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0000000057

第57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四)(4)

胜鬘夫人认为,由此边见就会生四种颠倒的认识,所谓“于五受阴(身),无常常想,苦有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这当然是错误的,不是“正见”。但是,“如来法身”与“五受阴身”相反,他不但具备“常乐我净”,而且是通向“常乐我净”的实体。“常乐我净”属“涅槃四德”,这也意味着“大般涅槃”即是获得“如来法身”。这种认识完全正确,属于“正见”。于是胜鬘夫人就构造了一个链条:“如来藏”冲破“无明壳”,转名“如来法身”,此身即是“大涅槃”的成就者,他的特性是与世俗“五阴身”绝对相反的“常乐我净”。如是,一个具备永生、常乐、自由而高洁的佛身形象就这样竖立起来了。

但是,对于这种如来法身,虽为“意生身”者也不能得见,例外的倒是凡夫众生:信佛语故,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非颠倒见,是名正见。何以故?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于佛法身作是见者,是名正见。(《胜鬘经》,下同)理性思维不可见的,依靠对佛语的信仰倒是可见,所以信仰也是“正见”。用信仰保证“正见”,在大乘某些经文中也有,但明确“信佛语”即是“正见”者,还是很稀罕的。

以上是“如来藏”出离“无明壳”后的事,所谓“果位”。当它处在“因位”时,即是“无明壳藏”的如来藏,则是五阴众生生死流转之所依,所谓“生死依”。胜鬘说:生死者依如来藏。依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如来藏是自性清净,生死是烦恼;但生死烦恼却依存于自性清净,而且正因为生死依存于如来藏,所以无法知道生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本际)的。尽管如此,但不能说如来藏有生死,如同不能说如来藏即是无明烦恼一样。于是,何谓生死?经云: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名为生死……此二法者,是如来藏,世间言说故,有生有死。死者谓根坏,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如来藏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世尊,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来藏。此处“诸根”,指肉身而言。按业报轮回说,肉身之此没彼起,其性无常,属“有为法”,是“如来藏”的世俗性表现:肉身依靠如来藏存在,由如来藏支持而有起有灭,所以如来藏是生死的承担者,是生死的主体。但是,“如来藏离有为相”,属“无为法”,无生无死,“常住不变”,“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与佛法没有差别。其要“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即超越生死世间者,亦即“是如来藏”,因为只有依持如来藏,依靠如来藏,才能建立断脱无明的根据和途径。

因此,如来藏既是世间之因和依持者,也是出世间之因和依持者。世间与出世间,都建立在如来藏内。

仅就佛教自身言,如果不承认如来藏,就无法解释“厌苦求灭”这一佛教断定为人生普遍心理得以产生的缘由。经云: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何以故?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世尊,如来藏者,无前际,不起不灭法,种诸苦,得厌苦、乐求涅槃。众生之所以厌恶生死,欣乐涅槃,全因为有如来藏的存在。原因是,传统认为众生的心识,只限于“六识”及与之相应的思维和道德活动,即所谓“六识及心法智”。心识的这种运作方式是“刹那灭”的,即生即灭,丝毫没有暂住的时刻,因而不具有接受众苦或种植众苦的机能,当然也就不会有厌世苦、乐涅槃的可能。因此,这就需要一个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精神主体,既可以接受或种植生死轮回之苦,也可以成为厌恶众苦、欣乐涅槃的根源,而“如来藏”就是这样的主体。

这样,由传统佛教创建也符合世俗认识的,那个以“六识”为“心”和“心所有法”为基础的精神世界,以“刹那灭”为由提出质疑,重新建构了一个统一“六识”和“心所法”,同时赋予以蕴含全部烦恼法和清净法在内的精神总库——如来藏。如来藏是统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精神活动于一体的产物,也是大乘佛教主张多识说的先声。

