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4000000019

第19章

刘录勋一番口舌,拆去了二人之间的隔墙。那吴日成果然是年少无忌,经世不多,转眼间态度大变,立刻与刘录勋亲热起来。没谈几句话便将自己的身世、来历全盘端出。幸而刘录勋是个有心为善的人,一心一意要帮他,与他讲些江湖野史,官场逸事,也是提醒他的意思。二人渐渐谈得入港,吴日成大有相见恨晚之怨。

二人一同用过了晚饭,吴日成又邀刘录勋到他房中叙话。一直聊到三更天(晚十二点)还没有放刘录勋回去的意思。吴日成的随从老刘听得无趣,坐在床角昏昏沉沉地打瞌睡。刘录勋道:“让老刘到床上睡吧。这三月天晚上凉得很,当心病了跟前少个侍候人,反而要照顾他。”

吴日成将老刘摇醒道:“老刘,你去铺开铺盖,好好睡吧。”

老刘问:“少爷您不睡吗?听得外面都敲三更了。”

吴日成道:“刘先生正在给我传道,有意思得很。你去隔壁将刘先生的铺盖也搬过来。我们秉烛夜谈。”

老刘是个谨慎人,不愿意让认识还不到一天的刘录勋过来同住,说道:“这床又不大,怎么容得下三个人?再说刘先生也不是自家人,你就知道人家没个嫌咱儿腌臜的意思?”

这句话是赶刘录勋走的意思。刘录勋会意,起身道:“我先回去,明天一同上路,你我少不了有说话的时候。”

吴日成听得不是味,侧着脸瞪着眼道:“老刘,我敬你才称你一个‘老’字,你就忘记你是个奴才了?竟赶起我的客人来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老刘说得不错,吴弟身负重任,怎能轻易留客?我这就告辞了。”

回到房中,刘录勋睡下,却总是睡不稳,心中隐隐有什么东西压着,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迷迷糊糊到下半夜,朦胧中听到有人“呀”的一声,猛地将他睡意打消得干干净净。只觉得床前站着几个人,一睁眼却空空荡荡,月色正明,从纸窗透进来,打在地下惨白惨白。刘录勋心道:这是怎么了,竟疑神疑鬼起来?忽然又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几声凄切的哭声。刘录勋听得毛发直立,后脊梁飕飕地冒凉气。他壮起胆子,慢慢穿上衣服,走到窗前,用唾沫舔湿手指轻轻点开窗纸向外看。只见屋外一片银光,树影婆娑,一阵轻风吹过,树木发出沙沙的响声。看了一会儿,见没什么动静,但方才听得真真切切,绝不像是幻听,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正准备出门看看,只听隔壁有轻轻的开门声,吱吱呀呀如蛐蛐在叫。一个黑影蹿到自己窗前,背对着自己,站了片刻,又向前蹿去,很利落地攀到房顶。接着又有一个人从隔壁屋里跳到院中,一抬手将一个包袱扔上房去。刘录勋暗叫不好,这吴日成主仆两人可能出事了。这包袱必是吴日成说的告黄梅的证据。

方一转念,只听房上那人突然跌倒滚了几滚跌下房来,落在地上“啊”的一声大喊。这一声喊把左邻右舍都惊动了,几家窗户都闪了几闪然后亮起了灯。未上房的那个贼拎起跌在地上的包袱要跑,刚到院门口,一个粗大的身影将他拦住,轻声道:“你们这两个狗贼!可惜啊,我来晚一步。”

