近景和远景,以密为主;下片为特写镜头,密而又密。此外,本词句法参差不齐,音调抑扬顿挫,词句美丽,境界清旷,风格沉郁悲壮,使壮美与优美融为一体。

如今,走过金陵,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够停下来,想象这里曾经的模样?不管怎么样,这里曾经有过帝气长歌,有过风流恣肆,伫立在这里,回味曾经,何尝不是对历史的敬意?只不过,看燕子飞入寻常人家,在斜阳里诉说沧海桑田,难免伤感。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何处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遥望岁月长河,常常会突然沉默。曾经的英雄,曾经的风流,到最后不过只是过眼云烟。所有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所有的叱咤风云、跃马乾坤,所有的临风对月、吟诗作赋,千百年后都归了尘埃,只剩几抹荒凉的踪影,任后来的人们无声寻找和祭奠。历史就是这样,你静默也好,恣肆也好;平淡也好,激烈也好,都不过是瞬间地来去,悄无声息。

如果没有豪放词,宋词恐怕永远是那副轻软细柔的模样,只如二八女子弹着琵琶,咿咿呀呀地唱小曲。很庆幸,在那片词意纵横的天空下,苏轼来了,辛弃疾来了,他们带来了慷慨激昂,也带来了滔滔江水。于是,宋词便有了气冲霄汉的气势。若非如此,读起宋词的时候,人们会在那抹婉约的情调里变得醉意朦胧。

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宋宁宗嘉泰三年,辛弃疾六十四岁时,被召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在这以前,辛弃疾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第二年,辛弃疾开始任镇江知府。但是辛弃疾关于抗金的建议,不但没被采用,还遭到疑忌和不满。辛弃疾二十三岁从山东起义南来,怀着满腔报国热情,在南方待了四十三年,开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挤,此时又受到打击。他虽已年迈,杀敌复国的雄心壮志却不减当年,所以在六十六岁的时候,写下了这首满含忧虑与悲愤的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对于历史来说,这是永远的悲伤。真英雄,真豪杰,往往只有短暂的时光,犹如流星划过夜空,然后大地上便是长久的黑暗。有时候,回望历史很不是滋味,那些熟悉的名字,曾经带着热血与刀剑,冲破漫漫尘埃。可是江水去后,他们便永远沉寂,再也无法唤醒。

当年,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辛弃疾此时登高望远,首先便想到了这位历史人物。遥遥望去,当年的孙仲谋,曾经在此据长江之险,抗拒了曹操数十万大军,那是何等的轰轰烈烈!可是如今,京口仍在,江水仍在,却不见了当年的英雄。岁月留给人们的,总是这般光景。没有谁能够永远鲜活地闪耀在岁月之上,孙仲谋也好,诸葛亮也好;唐太宗也好,铁木真也好。无论你多么煊赫,多么威武,也终究敌不过无情的时光。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每每想起这句,总会默然感伤。英雄豪气、风流缱绻,总是无法长久。多年以后,舞榭歌台仍在那里,却是沉默地看着远去的历史,带着无尽的叹息。曾经,东吴那样强盛,孙权那样英雄,可是那些风流余韵经历了风雨,终于去而不返。于是,曾经的舞榭歌台,成了供后人欣赏凭吊的遗迹。这就是历史,任谁也无法逆转。

然后,辛弃疾又想起了刘裕。当年,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远远听去,似乎仍有鼓角铮鸣,仍有马蹄声乱。可是,这也不过是历史的短暂片段,如今哪里还有英雄志士气贯长虹的身影?

仍是那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刘裕虽英武,却也只是历史长河上的水滴,无法改变这个地方后来长时间的寂静。于是,曾经战马嘶鸣刀剑饮血的地方,如今成了寻常巷陌,只剩斜阳草树,伴着江水东去。在普通的街巷里,人们还能指点出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可是,在后来的岁月里,如刘裕那样的英雄豪杰,又能有几个?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很显然,辛弃疾对刘裕非常钦佩。想当年,刘裕驰骋疆场,气吞万里,先后灭掉了鲜卑贵族建立的南燕政权和后秦政权,收复长安、洛阳等地,而这些地方在辛弃疾所在的时代,都是金国的占领区。因此刘裕当年的战功又使辛弃疾更为向往,意思是:追想当年,刘裕率军北伐,兵强马壮,军威赫赫,英勇无敌,所向披靡,真有席卷万里、如猛虎之势。若自己也能像刘裕那样,带吴钩收取关山,那将是何等的壮烈!

