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5100000033

第33章 对其他有需要的人贡献,乃真财富(1)

(财富理念)

富和贵不是一回事。“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于金钱财富的占有,但有了钱的人不一定就真正拥有了财富,因为财富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只有把财富变成使更多人快乐的一项事业,并使之代代相传,才会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掌握财富的人也才能称得上是财富的拥有者。钱是有用的东西,但一个人一生中用不了多少钱,多了就是浪费。只有把钱用在更多人身上,帮助他人,才能让钱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李嘉诚

要学会处理自己的金钱,明白金钱得来不易

● 李嘉诚案例

宋朝的司马光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很多人在创业初期能够保持着节俭的作风,然而等他们小有成就之后,往往会变得不思进取,挥金如土,过上奢华的生活,他们所创造的些许财富也就快速地流失,过不了多久,他们就又回到了起点。对于李嘉诚来说,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让他抛弃节俭的作风。他坦言自己是喜欢节俭生活的人:“我的生活标准甚至还不如1962年的生活标准,我觉得简朴的生活更有趣。”这并非李嘉诚在故作姿态,而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写照。

1950年,李嘉诚开始创业,并创建了“长江塑胶厂”。由于是创业初期,人手不够,他一个人就要担任厂长、会计、技术师傅等数种职务。他每天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和工人们同甘苦、共患难,一起体味创业的艰辛。

凭借着这种节俭作风,李嘉诚的事业开始有些起色。他苦心经营,最终成为香港首富,进入世界超级富豪之列,但是创业初期保持的节俭风格仍然是他的美德和习惯。

李嘉诚的西装多是穿了很多年的旧衣服,鞋子也是如此。他不讲究衣服和鞋子的牌子,只要得体、整洁、干净就可以。在吃饭方面,李嘉诚给自己定的标准是一菜一汤,或者两菜一汤。在宴请宾客的时候,他一般不会饕餮浪费,而是根据客人的人数和爱好来选择菜肴。

李嘉诚的办公室、会客厅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太值钱的装饰和摆设,一个普通的皮座椅他一坐就是二十年,并且从来没有要求更换过。

作为十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李嘉诚每年能够拿到丰厚的董事酬金,但是他把这些钱都归入到公司的账上,而他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多年来,李嘉诚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的消费水平甚至还不如打工的白领。

生活简朴这一点,李嘉诚是承认的,他说:“我喜欢有自己比较宁静的内心世界,因为我对物质生活没什么要求。我个人的生活很简单,我吃的东西简单到你都不相信。如果我一个人吃饭,一般只煮一碟青菜、几条小猫鱼。最近穿着去北京的这双鞋,其中一条饰带烂了,我索性就剪掉它,变成一只带饰带而另一只不带饰带,但是照样穿。我穿的鞋多数穿到换底。”

● 李嘉诚智慧

李嘉诚对于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太高的要求,虽然他身价很高,可他并不会因为自己有钱就去过奢侈的生活。李嘉诚说:“我这个人对生活要求并不高,简单的生活是我的愿望。如果有一天我老了,不用工作了,我还是希望过简单的安定生活。”

李嘉诚认为节俭是成功之根本,他说:“要在商场上获得成功,首先,要善于处理自己的金钱,要懂得金钱来之不易,要好好地爱惜它、保管它,禁忌花天酒地,花个精光。否则它不会和你久处。因为金钱本身也好像有灵性似的,你不理会、不爱惜它时,它会无情地和你翻脸。”

正如一位理财专家所说:“不要以为明天一定要和今天一样,唯一的保障来自于你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节俭、学会守住财富,其实节俭并不是丢人的事情,事实上很多投资者都跟李嘉诚一样十分勤俭。这不仅仅为他们带来了好的名声,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人格魅力。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年轻时经常研究怎样才能使自己快速致富,但是尝试多次都以失败告终。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是宣传一本发财秘诀的书。洛克菲勒非常兴奋,急忙给对方邮去了购书款,过了几天,书邮来了,洛克菲勒急忙打开书开始翻阅,哪曾想书上仅仅印有“勤俭”二字。在大骂作者是个骗子之后,洛克菲勒开始深思,越想越觉得该书言之有理,觉得想要致富,确实必须依靠勤俭。就这样,他开始不知疲倦地勤奋创业,并十分注重节约储蓄。五年后,洛克菲勒以节衣缩食的节俭精神,积存了800美元。有了资本之后,再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洛克菲勒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创业目标:经营石油。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他终于成为美国石油大王。

