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86700000013

第13章 余看不凡

余凡,绝非凡夫俗子。

跟他闲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雅兴。

他满肚的“蝴蝶”不知有多少,一会儿扑棱棱地飞出几只,一会儿又扑棱棱地飞出几只,真叫人应接不暇,感慨万千。

比如,说起对于画坛里的“崇拜”,他从骨子里反感,从心窝子里叛逆。十几年前他就琢磨过,他曾经在走一条永远追随者的可悲的路。许多人在维护一种画派风格时,只不过是在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已。他们喋喋不休地要求别人和宣传自己,只不过是想拥有更多的崇拜者,而他们需要这些崇拜者成为金字塔的基石。

慢慢地,他看出了他所崇拜者的缺点,发现了老师们的不足,甚至对一些大名鼎鼎的大师也提出质疑。从那时起,他就从多个崭新的角度对绘画进行思考,把自己从“崇拜”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自由。

因此,看他的画作,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悦。

他那“宝葫芦”里不知装了多少“宝贝”,这一阵子满墙贴的是“青山”,“松涛”,“老房子”,过一阵子满屋又都是“钟馗”,“门神”,“花仙子”,引人入胜,更让人品玩不已。

绘画对于他来说,就像是吃饭一样,山珍海味,五谷杂粮什么都吃;油画,水彩,版画,国画都搞过,甚至还干过雕塑和壁画活儿。

所以,他的画作有西画的借鉴,又有民族的继承;有传统的影响,亦有现代的冲击;有学院的浸润,也有民间的熏染,有从众的描摹,还有独特的创造;有生活的体验,更有心源的感悟。可以说,那是他长久的孤独之树开出的灿灿花朵,那是他长久的寂寞之树结出的累累果实。

说到这儿,有一件鲜为人知的故事不能再让它尘封了。这对余凡来说,虽然是旧话重提,但也有重揭伤疤的隐隐作痛。好在我们经历了许多故事,淡漠的已经淡漠,难忘的依然难忘。

那是1997年3月20日,一个乍暖还寒,风雨交加的日子,余凡顶风冒雨来到南郊。他病得十分厉害,直不起腰,就蹲在国防工办大门外的马路边上。

那时,他刚作过手术,腰椎管狭窄,手无缚鸡之力,连棵大白菜都提不动。更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天灾人祸一齐向他袭来。家庭困难重重,经济非常拮据,事业一筹莫展,他万念俱灰,心里只冒出一个死的念头。他心灰意懒地爬上楼顶,一脚踩在女儿墙上,思绪万千。刚要往下跳时,他无意中抬起右手,突然想起有一幅画的人物,手还没有画好。他想,自己死了,别人也会骂:这骨泉还画画呢,连个手也不会画嘛!

不,不能死!他要画画,他要证实自己能画画,他还要在海霞天地举办个人画展!

他说:“今天来寻你老兄,是想请平凹先生为我画展题个词。”

我说:“这有啥说的,咱赶紧走。”我拉起他,一块儿坐车赶到西北大学。

恰好平凹在家。

进门处,是平凹敬奉的木佛,面目慈善,神情端庄,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俩先后为佛敬香。

平凹窄小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陕北民间布贴画,是个穿着大红花“××”的女人,双手下垂,双腿盘坐在莲花上,身上有花,有鸟,还有青蛙等图案。由此,平凹,余凡和我引发了关于女人的话题,说起了性,说起了生殖,说起了民间艺术。

在布贴画的两边,悬挂的是平凹写的对联,上联是“抱朴守拙”,下联是“文心雕龙”。这是平凹做人处世的秉性,也是他为文写字的蓝图,就连这八个字也让我俩琢磨了很长时间。

对面墙上的大画框里是平凹写的“润格告示”,我和余凡看了又看,却避而不谈。今天没有带钱,也不打算给他钱,用陕西话说就是:“干指头蘸盐呢!”

我们三人话很投机,人更投缘。平凹知道我俩的来意后,略作沉思,一挥而就:“多方取法,善变得道。余凡留念贾平凹九七年”

如今,余凡已是西安中国画院的专职画家,他的一幅《正月十五》已入围第十届全国美展。

如果没有贾平凹,王西京,曹湘琴等多人鼎力帮助;如果没有余凡自已的艰苦努力;如果那天他一念之差,一脚腾空,今日画坛就会少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画家!

谢天谢地!

