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86700000016

第16章 价值百万

1998年1月25日晚,我下班回家,妻女出门游玩,家中冰锅冷灶。我懒得做饭,更无心吃饭。也难得清静,我顺便翻阅搜集整理的有关平凹的专访,评论文章。

王新民正在选编一本《贾平凹序跋书画集》。

而我,也在选编一本《贾平凹访谈印象集》。

苦于工作繁忙,社交局限,我的搜集整理好比“大海捞针”,也很难“集腋成裘”。但是,我在努力。

我也求助过平凹,只是年关将至,再过两三天,就是虎年春节了,不知道他帮我找寻资料没有?

想到此,我给平凹打电话,无人接听。又打传呼,平凹回话。

平凹说:“我这儿有些资料,我忙得很,你自己来看。”

我一听,心花怒放,“打的”直奔西北大学。

我是7点整到平凹家的,屋里窄小的客厅坐满了人,有的面生,有的面熟。我顾不上有“礼帽”,还是无“礼帽”,径直问平凹:“资料在哪儿?”

平凹说:“你来。”他把我领进卧室,这也是他的书房,他指着写字台靠墙的一角说,“就是那一堆,你慢慢看,我去招呼客人。”

平凹支持我,更放心我,我一人在他的卧室兼书房翻选资料。我像是到了太阳山,遍地是金银,满山是珠宝,恨不得全部给他搬走。可是,不行。我只好仔细翻阅,没有以往的快速阅读——“看报看题儿,看书看皮儿”。报纸是一版一版地看,杂志是一页一页地翻。不一会儿,我就翻选出了很多好文章,把我也累得满头大汗。

其中,有1993年10月17日的《华侨日报》,1994年7月14日的《南洋商报》,1994年第5期《前哨》,1995年第1398期《明报》周刊,1996年1月号《镜报》月刊,1996年11月23日的《粤港信息日报》等等,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报刊,又有难得一见的文章。其中《明报》周刊登载的“贾与女友”的合影也是难得一见的照片。

大量的是全国各地的报刊。我又把它们临时分成两堆,一部分是采访文章,一部分是评论文章。有意思的,我还要先睹为快,多看几眼。

送走客人,平凹进门就问:“咋还没完?”

我说:“你这是一座金山银山,弄得人眼花缭乱不说,还把人整得满头大汗。”

平凹说:“你歇会儿,我帮你寻。”

我说:“重复的,不要的,都放在那边了,你不要放乱了。”

平凹比我熟悉,翻选得更快。我也没歇,继续寻找。

整整忙碌了两个小时,平凹书桌旁的“小山”让我挖掉了一半。

平凹把我翻选的资料帮着装进黑色大提包里,满当当,沉甸甸的一大包。他对我说:“这么多资料,值100多万呢!假若有人抢,丢了性命,这包资料也不能丢!”

我说:“你放心,我用生命担保,人在,阵地在!”

平凹送我出门时,又说:“价值百万呢,路上小心!”

我依旧是那句话:“你放心,人在,阵地在!”

已是寒冬腊月,路上行人寥寥无几。我挡着一辆奥拓,坐在后排,用手紧紧拉着大提包的背带,生怕被人抢走。

奥拓一直开到我的书房窗下,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趁着给司机递车费时,我故意问他:“你知道我这大提包里装的是啥?”

司机说:“不知道,看着挺贵重的。”他又说,“你把提包拿好。”

我说:“安全到家了,我才告诉你,这大提包里装的是贾平凹的资料,价值百万呢!”

从此以后,我每天的业余时间,特别是虎年春节,我一头扎进这“价值百万”的资料里。我每天精分细检,我每文精读细品。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与“平凹”几乎是形影相随,我与“平凹”常常是梦绕情牵。

我掂量出这些资料的“价值”,何止“百万”!

它的真正“价值”是:让我看到了,也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平凹。

他是人,而不是神。

他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而不是一个神乎其神的神。

正因为如此,我对平凹这座文品,人品俱佳的大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长途跋涉和长期觅踪。

这些“价值”,何止“百万”?

这些“价值”,无法估量!