同李嘉诚、洛克菲勒一样,比尔·盖茨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十分节俭。比尔·盖茨的生活信条就是:“一个人只要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就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有一次和朋友到希尔顿饭店开会,因为没有普通停车位,朋友就建议比尔·盖茨将车停放在饭店的贵客车位。比尔·盖茨没有同意,因为贵客车位需要多支付12美元,他认为那是超值收费。

也许有的人会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我自己赚取的财富,凭着我的努力,以后金钱会源源不断地来到我的手中,只要让自己得到享乐就行,没有必要为了给自己留足过冬的粮食而节俭。前世界拳王泰森或许就是这样一种人,在他处于职业巅峰的时候,一场比赛就能够赚取数千万美元,因此被媒体夸张地称为“世界上最棒的印钞机”。由于金钱来得过于容易,在台下他忘乎所以,成为 “散财童子”,把自己的全部金钱都花在几个与他有染的美女身上。结果,当他过了职业的巅峰期后,生活水平立刻一落千丈,变得穷困潦倒,甚至一度沦落到靠在街头卖唱来赚钱果腹。

所以说,能够正确对待金钱的人,才能够事业有成。因为他们明白钱真正的用途是什么,他们能够将钱用在最该用的地方上。很多人常常怕自己因为没钱,而被人看不起,所以打肿脸充胖子,花钱装点面子,这是很没有必要的。人们从心里尊重的是那些物尽其用,有着正确价值观和金钱观的人,而懂得节俭的人、懂得克制自己对金钱欲望的人,会拥有更多的财富。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

● 李嘉诚案例

在一次采访中,李嘉诚这样说道:“大家常称赞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对于这些支持、鼓励,我内心是感激的。很多时候传媒访问我,都会问及如何可以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这样定位。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也许,最关键的成功方法就是寻找到导航人生的坐标。没有原则的人,会漂流不定,有正确的坐标,我们做什么角色都可以保持真我,挥洒自如,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活得更快乐更精彩。”

李嘉诚表示自己不仅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是要用之有道,这样才是社会更全面的动力。他说:“有许多生意,法律上允许而且可以赚钱,但如果我觉得不好我都不做。我勤力赚钱,着重股东利益,但同样勤力花钱,基金会许多项目都由同事很努力地想出来。” 他认为,自己有福才会做善事,不可以说是施恩惠。“慈善”的称谓,不如“公益”更加平和,“慈善”总是带有一些施舍的意味,有时会让接受者心里不舒服,但“公益”这个词更加平等一些,使得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对等。

从1980年开始,李嘉诚就不断为公益事业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主要在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几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资助。他陆续斥资18亿元,在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合作下,创建了汕头大学;后来在1994年又捐资1100万元,帮助家乡潮州贫困地区,建了50所基础教育学校;1997年,捐资1000万美元,为北京大学建新图书馆;2000年,捐资2400万美元,参与国家互联网InternetII发展计划,在清华大学建设国家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等。

根据基金会网站公布的数字,这么多年下来,李嘉诚的基金会陆续捐出的款项和已经承诺要捐出的款项已经达到约76亿港元。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李嘉诚曾在1993年就明确表示过:“我现在的事业,是有比较大的发展,但对我来说,我最看重的,是国家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只要我的事业不破产,只要我的身体还好,脑子还清楚(他指了指自己的头),我就不会停止对国家教育卫生的支持。”

李嘉诚在他所做的慈善事业中,有一个项目是让大家非常感动的宁养服务,是对那些患了肿瘤疾病的病人做临终关怀的一项服务。李嘉诚坦言:

