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4900000013

第13章

团队管理:

公司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整个组织

摆脱平庸管理,摆脱人才困境

在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定理—“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能够把每一个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的高度体现。在这方面,李嘉诚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

在创业之初,李嘉诚非常需要能够忠心耿耿、埋头苦干的人才,而李嘉诚自己也能够身先士卒,在工厂里不分昼夜地设计图纸、生产制品,甚至还带着产品走街串巷地进行推销,为员工们做出了榜样。

来自上海的盛颂声和来自潮州的周千和,从创业之初就一直跟随在李嘉诚的身边,可谓是兢兢业业、劳苦功高,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

对于这样忠诚的一批人,李嘉诚当然十分器重,但是当他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开始要面临“人才困境”了,建厂之初跟随着自己的这批人,文化水平普遍都低,大多数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这样的人自然难以担任技术管理人员,工厂的技术管理人才奇缺。李嘉诚认为,这些曾和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元老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已经达不到目前企业的发展要求了,并且他们缺乏进一步的闯劲,作风易偏于保守,如果自己仅靠这样一支队伍来发展企业,最终的结果无疑是死路一条。

李嘉诚曾说:“创业之初,忠心苦干的左右手,可以帮助富豪‘起家’,但元老重臣并不都能跟得上形势。到了某一个阶段,倘若企业家要在事业上再往前跨进一步,他便难免要招揽人才,一方面弥补元老们胸襟见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利用有专才的干部,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于是在发现问题之后,李嘉诚果断面向社会进行招聘,起用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员,为自己的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对于那些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元老,李嘉诚也没有放弃。在进行新老交替的基础上,他制定了若干用人措施,比如:开办夜校培训在职文化水平低的员工,送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出国深造,并且他还以身作则,专门请了家庭教师讲授知识,并自学英语。这些措施深得新老员工们的欢迎,使得他们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也使他们更加喜欢自己的企业。

在李嘉诚庞大的商业帝国中,只要是人才,就能够在企业中有用武之地,可以说,李嘉诚在用人方面的确称得上是慧眼识才的伯乐。

唐太宗曾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结果过了很久他也没有推荐人选,当唐太宗责问他的时候,他却说当今找不到杰出的人才,唐太宗因此说了这样一段话:“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意思是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一样,各取它的长处。古代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正是因为唐太宗深知“人尽其才”这一用人之道,才造就了“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同样,在现代社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企业管理的一种较高境界,在企业中,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人才,并让他们各尽其才,发挥最大的能动作用,企业就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清朝有一位将军叫杨时斋,他认为军营中无不可用之人,很善于把士兵放在合适的位置。耳聋的人,安排在自己身边做侍者,这样可以避免他偷听到军事机密而泄露出去;哑巴可以派他去送信,即使他被敌人抓住,除了信件会被搜去,敌人也无法知道更多的军情;腿脚有毛病的人,可以命令他去守护炮台,这样他就很难逃跑,能够长时间坚守阵地;眼盲的人一般听觉都非常好,可以让他担负侦察任务,在战前伏在阵前听敌军的动静。杨时斋的观点固然有夸张之嫌,但也足以说明,在一些人眼中的短处,或许在另外一些人眼中就会变为长处,前提是要把人放在适合他的位置上。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不但要能吸纳人才,还要善于用人。在一个企业中,有的人适合推销,有的人适合理财,有的人适合管理,只有通过优化组合,把各种能力的人都放在适合他们的工作环境里,他们才能生存成长,发挥出他们的最大能动力,从而与企业获得完美双赢。

经常去寺庙的人一定知道,当我们走进庙门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笑脸相迎的弥勒佛,在他的背后,则是黑脸的韦陀。但是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并不在同一座寺庙,他们分管不同的庙宇。

由于弥勒佛对谁都是笑脸相迎,所以前来上香请愿的人非常多,但是由于他心胸宽广,不拘小节,做事情大大咧咧,总是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账目,因此自己所管理的寺庙经常入不敷出。韦陀虽然账务管理得很明白,但是由于他成天阴沉着脸,让人感觉难以接近,所以到他庙里上香的人很少,以至于香火断绝。

后来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把他们安排在同一座庙宇中,由弥勒佛在前边负责迎客,韦陀则在后边负责管理账务,两个人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因此整个庙宇香火旺盛,欣欣向荣。

这个故事说明了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的重要性。法国著名企业家皮尔·卡丹曾经说:“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如果在用人中组合不当,就会失去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在这方面,李嘉诚以其洞明世事的眼光,使老员工得以保留,新员工得以补充,化解了“人才困境”这个难题,将企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知人善任、唯才是用是关键

知人善任是必需的,对公司有建树、有归属感、忠诚努力的员工,应使其有良好前途,并成为公司的核心分子,不分种族籍贯。

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就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这就是说一个公司需要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发展公司的大业。就如在战场,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其作用,而主帅未必对每一种武器的操作都比士兵纯熟,但最重要的是首领亦十分清楚每种武器及每个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统帅只有明白整个局面,才能做出出色的决策统筹并指挥下属,使他们充分发挥最大的长处,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李嘉诚

