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0800000014

第14章 游学南亚访遗览胜(1)

1

饶宗颐研究甲骨的专著《殷代贞卜人物通考》在1959年出版后,他在学术界的就有很高的地位了,当时在世界汉学界上也很有影响。在海外,有十余篇论文介绍饶宗颐的研究,并有各种文字译本。印度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者叫白春晖(V.V. Paranjpe)。起初饶宗颐和白春晖彼此不相识,是白春晖主动来找饶宗颐的。当时白春晖是印度驻香港领事馆的一等文秘,他在中国留过学,在北京大学听过唐兰的文字学的课,和英国著名汉学家霍克思是同学,尼赫鲁与毛泽东会面时,他曾任翻译。

白春晖与饶宗颐很投契,且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最早是白春晖提出要跟饶宗颐学文字学,作为交换,白春晖教饶宗颐学习梵文。白春晖是正宗的婆罗门,其父是教《吠陀》的教授,所以饶宗颐跟他学梵文很快,一周两次,彼此一个钟头,都有笔记。白春晖把印度学整个做了系统的讲述。饶宗颐学了三年之久,积累的梵文读解能力以及印度学的知识为他此后在南亚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香港时期,白春晖教给饶宗颐的印度学不是佛教典籍,而全是婆罗门教的经典,比如《薄伽梵歌》。《薄伽梵歌》是印度的《论语》,是印度教的、婆罗门教的经典,几乎每个人必念的。因为在印度佛教早已衰落,占主流的是印度教。白春辉鼓励饶宗颐从事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典籍研究,但饶宗颐还是对佛教典籍比较感兴趣,这当然跟饶宗颐中国文化的本位立场有关系,因为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但印度教的影响很小。而且跟饶宗颐幼时家学的传承有关系,饶宗颐的父亲饶锷先生曾研究过法显的佛国记,所以他对于印度的佛教典籍非常感兴趣。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第七章游学南亚访遗览胜饶宗颐1963年去印度。他是应印度班达伽研究所之聘去当研究员的。在印度又跟白春晖的父亲学Veda,即《梨俱吠陀》。《梨俱吠陀》,全名《梨俱吠陀本集》,是《吠陀》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它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与解释,以及与祭祀有关的内容,是印度现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诗集,也最有文学价值。白春晖的父亲没有中国知识,却有法国知识,因为他是在法国拿的博士,他的老师以研究《吠陀》而成名。班达伽研究所的文献非常丰富,他们有几十种《大藏书》,手写本就有几十种。《大藏书》的篇幅较大,解读也需要很好的学问,所以要做相关的研究都要几十年,就是他们的民间传说,都相当于故事海。

1963年秋天,饶宗颐接到班达伽研究所的聘请,是与汪德迈结伴同往印度。汪德迈(Léon Vanden meersch)是经戴密微介绍到香港大学来学习的,主要是听饶宗颐的课。汪德迈是巴黎东方语言学院的博士,后来又在法国高等研究院读博士。汪德迈原先是研究韩非子的,他写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王道》,是关于三代思想的。汪德迈后来进入高等研究院教书,并且长期生活在亚洲,越南、日本都呆过,日文也相当好。汪德迈曾担任法国远东研究院院长,是法国著名的亚洲通。饶宗颐与汪德迈结伴到天竺古梵文研究中心,从事中印文化交流的研究。

这次与汪德迈一同去印度,对饶宗颐非常有利,是难得的机会。那个时候饶宗颐是冒险去印度的,因为当时中印边境刚刚发生过冲突,关系非常紧张,打过仗。好在那时饶宗颐已经获得法国法兰西学院的汉学儒莲奖,而法国的印度学是受印度人尊敬的。印度聘请饶宗颐作研究员,有专人负责接待,他在印度可以到各地旅行,汪德迈同行,事实上是得到法国驻印度的办事机构的帮助,为旅行提供了很大方便,又加上白春晖的父亲是法国留学的,所以顺利地到达印度的中部、南部、东部,又辗转游历了锡兰、缅甸、柬埔寨、泰国等有佛教古迹的东南亚国家。在历史上,玄奘没有去过印度南部,法显只去了印度西南,饶宗颐比他们走的地方多得多了,恐怕可以算是在印度走的地方最多的中国学人了。

