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6300000011

第11章 明月楼高休独倚(2)

秦观·八六子:离恨如草,刬尽还生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永远都是这样,多情之人也必多伤。世事无常,聚散难料,曾经花前月下携手流连的两个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各在远方,两处天涯。于是,相思难寄,黯然销魂。多情自古伤离别,所以在那些分别的路口,才会有那么多才子佳人,执手相看,无语凝噎。

因为用情太深,所以害怕离别;因为万千不舍,所以泪下潇湘。多情之人,不论何时,总是用情太深。对于他们来说,在紫陌红尘遇见,都是难得的尘缘。所以,他们珍惜每次相遇、每段情感。他们何尝不知情到深处人孤独,何尝不知用情越深,离别的时候就越悲伤;可是没办法,天性多情的人,不会虚情假意地爱,不会干脆洒脱地离开。

青楼的岁月总是那样,旖旎而又凄凉。除了如柳永那样的白衣卿相,文人才子纵然天性长情,对青楼女子无限痴情,却总要远离风月,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只不过,当他们离开停留许久的那个地方,回望那些柔情岁月,总会陷入无边的悲凉。杜牧如此,秦观如此。

这首词写元丰三年(1080年),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万千离思。当时秦观三十二岁,仍未能登得进士第,更未能入得朝堂,谋得官职。在这种处境下,忆想起以往与佳人欢娱的美好时光,展望此后的路程,使他不能不感怀身世而感叹连连。

扬州,这个如梦如烟的地方,总有许多故事。这里,有烟雨红颜,有白衣秀士;有绿衣捧砚,有红袖添香。所有故事,都如这里摇曳的烟水,清婉迷离。宋神宗元丰年间,秦观也循着当年杜牧的脚步来到扬州,并且在这里停驻了许久。没有任何意外,这个多情的才子,遇见了那个同样多情的女子。

可以想象,在他们的故事里,重复了许多曾经有过的美丽情节,从月下对酌到花间流连,从黄昏携手到夜半私语。因为珍惜那样的缘分,因为相信这样的相逢是命中注定,所以任何诗意蹁跹,任何柔肠百转,都不过分。

尽管我们知道,风月场所大多是赤裸裸的交易,那些所谓的你情我愿、你来我往,充满虚与委蛇。可是,当大多数人买笑后餍足而去,我们却在灯火里看到几个深情款款的身影。他们去那里,尽管也有寻欢作乐的意味,但是当他们遇见心为之动的女子,便甘心付出真情,甚至不惜被世人鄙薄。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只因他们爱得炽烈、爱得深沉。

只不过,越是美丽的东西就越容易破碎。彩云虽美,风吹即散;琉璃虽美,落地即碎。世间有许多美丽的东西,都经不住时光的磨洗,比如青春,比如爱情。多年以后,忆起当年的往事,我们终究会发现,原来走了很远,只不过是在与绚丽的从前渐行渐远,如此而已。毫无疑问,多情的秦观,在与深爱着的女子远隔千里的时候,会无数次被相思穿越。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不知道是谁,最先用芳草比喻离恨。反正我们记得,李后主也曾在离别之后,这样写道:“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无情之人永远不会知道,“离别”二字,可以如野草蔓延,无边无际。那些不曾付出真情,不曾用心去爱的人们,或许不须在离恨中柔肠寸断,但是他们恐怕也不会知道,爱情可以让人上天入地。

对于秦观来说,离别之恨如离离青草,生生不灭。如果不是爱得太深,此时的他,不须在相思的苦楚中受尽煎熬。相思之情,谁都有;然而,不是谁的相思都可以这样漫长无际,扫之不尽,挥之不去。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不敢想起,却又忍不住想起;不敢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这就是此时的秦少游,往事并不如烟,依旧清晰地浮在那里,从未消散。在那幅染了无尽离愁的画面里,想必他们也曾执手相看,泪眼模糊;想必他们也曾深情叮咛,难分难舍。可是,不管送别的路走了多长,他们终究还是离别了,从此天涯路远,杳无音讯。想起那日的情景,词人无限凄怆。

在词人眼中,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正如杜牧笔下所写的那样:“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有时候,他会莫名地想:上天为何会赐她那样的美丽,让我如此神魂颠倒。无端天与娉婷,或许这就是许多男子在遇见心仪女子时的想法。我想,只是相遇的瞬间,秦观已无法自拔。从此,这娉婷袅娜的女子,便永远住在他心里,如花如月。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许多人对这首词并不熟悉,却总是对这两句念念不忘。那些春天里的缠绵往事,让人心驰神往,却又惝恍迷离。夜月下的喁喁私语,春风里的柔情缱绻,经历过的人都明白,世间欢乐,莫过于此。

