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86700000097

第97章 旧情难忘

上午,我给平凹打电话,他说:“这两天忙着写东西。”长篇小说《秦腔》此时已经有了眉目,我也不想干扰他的创作,可是有事呀,你还得找他。

我故意逗他说:“你不让我去,你拿‘写东西’打幌子,是不是金屋藏娇呢?”

平凹解释说:“真的忙着写东西呢,牙疼上火,腮帮子都肿了。”

我说:“要字呢,给你送钱还不要?”

平凹说:“你中午来。”

我说:“人家请我吃午饭呢,我先说好,下午5点再去。”

平凹说:“你来。”

下午,我和西安和信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钰忠准时赶到大堂。我把李钰忠介绍给平凹,我就进厨房倒茶水。

平凹说:“我来倒水。”

我说:“你俩先说,我来。”

倒好茶水,我先端给钰忠,他说:“咋能让鲁老师给倒水呢。”

平凹说:“自己人,快喝。”

我说:“原先说好的字价,钰忠临时变卦,还说给刘政委弄过字。你看,现在咋办?”

平凹说:“就是价嘛。”

我说:“优惠一下,给个面子。”

平凹说:“等一会儿还来人呢,是军区干休所郑所长。”

我说:“那快进去写。”

到了画室,我又和平凹商量:“给个整数?”

“4千就是整数。”他一边取纸,一边微笑着说。

我又说:“给个整数!”

平凹说:“你一下子给我降了两千!”

我说:“钰忠他哥有恩于我。10年前,那个夫人去世了,在我危难痛苦时,没人管,没人问,我像傻子一样经常呆站在大门口。他哥钰华当时是门卫,问寒问暖,关心我,照顾我,请我吃饭。虽然吃的是咱陕西的麻什,家常饭,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乔迁新居,第一个单独邀请的就是他哥。不是常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吗?

平凹赞许说:“对,对,对。”

他没写,直在注意听我说话。他拿出三幅四尺已写好留存的作品给钰忠。

一幅是:“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这是在“大堂”两边悬挂的联句,也是我见他第一次写给友人。

第二幅是:“青松寒不落,威风高其翔。”

第三幅是:“凤栖常近日,鹤梦不离云。”

确实是一幅比一幅美,平凹也说:“这几幅字写得好,我都不想给人。”

我和钰忠连说:“谢谢!谢谢!”

平凹拿了三个大信封,是专门装书画作品的。平凹用粗黑笔划掉“地址”,“电话”,又划掉“照片”,“对联”。平凹说:“老×说是给我印的,其实都是给他印的,给他做广告宣传呢。他是个商人。”

我说:“他现在就是个商人。不行,就让钰忠给你重新设计重新印制。”平凹说:“缓一缓再说。”

这时,门铃响了。

平凹开门,迎进门的是郑所长。

平凹说:“我得收拾一下,今天要见几位将军呢。”说着,用电剃须刀刮着脸。

我有意问郑所长:“你看平凹是不是年轻了?”

郑所长说:“就是年轻了。”

平凹说:“我牙疼,还能年轻?”

我说:“这不是人见人夸吗?”

这时,郑所长拿出平凹给老人写的墓碑拓片,又铺在地上,我们几人一起观赏。

我大声惊呼:“太棒了!”

平凹的文词瑰丽,笔锋拙朴。几个大字是:“把苦难带回大地,将恩爱留在人间。”

紧接着是两行小字:

“为纪念郑建基诞辰一百周年张婷芳诞辰九十周年而题。”

落款为“壬午冬,平凹。”

最后是:“子女:郑润阁,郑张铎,郑富铎,郑周铎,郑全铎。癸未年敬立”。

郑所长说:“这是平凹亲自拟词和书写的全国第一块碑文。”

我说:“只有你才能得到,你在西路上贡献最大。”

平凹说:“郑所长人好。”

郑所长更正说:“是部长。”

2000年郑全铎所长和平凹,庆仁,宗林,路小路走丝绸之路,他担当的是“团长”职务,其实是管吃管行管住的“后勤部长”角色。正像平凹所说:“平日做朋友,甚或只有个荣辱问题,而出了远门却成了生死之约,似乎走了一趟丝绸之路就像是上了一次老山前线,我们成了战友。”

这也是旧情难忘呀!

