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1400000020

第20章 存在的瞬间

弗吉尼亚·伍尔夫

刘慧宁 译

“斯莱特的别针没有尖儿”

“斯莱特的别针没有尖儿——你发现了吗?”克雷小姐转过身来说道,玫瑰从芬妮·威尔莫特的裙子上掉落。萦绕的乐声中,芬妮弯下腰,在地上找寻掉落的别针。

克雷小姐正好弹完巴赫赋格曲的最后一组和弦,她的话让芬妮极为震惊。克雷小姐真的亲自去斯莱特店里买别针了吗?芬妮·威尔莫特心中自问,不觉出了会儿神。她和其他人一样站在柜台前吗?她接过包着硬币的收据,放进钱包,一小时后,又在梳妆台边拿出买来的别针?她要别针做什么?她并不怎么打扮,穿衣对她而言不过是蔽体,就如同甲壳虫借壳护体,冬天穿蓝壳,夏天穿绿壳。她要别针做什么——茱莉亚·克雷——她仿佛生活在巴赫赋格曲那样淡然清明的世界里,只为自己弹奏喜欢的曲子,只同意接收一两个亚彻街音乐学院的学生(校长金斯顿小姐这么说)。这还是看在金斯顿小姐的面子上,而金斯顿小姐“从各个方面都极其崇拜她”。金斯顿小姐担心,克雷小姐因弟弟的死而过于孤单。噢,他们曾经在索尔兹伯里度过多么美好的时光,她弟弟朱利叶斯很有名:是位著名的考古学家。能和他们相处她感到非常荣幸,金斯顿小姐说(“我们家一直和他们很熟——他们常去坎特伯雷大教堂礼拜,”金斯顿小姐说)但是对孩子来说,他们有点可怕;你要小心翼翼,关门要轻,也不能不敲门就冲进房间。金斯顿小姐在开学第一天就这样稍稍描述了一下他们的个性,她一边收支票一边开发票,满脸笑容地说着。是啊,金斯顿小姐小时候就是个假小子;她冲进房间,弄得那些绿色罗马瓶子在盒子里蹦蹦跳跳。克雷姐弟都没有结婚。他们不习惯有小孩。他们养猫。那些猫,你能感觉到,它们和人一样了解古罗马花瓶那些瓶瓶罐罐。

“比我懂的多多了!”金斯顿小姐欢快地说,一边用她丰满的手,急匆匆又兴冲冲地,在章印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她一直就是个手脚麻利的人。毕竟,她得靠这吃饭。

也许刚刚——芬妮想,一边找着别针——克雷小姐说“斯莱特的别针没有尖儿”,只是随口说说。克雷兄妹都没有结婚。她一点也不了解别针——一点都不了解。但是她希望能打破降临在这座房子上的魔咒;打破隔离他们和其他人的窗玻璃。波莉·金斯顿,那个开心的小女孩,关门关重了,震得罗马花瓶蹦蹦跳跳,朱利叶斯看了一眼花瓶(那是他的第一直觉),因为盒子就放在窗沿上,一切完好,又转眼看看波莉,看见她穿过野地一路跳着跑回家;用他姐姐常有的那种眼神看着,那种持续又充满渴望的眼神。

“星星,太阳,月亮,”那眼神仿佛在诉说,“草丛中的雏菊,火焰,窗玻璃上的霜,我的心飞奔向你。但是,”似乎又在说,“你打破沉寂,你擦肩而过,你离我而去。”与此同时,这两种激烈的情绪又在表达着“我达不到你——我接近不了你,”这样一种渴求又挫败的感觉。星辰黯淡而去,小孩不见了踪影。

这就是那魔咒,这就是克雷小姐借那句话想要打破的透明隔层。她弹起优美的巴赫,作为对她最爱的学生的奖励(芬妮知道自己是克雷小姐最爱的学生)。她想证明自己和其他人一样了解别针。斯莱特的别针没有尖儿。

