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1600000066

第66章 沉没,破旧而疯狂的军舰!

1912年新年过后,清朝皇室成员已在紧张地为逃亡作准备。1月18日的《纽约时报》刊登一条报道如下:

王公们与太后在今天(1月17日)召开的会议上没有采取明确的行动。因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身有微恙,关于皇帝退位主题的讨论要拖延到星期五(1月19日)……北京和奉天(Mukden,沈阳的旧称)皇宫中的大量珍宝正在出售。在北京,许多美国与欧洲的代理商正在洽商购买事宜。众多王府甚至包括紫禁城正在以类似的方式枯竭。奉天是清国以前的首都。那里的皇宫是一座博物馆,藏有大量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

随着事态的进展,一直在关注中国改良与革命进程的西方列强对待革命者的中立立场由倾向于反对转为倾向于支持。1911年12月24日,南北和谈期间,日本召开了一次内阁秘密会议,许多老谋深算的政治家都有出席,其中包括已经两度担任首相并将在次年再度当选首相的桂太郎,他们极为认真地讨论了中国的局势与未来。根据《纽约时报》驻东京记者在次日撰写的一篇题为《列强接受中国共和》的文章的记录,这次会议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选择共和政体已全然不可避免。“多数列强显然顺应了当下局势。日本与英国都宣布无意通过任何方式对中国进行任何干预,更不用说迫使中国选择何种政体。北京的帝国政府的唯一选择是,屈服”。

1912年1月5日,对列强的态度十分了解的孙中山在南京向列强发布了一项英文声明。他先是在声明中解释反清革命的必要性,称当下局势是满族暴政的结果,“非实行革命,不足以荡涤旧污,振作新机”。而后,他要求列强在中华民国政府与清政府之间作出抉择,以进一步孤立清政府。他表示,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所借的外债、所让与的种种权利,民国政府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不变更其条件。而革命发生之后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所借的外债、所让与的权利,民国政府均认为无效。

但是,正如《纽约时报》所报道的,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身份只是派系复杂的革命力量的权宜之计。在皇帝迟迟不逊位、南北和谈陷入僵局之时,他成为革命派的众矢之的。

1912年1月23日,身在上海的美国著名记者米勒德在一篇题为《中国起义军正在争吵》的文章中写道,因为忽视袁世凯的要求而陷入的僵局使共和者们(The Republicans)面临分裂的危险。在南北和谈的第二阶段,直接与袁世凯进行谈判的南方总代表伍廷芳“强烈抱怨孙中山忽视已经达成的协议的行为”,因为孙中山在当选临时总统之时曾承诺在必要时退位让贤,让袁世凯当选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当选总统之后,被外国顾问们——主要是日本人——重重包围。很多具有野心的共和者以及激进的政治暴发户们开始察觉到一个保留权力的机会,并逐渐转变其态度。每当伍廷芳与袁世凯达成一项协议,孙中山都会提出新的条件……个人野心现在凌驾于革命的主要目标之上……孙中山的到来给局面注入了阴谋元素与动荡的因子。他个人是否应该对此僵局负责或者他是否被顾问们错误地引导尚不确定……共和的将军们之间的分歧与日俱增。中国商界渴望袁世凯成为政府首脑”。

两天之后,即1月25日,袁世凯等人通电支持共和。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大清王朝——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次日,孙中山辞职。2月15日,袁世凯当选总统。

对于大清王朝的灭亡,在1793年访华的马嘎尔尼勋爵说过的一段话或许可以被理解为预言。1807年,英国政治家约翰·巴罗爵士——他是访华使团成员之一并兼任副使斯汤顿年仅11岁的儿子的数学老师——将这段话记录在他为马嘎尔尼编著的一本文选之中。