每个人都有渴望抵达的彼岸,对于当时的许多人来说,蜷缩在江南的角落之中,欣赏迷离烟雨,偏安度日,便已足够。可是对于那些满怀豪情,只愿赴死疆场,收复失地的人们来说,偏安江南,醉卧烟水,便是对大宋王朝的不负责任。辛弃疾的梦想,其实就是希望屈辱求和的南宋投降集团,能够鼓起勇气,与入侵者决一雌雄。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跨马疆场,他知道:马革裹尸,也是英雄。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的词,多有典故。元嘉是宋文帝的年号。刘义隆好大喜功,却平庸无能,轻听大将王玄谟兴兵北伐的鼓吹,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没有做好准备,草率出师,结果大败,张皇南逃,狼狈不堪。

这里,辛弃疾用典故将他对当时韩侂胄轻率出兵北伐的认识和意见,准确生动地表达了出来,以此告诫南宋统治者,仓促上阵必然导致不可设想的后果。而事实证实了词人的预见。可是韩侂胄并没有听辛弃疾的告诫。辛弃疾深深地为国事担忧,可是他实在无能为力。当时的南宋,习惯了暖风熏醉,具有远见卓识的又有几人!

描述完宋文帝元嘉草草之后,词人回忆了自己南归时的情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词人在绍兴三十二年(1131年)南归,到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四十三年了。南归时词人曾经经过扬州等地,而当时扬州几经金兵焚掠,所以说烽火扬州路。词人登上北固楼向北眺望,自己四十三年前南归的经历,以及扬州的兵火都还记忆犹新。当年,他也曾胸怀大志,可是四十三年后,却只见江山沦落。更可悲的是,偏安于江南的人们,已经渐渐习惯了这样的局面。这是令辛弃疾无比痛心的。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三句仍然是借刘宋的旧事来暗喻南宋的现实。北魏太武帝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南宋时老百姓常在这里迎神赛会。后来成了魏太武庙,也叫佛狸祠。人们忘记了失败的历史,竟在佛狸祠下迎神祭祀,香火很盛,这情景真是令人不堪回首。

这三句的意思是:往事不堪回首,那佛狸祠本来是异族首领南侵的遗迹,可现在人们竟然在那里击鼓祭神,乌鸦飞来飞去啄食祭品,连半点恢复北方的战斗迹象和气氛都看不到了。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其实,半壁江山固然可悲,但是从帝王以下,若能如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立志收复河山,大宋王朝还不至于那样让人绝望!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年过花甲的辛弃疾,壮志犹存,希望为国立功。战国时赵国的廉颇,善于用兵,晚年被排挤到魏国,当时赵国屡受秦国的进攻,赵王想再用廉颇,就派人去探问。廉颇在来使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并且披甲上马表示自己不老。而廉颇的仇人郭开,买通了使者,在赵王面前诽谤廉颇。使者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然老了,可是还很能吃饭,他和我坐了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信以为真,认为廉颇真的老了,就没有起用他。

辛弃疾在这里以廉颇自比,说自己虽然已六十六岁,但还有廉颇那样老当益壮的决心,可是晚年的境遇还不如廉颇。因为廉颇虽老,赵王还派使者去探问,而自己就连探问的人也没有,眼看时光虚度而壮志未酬,不能不深深地感到悲哀。意思是说:现在能依凭哪个人来问问我:廉颇已经老了,食量还好吗?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无奈朝廷昏暗无光,只能空自叹息。大宋王朝落得那样的结局,恐怕葬送了不少如辛弃疾这样的心怀天下之人的热情!这几句豪壮中透出激愤,是全词的总结,也是感情发展的高峰。在无限的悲哀之中,他结束了这首词。

想必,若干年后,在走完生命旅程的时候,辛弃疾仍然带着满心的遗憾。历史如此,人何以堪!遗憾也好,欣慰也好;庆幸也好,愤懑也好,反正时光已经走远,回望也只是唏嘘而已。明月千古,又能映照多少英雄!

苏轼·念奴娇:时光如水,人生如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太壮阔的事物,会让人顿悟,也会让人迷惘;会让人沉默,也会让人豁然。比如大江,比如沙漠,面对它们,恐怕谁都会感到生命之渺小。那是千里万里的遥远,而我们只是人世间飘飘荡荡的尘埃。当然,更让人无可奈何的是时光。不管你有多美丽的梦想、多强大的力量,也只能在人间行走数十载,然后便是永远的沉寂。

没有见过江海的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江海的壮阔,没有去过沙漠的人或许永远不会明白天涯的孤独。我们所处的尘世,终究是太喧嚷、太拥挤。而当我们走出人海,去到遥远的地方,独自面对冷寂流光,就会蓦然明白,原来生命真的只如砂粒水滴。

提起宋词,第一时间便会想起苏轼,想起这首词。于是,我们也会想起大江东去,想起人生如梦。尽管许多人对这首词颇有微词,但这并不影响它被后人千万次地传唱,毕竟,壮阔就在那里,气势就在那里,豪迈就在那里。其实,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的日子并不好过,或者说,他的人生并非阳光明媚。相反,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人生低谷,颇感无奈。但是,就在这样的处境下,词人还是写出了这首荡气回肠的词,足见其天性豪迈放旷。

嘉祐元年(1056年),二十一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了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因为这件事,他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三年任满后,他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百余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已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在此时得来的。

同类推荐
  •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本书为“中国人文讲演丛书”之一,以学术的普及为旨归,以思想的撒播为内涵,以学术的讲演为形式,搭建人文、经济、管理、法律各平台,再现国内一流学者的学术讲演现场。
  • 骂人的艺术

