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4900000035

第35章

台湾已故“经营之神”王永庆也总是在不断追求精神上的富贵。他曾说过:“一个人永远不能回忆自己出生时的情形,一个人永远也想不到自己何时死亡,所以我们在活着的时候,要时时提醒自己,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开胸怀,趁活着的时候,多做一点儿对社会大众有意义的事,等我们死了以后,会有活的人想念我们、赞许我们,才算对人生一场有了交代,没有辜负此生此世。”

1984年,王永庆和弟弟王永合捐了1亿新台币给社会福利事业,创下台湾私人捐款的最高纪录。

从2004年起,王永庆对大陆贫困地区开展无偿捐资助学活动,计划通过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建立1万所希望小学,援建学校统一命名为明德小学。

2005年,王永庆捐赠3700余万元投入残疾人事业,把将近200个人工耳蜗捐赠给耳聋患者。

汶川地震发生后,王永庆决定由企业捐赠1亿元人民币,支援四川灾区,创下台湾企业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之最,充分体现了“同胞爱,手足情”。

多年来,王永庆在慈善公益活动中的投入接近90亿元人民币。他在去世前曾给儿女们留下一封信,告诫他们“以服务奉献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而非只以私利作为追求目标,如此才能建立广阔和宏伟的见识及胸襟,充分发挥智能力量,而不负生命之意义”。

王永庆竭尽全力回报社会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他的心中,善举其实也是一种财富,只是这种财富是精神的财富,让人们的精神得到快乐。

基金会是我的第三个儿子

我最近常常对人说,我有了第三个儿子,朋友们听说后都一脸不好意思地恭喜我。我是很高兴,不仅我爱他,我的儿子也将爱他,我的孙儿也将爱他。我的基金会就是我的第三个儿子。

—李嘉诚

有人说,李嘉诚的事业有两个:一个是赚钱的事业,一个是花钱的事业。2005年在接受香港《亚洲周刊》杂志的采访时,李嘉诚将他创立的李嘉诚基金会称作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他对公益事业的这种上心程度甚至超过了他挣钱的念头。李嘉诚对待财富的态度就是这样。他的大儿子李泽钜曾这样评价李嘉诚:“爸爸很懂得用钱,懂得用钱是指他知道生命中哪些事情对他重要。他觉得如果能在一生中帮助那些较不幸的人,不论在医疗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他觉得这样做可使他感觉到更富有。”

从1980年开始,李嘉诚就不断为公益事业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他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主要在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几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资助。他陆续斥资18亿元,在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汕头大学;后来在1994年又捐资1100万元,帮助家乡潮州贫困地区建立了50所基础教育学校;在1997年,捐资1000万美元,为北京大学建新图书馆;在2000年,捐资2400万美元,参与国家互联网Internet II发展计划,在清华大学建设国家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

2003年,李嘉诚也曾迷茫过,他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将自己这几十年来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投入到基金会,送给那些自己并不认识的人。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经过思索,李嘉诚大彻大悟,他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只要将基金会当成自己第三个儿子,将财富的三分之一分给基金会,也就理所当然了,这样既能避免自己的至亲骨肉经历自己所受的苦难,又可以做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善事。

2006年,李嘉诚宣布把其私人持有的约28.35亿股长江生命科技股份悉数捐给李嘉诚基金会,这些股权总值约24亿港元。李嘉诚还承诺,未来还将有巨资投入,“直到有一天,基金一定不会少于我财产的三分之一”。捐出这些财产后,李嘉诚高兴地跟家人说:“我一生可以成立这样规模的基金会,心里绝对不会惋惜。捐出来,是高高兴兴捐出来,去做,也是高高兴兴去做,一点儿都不会后悔。”