同类推荐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三册为诗:诗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五十四首外,另增加了八首。
  •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为生活方式的迥异,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民间风俗更是绚丽多姿,因此民俗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A小姐说:“你知道吗?我和你在一起之后,每天都很快乐。”B先生说:“谢谢,你告诉了我我最想要的答案。”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他给你的能量是让你每天都能高兴地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地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对未来满怀期待,那你就没有爱错人。最隽永的感情,永远都不是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而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阳光。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这就是最动听的情话了,没有之一。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你的朋友影子,也能找到你自己。从过去说到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未来。不管是文章中让你嚎啕大哭的小A,还是让你哈哈大知的小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让你明白存在的意义。
  • 等爱的槐花

    等爱的槐花

    《等爱的槐花》是散文集。我对好诗人一直怀着敬意,以能诗能文的家乡人黎杰为傲。他踏实生活,怀着热忱写作,其作品优秀而真实。同时,他又是自然万物的笔录者,人情冷暖的旁观者。眼下,文学的旗帜上猎猎作响的不再是信仰与崇高,而是消遣性、娱乐性、审美性或艺术性,快餐文化冲击着世人的视听,而黎杰的文字却如濯濯清泉,把世俗人眼擦得忒亮。
热门推荐
  • 皇牌龙骑

    皇牌龙骑

    当别人还在为拥有第二条巨龙而沾沾自喜的时候,龙一却已经开始为他的第一百条龙的口粮发愁了!【这简介怎么这么耳熟……】
  • 未来吟诵师

    未来吟诵师

    不知道在哪个纪元醒来,居然有了新鲜的身体。不过这个世界也太玄幻了一点,魔法师满天飞的啊?那么,如果不会魔法,也没有魔元力,难道要活不下去的节奏?“你是不是笨?不是还可以修炼精神力吗,成为吟诵者。”某人如是说。“而且很多魔法师都喜欢找吟诵者结合的哦?生命有保障嘛。”某人如是说。但是为什么没人告诉我,一千个修炼精神力的人里面才出一个吟诵者!考大学也没这么难有木有!
  • 虎钮金印劫

    虎钮金印劫

    失宠的西后为给儿子大哥俾争得王位,计杀王子,毒死王夫,篡改遗命。然而,夺下王位后却无施政王印——虎钮金印。此印乃朝庭颁发,有了它,才算真正的王爷。于是,王宫大乱。为得到虎钮金印,王宫显贵各怀鬼胎,互玩伎俩,大打出手,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 风云仙变

    风云仙变

    三千年前,我分别放生了鲤鱼,帮助了灵狐,救了女孩。三千年后,鲤鱼化成真龙,灵狐成为妖皇,女孩成为九天女帝,而我却成了废弃少爷。故事从一个三花巨鼎天资少年身上开始......
  • 神秘特工:嚣张王妃抵不住

    神秘特工:嚣张王妃抵不住

    她,白天是人人敬仰的外教,夜间是神秘诡异的特工。不仅拥有跆拳道黑带八段的师贤资质,更是某间谍机构最神秘的开创者,却没有任何男人来问经。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为保护某件不可告人的国家机密甘愿牺牲自己,灵魂却意外跌落穿越时空。嫡女丧母,继母横行,姐姐妹妹一起来踩,好不容易熬过十二却被继母聘给三都(毒、赌、独)公子当妻子。更可笑的是,无意中撞见自己的丫鬟和未婚夫苟且却不敢声张,转眼让人推下假山害死。午夜梦回,棺材闹鬼。当间谍女穿至废材女,放倒继母,踩扁姐妹,气死未婚夫,捶太子,打王爷,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虐废一群渣男渣女。看废材修炼大家闺秀,瞧间谍稳站高位宝座。怎么,不服?王妃尽管去,本王给你收拾残局。
  • 都市暗时代

    都市暗时代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真正的对于错。万念,只存于心中。
  • 仲夏夜之梦
  • 宦医

    宦医

    那一年,魏忠贤身领提督,客巴巴迫害嫔妃,王安青州遇刺,朱由校独居小院,朱由检简居蛰伏,一入皇宫幽深如潭。那一年,努尔哈赤虎视眈眈,蒙古余兵屡次犯境,熊廷弼锒铛入狱,吴三桂雄踞一方,悠悠大明支离破碎。那一年,杨涟午门死谏,孙慎行借刀杀人,叶向高明哲保身,王化贞纸上谈兵,东林书院究竟为谁?那一年,许显纯兼施酷刑,崔呈秀殿后献计,客光先狼子野心,刘若愚螳螂捕蝉,东厂众番心怀鬼胎。那一年,李自成老母病重,朱燮元屡遭陷害,戚作国提笔撰书,卢象升田园作词,天下英豪谁能纳入囊中?那一年,现代小中医意外穿越,居然还跟杨涟有亲戚,到了这个黑暗年代,无奈呜呼,奋斗吧,让我来提笔谱写新的大明。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加入书架”和“投推荐票”,小鱼感激不尽!
  • 异世小混混

    异世小混混

    一个因为一块板砖而意外穿越的屌丝,在异世张扬他的屌丝风格,做出一件件轰动整个大陆的事,然而当事人却能很淡定的说:“这才哪到哪?”“怎么你不服?那好、先吃我一板砖”“哦、对了,我忘记说了,我手里的板砖从来不会拍同一个人两次”
  •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为“微阅读1 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吕保军)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集结成书。本书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