是的,那位“著名的考古学家”也用那样的眼神看着。“著名的考古学家”——金斯顿小姐一边说一边签支票,确认日期,说得那么开怀坦诚,但她的声音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好像在暗示朱利叶斯·克雷有点古怪,有点不同于常人[1]。也许茱莉亚也同样地异于常人。可以肯定的是,芬妮·威尔莫特边找别针边想,在晚宴和聚会中(金斯顿的父亲是位牧师)她听到过流言蜚语,当他的名字被提起时,人们总会会心一笑或语气里暗藏玄机,这些让她对朱利叶斯·克雷有种特殊印象。不用说,她从未对别人提起过。也许她自己也还并不清楚那意味着什么。但是每当她说到或其他人提起朱利叶斯时,她脑中第一个想法——这可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想法——便是:朱利叶斯·克雷有点古怪。

茱莉亚半侧着身坐在琴凳上,面带笑容,她看起来也有那种感觉。美——它在野地中,在窗户上,在天空里;我却接近不了;我无法拥有——我,她似乎在说,一手轻轻握紧,那是她特有的动作,我热切地爱着它,为了拥有它我可以放弃全世界!她捡起掉落在地上的康乃馨,而芬妮仍在寻找别针。她在搓捻花朵,芬妮感觉得到,放纵地尽情地搓捻,用她那细致光滑、露有青筋的手,手上还戴有镶珍珠的水色戒指。她手指的压力仿佛使花中最美妙的部分升华;释放它吧;让它起皱起褶,让它更加鲜活,更加纯净。她的古怪之处,或许也是她弟弟的古怪之处,在于这手指的动作总带有一种挫败感。就算现在也是如此。她的手握着康乃馨;她紧握它;但是她不能拥有它,无法享受它,怎么也不行。

克雷兄妹都没结婚,芬妮·威尔莫特回想道。她记得有一次,课比平常结束得晚,外面天色已暗,茱莉亚·克雷于是说道,“男人的作用,毫无疑问,就是保护我们,”芬妮正在扣外衣,茱莉亚看着芬妮,脸上带着那种古怪的微笑,这微笑让她觉得自己像她手里的花儿,能感受到她指间的青春和美妙,但是芬妮怀疑,自己也如花一般,让她觉得不自在。

“噢,但我不想被保护。”芬妮笑着说,茱莉亚·克雷用一种奇特的眼神看着她,说她可不确定,她眼中的欣赏让芬妮脸涨得通红。

这是男人唯一的用处,她说。这难道是,芬妮眼睛盯着地板思索,她不结婚的原因吗?再怎么说,她并没有一直住在索尔兹伯里。“伦敦最美的地方大抵是,”她有次说道,“肯辛顿(但我说的是十五、二十年前)。你可以十分钟就走到肯辛顿公园——它就像是英国的中心。你可以穿着单鞋出去吃饭也不会感冒。肯辛顿——那时候还像个村子,你要知道,”她说。

说到这儿她话锋一转,尖酸地斥责起地铁里的大风。

“这就是男人的用处。”她说,语气尖酸,故意挖苦。这是她不结婚的原因之一吗?芬妮能想象出她年轻时的每一幅场景,她的眼睛湛蓝美丽,鼻子坚挺,她弹着钢琴,玫瑰饱含贞洁的激情,在细布裙上,在她的胸前绽放。她最早吸引来的年轻人,会因为中国茶杯、银蜡烛架、嵌饰桌子(克雷家有这些好东西)这些东西惊叹;没有显赫身份的年轻人;胸怀大志的坎特伯雷青年。她最先吸引到他们,然后再是弟弟在牛津或剑桥的朋友。他们会在夏天南下,带她划船,他们与她书信往来,继续讨论勃朗宁,当她偶尔在伦敦小住时,他们便组织活动带她逛逛——也许逛了肯辛顿花园?

