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0300000003

第3章 少年生活(2)

这大拐棒胡同1号是一座四合院,而且是北平西城唯一有楼房的院。院子里的人家都喜欢种几棵树,有枣树、棉子树和夹竹桃,还有梨树和蓉花树。北房是木结构的两层小楼,顺潮家就住在北房楼上。楼下陈家是广东顺德人,也在铁路局上班。顺潮家住的北房,正是当时北平西城唯一有楼的那间房。顺潮为此还得意过,有时他和同学站在北海公园白塔底下,他会指着西城一大片平房之间突起的一间楼房说:“瞧见了吗?那就是我家。”

那时四门大牌楼还在,离牌楼大约两三百米处,有个“西安市场”。市场里除了熙熙攘攘的各色小摊小贩外,市场东头还有书铺,书铺对面有茶馆,茶馆里有表演。市场中央有一片空场,顺潮家离这市场可近了,读高小和初中的几年间,每天放学后,顺潮便拐进市场去看书、听书。星期天和假期,他也常带着弟弟顺伶去逛那市场,看书听书。空场旁边的那个小书铺成了顺潮天天去看小说的地方。这个小书铺里新书旧书都有,卖书兼收购旧书。这个书铺和市场里的曲艺表演潜移默化地给了顺潮不少熏陶,让他从中获得了一些传统文化和曲艺的滋养,为他后来成长为漫画艺术家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还在顺潮念高小的时候,父亲看他喜欢画画,就特地给他买了一套线装的《西游记》。书里面有许多精美插图,令顺潮非常高兴,常常翻看,爱不释手。升入初中后,父亲怕他误了功课,就不再给他买小说了。可是他看小说看上瘾了,除了常到市场的小书铺看书外,还用自己那套《西游记》到书铺换一套薄些的小说带回家看。看完了,又去换一套更薄的看。换了多次后,薄得不能再换了,就又添点钱另换一套厚的。就这样,书铺里的线装书他都看得差不多了。很多线装小说里都有插图,他便把喜欢的插图描下来,有时还按小说中的情节自己想着画点什么……

父亲注意到他从读高小时就喜欢上图画课,也喜欢在本子上照着英文课本里的插图画画,还爱在家里墙上画一些涂鸦之作。有心培养儿子的父亲在顺潮初三时,便托人和当时北平美术界颇负盛名的国画家徐燕荪说好,请他每逢周日上午教顺潮一次画画。就这样,顺潮得以跟着这位有名的徐老师学了两个多月。可是后来父亲就被裁员了,经济状况急转直下,顺潮不得不中断了学画。虽然跟徐老师学画的时间不长,但徐老师经验丰富,精心指点,让他确有长进,对水墨画技法有了初步了解。初中教图画课的老师常把顺潮的画张贴到墙壁上,让同学们观摩。有一次,图画老师还特地奖给了他一盒水彩颜料,以资鼓励。

这段时期,《实事白话报》上每天连载漫画《毛三爷》,顺潮喜欢看这连载漫画,他从中开始受到了漫画的启蒙教育。当然,在这个时候,顺潮还没有想到自己日后会当画家,更没有想到要画漫画,而且是画一辈子的漫画。

顺潮后来无意中走上从事漫画创作的道路,是因其他一些因素决定的。但他后来能走好漫画创作这条道路,却是与他这段少年时期受到的影响和熏陶分不开的。他在晚年不止一次地回忆道:

“那时我开始看小说,从《西游记》、《三国》、《水浒》、《聊斋》、《济公传》、《七侠五义》、《粉妆楼》、《说岳传》等等,到《雍正剑侠图》这些武打、滑稽小说我看个遍,都是从高小和初中这三四年在这里天天看的。书铺对面是茶馆,里面有唐山皮影戏表演。空场里有杂技和曲艺表演:撂跤的,打弹弓的,变戏法的,说相声的等等。我常带着弟弟去听说唱鼓书《杨家将》。后来还常骑车去西单商场听高德明、绪得贵、张傻子(杰尧)、朱阔泉(外号大面包,侯宝林、王凤山的师傅)说相声。”“我后来从事漫画工作,和常逛市场看曲艺表演有关,受影响。我爱看滑稽表演,还爱看滑稽幽默内容的书,……有人问起我画漫画的原由,我说我是由‘市场文化’培养的。《聊斋志异》不但文字很美,其中有不少幽默情节和笔法,令人喜爱。现在许多年轻人只看白话译的《聊斋》,那真可惜了!白话很难译得不失原味的。”

1933年,顺潮初中毕业,要升入高中了。

在此之前,顺潮他们家一切都蛮顺心。他顺利念完了高小、初中,哥哥也考入了北平大学工学院,弟弟、妹妹读小学,儿女懂事,家风仁爱,一家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父亲在铁路局工作可以说是“铁饭碗”,月薪120元,收入稳定,尽管局里不时欠薪,但生活还是过得不错。房租每月用去12元,雇保姆(当时称“老妈”)养护小妹妹和弟弟,每月仅3元。瓜菜价格很便宜,胡同老太太到油盐店打几大枚香油,走时顺手拿上几棵葱、一块姜不付钱,掌柜的见了也只笑笑不说话的。顺潮上初中时,每天家里给一毛钱,他就能在西安市场里花两大枚铜板买一碗豆浆、一套烧饼子当早点,中午在学校附近小饭店花10大枚就能买一份炒饼或烩饼,“高汤”还是免费的。那时父亲下班时,路过四牌楼的食品店和街角的海鲜铺子,常常顺便就买些糕点鱼虾回来,黄鱼、白鳝、黄鳝都是他们家的家常菜。

可是,就在顺潮要升高中的这一年,父亲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他们家原本平静安逸的生活被打乱了。

这年,因铁路局文牍课改了名字,课长也换了。新上任的课长带来了另一帮人,将原来的文牍课作解散处理。顺潮父亲被裁员了,只好决定携妻小返回广东中山老家。因为经济一下子变得很拮据,父母亲就打算不让顺潮留在北京念书,跟他们一起回中山。父母亲还说就算再念下去也还可能是个“败家子”,不如不念了——看来顺潮童年时在老家乡下由相士看相时说的这话,还一直是父母亲心中驱不散的阴影呀!

就在顺潮面临失学痛苦的关键时刻,在绥远(今内蒙古)做铁路小车站站长的叔父开口了。他说,“不让顺潮这孩子念书可惜了,得念下去!顺潮的学费开销由我来管吧。”就这样,顺潮才得以留在北平继续念书了。叔叔的援助,改变了顺潮日后一生的命运。

于是,除了顺潮和二哥留在北平上学外,全家便迁回广东老家去了,他们家原来住的大拐棒胡同这间房子也租不起了。退了房,顺潮因无家可住,本来应升入市立三中高中的他,只好转学到弘达中学第二院,因为弘达中学有宿舍,可以住校。二院在月坛内,远离闹市,学习条件较好,管理也严格。

在这里,学生们听不到嚣闹的市民吵嚷声,也没有繁华的商铺和娱乐场所,是个可以安静读书的地方。学校内有饭堂,包办伙食,有小店铺,卖日用品,学生一学期不出校门都可以。离学校不远处有一家叫“虾米居”的小饭铺,卖的兔肉很有名,一些学生有时也去那儿吃饭。校园外面是一片庄稼地,出校门只有一条路进城,就是到阜成门。学生有时出校门也就是为办什么事才进趟城。顺潮呢,也没什么事要办的,无论课后、周末还是假期中,他都不离开学校。