根据基金会网站公布的数字,这么多年下来,李嘉诚的基金会陆续捐出的款项和已经承诺要捐出的款项达到约76亿港元,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李嘉诚在1993年就曾明确表示过:“我现在的事业,是有比较大的发展,但对我来说,我最看重的,是国家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只要我的事业不破产,只要我的身体还好,脑子还清楚(他指了指自己的头),我就不会停止对国家教育、卫生的支持。”

李嘉诚经营的慈善事业帮助了很多人,可能99%的人都与李嘉诚素未谋面,永远不可能相识,但这并不妨碍李嘉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在李嘉诚看来,自己所经营的慈善事业、公益事业也是生意,不过这样的生意与他平时做的生意不同,一般的生意是付出精力与智慧,赚取物质上的财富;而慈善事业所能带来的却是满满的精神财富,是可以让人享用一辈子的。

在英国有一个74岁的老人,他一无所有,穷困潦倒,但他却被媒体称为“当代英雄”,甚至被称为“圣人布洛克”。这个老人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一直住在用1美元租来的一所废弃校舍里,睡在一块破旧的垫子上,唯一陪伴他的是十几年前被他收养的一只流浪狗,他和流浪狗吃的用的都是别人送来的。

这样一个老人却创办了“偏远地区医疗志愿团”(缩写为RAM),已经在全球十多个国家为数十万穷人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老人名叫布洛克,他之所以要创立这样一个志愿团,是因为他16岁时随在政府任职的父亲到南美北部巴西与圭亚那的交界处时,一次意外从马上摔了下来,需要马上就医的布洛克被同伴告知,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医生的家,走路过去要26天时间。

幸运的布洛克挺过了那次意外事故。康复之后,他有了一个想法:要让偏远地区的穷人也可以免费看病。1985年,布洛克终于创办了RAM。RAM在全球多处地方救治了无数的病患。为了能够让RAM继续运作下去,布洛克一直努力,他自己过着最简朴的生活,为的就是让更多穷困地区的人们接受好的治疗。这就是布洛克的故事,一个两手空空的人,凭着一腔热血缔造了一个慈善的传奇。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这样一个重要论点:“人以自利为出发点对社会的贡献,要比意图改善社会的人的贡献大。”这里提到的自利并不是自私自利的意思,而是指自己得到利益的同时,也要让别人得到利益,这样社会总财富必然会增加,国家自然富强。

把自己得到的利益拿出来共享,使社会均衡发展,这是李嘉诚投身公益事业的初衷。李嘉诚的精神境界是富国的境界,做公益事业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义务,而是被李嘉诚当作了一种社会责任。在生活中,李嘉诚也将慈善的精神贯彻了下去,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带动社会的进步。

相比生意,我对汕头大学更用心

汕头大学的创办,就是为国家四化培养人才,为潮汕地区培养出一流人才。为潮汕人民服务,为改变潮汕的落后面貌而出力。以爱国之心办好教育,从而对国家做出贡献,对我个人来说,就是创办汕大的目的和意义;对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教育是国家民族兴衰的关键所在。但愿教育的花果开满中华大地,使得锦绣河山焕发新姿,使得中华民族的前途远大辉煌。

—李嘉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想要发展,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唯有通过教育来完成。李嘉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将自己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汕头市在当时被列为经济特区,因此急需各式各样的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潮汕地区迫切需要兴建一所大学来培养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深知教育兴国重要性的李嘉诚举双手赞同,并表示无条件地支持。

1981年,在经过多次商讨后,广东潮汕地区第一所大学—汕头大学,经由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同兴建完成。汕头大学成立之后,李嘉诚又从国外挖来名师担任学校的教学任务,并且一直对汕头大学进行资金上的支持。在汕头大学筹建期间,即使是李嘉诚的公司面临较大困难时,他也没有停止对汕头大学的资助,他认为自己的事业可以破产,汕头大学却一定要办成。在李嘉诚写给汕大筹委会的信中是这样说的:“……近年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所及,本人面临10年来的最困难处境。各行业倒闭及亏损者甚多,本人所经营业务亦深受打击。上述捐赠,在个人今后数年之现金收入,已达饱和。但鉴于汕大创办成功与否,较之生意上及其他一切得失,更为重要。而站在国民立场,能在此适当时间,为国家尽心尽力,即使在可能面对较大困难的经济情况下,也一定要做这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在一次答记者问时,一位记者问李嘉诚:“您对家乡潮州非常热爱,倾注了您不少心血吧?”

