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0500000003

第3章 人生底色(3)

时间一长,秉衡心底慢慢升腾起上学的强烈愿望。晚上,他会竖起耳朵留意姐姐她们的说话内容,那些都是功课的内容,不知怎么秉衡却试图想去接近了解。有时,他趁姐姐们不注意,悄悄地去翻阅她们的课本。课本上的字们安静地躺在书页间,一行行整整齐齐,似乎等待有人来唤醒它们。但字里行间对于戴逸来说,似乎都是悬崖峭壁,令他无从攀登。秉衡想到小学的课本,因为逃难姐姐们还带出来几本,他便从那几本着手。这样,秉衡暂时丢开了那些闲书,一个猛子扎进课本里面去了。没几天,家人便发现了这个秘密,都约好似的不作声,心里却在暗暗高兴。夜晚来临,大家照例坐在饭桌前做作业。不知何时,秉衡也坐了进来,他埋头看书,时而蹙眉,时而舒展,有时自然会请教姐姐她们。秉衡给自己安排了作息时间,每天早上跟姐姐们一起起床,有时甚至比她们起得更早,洗把冷水脸后便捧着书本进行晨读。白米粥的清香飘满屋子,母亲已买来了黄灿灿的油条。吃完早饭,两个姐姐背起书包往外走,邻居的孩子等在门外一起上学呢。秉衡连忙爬上窗台,看着姐姐她们边走边说话,布书包斜背在身后,非常好看。他目送两个姐姐上学,直到消失在巷口为止。接下来的时间,秉衡便按照计划复习课本。课本是大家想办法借来的,破破旧旧的一叠,它们等着有心的孩子重游知识的海洋。碰到不懂的问题,秉衡一笔一画地在本子上记录好,盼着晚自习好请教两个姐姐。

4.少年俊彦

就这样,秉衡的求知欲被点燃了,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通道,它通往自我、通往学校以及未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日夜补习,秉衡很想考一所中学,想跟姐姐们一起背着书包去上学。那年夏天,秉衡幸运地考上了著名的苏州中学。

虽然因成绩差只是个备取生,需要候补正取名额,但也终于有了上学的机会,这对秉衡来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1939年,在苏州中学求学苏州中学有着“千年府学”的美名,早在北宋年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其后薪火相传,桃李芬芳,历经千年,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抗战期间,苏州中学曾迁校上海租界等地坚持办学,也给渴望读书的学子带来了无限希望。

苏州中学离家很远,临时校舍设在四马路外滩。上学路远并不怕,重要的是拥有了学习的机会。每天早上秉衡很早起床,匆匆往嘴里塞点吃的就出门了。1938年,日本军队已经控制上海,只有租界相对安全,不少孩子在大人的护送下去读书。秉衡背着书包,在清晨的薄雾里机灵地穿行在街道上。虽然住得远,但秉衡到得很早,一到教室就捧着书本看。由于是备取生,只能坐在最后面听课。正取生是按个子高矮排位置的,班里有两位年龄最大的同学个子也最高,他们也坐在最后排,正好跟秉衡同桌共学。秉衡自己备有一个问题本,每每有弄不明白的地方便记下来,及时请教同学。两位同学品学兼优,且乐于助人,看到矮小年幼的秉衡好学上进,便很主动地帮助他。没多久,三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俗话说近朱者赤,同学的榜样无形中影响着秉衡,不知不觉改了顽劣的脾性,激发出无穷的潜能,学习进步很大。苏州中学名师汇聚,课上课下潜移默化地使同学们懂得了做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做人的道理。秉衡最爱上的是语文课,邵老师精通古文,他教学作风严谨而有趣味,还经常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邵老师还倡导吟诵古诗文,他教导学生抑扬顿挫地吟诵,这样有助于领会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美。小学时期,秉衡就喜欢上了吟诵,父亲对他的帮助很大。汉语诗文的吟诵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声声古音非常宝贵。像唱歌一样的吟读,不但诗文容易记住,而且更容易进入其意境。这种熟悉的调子让秉衡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感觉。不仅是语文成绩,秉衡其他各科的成绩也突飞猛进,且稳步上升,终于摘掉了劣等生的帽子,成为班上的优等生,与两位好同学在学业上齐头并进。

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在爱国教育人士的庇护下,秉衡与诸多学子幸运地在上海租界读书。但是好景不长,1941年底,电波越过太平洋上空,传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美国与日本正式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新的局面。警报声声,上海租界被日军占领,暂时安定的学习环境被打乱。为了学业,秉衡回到故乡常熟上中学,插班就读高中一年级。