可是,我们又都知道,相聚的时候越是欢乐,离别的时候就越是悲伤。很多时候,故事还未落幕,却已人去楼空,两无消息。红尘聚散,自有定数,故事再美,也总要有个结局。遥望千秋爱情,离散分飞最是常见,花好月圆能有多少!夜月幽梦,春风柔情,离别之后只是招摇在回忆里的风影,触不到,摸不着。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欢情如梦,聚散匆匆,这是我们最不愿面对的现实。可是谁又能留住往日的欢情,谁又能永驻月下的黄昏?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痴情的人,纵然知道欢乐趣味少,离别苦楚多,也总会在相见的时候放手去爱,不留遗憾。

“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是凄迷之景,怀人的深切愁闷中,观此景更增惆怅。流水落花的时节,细雨如愁,相思如草,这是何等凄楚的境地!词人早已失魂落魄,而此时,耳边又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啼,更添烦乱。秦观就是这样善于用画面表述,举重若轻,寄凝重之思于轻灵的笔触之中,如游龙飞空,似春风拂柳。

当那些欢乐时光,终于付诸流水,至少还有回忆,缥缈浮沉。人生本就如此,我们终究会两手空空地离开。遇见要遇见的人,付出值得付出的情,方能无怨无悔。对于秦观来说,那场离别虽然带给他无尽的苦楚,但他从不后悔曾经深爱过。如今,绿纱巾上的香味渐渐淡去,再也听不到那悦耳的琴声。他只能守着回忆度日,但是那又如何?多情如他,更有何憾!

廖世美·烛影摇红:旧来流水何处?断肠何必残阳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微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在古典诗词的世界里,有太多身影,登高望远,在远近高低间寻觅着生命的来由、探究着人间的起落。我们很少看到,诗人在登高之时,可以喜笑颜开,忘却悲愁。更多的时候,善感的诗人们总会在眺望之时,突然沉默,继而荒凉。伫立在高处,看烟火人间,思前尘往事,心中有愁绪者难免会悲从中来。

有限年华,无限光阴。因为那遥远,登高之时,就会莫名地生出这样的叹息。人生到底只是刹那的尘缘,绽放之后便匆匆凋谢。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任你风流纵意,任你雄姿英发,也无力留住光阴。于是,登上高处,放眼望去,望到的往往是杳渺的去日,以及被时光湮灭的如烟往事。

廖世美生活于南北宋之交,据说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人。历史中关于他的记载极少,他的生平事迹也无从考证,现存词也不过两三首。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首词被后世的人们时时读起。对于词人来说,生命中能有几首词留在世间,也不算遗憾。

这首词是词人登临湖北安陆浮云楼时所写。就像许多文人雅士那样,登高也必怀远,怀远难免断肠。要知道,这远方有空间的远,也有时间的远。天涯路远,虽然让人悲愁,却也及不上时光浩渺。不管经历过怎样的悲欢离合,我们总是在凄迷的旅途,不断老去,不断失去。多年以后,回首往事,只剩回忆疏疏淡淡,落了厚厚的尘埃。于是,登高怀远,总是难言的况味。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陶渊明的《停云》中有“霭霭停云,蒙蒙时雨”两句,显然,此时词人登高望远,眼中的景物也是如此。云层低垂,春雨迷蒙,画栋雕栏,凌耸入云。词人立足的浮云楼,仿佛真如其名,浮在云间。不得不说,此时他眼中的风景,是让人沉醉的。无论是云霭还是细雨,无论是花楼还是江渚,都令人心旷神怡。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当年,杜甫登楼,留下这样的诗句。因为世事如霜,无力回避,也无力改变,只好登上楼台,希望消解愁绪。此时,我们不知道词人为何而登楼,但我们知道,当他登上高楼,首先感受到的是天地辽阔、春色迷人。当然,我们也知道,下个瞬间,他的好心情就会急转直下。又或者,他本就带着惆怅而来,如当年的杜老哥。

“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唐代称中书省为紫薇省,杜牧官至中书舍人,故又称杜紫薇。当年,杜牧也曾登上浮云楼,并且写下了《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被后人争相传颂。

去夏疏雨余,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如絮。

这就是杜牧那首诗,很显然,伫倚高楼,多情的杜牧心中,也充满了愁苦。流水匆匆,带走了太多往事。或许,望远之时,他也会蓦然间想起扬州,想起那豆蔻年华娉娉袅袅的烟雨红颜。可是他也知道,离恨如春草,世事如浮云。当别愁涌上心头,所有的豁然开朗,所有的天地辽阔,都将被愁绪掩埋。

正如词人所说,登高临远最能牵动情感。天性感伤的人,总会在登高之际,听到时光滴落的声响,于是很自然地生出怅惘。独立在高楼之上,行走在沙漠之中,踯躅在大江之前,静坐在夜空之下,都会让诗人忍不住伤感起来。生命如尘,天地辽阔,怎能让人不感叹!