2000年5月,李嘉诚来到汕头大学参加同学们的沙龙。在沙龙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李嘉诚提问,其中一名同学问到李嘉诚是靠什么办法为公司吸引人才的。李嘉诚想了想回答他:“亲人不代表亲信。比如说你有个表弟,当然是很亲了,但如果只是因为这样,你就重用他,事业就可能出问题。而一个人和你共事一段时间,如果思路、人生方向跟你比较一致,那就可以委以重任。”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说过:“不知贤者,害霸;知贤者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这句话概括了领导者在用人时应注意的四点,即知、用、任、信。在当今社会,这句话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知人善用的前提是任人唯贤,如果一个领导者对任何外人都不信任,总是任人唯亲,那么这个企业必然不会走得长久。

在李嘉诚的企业中,他一贯秉承的是任人唯贤的原则。他经常说:“唯亲是用,必损事业。”任人唯亲,是中国传统家族式管理的习惯做法,这无疑是表示对外来员工不信任,必然会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有很多潮州老家的侄辈亲友向李嘉诚提出要到他的公司工作,结果都遭到李嘉诚的婉拒。在公司里,即使他的老乡和亲友,也没有得到他特别的照顾,所有员工都是靠实际能力获得评价和对待的。有能力,你就会得到重用和升职,没有能力,那么你就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再想着擢升了。

李嘉诚曾说:“在我的两个儿子加入公司之前,我的公司并没有聘用亲属的先例。我认为,亲人并不一定就是工作上的亲信。假如有一个与你长期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在你与他工作过一段时期之后,如果你发现他的人生方向,包括对你的感情都是正确的,同时他会认真完成你交给他的每一项重要工作,那么你便可以将这个人看作自己在工作上的亲信。反之,假如有一个具有杰出能力的人,但是你却要派出更多的人每天来看守着他,这样怎么会将自己的企业做好呢?其实,企业就像一座大厦,而忠诚就是这座大厦的支柱,尤其是那些高级行政人员。在我的公司中,无论那些行政人员是什么国籍,只要他们对公司忠诚,有归属感,并且在工作上有所表现,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考验之后,定能够成为公司的核心人员。”

在李嘉诚组建的“智囊团”中,既有彰显出勃勃生机的年轻有为的年轻人,也有作风严谨、善于谋划分析的外国人,只要是人才,李嘉诚都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纳入旗下。李嘉诚曾说:“我做生意,不靠投机取巧,而靠自己的一帮有才能的人。”正因为李嘉诚唯才是举而不任人唯亲,才让他揽尽天下英才,同时又保持了团队的稳定与团结,赢得了广大股东和职员的信赖和支持,让长实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就这样,李嘉诚从一个打工仔成为知名的富豪,而他的企业,也从一个小厂成长为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

诸葛亮曾说过:“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其实,治理国家和治理企业相似之处很多。在人事任免问题上,作为领导者,一定要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千万不能任人唯亲,搞小圈子,否则必然会失去大多数,而一旦失去大多数,失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亲信小人,弄得生灵涂炭,这时周武王起兵造反,一时间群雄呼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灭掉了商朝。等到天下太平的时候,周武王分封功臣,姜子牙和周公因为功劳最大,所以被分到最富饶的地方,在这两个地方形成了后来的齐国和鲁国。

临行前,两个人就如何治理国家展开深谈,周公对姜子牙说:“我会提拔有血缘关系的人来协助我治理国家,毕竟他们是我的宗亲,不会背叛我。”

姜子牙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像你这样治理国家,所选择的人才范围必然缩小,很难找到栋梁之材,长此以往,对国家是不利的。”

周公于是问姜子牙,他又会怎样治理齐国,姜子牙说:“我必然不会任人唯亲,我将张榜挑选天下的人才,不管他们出身和地位如何,只要有才能,就会得到我的重用,有他们辅助,即使我百年之后,也不会为子孙后代担心。”

听了姜子牙的话,周公紧锁眉头,轻轻摇头说:“你这样选拔人才,或许会找到贤能人士,但是你的子孙后代不可能都像你一样有才能,如果哪一天君弱臣强,就会有被篡国的危险。”

就这样,姜子牙和周公都认为自己的治国理念是正确的,谁也没有说服谁。后来,齐国任人唯贤,许多有能力的人才都前来投奔,国力逐渐强盛,到春秋时,齐桓公便成为一代霸主,号令天下。而鲁国由于任人唯亲,很多有才能的人因为得不到重用纷纷出走他国,导致国力一天天衰弱,只能靠依附其他强国苟延残喘。

在现代社会成功的家族企业中,大多数家族成员都只占有股份,而并不在企业内部担任高层职务,高层管理人员多是外聘的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理智、更好地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团队建设时不能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就必然会严重危害企业的发展。

所以,能否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是检验企业管理者胸怀和智慧的重要标准。聪明的管理者可以把贤人变亲人,愚蠢的管理者则会把贤人变“闲人”、管理者想成为哪种类型的管理者,这就需要自己做出选择了。