“伦敦最美的地方大抵是——肯辛顿。我说的是十五、二十年前。”她有次说。“你十分钟就可走到肯辛顿公园——英国的中心。”她可以在这种有利条件下挑选自己喜欢的人,芬妮·威尔莫特想,挑选出,比如,谢尔曼先生,一位画家,她的老朋友;让他在六月的一个晴好天登门拜访;于是他带她出去在树下喝茶。(他们也是在晚宴中相遇的,那种人们穿着单鞋出门也不怕着凉的晚宴。)当他们观赏瑟彭泰恩河时,她的姑姑或其他什么长辈便在一旁等着。他们欣赏了瑟彭泰恩河的风光。他也许还载着她泛舟河上。他们将此处的景色与埃文河相比。她认真地比较,因为她喜爱河岸风光。她坐着时略微驼背,举止笨拙,但是她掌舵时却显得极为优雅。在这关键的时刻,他终于决定要讲话了——这是与她唯一独处的机会——他紧张极了,说话时,头与肩呈现出一个滑稽的角度,——但就在那一刻,她残忍地打断了他。他会一直划到伦敦塔桥的,她叫道。对他们两个而言,那是惶恐的一刻,幻灭的一刻,揭示真相的一刻。我无法获得,我无法拥有,她想。他不明白既然如此她为何要来。他扯动船桨,让船调转方向,溅起巨大的水花。只是为了让他死心?他划船将她送上岸后,便与她道了别。

这一情景的背景可以任意切换,芬妮·威尔莫特想。(别针掉到哪里去了?)可以在拉文纳——或者爱丁堡,她在那儿为弟弟管理家务。场景可以改变,年轻人和他们的举止行为可以改变;但是有一件事是不变的——她的拒绝,她的皱眉,她事后对自己的恼怒,她的辩解,她的解脱——是的,她肯定会感到由衷的解脱。第二天,她可以在6点起床,穿上衣服,从肯辛顿一直走到河边。她很欣慰自己没有牺牲自由的权利,她可以在事物最美好的时候——也就是,在人们起床之前,欣赏风景。只要她愿意,她也可以在床上吃早餐。她没有牺牲自己的独立性。

是的,芬妮·威尔莫特笑了,茱莉亚保护她的习惯不受破坏。它们都很安全,但如果她结婚了,她的习惯都将面临大改的危险。“他们是食人妖。”某一晚,她带着些许笑意说道,她那刚结婚的学生听了忽然想起自己与丈夫约好了,于是一溜烟跑走了。

“他们是食人妖。”她说,脸上的笑容残忍无情。食人妖也许不会让她在床上吃早餐;不让她在清晨沿着河岸散步。如果她有了孩子(但是这个很难想象)又会发生什么?她异常谨慎地预防着凉、劳累、油腻或不适当的食物,大风、高温房间和乘坐地铁,因为她不确定这些因素中哪些造成了她那些可怕的头痛,让她的生活酷似战场。她一直试图战胜敌人,但后来她发现这种对抗对她也有帮助;如果她最终击败了敌人,便会发觉生活其实有点无聊。事实上,战场上的抗争是永恒的——一方面她热爱夜莺和风景——是的,对于夜莺和风景,她只有满腔的爱;但另一方面,陡峭山峰上湿漉漉的小道和可怕的上山跋涉绝对对她的健康无益,第二天便会引起某种头疼。在这样的情形下,她只能隔一段时间,在精心的计划后,在番红花(那些耀眼的鲜花是她的最爱)开放最盛的那一周,游览汉普顿宫,这对她而言是胜利。这段记忆会一直留存,永远不失去它的魅力。她将那个下午串在记忆的项链上,这条项链并不长,她能轻易记起哪颗代表什么;这是一片风景,那是一座城市;她触摸,感受,品味,感叹,每一颗独有的特质。

“上周五的景色太美了,”她说,“于是我决定去一趟。”她克服种种不便去了滑铁卢——去游览汉普顿宫——独自一人。人们同情她,这虽说是情理之中,但却也可笑,她并不需要这方面的同情(一般时候她的确沉默寡言,提及自己的健康时犹如战士提及敌人)——人们同情她做什么事都一个人。她弟弟死了。姐姐有哮喘,觉得爱丁堡的气候更适合自己。但爱丁堡对茱莉亚来说太凄凉。那地方与故人的联系大概让她痛苦,因为她弟弟,那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就死在那儿;而她曾经那么爱她弟弟。她现在独自一人住在邦普顿路拐角的这间小房子里。