1808年9月份的《评论月刊》对这段话亦有摘录,大意是:“中华帝国(The Empire of China)是一艘破旧而疯狂的军舰。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幸而接连有几位能干而谨慎的船长,才能使她继续漂浮在水面上。她仅凭巨大的外观就足以震慑邻国。但是,如果碰巧由一位不称职的人来掌舵,这艘船的纪律和安全就将荡然无存。她可能不会马上沉没。她可能会像一艘失事船那样在海上漂浮一段时间,然后冲向海岸,撞得粉身碎骨。她绝不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被重建。”

然而马嘎尔尼的这番话并未尽善。如果把“中华帝国”比作一艘“破旧而疯狂的军舰”的话,那么,“海风”即是不容忽视的时势(马嘎尔尼说这番话的时候,军舰尚需借助风帆之力航行)。在此时势之下,只有两种结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至少在十一二年前,当时我尚未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就已经萌生了通过分析和整理一两百年前的新闻报道来梳理历史的想法。当时打动我的是我在图书馆查阅新闻史资料时看到过的一些老照片,它们是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记者们的杰作,记录的是中国晚清时期的历史,其中不乏血淋淋的行刑场面。刊登老照片的那本书的书名我已经忘记,没有忘记的是那些照片带给我的冲击。

通常一个想法出现之后,如果不立即实施,那么它可能很快就会潜伏到记忆的最深处,乃至完全被遗忘,就好像它从来就不曾出现。对于像我这样疏懒成性的人来说,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沉睡多年的想法如果被唤醒,一般都是因为发生了一件或几件巧合并且力量大到足以让沉睡者无法继续沉睡的事情。

两年多前(2008年),在为撰写《蒙古帝国》一书而查阅英文资料的过程中偶然看到的一篇出自19世纪英国著名记者威廉·辛普森(William Simpson)笔下的关于清朝皇室趣闻的报道(见本书第九篇),即是唤醒撰写此书想法的偶然性事件。撰写本书所用的外文报道资料自那时起就开始陆陆续续地查阅并整理。

但真正有序地整理外文报道资料,是始自一年多以前,在《蒙古帝国》书稿基本结束之后。因为在资料核实方面遇到不少困难,大量的外文原始资料被舍弃。这些被舍弃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试图搭建的结构。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够将它们充实到书稿之中。

我给本书稿确定的书名是《晚清残录——西媒视界中的王朝末日》。“晚清”、“王朝末日”二词限定了本书的时空范围。“西媒视界”一词限定了书稿资料的主要来源。作为对时代的实时记录,新闻报道可能成为最为鲜活的史料。“残录”一词限定了本书的重点在于尽力还原一些历史片段,而非完整而系统地对历史进行解读,同时,“残”字亦可传达帝国末日的凄凉感。

之所以在这里对原书名予以特别交代,是因为我不能确定书稿出版时的书名。在一般情况下,书稿交与出版方之后,出版方大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重新定义书名,比如,在若干年前,我撰写的以探讨美国过度扩张为主要内容的书稿《失控的帝国》在出版时即更名为《美国沉没?》。于出版方而言,重新定义书名或有助于挖掘图书的市场价值,拉近读者与图书之间的距离;于作者而言,原书名则是全面展示其想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为后记。

致谢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提供了大量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法国的黎征女士所提供的帮助。

特别感谢当当网副总裁王曦先生给予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感谢胡劲华先生及责编吴春艳女士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工作。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家人们,尤其是我的妻子。在无边的黑夜里,他们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凌沧洲(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

100年前,满清帝国之崩溃,确实是内外合力的作用。一头庞大的怪物倒下,总会激起尘埃,并且伴随着后续震荡。

历史上总不乏预言家,比如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19世纪中叶就预言,不出50年,帝国将抽心溃烂。溃烂乃至溃败既不是改良派也不是革命派造成的,仅仅是满清帝国摇摇欲坠,革命党人推了最后一把,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枪声为这垂死的帝国压上最后的稻草。

今天的中国,人们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但是辛亥革命的追求和梦想究竟实现了多少?有几人发问?今天的学界,据说遗憾晚清立宪未成的声调渐成主流。而在我看来,立宪未成固然可惜,但满清帝国确实没有立宪的土壤,即使当时勉强君主立宪成功,中国也未必不在20世纪的中期像伊朗和阿富汗一样干掉君主,何况正如赵烈文等人的说法:“本朝开国太过残暴血腥。”