平凹说:“再有人让写,得给两万。”

郑所长说:“我给人说的是三万,就这,还是黏来的。”

我和钰忠都拍了碑文拓片。接着,又为平凹和郑所长拍照。

郑所长碰到了兰花,他问平凹:“这是谁送的?”

平凹笑了,说:“这是你送的,你还真会炒作。”

郑所长也笑了,说:“我这儿哪是炒作,无名英雄当惯了,我是怕你忘了,提醒一下。”

我们说着,笑着,一起出门,各奔前程。

我回到家,已是2003年4月9日凌晨一点,我难以入睡,又给平凹打电话。

我说:“感谢你今天给我面子,给钰忠优惠了两千。他哥有恩于我,我永远心存感激。说起十年前的往事,我至今激动不已,一辈子都忘不了。”

平凹听着,说着:“对,对,对。”

写意聘聘

张聘聘是个重庆美女,但她和重庆美女相比又与众不同。她出众的美貌,不俗的气质,超凡的才干,用“鹤立鸡群”比喻并不过分,用“卓尔不群”形容也很恰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聘聘面相如菩萨,心善也如菩萨。自从我们相识以来,我敬她如菩萨,爱她也如菩萨。那年,我专程从西安赶往重庆,又从重庆转赴贵阳,辗转千里,登门拜访。苦等四日,终于相见。返回西安时,我带回她的一帧彩照相框,平日放在佛龛旁,与佛一起敬奉,感念她带给我吉祥。

2002年初,平凹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秦腔》,“决心以本书为故乡树起一块碑子”。平凹先后画了《达摩面壁》和《静寂的大雁塔》,他题款:“壬午冬想起玄奘在西安城南译经的日子,遂画之于大堂,以励其孤也。”平凹甚至写了“守侯”两个大字挂在书桌前方,让守住灵魂的侯来监视自己,清苦而寂寞地写作。

我相信,张聘聘如同菩萨,既然能带给我吉祥,也会为平凹带来好运。2003年4月8日下午,我给平凹带去聘聘的一张别致照片。

我说:“这是我精挑细选的聘聘的照片,像是油画。”

平凹说:“我见过。”

我说:你当时要,没有给你。现在送给你,你可以创作一幅画,背景可以处理一下,画成瓶瓶罐罐,有你的“平”,也有她的“聘”。

平凹自有他的想法:“这衣裳我可以处理一下。”

我说:“张聘聘打来长途电话,请你画两幅,她要收藏一幅。”

平凹爽快答应:“行。”

第二天下午,我去大堂时,平凹竟然给张聘聘画好了,而且已经装进画框,题款:“癸未三月,平凹。”

我先睹为快:“你把聘聘画神了!”

平凹也很得意:“你看那眼神,多么迷人。你看这涂色,很有质感。”他说,“这还是志平给我教的一招儿。”

的确如此。

平凹把画像从橱柜台上拿下来,放在电视机右边观看,过了一会儿,又摆在电视机左边欣赏。

我说:“要不要再创作一幅?”

平凹说:“我还想再画一幅,我还有创作冲动。”

我又说:“再画一幅大的,背景是瓶瓶罐罐。”

平凹这时很认真地说:“她要是不要了,我就拿到北京送中央领导了。”

我却开玩笑说:“你这想法好,可是人家聘聘有肖像权呢。再说,你要是去重庆或是去贵阳,人家聘聘照样收拾你呢。把你绑架了,看你是交现金呢还是交支票?写字呢还是画画儿?”

俺俩正说笑着,王志平来了。

志平问我:“你看贾老师啥时画的这画儿?咋画得这么好?”

我说:“你装啥呢?你不要说了,你昨天跑到这里,还教了平凹一招儿,平凹都给我说了。”

志平笑着问我:“你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看,觉得咋样?”