“我在香港有不少朋友因为肿瘤病过世了,过世之前受过不少痛苦。照我看,如果一个女人分娩的痛苦是50%的话,最痛苦的时候是60%,但是这个肿瘤的病症是可以达到100%的。我去医院看望这个朋友之后就想,在内地也应该有这样的病症。假如家庭环境不好的话,用什么去关怀他呢?我去跟大学的医学院说,我希望在汕头建试点,如果好的话,两三年之内,在全国推广这件事。他们提议用‘临终关怀’,我说这个名字用得不好,你跟病人医疗的时候,说是临终关怀,是不行的。

“现在的宁养服务全国共有20家。坦白来讲,这是完全不够的,就是加100倍,也是不够的。但是,我不能够将所有的精力放在这个问题上,最要紧就是希望大家一道努力,那么这力量就大了。单凭我这个人,是做不大的。

“所以,现在我还是鼓励我基金会的同事。他们也真的是尽心尽力,每天工作非常重。我都是告诉他们一句话,用最好的医药、最好的办法,能够送到病者的手里,给他医。我说,假如一个药减轻病痛是90%,价格是50块钱,但是一个可以减轻99%,要100块,我情愿买100块的,就是尽量令病人的痛苦可以减得越少越好,这是我自己心底的想法。”

李嘉诚经营的慈善事业帮助了很多人,这些人可能99%都与李嘉诚素未谋面,永不可能相识,但这并不妨碍李嘉诚为他们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在李嘉诚看来,自己所经营的慈善事业、公益事业也是生意,不过这样的生意与他平时做的生意不同,一般的生意是付出精力与智慧,赚取物质上的财富;而慈善事业所能带来的却是满满的精神财富,是可以让人享用一辈子的。

● 李嘉诚智慧

老子《道德经》里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李嘉诚认为自己赚得的财富是社会给予他的,他当然也要将财富回馈给社会,用自己的财富帮助社会上更多的人。他说:“当然,在商人的行列里,也有满脑袋只知道赚钱、不惜在道德上有所亏欠、干出恶劣行为的人。他们伤害到企业本身及整个行业的形象。也有一些企业钻营于道德标准和法律尺度中的灰色地带。今天商业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要讲良心,要具备一定的社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否则他办不了企业。李嘉诚很明白自己首先是一个社会公民,其次才是一个企业家,所以,他时时刻刻都不忘记要回馈社会,用自己的能力帮助社会解决一些问题,诸如资助教育事业、投资医疗建设,等等。

在一次演讲中,李嘉诚讲述了自己看待慈善的态度:“我一生中有两个关键时刻。一个是我11岁的时候,一个天真、充满幻想的小孩子跑到香港,见到一个不是我所希望的世界,我转眼之间就变得成熟了,非常努力,不怕辛苦,充满责任感。第二个应该是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可以说‘贫穷,我永远不会再见你了’,也就是说以后都不需要做事了,可以退休了。但是骤然间你发现,财富在一路增加,可你有什么特别快乐的地方?没有。

“有的人,他虽然非常长寿,但是,人家也没有得他的益处,所以他这一生是有一点儿浪费了嘛。如果有的人虽然年纪非常轻就去世了,但是他对我们这个社会有非常好的贡献,所以,他虽死犹生。我觉得最要紧的是内心的富贵。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这个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儿关怀,或者说义务,或者说责任。

“所以人家说,李嘉诚这么有钱,根本花不完,所以拿出一点儿去关怀关怀社会。拿钱出来可以说简单,但付出时间去做,可不简单。几十年来,我都是夜以继日地做,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马不停蹄地在做,晚上到凌晨两三点都在做。

“希望我们的世界有越来越多的李嘉诚,越来越多的李嘉诚基金。最要紧的是有一个好的前途。去年我们给7万个没有下肢的残疾人做了一个‘长江万里行活动’。帮他们之后,他们不仅可以站起来,还可以工作,也可以提高他们个人的信心。