天朝比起沙皇俄国的崩溃,还多一层红肿的溃烂之处:那就是历史记忆深处民族征服的伤口。所以,俄国君主制崩溃,短暂共和立宪,旋即走向极权,按索尔仁尼琴的象征写法是红轮滚滚,中国的君主制崩溃,却是黄轮滚滚。不久,中国也迅速赶上了俄国的节奏,在巨大的黄轮边缘涂上一抹血红。

今天检讨晚清残局,回看晚清夕阳残照,对20世纪三股激荡的文化思潮看得更加清晰: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最终激进主义占了上风,笼罩整个20世纪中国,其历史链的演进,相信许多人看得分明。

请我们今人,不要把制造持续不安的动荡和后续黑夜的责任,推给那些弯弓射杀晚清残阳的辛亥革命志士,“黄花岗的烈士地下有知,能否原谅我们?”

正如莎士比亚式的台词会说:痛苦,长久的痛苦,让我们帮助帝国结束长久的痛苦吧。假如我们穿越时空,恭逢晚清帝国即将溃败,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在看透其冥顽不化、拒不立宪、拒绝把“满清皇室万世尊戴”的极端权力还给人民的面目后,我们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帮满清王朝终结他的痛苦,把他扭曲变形的丑陋残躯尽快安葬,防止他的专制阴魂复活。然后,引入浩荡的人权、自由、民主西风,除此,身在帝国晚年的人们还能做点什么?!

[1]《清实录》

[2]《清史稿》

[3]《钦定大清会典》

[4]《筹办夷务始末》

[5]Aeneas Anderson:A Narrative of the British Embassy to China.1796.

[6]John Barrow:Some account of the public Life and selection from the unpublished writings of the Earl of Macartney。1807.

[7]Peter Hall:The first industrial city:Manchester 1760–1830.Weidenfeld&;;Nicolson,1998.

[8]Denis Crispin Twitchett,John King Fairbank: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9]Tertius Chandler:Four Thousand Years of Urban Growth:An Historical Census.St.David's University Press.1987.

[10]H.B.Morse: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1635-1834.Clarendon Press,1926.

[11]Robert Van Bergen:The Story of China.American Book Company,1902.

[12]Demetrius C.D.K.Boulger:History of China.London,W.Thacker&;;Co.,2,Creed Lane,E.C.1898.

[13]Carlos Augusto Montalto Jesus(1863-1927):Historic Macao,Original Publisher:Kelly。1902.

[14]Geoffrey Gunn:Encountering Macau:A Portuguese City-State on the Periphery of China,1557-1999.Boulder:Westview,1996.

[15]David Brewster:The Edinburgh encyclopaedia。William Blackwood,1830.

[16]Martin Booth:Opium:A History.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8.

[17]Samuel Wells Williams:Easy Lessons in Chinese:or Progressive Exerciss to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That Language.Printed at 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1842.

[18]Robert Montgomery Martin:China;Geographical,Political,Commercial and Social;an official Report.James Madden,1847.

[19]Eileen Tamura,Linda K。Menton:China:Understanding Its Past.1997.

[20]John King Fairbank,Ssu-yu Teng: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21]R。Keith Schoppa(1943-):The Columbia guide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0.

[22]William Jay:War and Peace:the evils of the first,and a plan for preserving the last.Wiley&;;Putnam.1842.

[23]Conrad Malte-Brun:Universal Geography:or a deion of all parts of the world.The English Publishers.1824.

[24]Robert Gardella:Harvesting Mountains:Fujian and the China Tea Trade,1757-193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1994.

[25]D.Defoe:The Complete English Tradesman.London,1726.

[26]Anthony Farrington:Trading Places,The East India Company and Aisa,1600-1834.The British Library,2002.

[27]George Staunton,George Macartney,Sir Erasmus Gower: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London,1797.