“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没错,登览最关情,此刻,词人心中早已愁苦不堪。日暮时分,登楼伤情,于是相思之情悄然兴起。当那些云烟般的往事浮现在眼前,一帧一帧,不忍挥去,也挥之不去,惆怅就会侵入心底。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就是真实的红尘世事。青春岁月,少年时光,月下花前,风流缱绻,许多人都有过。但是谁又能永远留在最初,不去面对世事变迁呢?流光无情,沧海桑田,我们不愿面对,却也总要面对。

当年,曾与词人倚着栏杆谈笑风生的那个人,如今早已远走天涯,踪迹全无。此时的词人,心中所想是这样: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这首词多处化用旧时诗句,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这里化用杜牧的诗语,离别惆怅之情溢于言表。他所忆起的人,只如孤鸿,缥缈无踪;他所行走的旅程,空余岸柳,别愁无限。杨柳最易牵惹人的离愁别绪;而人的别愁,又如同无穷柳絮,纷纷扬扬,飞尽又来。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岁月如流,年光易失,旧时倚栏共语处的楼下水,谁知今日已流到了何处?我想,词人心中更想知道,当年那个与他携手花间、把酒言欢的人,如今飘零到了何方。没有人告诉他,无情的流光带走了太多东西。他只能落寞地望着远方,茫然无计。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这样的日子,登楼极目,只见连天芳草,平野苍茫。不知何处是归路,已使人神伤泪下,又何必再邂逅残阳?

杜牧在《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中这样写道:“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无论是杜牧还是廖世美,面对芳草萋萋、残阳饮血,心中所感恐怕都是断肠人在天涯。明明是春天,却生出这样的凄凉,这就是登临况味。

“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向晚破晴,波声似乎还夹杂着雨声。这里借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意,将索寞孤寂的心境和盘托出,再无保留。独自人间,波声带雨,舟横野渡,天涯路远,流水无情,这样的境况,词人心中的惆怅与悲伤,可以想象。

然而,这还不是终了,让词人孤寂的,还有雨后那些景物:江上数峰青青,芳草天涯之外,烟树参差凄迷。这里分别化用了钱起、苏轼、杜牧的诗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画面开阔,落笔淡雅,细玩词意,情味极佳。远远望去,那画面依旧清晰: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伫立高楼,望断天涯,关河万里,归途何处。登临况味总是如此,可以遇见缥缈的远方,却也可以遇见逝去的从前。无论是高山还是高楼,放眼望去,极目四野,在无比的开阔中,总有无限的寥落。所谓高处不胜寒,当你视野可及苍茫烟树,其实,你已经触到了灯火阑珊。

周邦彦·应天长:人生若如初见,何事西风画扇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带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总是这样,经历越多,人生就越丰满,也就越不会觉得空走红尘路。可是多年以后,忆起往昔岁月,越是有故事的人,越容易感到悲凉。毕竟,世事无常,不知不觉间,所有的故事都悄然谢幕,只剩窗前明月,仍旧如水如梦,伴着我们寂寞的流年。这世上,没有谁能陪我们直到地老天荒,没有谁能伴我们直到彼岸花开。很多时候,我们只有自己,路过红尘,独自天涯。

同类推荐
  •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诗建设

    诗建设

    《诗建设》主要内容简介:语言有根吗?万物有共同的根吗?或许,这样的疑惑与茫然正是这个纷繁无序时代的症结所在。现代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因为“上帝死了!”上帝在那里,或者从来不在。就像一个密闭的房间中的一个我们曾经得以仰望天空的窗子,我们因一种角度的固化,因对它持久的注视中意识到了它对天空的遮蔽。但如果我们因此最终放弃了对天空的仰望,如果我们对一种僵化方式的克服没有成为与真理与道相遇的一个最新的契机,那么,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丧失者,一个不幸的“现代人”。是的,诗歌可以,同时也应该成为这样一个沮丧的时代获得拯救的力量。
  • 小日子诗头诗尾

    小日子诗头诗尾

    爱情、亲情、父爱、母爱、男人、女人……一个家庭在作者笔下焕发出柔美光彩。
  •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女诗人余秀华的首部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
  • 无桨自帆

    无桨自帆

    常言道“世事难料”,渐趋式微的古体诗词,近一时期却大有风行当道之势。且不论老一辈众多爱好者,单就网络上的中青年,越来越多的群体涌入诗词天地,便是中华古典诗词这一国之“雅器”极具顽强生命力的明证。同时,令人感佩的是,诗词创作者与古代士大夫作诗心态几乎无异,往往劳者自歌,非以文章谋稻粱,吟诗填词只为余暇之雅兴。故诗人或抒发情感,或关乎民生,盖出于知识分子自觉良知与社会责任也。
热门推荐
  • 末世求生猎手