据此,人们也可以对上述的“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作另一种解释:如来藏既是世间生死的本体,也是出世间得涅槃的主体。从这个主体的两重性考察,则“空如来藏”,可以指“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以其摆脱一切烦恼,无任何烦恼,说之为“空”;所谓“不空如来藏”,谓“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义佛法”,以其具备所有佛法,说为“不空”。两者所表达的,都是自性清净,常住不变,而且正是这清净不变,成了流转生死和修习涅槃的实体。那么这样的实体,应该是什么呢?经文强调,“如来藏者,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而实质上,它正是贯穿在“我”、“众生”、“命”、“人”中的一种生命体,即“我”——与“如来法身”之具备“常乐我净”一样的“我”。

求那跋陀罗还译有一部经,名《大法鼓经》,其中佛言:众生轮回生死,我不自在,是故我说无我义;然诸佛所得大般涅槃,常住安乐。(《大法鼓经》卷二)“我”就是如来藏,“我不自在”,就是如来藏为生死烦恼所缠缚,也就是“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犹如金之蒙垢。一旦“除彼金垢,尔乃见金”。“如是我者,生客烦恼;欲见我者,作是思维:今当推导我及垢本”,决不可得;“若勤方便,除烦恼垢,尔乃得我”。得“我”即是得“涅槃”。

把“常、乐、我、净”规定为涅槃四德的,是《大般涅槃经》;把涅槃四德归结为统一的如来藏的,是《胜鬘经》;将如来藏直解为“我”的,是《大法鼓经》。从明确的“无我”说走向明确的有“我”说,是佛教义学的重大转变。佛教经论中羞羞答答地说“我”者,并不稀奇;如此明目张胆地提倡有“我”说,则十分罕见。但《胜鬘经》毕竟胜于《大法鼓经》的地方,是它把羞羞答答的“我”转化为“意生身”、“如来色身”,并将他们安排在我们生活的“五欲”世界中活动,可文字上还得主张“非我”。

从佛教哲学上说,“我”是“自在”;“自在”则是“绝对自由”。每一有情都有一个为烦恼系缚的“我”,等于肯定每个人都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本性,追求涅槃即是追求自由;获得自由就是获得涅槃,也就是佛。但最终把实现自由寄托在这种“涅槃”那里,不免是一种遗憾。唐宋时期的禅宗,是中国佛教追求自由的代表,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普请”的农禅上,显得更加亲切。

《胜鬘经》、《如来藏经》、《大法鼓经》以及以后要详谈的《楞伽经》,在中国藏传佛教的某些密教派别中,也被奉为修学的主要经典。从此说开,话可以很多,这里就免了。

大乘佛教哲学,普遍争取统一部派佛教的多元论倾向,然而所建一元论并不全同,如来藏也是一种一元论,但并不彻底。它在理论上,给义学家留下了一个难解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本来“无明住地”与“如来藏”都是无始来独立并存的,可在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原因,无明烦恼竟把如来藏缠缚起来,使其染污?既然自性清净,为什么还能受到污染?这都是些莫须有的烦琐哲学问题,但它涉及的是,世界何以发生与人生何以清净安宁这样的重大宗教课题,是回避不得的。《胜鬘经》也企图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最后有这么一段理论性的解答: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何以故?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刹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而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实眼实智……如实知见。这个解答,其实就是疑惑。于时,世尊也肯定了胜鬘夫人的疑惑: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不可了知。此中所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的“烦恼”,既包括“不善”,也包括“善”,此善恶之性,属“有为法”,其特点是“刹那灭”,故以“刹那”作这两种烦恼的定语;但善或不善依附的“心”,是指“自性清净心”,其性常住不变。任何烦恼,一旦生起,立即熄灭,哪里来得及去染污常住的清净心?所以说“心”与“烦恼”互不相触,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这是理论层面讲的。然而事实是,或者佛经明确说,烦恼是存在的,烦恼染心也是存在的,这又如何解释呢?胜鬘解释说,这个问题不是她所能解答的,因为唯佛才能够知见。但是佛也没有回答,这就成了《胜鬘经》有意存疑的问题。提出问题而不回答问题,特别再三地表示不可了知,这在其他佛经中也是难得一见的现象。