[28]Henry Ellis:Journal of the proceedings of the late embassy to China.London,1817.

[29]Reuben Percy:The Mirror of literature,amusement,and instruction.1832.

[30]Duncan MacPherson:Two years in China:Narrative of the Chinese expedition.London,1843.

[31]Steve Tsang: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I.B.Tauris.2004.

[32]Granville G.Loch:The closing events of the campaign in China,London,1843.

[33]Elias Regnault:The crimin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government:from the first massacre of the Irish,to the poisoning of the Chinese.New York,1843.

[34]Eugene Stock:The history of the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its environment,its men and its work.London,1899.

[35]R.Alexander: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British opium smuggling.London,1856.

[36]Samuel Maunder:The Treasury of History,New York,11845.

[37]Leone Levi:Annals of British Legislation.Elder&;;Co.,1858.

[38]Henry Whatley Tyler:Questions of the Day,No.1,James Ridgway,1857.

[39]Paine: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Perceptions,Power,and Primacy.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0]Stewart Lone:Japan's First Modern War:Army and Society in the Conflict with China,1894-1895.St.Martin's Press,New York,1994.

[41]Lieut.-Colonel G.J.Wolseley:Narrative of The War With China in 1860.Longman,1862.

[42]John Francis Davis:The Chinese:A general de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its inhabitants.Charles Knight.1836.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绝代战将

    三国之绝代战将

    小说内容: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扮演着一个战神式的人物,这是命运的安排的喜剧,还是后天养成的悲剧......讨论群:113845405
  • 大山逶迤

    大山逶迤

    大山养育了她,大河装素了她,美丽的面容让人爱怜,坚韧的性格给人力量,滚烫的内心让人爱戴,宽阔的胸怀使人崇敬,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波澜壮阔的篇章吧......
  • 士家天下

    士家天下

    乱世汉末,趋向三分。三国梦想,从这里开始……士家天下交流群:37896545
  • 帝国建立在火与剑之上

    帝国建立在火与剑之上

    为什么!我会穿越到二百年前的欧洲!因为你的愿望就是要来这里啊。为什么!这个世界的将军都这么强悍!因为各个时代的最强者都在这里哦。那我怎么办!我身为一个小国的国王征服不了他们啊!没关系没关系,身为穿越者,最擅长的就是改变历史不是么。哦?有道理,那么,我就来改变一下历史好了。
  • 玩明

    玩明

    阴差阳错穿越回了明初战场,措手杀死燕王朱棣,改变了古代历史,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历史。神秘油田的发现,步入官场的黑暗,带给他的将会是什么呢?
热门推荐
  • 战阳

    战阳

    一念生,唯战是存!要战,那便战!~~~~~~~~~~~~~~~~~~~~~~~~~~~~~~~~~~~夕阳如血,映得天空一片诡异。残肢横生,碎宝满地,众高手满脸惊骇,望着中间的青年,一片死寂。青年一脸肃冷之色,“道,你们不行;体,你们也不行;法宝,你们更不行;还拿什么来阻止我的脚步。腥风血雨皆非我愿,四方云动皆非我因,叶某做事,一切由心。尔等让开!”~~~~~~~~新人新书,多批评,多指点,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求打赏,书僖拜谢!
  • 俄罗斯企业制度变迁

    俄罗斯企业制度变迁

    本书运用现代企业理论,通过分析前苏联时期企业制度的内容、特点和问题,揭示了俄罗斯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俄罗斯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俄罗斯公司的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重组做了深入考察,并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为参照系,对俄罗斯公司的制度安排作了对比研究,得出“俄罗斯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转轨国家特有的、尚未成熟的兼具英美模式和德日式特征的综合性治理结构”的结论;同时,该书还从俄罗斯的宏观环境、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对俄罗斯早期企业制度的低效率做了多角度的解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 逃婚蜜战:傲娇萌妻太霸道

