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7300000001

第1章 儒家的经典著作 论语

作者:孔子

成书时间:春秋末期

背景搜索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鲁国是当时的文化中心,比较重视礼教,孔子也受到了这种有益影响,孔子幼时,“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他小时候家境贫寒,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贫困促使他较早谋生做事,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他青年时期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请教过多位学者,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孔子已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他博学多才,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为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为鲁国发生内乱,孔子避乱到齐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想方设法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孔子的苦心没有白费,经过一段时期,孔子的声名终于传到了齐景公的耳中。第二年,齐景公恭恭敬敬地向孔子询问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认为他说得非常有道理,准备重用孔子。眼看多年的理想有望实现,孔子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没想到齐相晏婴却从中阻挠。一方面晏婴在齐国掌权多年,很有政绩,而另一方面孔子身为鲁国人,刚到齐国不久,这样,由于晏婴的反对,这件事情于是作罢。失望的孔子不久返回鲁国,将主要精力放在讲学授徒上。51岁时,孔子被授予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的职位。“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齐夹谷之会,鲁国由孔子相礼,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对齐国有所警惕。齐景公想要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责备景公,使齐侯答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认为地方势力太过强大,就会威胁国君的统治,导致国家的动乱,因此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遭到三家大夫的强烈反对,没有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名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大失所望,认为自己在鲁国已经难有作为,于是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历尽艰辛,“累累如丧家之犬”,却始终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据说,子路在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深刻而形象地概括了孔子理想主义者的形象,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将孔子从卫国迎接了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被尊为“国老”,虽然位望尊贵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3000余人。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影响深远。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孔子年纪大了开始喜欢读《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晚年丧子,对孔子是一个沉痛的打击。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他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亡我!天亡我!”这一年,鲁国贵族在鲁国西境大野泽地“西狩获麟”,捕获了一只叫麟的兽,不久死去。麟在当时被认为是瑞兽,是圣人的象征。孔子触景生情,悲叹道:“吾道穷矣。”认为这件事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不再进行《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第二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去世。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作品解读

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不过,他的思想却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符。孔子所处的时代,奴隶社会正向封建社会过渡,周王的势力日益衰微,诸侯割据,相互混战,大诸侯国不断兼并小的诸侯国,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决定它的生死存亡。而孔子对这种状况很不满意,他的理想是遵循“周礼”所规定的君臣父子的尊卑等级制度,这在当时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具体来说,“仁”就是孝悌和忠恕。孔子认为孝悌是家庭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人应该对长辈孝(尊敬、服从),对平辈和下辈悌(友爱);忠恕是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人应该对上级忠(忠诚),对同级和下级恕(宽恕)。孔子的“仁”还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人民。

孔子很重视人论,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仁爱谦让,克己守礼,这实际上就是“和”的精神。“和”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面。

孔子重视现实生活和人的价值。他对饮食和衣饰都有自己的一套讲究。有一次马棚失火,孔子先关切地问人烧伤没有,不问马的死活,而当时一匹马可以换好几个奴隶。孔子不太相信鬼神,从不谈论怪力乱神那一套。

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官办教学,孔子对这一点很不满,他主张有教无类,他创办私学,尽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孔子的学生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他的学生有3000人,其中最优秀的有72人。

孔子教授学生并不是在课堂上一本正经地讲大道理,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讲学的地方,有庭院、有卧室、有讲堂、有郊外,有时在旅途中的马车上就讲起学问来。他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偏爱,得到了学生的尊敬。

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孔子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强调学以致用。

他教育学生,知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掌握。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意思是我也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人。他教导学生学习要有诚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了就是懂了,不懂也不要装懂。他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提醒学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温习以前学的知识。他认为“满受损,谦受益”,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学生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具有独创性,他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都在《论语》之中有所体现。

妙文精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中华书局,2004年版)

知识链接

链接一 昔仲尼,师项橐

有一个著名的“昔仲尼,师项橐”的故事。在河南省修武县城西的五里堡村头路边上,矗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五个楷书大字:孔子问礼碑。

2000多年前,春秋孔子向一个7岁的孩子项橐问“礼”的事就发生在这里。

有一天,他们来到了郑国。

忽然,看到一个孩子在地上堆砌着碎石玩,挡住了孔子的车。驾车的子路对那个孩子吆喝道:“嗨,小孩子,让一让,让我们的车过去!”

可是,那孩子没有理睬子路,仍专心致志地堆砌着瓦石。

孔子摇了摇头,从车上下来。

他走到小孩子面前,生气地问:“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啊?到边上去玩,不要在这挡住我的车。”

那孩子抬头,望了望孔子,反问道:“老人家,你看看我修造了什么?”

孔子低头看,哈,地上是孩子用碎石堆砌成的一座城堡。

那孩子眨眨眼睛,质问孔子:“那么,请问老人家,按照礼节,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呢?”

孔子一时竟不知怎样回答好了。

他想:是啊,虽然这只是孩子摆来玩耍的城池。但在孩子的眼中这却是一座真正的城池!

再说,城是死的,车是活的,当然城不能给车让路。应该车绕道过去。

还有,人家孩子的城池是先有的,我毕竟是后经过这里呀……

我倡导礼仪,看来我还不如这个孩子懂礼节……

想到这儿,孔子不生气了,问:“你说得对。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答:“我叫项橐。”

孔子又问:“你几岁了?”