2

饶宗颐在印度期间,得以结识有现代玄奘之称的徐梵澄,那时徐梵澄在印度的一个修道院里做研究。徐梵澄是著名的精神哲学家、翻译家和印度学专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书画家、艺术鉴赏家和评论家。徐梵澄于1945年赴印度任泰戈尔国际大学教授,1951年入南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翻译、著述、讲学27年。1978年底只身回国,经任继愈先生推荐,入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徐先生精通8种古今语言,会通中西印三大文化,尝试以“精神哲学”的进路重新阐释古典,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饶宗颐在印度期间,与徐梵澄交往颇多,并有诗文唱和。在离别时,徐梵澄写了一首诗送给饶宗颐,饶宗颐写了一首古风赠答。其文如下:别徐梵澄·次东坡《送沈达赴岭南》韵

海角何来参寥子,黄帽青袍了生死。

知我明朝将远行,携酒欲为消块垒。

宿昔读君所译书,君名如雷久阗耳。

相逢憔悴在江潭,无屋牵舟烟波里。

罗胸百卷奥义书,下视桓惠蚊虻矣。

嗜欲已尽心涅槃,槁木死灰差相似。

劝我何必事远游,中夏相悬数万里。

我言雪山犹可涉,理胜胸无计忧喜。

赠诗掷地金石声,浮名过实余深耻。

凭君更乞数竿竹,便从寂灭追无始。这首诗中间用了三个典故来写徐梵澄的处境、学识和修养。体现了饶宗颐诗歌上的造诣以对友人真诚的关怀。

文中“相逢憔悴在江潭,无屋牵舟烟波里。”是用《楚辞·渔父》中的典故。“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其时徐梵澄郁郁不得志,饶宗颐后来回忆说:“那时徐梵澄在一个修道院里做书记,非常不得志。那是法国人支持办的一个修道院,相当于难民收容所,是个管吃管住的地方,但没有图书可资研究,所以他很苦闷。”把徐梵澄比作被流放的人,足见那时其处境之差。

另一句是“罗胸百卷奥义书,下视桓惠蚊虻矣。”上句是指徐梵澄精通印度吠陀经典《奥义书》。下句典出《庄子·天下》:“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惠施日以其知,与人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其于物也何庸!”桓惠是指桓团和惠施,此句是言徐梵澄精通哲理,下视那些辩者之流,真如蚊虻一样不足道也。徐梵澄为研究印度文化,在印度一待就是三十余年,历尽艰辛,可见其向学之心甚笃。是个真正的学人。比起知行脱节的如桓惠一般的空谈家,徐梵澄当然是视之如蚊虻的。

“嗜欲已尽心涅槃,槁木死灰差相似。”一句也是用《庄子》文中的典故。涅槃,亦作“泥洹”,意译为灭度。即脱离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境界。“槁木死灰”典出《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这两句写徐梵澄已无嗜欲,心得超脱,有如庄子笔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得道真人。

饶宗颐这首诗多用佛典和道家典故,这与赠诗的对象徐梵澄的学养和修行是息息相关,哲人相遇,当然离不开谈经论道。而这些典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世外高人徐梵澄的形象。

3

除了在印度游历以外,饶宗颐又辗转游离了锡兰、缅甸、柬埔寨、泰国等有佛教古迹的东南亚国家。在锡兰期间,他看了许多遗迹、壁画,看到了阿育王时期的建筑等等,应该看的都看了。然后去缅甸的蒲甘(Pagan,古国名,今缅甸境内,与大理毗邻)。饶宗颐对蒲甘很有感情,他写过《蒲甘赋》。后来再到缅甸北部的曼德勒。曼德勒是中国人很早就去的,明代就有人去,现在那里还有些中国人住,汉化很早。离开缅甸后,饶宗颐一行坐飞机去柬埔寨,在吴哥窟待了十几天,参观了那里的古迹。然后又到泰国,在泰国居住了一个月,有华侨朋友资助他参观当地的佛教建筑。