芬妮·威尔莫特在地毯上找到了别针;她捡起别针,再看看克雷小姐。克雷小姐孤独吗?不,克雷小姐是个快乐的女人,哪怕只是偶尔快乐,她肯定是,她非常快乐。芬妮的眼神将她从片刻的激动中惊醒。她坐在那儿,侧身对着钢琴,两手放在膝盖上竖直地握着那朵康乃馨,她身后是扇棱角分明的窗户,没有挂窗帘。它在夜晚,尤其在灯光的对比下,呈现出紫色,深沉的紫色。炫目的电灯没有灯罩的遮挡,在空荡荡的音乐室内燃烧。茱莉亚·克雷坐着在那儿,微微驼着背,缩着身子,握着那朵花儿,仿佛从伦敦夜色中来,仿佛将夜色当作外衣挂在身后摇曳。她的灵魂散发出空洞而强烈的气息,这感觉环绕着她,这就是她。芬妮仍在看着她。

就在芬妮·威尔莫特盯着她看时,突然间,一切似乎明了,她仿佛能看透克雷小姐。她看见她生命的源泉,纯净的银色小水珠,向空中喷射而去。她看见她久远的过去,再久远的过去。她看见矗立在盒子里的绿色罗马花瓶;听见唱诗班男孩打板球的声音;看见茱莉亚静悄悄地走下螺旋楼梯向草坪走去;又看见她在雪松下倒茶;轻轻握住老父亲的手;看见她在老教堂寓所的走廊间徜徉,手里拿着毛巾留下擦拭灰尘的印记;她感到悲伤,因为生活在日常琐事中度过;她年岁渐长,当夏天来临时,必须扔掉些衣服,因为那些衣服对她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太过艳丽;她服侍生病的父亲;她的独身意志更加坚决,她更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道路;她节省地旅行;计算着要花多少钱,要从她那紧闭的钱包里拿出多少用于旅行,多少用来买那面旧镜子;无论人们说什么,她都固执地坚持自我,坚持自己的快乐。她看见茱莉亚——

看见她发光;看见她闪耀。夜色中,她如一颗白炽的死恒星一样燃烧。茱莉亚张开双臂。茱莉亚吻了她的唇。茱莉亚拥有了它。

“斯莱特的别针没有尖儿。”克雷小姐说,露出那种不同于常人的微笑,她松开手臂,好让芬妮·威尔莫特用颤抖的手指把花别在她胸前。

注释:

[1]有点古怪,有点不同于常人:原文“something odd, something queer”中的“queer”,本意指“古怪的、与通常的不同的”,与odd同义。在20世纪,由于这个词源,以及很多环境的影响,“queer”成为一个对同性恋者带有贬损意味的称呼,此词义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昆斯伯里侯爵写给儿子道格拉斯(王尔德的恋人)的信。(译注)

同类推荐
  • 留学生

    留学生

    小说记录了主人公易添及其一群情投意合的留学生朋友独特,有时甚而荒诞不经的成长、恋爱、留德历程。由于大多没有父母伴读,寂寞、虚无、叛逆成为他们在德国留学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主题。他们在这种孤寂,近似隔绝的环境中慢慢磨练了自己,语言班学习、学籍登记、缴纳保险、租赁房屋、拼伙做饭、打临时工、参加各种派对、到申根国家旅行,一切的一切,他们必须亲自完成,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会因此而迅速自立并变得成熟、抗压,小部分则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而无法自拔,最终走向彻底的虚无、崩溃。
  • 爱情算式

    爱情算式

    我希望可以呈现数字的永恒和人类的有限的对比。人类与永恒数字抗衡的短暂光芒,都凝聚在这八十分钟内。正因为只有八十分钟。所以,三个人相处的每个瞬间都显得十分珍贵。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八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八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爱情偏执狂

    爱情偏执狂

    一个人,如果没空,那是因为他不想有空;一个人 ,如果走不开,那是因为不想走开;一个人,对你借口太多,那是因为不想在乎所以,该收手时就收手吧,不要偏执地再爱他了。
  • 花旦(下部)

    花旦(下部)