    逃婚蜜战:傲娇萌妻太霸道

    蔡叶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为了工作而充当的一个保镖居然掉到了一只大金龟,还是一个痴情种,一个外冷内热的装逼范儿。不过是在警察局混了混,哪晓得疑难案件接二连三地来找自己,还都和这只大金龟挂上了钩。“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后悔啊,早知后悔就不应该脑袋进水当保镖去,稳坐局长职位多好。“你当了我的保镖,成了公司的员工,说跑就跑,说走就走?”“你管得了我?”“可你得管我。”坐看舞台,上演一场富与穷,冷与热,高冷与逗比的追与逃。
  • 设计造型基础(一)

    设计造型基础(一)

    本书介绍了设计造型基础的基本原理及设计造型基础的造型原则。以案例的形式,分步骤地、深入浅出地讲解,图文结合,生动有趣。该书为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参考教材,此书可以帮助设计专业师生更好的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 本书可供广大绘画爱好者阅读学习。
  • 乱世天缘寻

    乱世天缘寻

    乱世中的江湖,最美的年华,无法安度一生,就连爱也要用恨来演绎。公元十三世纪中后期,正值中国历史上宋末元初的乱世时代。几个普通的少年本来生活在远离战争的一个偏远的山水小镇,生活本惬意。一个机缘巧合,他们无意中得到了一件人们都想要宝物,由此引出了一段冒险的历程,他们随着追查到了远方战火缭绕的城市。并且在那里还碰到了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人,他居然有另一个身份?!他们的奇幻旅行便从此开始。本来想回家后就不要再来这种地方,可是命运线注定他们逃不掉宿命。
  • 异世大航海

    异世大航海

    故事简介:诅咒之海开启,亡灵大规模进攻神之大陆,一时间神之大陆三分之二的土地在亡灵的进攻下沦丧,人类纷纷逃入森林,沼泽和大山中进行抵抗。当人们失去希望的时候,主角带领着他的舰队,联络各个人类势力,支援各个人类沿海城市,切断亡灵与亡灵大陆的联系,以海洋包围大陆的策略对抗亡灵,逐步夺回主动权的故事。当然本书除了争霸之外,还会有许多冒险故事的内容,绝不会让你失望的,大家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
  • 国术大师

    国术大师

    古往今来打遍天下无敌手,天上与地下唯一我独称尊!
  • 长恨歌2:陋颜无良妃

    长恨歌2:陋颜无良妃

    她,翰林皇朝最为丑陋的女人,丞相府内最卑微的下人,却无意间闯入皇宫,为揭开三年前那场大火的秘密,她步步为营,舍却强大的后盾孤身直入深宫。他,为谋天下舍下身段装傻扮痴,容一身铅华净洗卑微,每一次的争锋较量,却一再的迷失在了她的笑颜中。他,原本是有名无实的皇帝,却在她的出谋划策中渐渐独揽大权,一次次交心托付,换来的却是自己心的沉沦。他,是异国王侯,一次宴会惊于她的倾城容貌,一次谈判讶于她的睿智聪慧,她的心思慎密,她的胆大如天,她的一笑一颦,不知不觉已沉入他心。战火烽烟起,黑云压城城欲催,风起云涌,四国开战,只为争雄天下,她一身白衣,面纱下竟然是美的惊心动魄的笑颜,一把羽扇轻摇慢曳,款款而来,站定,抬头——笑着对拓跋煜辰说:“如果你要这天下,我助你,可请你放过他,没有我,他对你,构不成威胁。”拓跋煜辰凝神着她的雪瞳深处,心口痛如刀绞,原来自己在他眼里已成了陌生人,“你为了他来求我?”声音冰冷而残酷。“是。”斩钉截铁的回答。他笑的依旧妖艳,眼底是寒冰一片,斜睥她,带着前所未有的狂傲:“那你就把紫轩阁几十万大军交托与我,怎么样?”苏云雨仰头,灿笑,他究竟有没有爱过自己?或者接近自己根本就是一场阴谋,他要的,从头到尾都是权势。而她,却没有发现那个男人,那个骄傲的男人,坚忍的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握着缰绳的手,若不可见的颤抖。是爱还是恨?是彼此的纠缠还是彻底的断裂?这一场掺杂硝烟的爱情是否会有美好的结果?-------------------非语切割------------------非语的新文【鬼手千:破财王妃】http://novel.hongxiu.com/a/345968/
  • 致命豪门,首席总裁结婚吧