我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快极了!神极了!美极了!”

第三天上午,我向张聘聘通报平凹给她画好肖像的消息。

第四天下午,张聘聘飞抵西安。

第五天晚上,我陪张聘聘去大堂,专程取画。

平凹问:“你看画得咋样?”

聘聘说:“画得好,像我。”

平凹说:“你低头时就是这样迷人,有一种狐相。”

聘聘说:“我有福相,你有媚态。”

平凹连忙解释:“是狐相,就像是挂着的这两条皮毛的狐狸。”

我说:“重庆美女厉害吧?漂亮却不艳乍,泼辣却不张狂,妩媚却不俗气。”

聘聘说:“我可没有你说的那么好,也没有贾老师画的那么美。”

平凹说:“我从来还没有这样画过,也没有这样着过色。”

我说:“我可以作证,平凹原来着色都是大块大块地平面涂抹,不像这样有质感,有弹性,让人总想用手摸。”

平凹故意逗我:“你拿手摸嘛!”

我说:“我不敢。”又说,“我也不好意思。”

平凹说:“看起来有弹性,过去的画法就不一样,像这种好画,我从来不给人的。”

我逮住平凹的话说:“你不能变卦,不能反悔!”我又开玩笑说,“你可要小心呢,人家聘聘也有治你的办法。”

聘聘很真诚:“我要把这幅画好好珍藏,乔迁新居时,我要把这幅画挂在我的卧室。”

平凹若有所思,在题款处补写了“为张聘聘写意”六字。走进卧室,翻出一本《当代名画家精品集·贾平凹》精装画册让聘聘看,证明过去的画法,着色截然不同。

我有意说:“你把这本画册送给聘聘了?”

平凹着急了:“只剩下一本,不送人的。”

我笑着说:“这就完了?没事了?”

平凹又进里屋,拿出一幅书法作品,说:“这是我写得最好的,留下准备参展的,送给你。”

聘聘双手接过。

我看内容,是:“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梅花转不孤。”落款为“癸未岁,平凹于大堂之上。”

平凹又取大信封。

我说:“不要拿一次信封就生一次气。”

平凹用笔正要涂抹时,聘聘劝阻。聘聘说:“写上几个字,我要好好保存。”

平凹先写:“送张聘聘女士留念。平凹,零三年。”

聘聘又说:“再写几个字:价值连城。”

平凹再写:“好好保存,价值连城。”写毕,平凹又进里屋,拿出两本薄点儿的画册,一本给聘聘,一本给我。

给聘聘的画册扉页上写道:

“这是零一年我去深圳办书展时,深圳一家公司事后做的纪念册,送一份留念。贾平凹二00三年四月十一日”

日期写错了,应为“十二”,我也没说,怕破坏了良好的气氛。我说:“平凹一般给人送书签名,只是寥寥数语,甚至只签个名,给你这写这么多,还是重情义,够朋友。”

我请平凹给我的一本上,“只签名,不用写那么多。”我说,“男女有别,主次有别嘛!”

平凹高兴,聘聘高兴,我也高兴。

平凹到厨房拿出新疆的大葡萄干,陕西的蓼花糖让娉聘品尝。

志平来后,我们一边吃着,一边品画。

因为娉聘是模特儿,志平是指导,平凹是执笔,他们三人珠联璧合,才有如此杰作。我又发现他们三人的名字中都有“平”,就让他们三人一起合影,以作记念。

后来,我翻遍影集,这张照片,是平凹,娉聘,志平三人唯一的一次合影,实为弥足珍贵。

同类推荐
  • 人之初

    人之初

    本书选收作者报告文学12篇,作品讴歌世间真、善、美,赞美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人书系》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其主要是对亲情的谈论。书中分别选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圣陶等120多位作家的多篇散文作品,如:《风筝》、《做了父亲》、《一个人在途上》、《屠敬山先生》、《望断天涯儿不归》、《白舅舅》、《心上的暗影》、《怎么爱人也不够》、《三姐夫沈二哥》、《长情默默》、《陌生的儿子》、《家累》等150篇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最华美的语言文字,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位作家在亲情方面的创作风貌。
热门推荐
  • 龙魂吟