“很多事只是你想不想去做,想做就可以有办法去做。其次,做这类的事,我对时间什么的都无所谓,自己就是喜欢这样做。最困难的是,有的时候看到他们家人为这些病者劳累的时候,我会吃不消。一般我演讲需要一个稿子,但如果讲到教育、医疗、残疾工程的话,我什么稿子都不需要,就可以分析得非常清楚,这个可以说是由衷的。”

同类推荐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本书综合大量曾国藩遗留的著述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及实践经历,以及他同他所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政治观点、治军方略、学问之道、文学创作、教育思想、外交思想等诸多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剖析曾国藩其人,探讨分析了他对中国近代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在最后附录了130年来人们对曾国藩的研究评述,力图让世人对曾国藩有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与客观的评价。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 解码赵泰来

    解码赵泰来

    《解码赵泰来》主要内容包括:匆匆过客故人缘,直笔人戮赵秉钧,“出世人世”伍廷芳,“革命圣人”朱执信,“晚节不保”郑孝胥,生于寒露不逢时,“哑巴”童年不言愁,动荡岁月倍寒心,非法探亲过香江等。
  •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廖仲恺与何香凝伉俪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年轻的伉俪追随孙中山踏上了创立民国与捍卫共和制的旧民主革命之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他俩为建立、巩固首次国共合作和实施三大政策,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廖仲恺为国殉职洒下一腔热血后,何香凝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夫志继续勇猛前进,为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热门推荐
  • The Armies of Labor

    The Armies of Lab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非常保安

    非常保安

    老莫是个小人物,机遇中向他打开了一扇大门!走进去,是什么一番景象呢?新书已开《过去式修真》
  • 巨星之成长之路

    巨星之成长之路

    从被欺负的女孩到霸气外露的女星。一次次的绝望,一次次的经历,一次次的伤心,让她懂得了我不要做被人歧视,瞧不起的女孩,而是让别人崇拜,让别人害怕的人!以前的我已经没有了,只有现在的人!你们!给我等着!(某女阴险的笑),(我是第一次写书希望不要被批的太惨)
  • 爱情无敌:我依旧爱你

    爱情无敌:我依旧爱你

    一场车祸决定的恋情,他是选择坚持还是退缩?她还认识他吗?难道一切都要卷土从来?她的记忆又是何去何从……要坚持啊!何陆羽!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它怎么会不知秋的气息呢?它以最美的舞姿向生灵们昭示:秋之将至。之后落叶回到温厚的泥土中以膜拜的姿态欣赏这场秋的绚然和精彩。是秋让张扬了一夏,身心俱疲的叶得以回归到根的港湾,在这恰好的温度和湿度里,它正酝酿着一场冬眠。散文正如落叶知秋一样,可以走近读者的内心,触动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 乘公交车的猫

    乘公交车的猫

    《乘公交车的猫》——卡斯柏是只12岁的公猫,它和65岁的主人苏珊·芬登生活在英国德文郡普利茅斯市。每天上午10点55分,卡斯柏都会准时跳上3路公交车开始它的旅行,一路上它会经过古老的造船厂、海军基地、市中心、几个郊区甚至还有该市的“红灯区”。苏珊·芬登用轻松的口吻讲述了她和这只猫的故事。
  • 女神养成计划

    女神养成计划

    天下异变,繁华都市沦为血腥杀戮场。应劫而生的楚凡只想守住他那香艳无边的藏娇屋。用读心术懂你的心,以九铸之躯慰你的身,任你是冰山还不是要乖乖臣服。谁也跑不了。但看拥有无边气运的楚凡,在这乱世中打造出一个甜蜜桃源,把她的红颜知己们纷纷打造成神。
  • 你在为谁流眼泪

    你在为谁流眼泪

    从小山村来到大城市的魏明儒,被安排到了一件国际大公司里上班,在这里他会遇见什么样的人呢?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 天命之修

    天命之修

    修行的道路如同一望无际的大海,始终看不到彼岸。如若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觉悟,如何能踏破这条天命之路。
  • 未知的远古文明(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未知的远古文明(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未知的远古文明》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