    该作品以大西北腹地西海固一个叫红城子的村庄为故事发生地,辐射大半个中国,以一支民间秦腔戏班的活动为经线,以众多民俗活动为纬线,以一代坤伶、艺名为“勾魂娃”的当家花旦齐翠花的命运揭示为主旨,构建小说文本。出场人物众多,情节跌宕,故事感人,气势恢宏,寓意深刻,被评论界誉为“宁夏的《白鹿原》”和“大西北民俗宝库”。极具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上部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齐翠花困苦潦倒,弃城入乡,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她天生丽质,身怀绝技,敢爱敢恨,但却处处受困、受辱。最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组织下,劫狱救友,一同投奔延安革命阵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都市穿梭记

    都市穿梭记

    他是一个软弱的学生,经常被欺负,从他遇到魔绳后,改变了他,此后,发生了一系列奇遇,让他从一名软弱的学生崛起,在班里,他是班霸,在班外,他一样是霸主。
  •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荣之路,梳理从一大到十八大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党史众多扑朔迷离的深度问题,再现了中共众多重大决策过程的争议、观点和转折。但对不少历史故事的表述又体现出趣味性的一面,寓活泼于严肃,相得益彰,给人全然不同的读史感观。历史波澜壮阔,从不枯燥,党史也是如此。本书深入浅出,以史鉴今,担当未来,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常读党史,重读党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 商务礼仪现用现查

    商务礼仪现用现查

    本书的目的是给广大读者,特别是商界人士提供一个值得参照的读本,直接可以修正自己日常言行中的错误,进而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成为一个“有礼之士”。本书没有连篇累牍、复杂难记的理论和体系让你无所适从。相反,它言简意赅,为你提供具体的建议,帮你解决实际问题。你可以通过读本书,这样你将获得更多的礼仪知识;也可以碰到问题随时查阅,找到你马上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 七弥城

    七弥城

    陈家的传家宝,万年前有着神秘力量的一瓶夜咒之血,据说它有改变历史的力量,多少人想得到它,就能得到天下。那光之传人陈明澈,16岁的男孩负责守护它,守护世界。她,冥界夜咒之女,遗传母亲夜咒之血,能使时光倒流,代价,死。为了守护一个人,她死了无数次,那人不记得她,因为时光一直倒流,她不断死亡,不断重生,没有人记得她。而他,陈明澈,光族继承人,他竟不是时光中的人,因为他是光,谁都抓不住光……偶然的几次……他与她相遇……救世只为她……
  • 赤血令

    赤血令

    平凡年轻人如重生一样来到镜蓝大陆,携带着家传功法,书写新一代神话!实力至上的世界,女人,权势,财富紧紧相连。战兵团中的女子,家族的千金,逃亡的公主,皇朝的女王,龙族的公主,一个个绝色美女与聂鹰不期而遇,演绎出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
  • 囧囧的童话

    囧囧的童话

    灰姑娘丢掉水晶鞋,钓到好帅的一枚王子,然后和王子一起坐在幸福的摩天轮里,美满得昏头转向了;青蛙王子情深一吻,一索得一美艳公主,轰轰烈烈地相爱了一辈子;睡美人百年孤寂,只为等到合适的王子令其苏醒,继而和吻醒她的王子成为天造地设的一对;古堡里的贵妇人无忧无虑、华丽丽地生活着……
  • 中国历史博览3

    中国历史博览3

    《中国历史博览3》主要内容分为“隋唐”、“五代十国”、“宋”三个章节。
  • 闲话鼻烟壶(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闲话鼻烟壶(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该书展示一百年来百位散文大家的创作成就,反映出我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的概貌和轮廓。每位作家附小传。
  • 天际纵横

    天际纵横

    天楠一位在繁杂的城市内拼搏的青少年,家境贫困的他,因为一次不甘的举动而来到了异界,"只属于他一个人的传奇就此展开."
  • 陨上

    陨上

    真实告诉我:未曾有这世界之时,创造者在昏沉中创造了光。光开辟大地,化作奇迹。散尽原野、冰川、城市、星空、梦境。季节流逝,时光蔓延。冲散缭绕的迷雾,在时间的长河向前推进。历史被篡改。猜忌在它四周旋动,而光自己,却被那内在的幽冥覆盖,吞噬。摸得着,却看不见。事情变得有始无终。证据变得掩人耳目。虚假的史料不攻自破。人们各自为政,居心叵测。未来被扭曲,迷雾遮住了眼睛。创造者愤怒,捏碎了光。浩劫来了。我看不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