依《胜鬘经》的逻辑推论,烦恼藏缠缚如来藏,这是一切世间的共因;如来藏以自力清除烦恼藏,则是一切出世间的共因,所以不能说两者没有关系。但两者都是无始时的存在,都与现行的心识关系不完全相应,因而是平行的,实质上也都是永恒的。因此可以说,《胜鬘经》表达的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善恶染净二元论,有可能也是受摩尼教的影响。

§§§第三节《佛性论》中的“如来藏”:

“如来藏”进入瑜伽行派的轨迹《佛性论》四卷,隋《众经目录》未题作者,陈真谛译,至唐《开元释教录》增记天亲造。天亲亦作“世亲”,与其兄长无著,同为印度瑜伽行派的奠基人。在中国汉译和介绍这一派的理论体系中,有两大家:一是南北朝时期的所谓“旧译家”,一是唐代的“新译家”。“新译”的主帅是玄奘,“旧译”的代表在南朝的就是这位真谛。这两家发生过不少争论,对于这两家关系的研究,至今还在继续;由于两派的差异,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历史上可能有两个无著、世亲。在一定程度上,《佛性论》反映了“如来藏”思想进入瑜伽行派理论体系的一段历程,也可能是旧译家接受“如来藏”思想,用以改造“阿赖耶缘起”说的一种证据。为什么这么说?这有两种现象可以解释:

第一,从现有的汉文译经看,将“如来藏”引入瑜伽行派的“八识”论以构造唯识学的经典是《楞伽经》;此经的初译四卷本,译者与《胜鬘经》的译者是同一个人,都是求那跋陀罗。此经卷二引经谓: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此处所引“修多罗”,毫无疑问就是《胜鬘经》。又,四卷《楞伽经》中同时使用了“藏识”这个概念;一般作为“阿赖耶识”的意译,只是没有直接涉及与“如来藏”的关系问题。

第二,《佛性论》不完全是翻译著作,或许根本不是翻译著作,而是真谛就“佛性”有关问题的综合性阐释之作,甚至不排除是他的弟子辈的加工注疏。它以清晰的语言、颇强的逻辑证明表达思想,其中之一,就是以“如来藏”破除“阿梨耶识”。

对于《佛性论》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新旧两译或两个无著、世亲这段佛学历史,所以放在这一章节中来谈,从中也可以见到“如来藏”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我们说《佛性论》是真谛一系的编著,主要根据是,论文所解释的内容,都是当时已经翻译为汉文的经典,特别是上述的《胜鬘经》、《如来藏经》和真谛自己译的《无上依经》,以及《大般涅槃经》等,所用经文基本上来自汉译本。论说的内容,很有针对性,大都与当时佛教义学关注和争论的问题有关。因此,我们不妨也把它看成是对“如来藏”的旧译瑜伽行派的诠释。

一、 “如来藏”对于《大般涅槃经》“佛性”说的新诠释

1.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据《佛性论·缘起分》解释,《大般涅槃经》中佛之所以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有五条理由:

(1) “为令众生离下劣心”。“有诸众生未闻佛说有佛性理,不知自身必当有得佛义故,于此身起下劣想,不能发菩提心。”今“说众生悉有佛性”,有助于提高众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为离高慢心”。若有人已发菩提心,“便谓我有佛性故能发心。作轻慢意,谓他不能”。为了尊重他人,相信他人,“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3) “为离虚妄执”。若人有上述高慢心,则起虚妄两种过失:

一谓“本无”,“如如理中,本无人我,作人我执,此执无本;由无本执故,起无明等,由无明起业,由业起果报”。即将“佛性”妄以为“我”,由此导致“无明”,产生一系列业报,轮回不已。据此,论文第一个反对的是将佛性误解为“我”——“我”即是“本无”。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充实,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热门推荐
  • 教育孩子的80种美德

    教育孩子的80种美德

    这是一部献给天下所有父母的书,同时更是一部关系到孩子们命运的书。书中荟萃了流传甚久的美德故事,这些智慧一直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深刻地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家庭,为孩子们的伟大前程提供了一份行动的指南,也给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希望带来了福音。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正常,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缺点。
  • 绝世心帝