同类推荐
  •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写日记,就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将自己的努力,牢牢的锁定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畴之内。但是有意思的是,他频繁的玩出界,于是他的一生,就变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起来。终其一生,曾国藩孜孜以求的,是成为一个普通人,斗室书斋,揽月自赏。然而这个人生目标,于他而言太过于艰难了。一旦抵达智慧之颠,再求诸于普通寻常,必然是劳而无功。再没有一条路径,比得上对日记的品评,更易于走入当事人的心中。我们品评曾国藩的日记,追溯他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其目的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完美的标范,寻找到人生智慧的真谛。这种对纯净智慧的汲取,不唯具学术上的、思想上的,也包括了丰富我们自己生命价值及意义的必要性。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高更 列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高更 列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尹成君、冯志才、乔伟、马建编著的《高更 列宾》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高更列宾》对高更、列宾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热门推荐
  • 警界阴阳师

    警界阴阳师

    雅尔市虽然是县级市,市内却娱乐场所林立,黄赌毒及各种丑恶阴暗的社会浊流涌动,官商勾结、官黑勾结屡见不鲜,社会治安极其复杂。同时,畸形的经济繁荣又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蜂拥到雅尔市务工,其中自不乏身负罪行的杀人犯、抢劫犯、刑满释放人员,以及有着诸如恋尸癖、恋童癖等形形色色嗜好的变态狂,他们,还有她们,都是我们的对手与猎物,无时无刻不在这座城市里制造着血腥、暴戾、杀戮与种种超乎人类神经承受极限的令人发指的恐怖罪行。而且,每一个案件真相的背后,都是一段脉络清晰的犯罪嫌疑人令人毛骨悚然的犯罪心路历程,揭开真相,就等于开启了咿呀作响的地狱之门,门后的真相,往往会令你窒息,你准备好了吗?
  • 我的老公不是人

    我的老公不是人

    从山上回来,我接二连三遇到了无法解释的事情。每到晚上,一个看不清模样的男人的到来,我可以清晰感受到他触碰我肌肤那种冰冷的感觉。他是人还好,但偏偏他不是……
  • 元阳师

    元阳师

    强者为尊的世界,废柴陈逍羽还不如一个乞丐。一本神秘功法,让他成为了元阳师的克星——伏阳师!同级较量,脚踏八方才俊。越级挑战,随意轻松取胜!霸气不失柔情,这就是陈逍羽以真元帝君为终极目标的奋斗之途……
  • 畅读三国励志人生

    畅读三国励志人生

    本书以励志为主,以解读故事为辅的形式对《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进行再解读,以这些故事中隐藏和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处事哲理来指引读者。
  • 福妻憨夫

    福妻憨夫

    勤劳姑娘梁静萱好不容易医大博士毕业,眼看着就苦尽甘来了,她容易吗她!为什么才“咯噔”一下,连个水漂的都没有,她就来到了这不知名的年代。穿越就穿越吧,可是为什么她还是一村姑,村姑就村姑吧,好歹她做过,有经验,可是为什么让她摊上这么一个男人。天啊,她可不可以换一个人当她的救命恩人?不可以?哼,好在她有随身宝山,一样将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 两面杀手

    两面杀手

    违抗宇宙主宰拉卡斯的圣令,银河大帝奥菲斯被处决,神力,记忆被封,重新投胎做人,再次在人间修行。一位银河系的主宰,转世成为绝世杀手,演绎了一场绝世盛宴!
  • 审判主宰

    审判主宰

    据说,天使代表了纯洁和善良,恶魔则代表了邪恶和毁灭,当这两者合二为一又会怎么样呢?“老大,我这恶魔形态可真威风,要是去大街上溜达一圈,那回头率绝对百分百吧!”南宫飞微眯着双眼,看看眼前恶魔之火环绕全身,并且还长了两个恶魔之角的头号战将李虎:“我说虎子啊!你要是敢维持恶魔形态,到大街上去瞎晃悠,我保证不出一个小时,绝对会有人抓你去切片研究...!”
  • 墨黑蔷薇:强吻999次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腾龙大陆

    腾龙大陆

    在这片神奇的腾龙大陆中,魔法,科技,武学……一切的一切应有尽有,5个能力迥然不同的天才聚集在一起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