在成长道路中,秉衡幸运地遇到几位好老师,先是小人书唤起了他对历史的特殊兴趣和爱好,而后初中时光让他爱上诗文词赋,高中三年更让他垒实了古文修养。这一年,学校新增一门中国文学史课程,课本由欧阳溥存编写,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秉衡入学时课程已讲到汉赋,杨毅庵老师的讲课非常精彩,一下子吸引了秉衡。正是杨老师的殷殷教诲,帮助秉衡奠定了历史研究的知识基础,成为秉衡在学术领域的第一个领路人。

杨老师出生书香门第,且家学渊源,精通古文及历史。杨家是常熟四大古镇之一的恬庄之望族,族人中名家辈出。比如杨沂孙、杨泗孙兄弟,前者为清代书法家,以金文入篆,为篆书艺术的拓展另辟蹊径;后者是当年恬庄榜眼,博通经史,曾任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协修、纂修、总纂,国史馆协修和太常寺少卿等职。杨老师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又是无锡国学专修馆高才生,成年后立志传授古典文学之精粹。杨老师上课不用课本,因为古文精华早已刻入他的脑中。他的讲课如庖丁解牛,流畅自如,引人入胜。常常先是吟诵一番,“吴吟”之魅力令同学们入境。秉衡在心里默默地跟着老师吟诵的节奏,诗、词、文、赋的精妙于韵律间传递,琅琅上口,神妙之极。感受了文章之美,杨老师便会娓娓道来其背景、立意及用笔等等之妙,且旁征博引,开拓学生思路。杨老师很喜欢新来的学生戴秉衡,课后他总是有请教不完的问题,看到这个16岁的少年如痴如醉于古文之美,不免要给他“开开小灶”。一篇篇诗文似一颗颗珍珠,需要有心人用线串联起来。杨老师让秉衡学会从其他书籍中查找资料,比如汇集一代文士诗人的小传资料成册,用钢板刻印后发给同学们参考。秉衡帮着老师查找资料,抄写作品,成了杨老师的小助手。寒暑假之际,杨老师在家里开设课堂,为秉衡等学生悉心教授古文,讲解《左传》《诗经》《荀子》《庄子》《昭明文选》等古籍之精妙。在杨老师的辅导下,秉衡接触到经史子集各部类的书籍,令他开阔眼界。

秉衡最喜欢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课,文学和历史的迷人,使他想方设法在课外找寻精神食粮。由于战争的破坏,人文荟萃之地已风光不再。令人欣喜的是街市上还有几家小书店,摆着各种线装书,成了秉衡经常光顾的地方。经营旧书店的老板也是失意文士,店门是敞开的,允许大家随便翻书,这正好给了秉衡一个看书的绝好机会。旧书店里只能站着看书,光线昏暗,时间一长便有点吃不消。尽管这样,旧书店仍是秉衡的课后乐园。他贪婪地、不求甚解地翻着经史子集、诗文词曲,对什么都感兴趣。酷爱看书的秉衡也喜欢买书,从小学时期的或租或买小人书,到高中时代的逛旧书摊,他把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都用在买旧书上了。时间一长,秉衡也积存了一些经过慎重挑选的廉价线装书。自从听杨老师讲解《昭明文选》后,他很想拥有一部《昭明文选》,但那样的“大部头”已超过了他的购买能力。碰巧有次旧书店刚到了一部《昭明文选》,由于残缺多卷,卖价很是便宜。喜出望外的秉衡凑足了钱,终于把这部“珍本”抱回家里。灯下,看着这部印刷精美的大字本《昭明文选》,秉衡多想让它成为自己小书库的“全本”,于是下决心抄写补齐它。功夫不负有心人,秉衡利用课余时间又是抄写、又是装订,忙乎了一个月才补足了这部“珍本文选”。高中毕业时,秉衡居然也拥有一个小小的书库,它是多年来苦心搜集和积攒起来的,几乎每一种书都能唤起一段美好的回忆。

多年以后,历史学家戴逸回顾那段时光,感慨万千:……中学时代,数理化课程很繁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在应付了这些课程之后,总还要匀出时间去浏览历史和文学书籍。有时跑到旧书店,有时钻进图书馆,有时就在家里小楼上,在买来的书上,用红蓝色笔,浓圈密点。我那时不懂得写卡片、做笔记的方法,唯一的读书法是标点断句,这种方法很简单省事,靠这种方法当然不能深入理解书籍的内容。但为了把古书标点开,也须要动动脑子,仔细去寻绎它的意义。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独坐小楼之上,青灯黄卷,伊唔讽诵,手握彤管,朱蓝粲然,竟也自得其乐,我就是这样不求甚解地读了不少古籍。这些书籍确是我的良师益友,它向我娓娓诉说着我国悠久古老的文明发展的历史,讲述着我们祖先生活着和斗争着的那个时代的生动故事。我在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辉煌宫殿中摸索着,可我并不是有意识地在寻求知识,而仅仅是课余的爱好,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戴逸:《我选择了历史专业》,《皓首学术随笔·戴逸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5—196页。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独领风骚:毛泽东解读