李嘉诚点头称是:“的确,我花费了不少心血在家乡,没有任何一个生意比汕头大学更占用我的时间,最初10年我每次到汕大都工作直至凌晨两三点。几年前,我去汕头大学开校董会,市领导安排在饭后会见大群记者,被问及‘潮州人以你为荣,你又是否以身为潮州人为荣呢’。回答这个问题不可犹豫,我在两秒内便回答道:‘我以身为中国人为荣。’在我心中,同事中有不同民族,会说潮州话也不会有特别的好处。潮州人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潮州人‘二战’前多从事米铺、木材、煤炭、苦力、拉车等工作,近几十年潮州家庭也着重第二代教育。但是必须记着,身为中国人,事业有成当然应该对家乡有贡献,更要有远大思想,不只中国,甚至放眼世界。”

从小就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却因家境贫寒而没有上过几年学的李嘉诚十分关注祖国的教育事业。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公开大学、北京大学图书馆、长江商学院、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以及李嘉诚教育基金等,都得到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捐助。为了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教学条件,李嘉诚基金会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在西部地区建立了10000个接收中国教育卫星多媒体宽带广播的教学点,使10000所中小学校能运用这些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汶川地震过后,李嘉诚基金会所捐赠的善款也主要流向教育领域,被用于为震区内受灾学生(包括大、中、小学)设立特别教育基金,资助受灾地区广大学生获得生活费及学费。

李嘉诚曾说道:“我已经工作了60年,虽然事业上略具规模,但我也经历过很多艰辛的事情,更知道战争、失学和贫病的滋味,了解在逆境中求发展的困难。命运的定律并非永远友善及如人所愿,每人际遇不尽相同,各有成就及失落,但我们不能因困难而削弱意志,因逆境而感到沮丧。命运不是定数,我们要力争知识,我是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人。”

在生意场上,不少富有的商人有社会意识。他们愿意用捐赠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其中得到捐助最多的,就是教育事业。

芝加哥大学的前身是由美国浸信会建立的一所教会学校,1886年由于财政问题而倒闭。1890年,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慷慨捐助,芝加哥大学起死回生,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成为现代大学的传奇样本。这次捐款也被洛克菲勒本人称为“最明智的一次投资”。

成立于1901年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如今已经成为一所世界著名的生物医学教育研究中心,20世纪许多重要的科学突破诞生于它的实验室,有2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与该研究所有密切关系。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了中国医学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这所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现代知识的医学人才。

洛克菲勒去世后,得到了美国人这样的评价:“除了我们敬爱的总统,洛克菲勒堪称我国最伟大的公民,是他用财富创造了知识。世界因为有了他而变得更加美好。这位美国首席公民将永垂青史!”

同类推荐
  •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究竟为何能在文人辈出的宋朝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词究竟好在哪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是否一如世人所称颂的那样完美?她又为何会在三年后另嫁他人,又在短短数月内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婚?借助诗词路过人生,透过人生品读诗词。人物故事与诗词品鉴结合,360度无死角、全解析千古才女、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人生!
  • 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即现今安徽亳州涡阳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
  • 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

    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传奇故事,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的不凡经历。安德鲁·卡内基,13岁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是一个苏格兰穷孩子;多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钢铁大王。他从小爱好学习,争强好胜,力求自立,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乐观地笑对困难,因为“乐观的性格比财富更值钱”。他以给家人和朋友讲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写出了这部自传,书中主要介绍了父母和童年、邓弗姆林和美国、匹兹堡和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司、主管、内战时期、造桥、铁厂等内容。因此本书读起来朴实自然,真实可信。我们仿佛在听他娓娓道来,听他讲述富于传奇的精彩故事,从而获得一种难得的阅读快感。
  • 陈赓传