    末世求生猎手

    正在庆祝进入新世纪的人们,遭遇了史上最大的病毒爆发,平凡的画廊老师,饭店老板,出租车司机...且看他们如何在末世里组成团队,面对数以亿计的丧尸,成为丧尸猎手。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London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London

    Frequently I have to ask myself in the street for the name of the man I bowed to just now, and then, before I can answer, the wind of the first corner blows him from my memory.
  • 武侠成仙记

    武侠成仙记

    集仙侠、魔幻、武侠、玄幻、游戏五种类型,武功、阴曹地府、修仙者、法术、法宝、天堂、地狱、上帝、天使、恶魔、黑白无常、孟婆、阎王、饕餮、哥布林、巴哈姆特、奇美拉、魔法师、炼金师、科技者、阵法师、深渊、掉装备……等等经典东西方元素将会在本作得到合理展示〖延续《三界修仙传》、《远古神石》主要情节〗
  • 我和XXF的故事

    我和XXF的故事

    冥冥中,似有注定。四年后,两个人在一起。我们的开始培训班教室桌面翻书的瞬间偷看了你考卷冥冥中,命中注定。又一个四年后,两个人重逢在一起。分开了四年何时才能见一面散淡的墨香泛黄了你信件一篇未完剧情,多少人能够待续,爱情的世界充满聚和离。李凯江,吴胜美,一对欢喜冤家,一辈子的牵连的故事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二)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二)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系列作品分为4册,包括文治武攻、斗智斗勇、随机应变、雄才大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别具慧眼、出奇制胜的故事、精明能干等智谋故事,内容宠大、史料丰富、情节入胜、叙述传神,引领着读者沿着中华祖先留下的历史足迹畅游浏览,使人在阅读欣赏中,感悟前人的智慧与神奇,引发今天的思考与遐想,从而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奇妙与伟大。本系列作品的编写目的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第二册精选了主要精选郑国宰相子产、秦国宰相吕不韦、秦末权臣赵高、东汉宰相窦宪、东汉良相陈蕃、前秦治国名臣王猛、北宋宰相王安石、北宋名臣王尧臣、明朝宰相张居正、西汉权臣霍光、东汉权臣王莽……
  • 风吹四叶草

    风吹四叶草

    我叫林四叶,四叶草的四叶!妈妈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是她第四个孩子,也是唯一存活下来的孩子,我之前的兄弟姐妹都相继夭折了,她说大概一万株三叶草中才会有一株四叶草,所以四叶草是幸运的象征,她希望我也能幸运的,幸福的过完我的一生,只是她不知道有些事情,有些人会被命运牢牢的牵绊并纠缠了我的前半生,我是被风吹过的四叶草,坚强的小草。
  • 魅影妖颜

    魅影妖颜

    活了十八年,累了十八年,好不容易解脱却穿越到男女平等的异世。想要隐世却意外食用阴阳双生花,锁骨惊现紫蝶。身具灵力,还有神兽银狐相伴。从此不但身兼师仇,还多了平定天下的重任。偶尔武侠一把,偶尔玄幻一下,恶整坏人,泡泡美男。可是怎么这是一个局?牡丹型玉佩牵扯出离奇身世,神秘人的加害突显惊天阴谋,知晓女主一切的美男沐晨原是天上神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且看女主一层层剥开异世迷雾,讲述一段异世奇缘。------------------------------------PS:亲们,闭眼在此跪求推荐票,求收藏,求点击,求指点。此文有些慢热,坚持看下去亲们一定不会失望的。
  • 碰碰遇见爱

    碰碰遇见爱

    浓密的碎发,黑钻石般炯亮的眸子弯成好看的新月形一瞬不瞬的睇着她,耳边的钻石在清晨第一缕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璀璨晶亮的五彩光芒,熠熠生辉。白皙的皮肤在五彩亮光的照射下仿佛白色的水晶般,透明、纯粹。一度,紫萱萱以为自己看见天使了,不自主的,抬起手臂探向纯白的水晶。
  • 致高三

    致高三

    一路匆忙一路辛苦,迷茫中自问在追寻什么,漠然中失去的,是否真的不重要,青春在懵懂中悄然走过,脸上的沧桑,是成熟中仅存的荣耀,伴着冬夜这漆黑的夜晚,凛冽的寒风,细数从前,只剩回忆!室外风雨声,室内无眠人。逸合上日记本,不知在何时睫毛早已承受不住眼泪的重量而悄然滑落,那个叫瑜的女孩过的好不好?身边的男朋友对她好不好?逸也无数次问天问地问自己…….-写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