项橐说:“七岁。”

孔子感叹地对身边的众学生说:“三人行必有吾师!项橐这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在礼节方面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说罢,孔子告别项橐,和学生们驱车绕“城”而过。

链接二 百家争鸣

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在这之后的2000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再也没有哪个朝代可以超越那时的辉煌。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特别是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华文明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代表本阶层的利益对社会变革发表了不同的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在我国学术史上、文化史上、思想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百家”并不是确切的数字,只是说明当时流派众多,诸子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关于对诸子百家的派别归类,司马谈列举了六家,“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艺文志》中的刘歆《七略》的诸子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不谈,所以称“九流十家”。

同类推荐
  • 品格决定成功

    品格决定成功

    本书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人生的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为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
  •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薪水操之在我,是自己合理策划的结果。《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不仅给职业人肃清了获得高薪的错误意识,还为其设计了一条通往高薪的职业路线。
  •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其实,对生活感恩,就是善待自己,学会生活。
  • 你的信仰价值百万

    你的信仰价值百万

    本书对读者坚定其信仰具有极大的推动力,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耐心细致的论证,让读者明白,正确坚定的信念力,可以逆转人生,使人生奇迹般的摆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实现内心安宁,力量强大,物质充足,身心健康。期待更多的读者阅读受益,在生活和工作中,以正确的信仰指引自己,获得更大的幸福。
  • 职场辣妈变身术

    职场辣妈变身术

    有人说:女人要么要孩子,要么要事业。职场妈妈说,我们要孩子,我们也要事业。可是,职场如战场,当你重返职场,发现一切都已被敌军占领,甚至头儿也不再信任你时,怎么办?其实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多学一点计划和技巧,职场妈妈也可以重新收复失地。本书就助你达到“重出江湖”的目的:从休产假之前就开始做准备,在休产假的过程中和之后,一方面着手家庭,一方面着手职场,运用技巧,两手都抓……
热门推荐
  • 压男纪

    压男纪

    我那玉树临风谦谦有礼的公子啊你为何钻进又胖又丑又厉害女人的裙下!你这不知好歹自命清高的丑女人啊,你如此百般折磨公子是为哪般?一般般的甄假不是一般般的拽,一般般的男人她甩都不甩。别的穿越女都高喊着要低调平凡,她偏偏想高调,可没人鸟她。
  • 我的冰山美女总裁

    我的冰山美女总裁

    为老和尚的一顿酒,莫名其妙成为了女总裁的丈夫,清纯美眉贴上身,妖娆熟女甩不掉,暴力警花求交往。我还是个黄花大闺男,请温柔点。来自古老传承,身兼佛道两大修炼法门,正所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且看少年秦昊踏出大山,如何在都市之中搅动风云,龙翔九天!
  •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

    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 地狱改造师

    地狱改造师

    蓝绮的自杀,惹来惩罚。死了又如何,照样在地狱中活得精彩。冥王惩罚不让投胎,惹来黑白无常的命运桃花,白无常说,你没资格喜欢我,黑无常说,我要做你心底的那人。因为躲避阎王的惩罚,误打误撞来到了地藏王府,又误打误撞地成了他的弟子。地狱的生活不是一般的人能活下去的,在地狱中,看到了太多丑陋的面孔,为了人间的安宁,宁愿舍去投胎的机会,永世留在地狱,改造灵魂。要想知道蓝绮的地狱生活,那就动动你的指头,点点收藏推荐支持一下。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地狱,一起来改造灵魂吧。
  • 嫡女妖娆,督公大人请自重

    嫡女妖娆,督公大人请自重

    目睹亲人惨死,跳崖未遂,命运重来,她势要血洗苏府祭祀亲人!一不小心吓疯了白莲花妹妹,打残了阳奉阴违的姨母!他是传闻中杀人嗜血,视女人为玩物的东厂督公,却将她看入眼中,为她,甘负天下人!
  • 山鬼细腰

    山鬼细腰

    精灵山鬼细腰,幻化成绝世美女,在天灵镜、山神魔咒和九命猫鬼的帮助下,来到人间寻找真爱,爱上日精月魄之子、文曲星下凡的大诗人屈原,本该神仙眷侣,无奈楚王横刀夺爱,皇后屡屡陷害,身陷秦兵追杀施暴,三次砍头,九死一生,受尽人间磨难,一段鲜为人知,惊天地泣鬼神的异世奇恋,辉煌呈现。
  •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女皇妃:放肆,本宫不约

    医女皇妃:放肆,本宫不约

    董柠儿前一世为医官,医得了万人疾却医不了一人心。纵然医术无双,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董氏族人遭佞臣陷害,分崩离析。重生这一世,入仕为官,倒是要看看有谁还能动她族人分毫。只是她虽百般挣扎,却还是落入了他的宠溺情网。“董大人!胸肌不错!”“回禀皇上,我是女官!”PS:架空历史,女子可为官。
  • 千千纸鹤净若初夏

    千千纸鹤净若初夏

    用我十年青春换你嫣然一笑十年之约,十年羁绊,十年······不要这么轻易结束好吗?
  • 东山存稿

    东山存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