那贼从背后抽出一把刀劈头砍去,黑影没躲没闪,刘录勋还未看到怎么回事,那贼已径直飞出去一丈多远。这时从院外传来一阵梆子锣响,有许多人在不远处喊抓贼。黑影起身一跳,双手钩住院墙,身子一翻跃上墙头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刘录勋虽是在官场久经历练的,但哪里见过这个场面,看得目瞪口呆,一颗心怦怦直跳,像要蹦出胸口。此时捉贼的那群人已经冲进院里,灯笼火把将整个院子照得如同白昼。看热闹的客人也都挤到这个院子里来,把首进东跨院挤得满满当当。地上两个贼,那个从房上跌下来的已经撞出了白脑浆子,虽然嘴巴还一动一动的,但肯定是活不过一刻半时了。另一个被踢倒的贼已经爬起,满脸是土蹲在一边,动也不动,显然是受了重伤。一个包袱落在两贼之间。

为首的一个黄脸瘦汉子进了吴日成的客房看了看,出来道:“这里边两个客人都被砍死了,闲杂人等不得进屋。”吩咐两个人将吴日成客房门看住,又道:“各位,都别在这里瞎起哄了,回去看看东西丢了没有,一会儿官家来了好报失。”

看热闹的客人恍然大悟,纷纷回去检查行李。这些抓贼的人大多是客栈的伙计,也有附近过来帮忙的邻居和好事的客人。大家四处搜寻了半天,见再没有贼人,便留了店中的几个人同着南街镇的地保看护现场和那绑住的贼,剩下的人也就各自散了。

到了日出时分,金坛县的知县王安瑞亲自乘着轿带了仵作、捕役、马快一干人等前来查案。因有人举报说,事主前一天晚上和刘录勋谈了半夜,因此王安瑞命人将刘录勋带到店里刚腾出的一间屋子,充作临时的衙堂。

王安瑞坐在太师椅上扶着榆木三屉账桌喝道:“好大的架子呀,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刘录勋挺身道:“因有七品官职在身,不便行此大礼。”

王安瑞惊问道:“你是在哪里为官?官居何职?”

刘录勋道:“在下刘录勋,将去浙江仙居县接印。”

王安瑞问道:“既是赴任,为何不在驿站打尖,却来这里住店?”

“因游大茅峰晚了,便在此镇歇息。此地既非官道所过之处,也非要县,没有驿站自然只能住店。”

王安瑞叫人把刘录勋的行李取来,验过了官文,满脸的阴云顿时化成一片朗空,笑道:“这可怎么说的?差点把老弟给拘起来。”

刘录勋道声“不妨”,便请求和王安瑞一同进吴日成的屋子验尸。

王安瑞道:“这有何难,随我去就是了。”

两人带着仵作进了屋。刘录勋见老刘已身首异处,身子倒在东墙根上,脑袋滚到南墙角下。两面墙红殷殷的喷得下半个墙都是血。吴日成头外脚里斜躺在床上,表情痛苦,衣服上有好多口子,渗着黑红的血痂,双臂外翻。一看就知死前受过许多折磨。刘录勋看着难受,叹口气,眼泪禁不住地往外流。

王安瑞道:“你为何如此伤心,难道与事主还有些渊源?”刘录勋对王安瑞不知根不知底,哪里敢实言相告,掩饰道:“不过同游大茅山,互和诗词,惺惺相惜罢了。”

“老弟可知这个人是哪里人氏,到这里来做什么?”

“听他说是浙江苍南人,名叫寇天,来金坛县访友的,因朋友出了远门,便到大茅山一边游玩一边等朋友。”

“噢,原来如此。老弟既是赴任,应该早些去杭州交接为好。夜长梦多,早点拿上大印才能心里踏实。多少人巴不得肋生双翅,飞到任上立刻坐堂才好。像老兄这般闲云野鹤似的人,我倒是头一回见。”

“在京中候补多年,清闲惯了。”

“你我一见如故,兄弟送你一句话:煮熟的鸭子也能飞了。尤其是这做官的事,更不能简慢。”

仵作验完尸,弄两口薄棺在镇外找了一处野坟地草草埋了,等着亲属前来认尸迁坟。中午王安瑞留刘录勋吃过了饭,又让刘录勋去县衙休息。刘录勋知道王知县不过是虚应故事,自己也不想待在那里,找个理由便轻轻推掉了。