    绝世心帝

    世界进入新格局,为了生存,人类重新走上了修行的道路,心灵力量将会焕发怎样的光彩?一个基地市中的少年,归心吐纳,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心道,展开了传奇的一生!*******(乱入日漫纯属巧合!!!!!)
  • 分身无限

    分身无限

    末世到来,黑暗降临大地。万年一次的轮回,人类被圈养的命运,能否被打破。挣扎着生存的背后,还有怎样的危机。加速的进化,带来了强大的力量,进化者,魔化者,变异兽……神秘的黑暗物质,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危机,还是人类走出地球,踏上颠峰的契机。
  • 复活祭马戏团

    复活祭马戏团

    当时那两个连肢体都没有完全的战姬,在过了一年之后却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人类,能力者。原来的他们是“兵器”中最强的08与09号,可是不知为何,在见到这两个战姬的时候却变成了这样子。孕育他们的是天下最强大的神,掌管天地万物和各神的——洛神。三十年后,除了洛神以外,最强大的名字却让大家记住,洛熙与洛冥,他们就是原来的08与09号。而他们憎恨的人,也再次强大起来。
  • 东方家园

    东方家园

    子琳认为雷涛窃走了她的梦,让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陷入苦闷而无法自拔,友谊场合被轻率蔑视,家园的权力与争纷错综复杂,在情与感的道路上陷入两难境地,最终不知情归何处。
  • 第一丑后:皇上,求翻牌

    第一丑后:皇上,求翻牌

    楚怜玉前世乃是桃花仙子,因恋上人间帝王被除去仙身,摇身一变成了世间第一丑女。可丑女又如何?她立志要当红颜,当祸水,收了世间所有的妖孽男。某日,花好月圆之下。“独孤聿,你为何愿意娶我?”“因为你丑……”某女愤愤扬起能掐死人的爪子,“我丑你还要娶我,你傻呀?”答曰:“你丑,我瞎,乃是绝配。”
  • 唐代宫廷史(下)

    唐代宫廷史(下)

    本书以时间顺序为纲,以唐代各位皇帝为中心,依次记述了其在位期间的活动情况,详细记录了他们各自的家庭关系,以及围绕着皇位继承权而形成的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有关唐代的宫廷典制及相关礼仪等专题性的内容,分别插在各章中进行介绍。
  • 重生之叔横侄撞

    重生之叔横侄撞

    在好友的结婚现场,萧何向心爱的女友求婚,给女友残忍拒绝后醉酒跌入泳池中……重生之路开始!!!!“远之,醒醒!”带有磁性的陌生男子浮现在他的面前,萧何受惊!“你是谁?我不认识你!”男子太诱惑!吞了吞口水。那男子却摸了摸他的唇瓣魅笑的说道:“我是你叔叔!”
  • 妖怪精神病院

    妖怪精神病院

    精神病专业的学生王小明,在一次面试中意外成为了一家很特殊的精神病院的院长。而他作为精神病院唯一的医生兼院长,服务的也不是普通人,而是曾经记载于《西游记》里面的,如今却轮回为人的各种各样的妖怪。比如那:上路初难熊山君,三昧神风黄风怪,尸魔三戏白骨精,灵感大王阻通天。各种各样的妖怪的转世身齐聚这家以精神病院命名的地方。不过好在咱专业也对口,管理这些分不清人与妖的家伙也乐得轻松。但是后来王小明发现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原来他也曾经是《西游记》中的一员……
  • 懵妻求宠,总裁我错了

    懵妻求宠,总裁我错了

    韩氏帝国集团总裁,站在顶端的神秘人物,却是她的任务目标,目的,就是掳获他的心,得到他的信任,可是谁又曾想到,得到他的心的同时,她自己也沦陷了。当一切计划即将圆满成功的同时,真相一步步的揭开,她的杀亲仇人露出水面……“对不起,我我接近你是为了任务。”某个装傻充愣的小白兔一脸泪花地忏悔。“所以呢?”某总裁很冷淡。“所以你别抛弃我,我错了!”小白兔抱着总裁的大腿。“理由?”“我……我把复仇对象搞错了嘛……”复仇对象你都搞错,弄不好老公你也能搞错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