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核心人物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个人能力比任何其他资产都更为重要。真正的人才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这片天地是靠自己闯出来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竞争,人力资本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

—李嘉诚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身边必然会有一批在创业初期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元老重臣,但是如果这个企业想要继续发展壮大,光依靠老员工是不行的,必须要不断地引进新鲜血液,大胆起用年轻有为的人担任要职。李嘉诚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因此他虽然十分感激那些元老重臣在自己创业之初的帮助,但并不一味地依赖他们。在事业小成之后,李嘉诚决定开始起用新人,为企业输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旗下企业的管理层基本上实现了新老交替,各部门负责人大都是30岁到40岁的少壮派。

在这些少壮派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霍建宁。霍建宁毕业于著名的香港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又赴美深造。1979年学成归来,被李嘉诚招至旗下,出任长实会计主任。在工作期间,霍建宁仍然没有放弃学业,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考取了英联邦澳洲的特许会计师资格证。

对于霍建宁的才学,李嘉诚是非常赞赏的,1987年就提升他为董事、副总经理。当时的霍建宁才35岁,如此年轻就担任香港最大集团的要职,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同类推荐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之乡浙江温州诞生的数学才子谷超豪,少年时期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和抗议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斗争。在迎接解放的特殊战线上,他为新中国保留科技人才和保护设备器材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以他的专长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在数学路上屡建奇功。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当他开出一条通往金矿的新路后,他会把金矿让给助手学生继续挖掘下去发表后续成果,而他则转而根据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去接受下一个挑战,并通过科技前沿的需求来引领数学研究的未来。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罗斯福炉边谈话

    罗斯福炉边谈话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给每篇“谈话”都加了小引,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注释,并以“危机·人民·领袖—罗斯福‘炉边谈话’及其他”作为代前言,简介了罗斯福的生平和“炉边谈话”的背景、特点、影响等。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热门推荐
  • 千金方

    千金方

    知府大人家的嫡女,额娘早逝,继母当家,都说没娘的孩子像根草,但书容这根草,可是有大树罩着的,大舅舅是备受康熙爷恩宠的直隶总督,额娘出身在大清贵胄赫舍里家族,当今太子爷,那还是自家表亲呢,就连阿玛这知府的官衔,那也是拖了母舅的福才得的,可就这样,还有些不知死活的人要来挑衅,那当真是活腻了!
  • 苍武道

    苍武道

    当年之战必当重新来论,前世你没有杀了我我今世一定要给你要个公道。战辰脑子里还回想起当年那个画面,他转身睁开了眼冲着外边走去……
  • 地皇霸天

    地皇霸天

    一个身负上古传承的小兵如何重现万年前的宗门辉煌?他的信条:权利,荣耀,地位,美女,唯杀戮可得!他的依靠:打不过你?老子有神兽,“关门,放狗!”他的烦恼:总有美女缠身,肿么办类,哥不是个随便人啊!面对名门大派的阻挠,他不屑一顾:终有一日,当提三千虎贲,横扫修真此界!
  • 千寻计

    千寻计

    一群胡闹的小孩子,无意扰乱了一个组织的计划,为此,组织首领发动了一系列的追捕……
  • 龙血冰帝

    龙血冰帝

    水是生命之源,冰是极致之水,萧云融合一滴狂暴的龙血,所有的战技居然都能升级,萧云这才发现哪怕是最低阶的武者战技冰球术他也能将其进阶十级,秒杀地武师后期高手不成问题。要换做其他的招式,萧云自己都不敢想象。一个病秧子、一滴龙血、一段逆天改命之途就此开启。
  • 腹黑王爷的绝色弃妃

    腹黑王爷的绝色弃妃

    因为她的貌不惊人,被皇帝退婚转嫁给了嗜血残忍冷酷无情的二王爷,洞房夜等来的便是无尽的羞辱,正牌王妃变成了下堂弃妇,傻女重生,不再奢望他的爱,这一世,她定要惊才绝艳,凌驾九宵之上。
  • 宇宙绝顶

    宇宙绝顶

    浩瀚宇宙,诸天百族。看宋坤身怀奇异血脉,一步步争锋百界。
  • 弓弦天下

    弓弦天下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父母被兽妖所杀,唯一留下一把破旧二胡,少年凭借高超的二胡技艺获得名师青睐,从此加入修真之路,誓要为父母报仇,可是兽妖未到,城市争斗却是提前到来,少年能否脱颖而出,敬请期待。。。。
  • 何氏虚劳心传

    何氏虚劳心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敌愣仙

    无敌愣仙

    一个十五岁的无知少年,不求道不求仙,只随心,可一场中土修行界的动荡随之而起,迫不得已之下,卷入其中,得道仙醒!这是一个愣头青踏剑而行的故事,做人愣,打架愣,泡妞愣,在这个世界里,谁都在横,就他在愣!傻子有傻福,憨人有憨运,若问他何去,只因年少不懂事,伊人如梦,万剑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