刘录勋想到昨天夜里若是答应吴日成同睡在一处,恐怕也难活到今日。他又想到在双龟店后花园为吴日成算命一节,竟提前算出其必有大祸,到出事那天晚上突然心慌气短,心头如压上大石一般。心道:“莫非是有神相救,暗示于我?后借老刘之口让我避祸?”自己身处大茅峰之下,那神自然是茅盈、茅固、茅衷这三位真君。刘录勋于是买了香烛再上大茅峰谢拜真神。

重上大茅峰,再进九霄万福宫,刘录勋别有一番感触。上次来此,贪看的是明丽山水、宜人风景,琢磨的是万福宫中对联和石刻的笔墨流韵、文章意味。这次来却感到万福宫的磅礴气势,一种威压、神圣却又不可临近的力量让他怀有无比崇敬之心。

刘录勋经过灵宫殿、藏经楼,绕过铁铸表炉,向北穿过一片小广场,再上十四级石阶进了太元宝殿。这是三间大殿。殿内宽阔开朗,香烟缭绕,烛火通明,宫灯点点高悬在上,钟鼓磬鼎分列四周,幢幡帷幕掩映飘摇。正中神台之上三茅真君紫缎披肩,茅盈居中,怀抱如意,正襟危坐,茅固、茅衷手执玉圭,拱坐两侧。四值功曹分列台前左右,在宫灯与烛火的照耀下,映衬于各色幢帷之间的三茅真君贴金塑像,金光闪烁,瑞气耀人,显得格外肃穆庄重又安详慈悲。殿之两侧的神台上,有马善、温良、赵公明、岳飞四大元帅,手执法器,威立镇守。三茅真君神台背面塑设立道教仙岛,岛上三十二尊道教神仙,个个形态不同,尊尊神情各异。左右两侧分别嵌镶四十五个刻茅山各方神仙与历代得道仙真君的牌位。刘录勋看罢,拜了三拜,上了三炷高香,又跪倒在三茅真君前默祝道:“多亏各位真君保佑,方能平安回来,难道是留我刘录勋一条命以托大事?各位真神在上,若我刘录勋能在浙江有所作为,留名于一方,我也满足了。”祝罢,直起身来,又捐了五两银子的功德。

同类推荐
  • 世事

    世事

    小说以古城为背景,马家三代人为主线,从新中国成立前写到当今时代,跨越近百年历史通过离县城很近的农村庄户人家,从农转商、从商转衣、从农再转商,经过许多离奇曲折的故事,终于转出了马门中一个觉醒的文化人。
  • 麻

    文本套文本的故事架构,诡异魔幻的细节描写,力透纸背的惊悚氛围。这是一个发生在当代的神秘传奇。2010年炎热的夏天,辞掉大都市高薪工作的英俊青年宋淼来到唐镇,寻找许多年前离家出走的爷爷——画师宋柯的遗骨。神秘的力量引导者他,使他发现了许多秘密:一部手稿记录了大饥荒年代唐镇所遭遇麻风病肆虐的炼狱生活,以及人性中善与恶地剧烈冲突。与此同时,无良房地商和贪官镇长以发展、改建的名义将推土机开进了古老的唐镇,打手和拆迁队也为虎作伥、为所欲为。而内心燃烧者正义火焰的派出所所长在良知的呼唤面前,做出自己的选择。
  • 一个人的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

    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情人的角度上,虽然彼此爱着,可是只要触到现实的东西,就会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干净利落,没有痕迹。漂亮好像穷人阳台上的大白菜,气质就是小资的哈根达斯。要想证明一份真爱,你只要做两件事情:一佯是假设你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一件是假设你现在特需要钱。一个爱你的男人会怎么样呢? 看来不仅仅是男人绝情,女人狠起来比男人狠多了。刚才还温情万种,现在就犹如路人了。想想也不是人家的错,谁让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呢 !
  • 村路像条河