    龙魂吟

    生命的价值就是存在,而存在的意义就是实现生命的价值。每个人都有宿命,难道真的不可以改变吗?人在江湖,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里,而别人的命运你能掌控吗?究竟活着就是为了仇恨,或是名利,或是金钱美女······,然而这一切都在这快意恩仇的江湖里。然我们一起来跟着许天云的足迹来体验一部魔幻仙侠的武侠世界吧!
  •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收录了作者1983年至2011年间的部分词作,共计59首。主要以其经历的四个工作阶段为背景,以词为表现形式,刻画了真实生活的所见所闻,反映了作者的志情感受和成长感悟,展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美好追求和良好心态。
  • 仙耗

    仙耗

    他的父母带着他来到了荒村,本想与世隔绝,修得一世清闲。谁知事与愿违,天下诸多事情待他父亲去处理,不得不舍弃父亲妻儿救世而去。她因一见钟情而爱上他,并相约以前归隐山林,哪知丈夫为天下而去,她对感情几乎绝望,出家为尼。他从小跟着爷爷长大,学的全是文学大儒,却因离开荒村的这场际遇与爷爷走散,一别就是11年。他随着时间慢慢变老,每天总是盯着道观外,总期盼孙儿能够归来。。。。。。。。。。。。天下风云际会,妖孽横行,这一切都是天命,都需要这个触动大阵的孩童去救赎,去平复仇恨的睚眦。
  •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人之所以烦恼横生,对人生困惑茫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没有健康,而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体悟茫茫人生的真相。本书在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里让你感受智慧人生。所谓料事如神,并不是通过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去预知未来,而是通过对人生经验的积累和因果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料将要发生的事情。掌握了这项能力,你的人生会柳暗花明,云开见月明的。
  • 蛊鼠

    蛊鼠

    如果不是那次相亲,我可能依然烂在河南的一个农村里。我叫程大力,是个孤儿。这样的我,做梦也没想到,居然会被介绍去跟千井村的养蛇西施桃花相亲。没想到刚进千眼井。桃花家的蛇突然炸了窝,对我群起攻击。我狼狈逃窜,总算保住一条小命。惴惴不安回到破烂不堪的家中,没想到祸不单行,又被家中的老鼠袭击。机缘巧合之下,我和桃花发现我破烂不堪的老宅下居然有一个深不可测的鼠洞。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得事件,我开始根据一些线索寻找上古神器。我逐渐发现,世界上充满了一个个谜团。我这个普通的农村孤儿,竟然可能是上古遗民的后代……
  • 时间之王

    时间之王

    我曾经遗憾我过去的不努力与挥霍时光,然而忽然有一天父亲告诉我能够重新再来。父亲把时间推移到三年前,从此我的人生从此发生改变,从此我的心中藏着父亲是时间之王的秘密。百度热帖,直播:父亲带我一起下煤窑,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 风水大师

    风水大师

    胡乱写下风水师。本书真实度高达0%。保证“接近现实”。嘿嘿
  • The Ways of Men

    The Ways of 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爷们是怎样炼成的

    爷们是怎样炼成的

    爷们是什么?有很多定义。但没有一种定义包括懦弱!女友和黑老大被我抓奸,拿刀捅向他后我的人生从此被另类的书写!我本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奈何操蛋的人生没有第二个选择:“服or不服?!”我是杨晨,我本良善,你们谁都别惹我!这个世界本没有大哥,但混的人多了,就有了大哥。是爷们儿,走着!
  • 上古世纪之奥丁帝国

    上古世纪之奥丁帝国

    距离上一次神与英雄之战已经过了两千年,人类与其他一共还活下来的四个种族来到了新大陆建立起了自己新的家园。本文说的正是在那一片新大陆中人类建立起来的帝国,奥丁帝国中的一件事情,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