同类推荐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在爱里,我们每个人都不那么聪明,却因为不聪明而幸福着。刘墉用朴素而干净的文字让我们明白,在爱里,不只是爱的形式没那么重要,就连对错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颗颗真挚的心。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是廖建岚和廖锦屏两位诗人联袂而写的白话诗集,本诗集作品量虽然不大,但诗的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深远,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表达了诗人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
  •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收录了著名散文家及评论家韩小蕙女士历年来散文精品凡30余篇。其中既有写老北京的生活趣闻,又有且行且思的精彩体会;既有拍案而起的意气风发,又有煎茶煮酒的闲情雅趣。文笔隽秀,构思精美,让人在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享受思想盛宴。
  • 感怀浙大

    感怀浙大

    本书收录的是以第一人称记述的浙大曾经的人和浙大曾经的事。它们的作者有的曾在浙大工作,有的曾在浙大学习,有的早就离开了浙大,有的一直在浙大工作。这些饱含深厚情感的文章有浙大校友们回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他们写下了在浙大求学期间“最难忘的老师”、“最称赞的课程”、“最留恋的地方”和“笔者在浙大的那些故事”等;也有为国家、为浙大做出卓越贡献的浙大名师竺可桢、苏步青、王国松、费巩的子女们回忆他们眼中的父亲,一幕幕往事在撰写的过程中浮现。
热门推荐
  • 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无论何地,安全第一。安全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要放在心里。对于安全生产,企业能做到就是从制度上下功夫,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及在生产中的执行力度。要让安全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要让安全知识普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了你,为了我,为了大家,让我们携手前行,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的使命与责任。
  • 器动山河

    器动山河

    命器,成就传奇之本,器纹,炼就器者之源。一把剑,一盏灯,一块碑,一栋楼。一灯耀醒三阳六合,一楼流风五方七矅,一剑听雪八荒九玄,一碑幻心金戈铁马。这是一个以器为尊的世界。这是一个逗逼骚年成为器中之帝的故事。
  • 妖帝国

    妖帝国

    那一天,人族的灵船渡过了无垠的大海,时隔万年再度踏上这块妖族的领土。勾心斗角的人族道盟遇上铁血独裁的妖族帝国。系统科学的道术体系遇上凶蛮霸道的古老荒诀。精通市侩的人族少年遇上石头脑袋的沼泽猴妖。船锚落下时的那声闷响,开启了新的时代。
  • 绝世轻狂:雇佣兵女神

    绝世轻狂:雇佣兵女神

    穿越前,21世纪洛轻狂为妹妹所不容,跳崖自杀。草包五小姐洛轻狂调戏聂三少被踢死,再次清醒过来,21世纪的雇佣兵洛轻狂已然带着记忆重生…草包褪去了一身的污渍,如云的秀发之下竟是一张绝色的容颜!雇佣兵的重生,洗去了一身的铅华,只为走向强者之路,一世轻狂!
  • 仙灵之桃花劫

    仙灵之桃花劫

    万物有灵,皆可修行。灵心本是蟠桃园一朵久开而不结果的桃花,吸取了无数年的天界灵蕴终究是成了仙,在他即将化为人形时天庭迎来了一场空前的灾难——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在这场灾难中,灵心飘落到了人间。他面若桃花,冰肌玉骨,若是身着女装不细看也难分辨。灵心不懂了,明明是个七尺男儿的他,为何总被喊作姑娘?这也罢了……初入人间不谙世事的他,竟然有人把他当作女人卖入窑子?灵心不能忍了!于是他大喊道:“老子是神仙!”
  • 天使吻过你

    天使吻过你

    。。。。。。。。。。。。。。。。。。。。。。。。。。。。
  • 那时花开闻香醉

    那时花开闻香醉

    18岁的农村姑娘尤颖青春貌美,独爱荷花清香。20岁的城里小子游勇内向沉默,却家有一莲花池塘。为了让自己每天都能闻见荷香,尤颖找上了同住一条街的游勇……那时花开,闻香醉。待回首——他们,爱过吗?
  •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醉醒石

    醉醒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能小偷与女警

    超能小偷与女警

    如果你是一名有超能力的小偷,你会偷什么?我会把一个对我穷追不舍的女警察的心给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