    独领风骚:毛泽东解读

    本书分24章,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全部诗词,以年代为序,以历史变革为线,以情感历程为论述场景,将毛泽东激扬文字的青春,婉丽悲欢的爱情,运筹帷幄的决断,抑郁困顿的沉浮,坐地巡天的浪漫,风流人物的慷慨,乱云飞渡的从容一一展现出来。文字优美飘逸,笔触酣畅淋漓。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夜枭哑后

    夜枭哑后

    她是一个及不安份的女人,为求刺激,身在富贵之家的她毅然选择了“双面间谍”这一危险与挑战系数同样高的职业。她是将军长女,丞相外孙,皇后首选。她有着令天下女人钦慕的高贵血统和身份。可惜她天身哑疾,头脑痴滞。从小被家人放弃。当这两个人融为一体时,便有了夜枭!夜枭,在大琼国,就像一个待解的迷,她特立独行,真实而强悍的存在着!皇帝的一道圣旨,硬将独自寻乐的她,卷入了一场老套的政治斗争中。她本应乖乖做一枚任人摆布的棋子。奈何!她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棋手。
  • 远离尘世的幻想之乡

    远离尘世的幻想之乡

    这是一个少年穿越到幻想乡的故事,少年:“哈哈哈哈哈哈,我要在这里大开后....啊,紫MA,不紫姐姐绕过我吧,我不要被隙间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青萧

    青萧

    我爱着你,就像是在暗夜中盛开的梦花它是那么的美丽,却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我爱着你,就像是浮游在黑暗里的鬼魅。心中渴望着光明,却又惧怕光焰的灼烧――“你,从来就不属于我。”“呵!可笑,没想到头来你还是爱她。为什么?为什么……”“如若可以,我愿我们从未遇见。”
  • 旧晋书九家辑本

    旧晋书九家辑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之驭魔师

    水之驭魔师

    三个古灵精怪的女孤儿,三颗神奇的魔石,牵扯出五个人的命运。魔多预言师口中的“地球的心脏”——木之法师,“地球的眼泪”——水之驭魔师,和“地球的怨念”——暗之人偶师就是她们?从小失明,睁不开双眼的月洁妹妹居然是“地球的曙光"——光之治愈使!”你们六个是地球的未来,地球的希望!不要让爸爸失望……“残缺的记忆片段,掩盖的,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它的背后,又有什么扭曲的信念……围绕着”水“的故事,就此展开……
  • 娶妻无德:踢爆高冷王爷的蛋蛋

    娶妻无德:踢爆高冷王爷的蛋蛋

    现代,一个海贼大姐头死了,古代,一个生在宰相家,却因为未婚先孕而受尽欺凌的可怜女子复活了,斗恶奴,打贱婢,杀姨娘,统帅绿林三军踩皇城!这是一个只能用一个“帅”字贯穿一生的女人带着她的魂淡萌宝打家劫舍,亡命天涯的故事
  • 尘世雨云

    尘世雨云

    玉帝之子天佑在现实生活中因被爱诱惑,趣味不断,风流不断,尴尬不断,风波不断,并因罪恶逃离现实,率众美女穿越未来……该书规模及其宏大,借尘世风情,不仅要描写一个时代的荒诞的文明,还要描写一个未来的社会,而且还要揭示一个科幻与社幻的未来。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消费真相

    消费真相

    现今商家营销手段铺天盖地,夸张、真假难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有些营销手段会隐瞒商品的真实情况;有些营销手段名不副实,“张冠李戴”;有些营销手段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迷惑消费者。消费者怎么来应对商家的这些营销手段呢?怎么才能透过“广告”和“营销”,清晰地识别商品呢?本书通过对商家最常用的、最容易让我们迷惑的营销手段进行剖析和解读,让您看清手段的本质,从而摆脱盲目的购物,更理性地消费。
  • 走进耶鲁

    走进耶鲁

    苏炜的散文,无论是记人或叙事,均坦诚投入。本书是他对耶鲁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随笔集。书中既有他在耶鲁讲学的一些趣事,又有校园文化留给他的思考,还有对一些名家著作的读后感。耶鲁对他来说就如同枕书而眠的梦乡,另他深深依恋。这就是缔造了300多年传奇历史,以“光明与真知”为校训的学术圣殿——耶鲁大学,让我们跟随一个很“美国”的中国人一起走进耶鲁,探寻一个旅美作家的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