弘达是一所私立中学,校长吴宝谦先生是东北人。弘达与志成中学是当时北平两家规模较大的私立中学,两家互相竞争,争相聘请有名的教师。弘达中学的马文宅等几位数学教师和物理老师、生物老师名气都不小。教顺潮他们这个班英文的教师是和林纾合作翻译过多部外国文学作品的英国留学生陈嘉林先生,国文教师是著名作家蹇先艾先生,体育教师是全国运动会比赛中的“三铁”冠军刘仁秀先生。

同类推荐
  •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是一部传记体小说,塑造了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李真果,他遍读圣贤经典,问道玄门绝学,精练各派武术,集武功、丹道、道家医术绝学于一身。本书以社会性质截然不同的几个时代为背景,通过传主所经历的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初期等历史巨大变迁,讲述大道士李真果穿越百年、历经艰辛磨难的传奇人生,彰显其爱国爱教、悬壶济世的美德,全面而真实生动地反映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载道行道的修真之旅和中华民族精神及人格风范。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热门推荐
  • 七年的爱

    七年的爱

    部队退役的星阑归于平淡生活之后,拥有了一段期待已久的爱情,然而这份爱情的期限,却只有七年……
  • 闪婚蜜爱:总裁老公宠不够

    闪婚蜜爱:总裁老公宠不够

    她家徒四壁,还有一个好赌的老爸,一场豪赌,把她卖了。而他是C市最有权势的钻石王老五,所有女人疯狂的对象,一纸婚约,却和她捆在一起。第一天,某男从床上跳起来:“昨晚是我第一次,你得负责。”某女舔了舔嘴唇,笑吟吟:“证都领了,负什么责?”某男欲哭无泪,下一秒,一道比他还娇弱的身子抗起他,丢上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本为魔

    仙本为魔

    他拥有修仙界万中无一的龙阳之体,但却没有修仙者必有的灵根,他身为陈家猎头之子,却身体孱弱,招人耻笑。遇到了灵界大魔天尊,拜其为师,修出灵根,少年踏上腥风血雨的霸途,震慑天地的大魔之道。吞虚寿,获灵根,被称魔,却做仙。仙本为魔,傲然天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寄陕州王司马

    寄陕州王司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阵临天下

    阵临天下

    天地万物皆是阵,有阵者,可证道!然,人族忤逆天意,降罚,阵已损!人族不甘,寻一线契机,封万物之阵融于己身,完善己阵,逆天意而行!————古玉洞开节点,闻人杰偶然降临这方世界,携废材半筹阵身,成就无上封阵师!一切的起点,就从那不一样的退婚开始……
  • 轻松腌卤拌

    轻松腌卤拌

    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全新的家常菜谱,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不死财神

    不死财神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日子过得有一些极端。我想我还是不习惯,从财神到极品废材。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魔晶一天比一天难赚。朋友常常有意无意调侃,我也许有天该去抢抢魔核。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重新修炼怎么也看不到岸,那个后面还有一班天才追赶哎呦。想出人头地,是越来越难。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陌生的世界何处有我的期盼。没有了家乡的手下,现在的我更觉得孤单。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财神都快变成了瘪三。我问元神说怎么办,他说基本上这个很难。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周围还都是些傻啦吧唧的同伴。好多仇人嫌我进步太快,那是我每天苦干实干。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我比较烦。我的实力不到从前的百分之三。每天的工作排得太满,异界的女生有些高不可攀。书友群一号:76141458
  • 唯仙不破

    唯仙不破

    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他本与世无争,逍遥自在,只想征服女人,无欲征服天下,但他身上流着不一样的血,注定他不能平凡地度过一生……由此,一匹黑马从三界杀出,天地动容。既然他来了,这个世界注定因为他而改变……“我之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只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你”
  •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重生之火焰顽主

    重生之火焰顽主

    宛如神的声音,自然崇尚的天籁,带给世人净化灵魂的歌曲,她们是在聆听,若似神交的知己。几十亿的聆听者习以为常,她们虽有着别的最求,但心中他总占着那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