    骂人的艺术

    散文集,收有《巴西木》、《借光》、《观鱼》等30余篇随笔散文。
  • 欲望的语言实践

    欲望的语言实践

    本书系文学评论集。全书共分为三辑18篇,对当前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十几位知名作家的小说、诗词进行了文学批评与评价。
  •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本书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作者笔法清新,又不乏力量;说人说曲,两厢映照,将元曲自由活泼、质朴天成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失为说元曲的美文。
  •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阅读,是通往人类文明的旅程,100位先行者的心得与感悟,洒播了一路的智慧之光,像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沿着满径的书香走来,我们一定会收获人生最丰硕的果实……本书精心擷取了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伟人的读书心得,按编年的方式编排,分为上、中、下三卷,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让人读之有轻松之感。
热门推荐
  • 会结果的爱情

    会结果的爱情

    高三,她发现了父亲的惊天秘密。那一夜,家遭变故,分崩离析;那一夜,喜欢了三年的男孩突然跟他说:“我恨你!以后再也不要让我见到你!”时隔四年,另一个男人突然对她说:“我关注了你7年,喜欢了你7年,你是不是应该给我点回应?至少先让我亲一下吧!以慰这么些年的相思之苦!”年少时的男孩,现如今的男人,她该如何抉择?
  • 精灵勇者4:守护盟战

    精灵勇者4:守护盟战

    灵星小学来了一位新老师何墨,付兰敏感地从新老师身上感受到一股神秘的黑暗气息。平静的校园生活暗藏汹涌,从异世界之门来到现实世界的恶魔们蠢蠢欲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守护和平和希望的少年们,决定利用空间频率波动一致原理,带着精灵使者们前往魔界,寻找魔王沉睡之地,彻底封印魔王。热衷于收集玩偶公仔的“熊爸“、见到女生就叫妈妈的”恶童“,勇者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恶魔并不是都心怀恶意……在渴望和平的恶魔们的帮助下,少年们即将迎来最终胜利……但是,隐藏在暗处的黑暗力量和被魔王意识控制的付兰,会这么容易让勇者们达成所愿吗?光明与黑暗的交锋,这是见证精灵勇者们勇气、力量与决心的守护战!
  • 河流

    河流

    本书基本反映了西安建大师生在一定时期内的文学写作态势和水平。共收录了400篇作品,包括触摸词汇、往事如歌、生活彩照、儿女手记、师生之间、人生感悟、诗词广场及社团展示等。
  • 弱邪

    弱邪

    我会用我最后的一丝幼稚,守护我的弱邪。你见过...完整的修仙界么?烧脑,非白皮书,望道友慎入!!举恻银壶醉阴间,月色茫茫碧莲巅。荷青花影亭台上,淫雨纷纷小路掀。几盏清酒弄人醉,哪出琴音能忘言?今生仍是逍遥过,何用多情挽苍天!—-问古昔万古枭雄,可敢与天共眠否?
  • tfboys之四叶草的完美爱恋

    tfboys之四叶草的完美爱恋

    tfboys偶然遇见冰雪国的三位公主,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封灵少女

    封灵少女

    身世未知的少女岳歌,自幼与奶奶相依为命,一次偶然事件,导致香城大乱,鬼魅四起,妖孽丛生。一栋明清徽式建筑;一面会蹦出活物的铜镜;一只举动像人的黑猫。笼罩在城市里,连环不绝的诡异事件……是天意还是人为?石鼓响,鬼镜出。阴兵过,妖孽生。一句看似普通的话,却隐藏着惊天秘密,当谜团一一解开,究竟是顺应天意,还是逆天改命?
  • 紫水晶:尘封的记忆

    紫水晶:尘封的记忆

    她,为了所谓的自由去寻找桃晶碎片。一路上困难重重,小小少女又该如何化解危难?灵宠与美男,丹药与阵法,无数的机缘。最终的谜题也终被解开,以前的恩怨由她来了断。——“苍,如果我不是你的仇人,你还会爱着我么?”桃花林里,她的最后一句话,成了他永远的梦魇。寻找纵使遥远,但还有她在等他,他定会再与她相遇。努力了这么久,她用尽一生的智慧,终于知道了一句话——人,永远是自私的……
  • 天选轶行

    天选轶行

    这里,有强大的灵息力量,这里,有毫无节操的主角性格!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有————一帮打算反天的人,一个想要当皇帝的人,一心只为家族的人!毫无违和感的乱入,主角的命,就是属小强的,怎么都打不死!
  • 都市天刑使

    都市天刑使

    人生世间,各有其命。或为贩夫,或成王侯。天刑者,以天之名控世间万法本相,惩罚诸恶,故为天刑。一个普通学生的天命开启之旅,一段调教美女欺负恶霸的轻松篇章...
  • 我的绝品美女上司

    我的绝品美女上司

    哥是雷风,只做好事!哥证明了,每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强力的男人在支持。女总裁雌伏,美主管情动,小司花倾心,无论你是黑的白的,商场上的,生活中的,雷风出马,没有摆不平……且看,哥肆意,哥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