    陈赓传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本书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编写,记录了陈赓大将传奇光辉的一生,包括他的家世、读书生活、从军经历、入党、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国民革命、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参加长征、抗击日寇、参加解放战争、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筹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积极参与国防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书采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再现了共产党员陈赓、将军陈赓、丈夫陈赓、父亲陈赓等多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陈赓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人格魅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热门推荐
  • 反仙

    反仙

    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仙是何物,为何敢奴役我等众生?仙道,妖道,魔道,人间道……究竟什么是道?技术宅木离重生异世,发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当他遇见要操控他人生的仙时,他的呐喊将要响彻天地。“今生我才是自己的王!仙要反我,我必反仙!”
  • 歧命

    歧命

    你信命吗?什么命?富甲一方,万世天命!我信!穷困潦倒,孤苦一生!不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我想做的只是让它变得不同
  • 军户小娘子

    军户小娘子

    江南的小家碧玉随父充军到北方边城,军户家的小娘子在绝境中,也要挣扎出一条幸福之路……
  • 道德经的光亮

    道德经的光亮

    《道德经的光亮》:“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大道普爱世人,因而在苍茫天地之间,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光亮。大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其工作既不会停止也不会无效,因而世间的一切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大道传递给我们的光亮是爱之光,是信心之光,是希望之光,是智慧之光。
  • 天命狂魔

    天命狂魔

    天命繁星神,体现腥风血雨天地怨,年少轻狂心魔出,正邪只在一念间,生前废柴的少年叶天,转世重生,成为嫡系少爷!这个大陆,但凡武者,都会觉醒武魂,强大的武者,可以移山填海,凭借一己之力颠覆一国,更有传说中的无上人物,可以穿梭空间,逆转时光,无所不能!偏偏,叶天成了一个没有武魂的废物……重活一世,定当顺应本心,管它所谓正与邪,脚下尸骨成堆,登临绝巅,荡尽一切不平事,流血漂橹,成就无上,斩灭诸天敌!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颜女初芽

    颜女初芽

    一个爱她如命,一个伤她刻骨,在两个同样霸道的男人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她的命运该走向怎样的路.....
  • 那一年我喜欢过的女孩

    那一年我喜欢过的女孩

    主要写在校园里我喜欢一个女孩,与她发生的事
  • 强娶:一妃冲天

    强娶:一妃冲天

    她是一国公主,却被心仪之人背叛,绝望撞死牢墙。他是一国皇子,却是俊然妖异,心狠腹黑。她与他,一个涅槃重生,忍辱负重,一个心狠手辣,妖异风华。而当他们撞在一起,斗智斗勇、生杀予夺的日子便开始显得张狂与失策。只是,当这场天地变色的结盟逐渐变了味,当那本是冷血无情的心突然动了,江山与美人,情意与仇恨,又该如何抉择?试看一国公主如何涅槃重生,步步荣归。试看天下狼烟四起,群雄角逐,那些俊逸腹黑的男子,又如何谱写这盛世的江山画卷与万古柔情。
  • 师父救命:妖王要娶我

    师父救命:妖王要娶我

    苏如若表示自己很无奈,不就是逃个命而已吗……有必要撞见妖王夜无颜吗?他竟然还厚颜无非的要我当他的妖后!师父你竟然还不管!全月华门就此进入了黑历史状态,每天不定期的来个抓人,或者出兵围剿,再或者一哭二闹三上吊……“苏若若!你今生今世注定是本王的妖后!”“大哥,这句话我听过很多遍了……可以换一句了吗?”“苏如若,你胆敢这样和本王说话!”“师父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