    致命豪门,首席总裁结婚吧

    后来,当人们再谈起慕寒川时,除了不得不说他的财富,总要聊一聊他是怎样的宠妻无度。他们都说,慕寒川宠江韵,简直到了毫无原则毫无底线的地步,却不知道两人的情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江韵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人生还能遇见救赎,拥有一个用尽心力将她拉出泥沼的男人。*他高高在上,清贵如同这人间的王,浅笑着把手递给她,说出的话却像淬毒的剑,字字诛心。“你我都知道,除了嫁给我你别无选择。挣扎毫无意义,只会更快地让你沦为笑柄。”她冷眼看他,第一次敢真正与他对视,“人人都说慕总是江州最大的慈善家,在我看来,天人外表,渣男行径。”慕寒川笑,自动忽略她最后四字,“我一直都知道自己长得还不错。”何止不错,这世间风情有千万种,慕寒川的美貌,却是令世人都黯然自秽的男色无双。然而江韵却没有心思欣赏他那张脸。*她生来养尊处优多少世人艳羡,后来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穷困潦倒身无分文。父母分居多年,视彼此为仇敌,江韵江家二小姐的身份不过一个凄凉的笑话,淹没于声色犬马的盛世豪门之间,被人拿来茶余饭后。她心中深藏冷漠和恨意,无望的活着,命运给过她一缕蚀髓玫瑰香,也同样赠予她一场锥心背叛。亲眼目睹相爱多年的男友与别的女人言笑晏晏、卿卿我我,她不敢质问,怕背后的答案会现实残酷到,让她连哭泣都成为奢侈。她也曾搜筋刮骨地痛过,一颗心颠沛流离无处可依。而慕寒川就是在此时,以江州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商业巨擘身份,强势侵入她的生命。*所有人都以为他爱着江家大小姐,那个与江韵明明有着血缘关系,彼此之间却随时都能剑拔弩张的姐姐。只有他无比清楚地知道,他到底想要把谁纳入怀中,许她一生宠爱。32岁的慕寒川,成功、成熟,光芒四射却沉稳内敛。他与江韵之间,隔着的不仅他早出生的那九年,还有一段爱情的距离。今夕何夕,遇此良人。32岁之后的慕寒川,一如既往的在商界呼风唤雨、游刃无虞,玩转阴谋和人心,却在一个叫江韵的女人身上栽了跟头。还栽的彻彻底底。*婚后某一日,他满身萦绕着醇酒浓香,醉眼迷离,把江韵困在墙壁和他胸膛之间,性感到危险。修长大手挑起她瘦削的下巴,指腹带着灼人的温度摩挲她的嘴唇,嗓音低哑,“看,你这么坏,我却舍不得对你不好。”
  • 冰山男的霸气女友.A

    冰山男的霸气女友.A

    【全文免费】打架?不算什么!她莫小艺,一个就能对付十几个都没问题!她混混?no,她不是混混,她只是很厉害而已!她,有姐妹六人,个个都很厉害!打篮球?在她眼里不算什么!被泼硫酸,她咬牙挺了过去。被好姐妹背叛的她,又该将怎样?够厉害。够义气,够掘强,够坚强,偶尔会犯二的莫小艺,遇到商业奇才,一个让世人闻风丧胆的组织的老大,站在他身旁会感觉冰冷的苏昀昊,他们俩将会碰出怎么样激烈的火花?从素不相识,他就顺手救了她两次,却没有料想到,她居然踢了他一脚,还是个回旋踢....【推荐沐沐两部校园文:丑丫头逆袭:搞定恶魔校草(完结)和恶魔校草吻上瘾:赖上拽丫头(新书连载)】qq群:30102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