    村路像条河

    记忆是一个作家最为宝贵的财富。久留在心底的陈年旧事,在作家们看似漫不经心地回忆里,走进各色人等的内心世界,或悲或欢或苦或乐或恨或爱地去感悟逝去的岁月,普通人的朴素情怀瞬间跃然纸上。本书《村路像条河》精选了作者近七十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的精美小小说,篇篇构思精巧,视角独特,读来亲切可人,回味无穷。
  • 车头爹 车厢娘

    车头爹 车厢娘

    《车头爹车厢娘》(作者刘华)是一部缅怀中国铁路的蒸汽机时代的长篇小说,这是对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和一个铁路世家的书写,这是关于一个国家的大规模建设时代的史诗性长篇。《车头爹车厢娘》讲述从抗日战争中沿着铁路走出来的枣庄奶奶和他的子孙们,亲历了一个为铁路而热血沸腾的时代,火车的汽笛声是深入奶奶精魂的生命之声,枣庄奶奶的一生见证了铁路飞腾的时代和铁路工人建设国家的历史:他们出身铁路世家,他们为铁路而生,他们为铁路而死,他们追随铁路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因铁路而进发出生命的激情,他们是中国铁路史和中国工业化历史的建设者。
热门推荐
  • 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晴源之蓝语恋

    晴源之蓝语恋

    她死了。她离开了。她带走了两个人的心。她最后,都不知道,还有一个男孩喜欢她。男孩只遗憾,当初为什么不早点告白。喜欢一个人,就要说出来,让全世界知道,你爱她【他】。
  • 网游之谁奈我何

    网游之谁奈我何

    一个长相帅气,且“生命离奇”的少年,在失业下岗以后,为了生计进入游戏,开始了自己不一样的游戏生涯,传奇便由此开始,本文适合御姐控,萝莉控,淑女控。---------------------------------------------------------------------------读书如品茶,这盏茶可带给你不一样的乐趣。且看主人公战BOOS,挑公会,打竞技,超越传奇的经典。
  • 落雨之夜

    落雨之夜

    落下的雨,溅起的水,不同的东西,却总有人混为一谈。同样的东西,不同品质的东西,终究是不同的。可是,总会有一方会因为别人的语言和目光想取代对方……而后果,却无人知道。相遇时美好,不代表以后的美好;以后的丑陋,也不代表最后的丑陋。可是,唯有真正体味,才能看见心之所想,看到最后。云遮住了月,并非坏事,反而给他添加了朦胧美。有时候,眼睛所见也并非真实。(不定时会修改前面章节,所以可以再次翻阅哦~)
  • 魔林群巫录.del

    魔林群巫录.del

    找不到一个能坚持看完我小说的读者,我希望有朋友能耐心看完。
  • 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叫小薇

    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叫小薇

    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叫小薇内容简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经历,讲述一个感人肺腑爱情故事,故事描述的是一位80后少女小薇的生活学习和恋爱经历。有评论家看过此书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它不单纯是一部文学作品,它是一部社会学,尤其是对青少年了解现实社会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灭仙弑神

    灭仙弑神

    苏南,原是枫林宗一员无名之辈,他原本想平平淡淡度过一生,却不想六界纷争,将他卷入。从此,他走上了一条自强之路。灵兽,魔怪,仙道,凡间,每一个结界都被他搅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他不喜欢自己这样的状态,却又无奈,而且在这样的左右冲突中,他开始变得强大,变得复杂,最终攀上了气力与灵力结界的最高层。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销售员口才技能训练

    销售员口才技能训练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想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取得成功,离不开一副好口才,销售工作尤其如此。口才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将商品推销出去。拥有一副好口才,会让你的销售之路越来越平坦。本书总结了销售过程中需发挥好口才的诸多方面,富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销售人员从细节方面把握与客户沟通时的说话技巧,从而让其销售之路越来越宽广。
  •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策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