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9900000005

第5章 世家生活(3)

那时候天灾人祸多事之秋,日本人“九一八”、“一二八”、进攻冀热察,朱家溍赴宋哲元29军学习刺杀、射击,志在模仿岳武穆精忠报国。“八一三”上海抗战,他和同学赴南京请愿,在铁道上卧轨向政府死谏。至于为什么没投八路,老人家嘿然一笑,说当时不知道有八路。

辅仁大学是天主教会办的学校,经费由梵蒂冈教廷直接拨给,所以日本占领北平以后对辅仁大学未加干预,朱家溍在这里的大学生活,犹如世外桃源。

4. 世家和蜗居

朱家溍晚年只住院子西南角的两间耳房。与原来的宅第相比,朱家溍的住房真是个小旮旯,因此,启功先生戏称“蜗居”,并亲笔题写“蜗居”二字,朱家溍将其挂在墙上。有人称朱家溍的家这么狭小,与他为国家捐赠的上亿元文物比起来,让人难以置信。朱家溍解释“蜗居”的含义时,说:“这不仅仅指表面上我的居室,而是我这样认为,一个人如果认定自己‘窝’在这儿了,也就快乐了。”

朱家溍说“我父亲买了这所房子,我们尽量不给它改变。所以到现在,你看这个山墙,这个山墙,墙角下面这个砖,这是城砖做起来的。这种房子在府邸格局中也是很少的,从这点来说这房子品格非常之好,第一流,可以说是社会上特级的。”

穿外间小屋而过,是西南角的一块空地,方圆二十多平米,是个小小天井,里面栽花种草,植树架藤,有豆架,有虫鸣。若从里屋的窗户向外望,刚好面对这一小小庭院。春花秋月,雪夜霜晨,时时观赏,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朱家溍苦中求乐,模仿乾隆燕京八景:两棵太平花叫“太平双瑞”,花下面的狗尿苔叫“玉芝呈祥”,房前的葫芦架叫“壶中天地”,两棵老丁香叫“香雪春风”,甬道两侧的紫色牵牛花叫“紫云绕径”,墙角边的向日葵叫“映日金轮”,窗棂外的老槐树叫“槐窗月色”,房后的杏树叫“红杏朝晖”。所有这些,仅是逃避群众运动、远离浮躁的“穷开心”。朱家溍曾对人说:“故宫也给我分了单元房,那边的生活条件比这儿方便好多,起码卫生设施全。可我还舍不得离开这儿,就为了这个小角落,可以跟自然沟通。”

其实,朱家溍还没说出另一半的好,那就是里屋的陈设。在外间屋的东墙靠南窗的地方有一对老式的木制扶手椅,朱家溍常坐在那里休息,环四壁而望,墙上挂着他着戏装的照片和一张年轻时着戏装的小油画画像。里屋有一张单人床和写字台、桌椅等物。两间屋里这些家具一放,空间就很逼仄了。屋子虽小,都是朱家几十年不曾改变的简朴的用具,中间一张四方桌,紫檀的,临窗一张长条形书案,红木的,桌上陈设有明代理学家陈白沙的砚台,清朝刘墉亲自刻铭的紫檀笔筒以及纪晓岚的笔搁。朱家溍对客人逐样介绍后,特意强调,“紫檀也分不同等级,我这个笔筒的紫檀最好,比桌子的紫檀可强。”朱家溍又教客人一招,“买个猪毛刷子天天来回蹭,又光又亮,保护木头。”说着,他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了猪毛刷子,一来一回在桌子上蹭起来,还说:“我每天也拿蹭桌子来活动身体,挺好。”坐于窗前,眺望庭院,真感到外边春风桃李,里边几案精严,称得上天造地设。

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朱家一直是个12寸的小电视机。每逢冬季,屋子就要升上蜂窝煤炉子,那炉子上坐着白铁水壶,冒着热气。屋里被煤炉占去一方。朱家溍不以为然,还把院内的花草搬进屋里,与他一起过冬。炉子挨着一张八仙桌,他就在这张桌子上摊开稿子,堆起书,在此写作。朱家溍的很多鸿篇著作,正是在这里酝酿和完成的。

1989年春天,台湾作家高阳第一次来北京,他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故宫,而来故宫第一个想见的人就是朱家溍。“来吧,我随时都欢迎。”朱家溍以他特有的口气,很爽快地答应了。

那天近中午,高阳迈进朱家溍在故宫城隍庙的办公室,两位从未谋面却神交已久的学者会面了。高阳十分崇敬朱家溍,且比朱家溍年轻,因此进得屋来便首先拱手问候朱家溍。朱家溍像接待熟人一样:“请坐吧,我这儿随便。”记得当时朱家溍由高阳的家事说起,又说到高阳在北京的本家亲戚以及自己与这些亲戚的交往。如果单从两家人来往的辈分来讲,朱家溍要长高阳一辈,高阳听罢立即起身行一鞠躬礼。朱家溍拉家常似的一席话,便使这两位学者的关系变得既像是久违的老友,又像是久未走动的一家人,他们以后的交谈如水乳交融,气氛十分融洽。朱家溍已记不住具体谈了些什么问题,总之是徜徉在他们都十分感兴趣的有关历史的问题之中。时间过得很快,直到有人来提醒朱家溍应该吃中午饭了,他们才发现已经过了12点,但仍意犹未尽。临分手,高阳送给朱家溍一把台湾产的折叠伞和香烟。朱家溍送给高阳一本刚出版的自己的新作。事后,朱家溍谈到对高阳送的小礼物,十分认真而诙谐地笑着说:“我可没钱送高阳礼。”

朱家溍将上亿家藏捐献后,还是有不少收藏家上门探访。有一藏家想朱家溍必定留有把玩的文房四宝,便上门探询朱家溍,“我久想看您的砚,好则一方足已。可否。”朱家溍故作微嗔,说“你——还不知道,最后十方好砚都捐给了承德博物馆。”藏家不为所动,仍坚持己愿,一个真正的玩砚大家,不可能身边、掌上无砚可弄。朱家溍无可奈何,一边往里屋走,一边说:“我就留了一方——是我写字带玩的。”不一会儿,朱家溍从里屋手捧一大紫檀盒端砚出来。原来这是一方皇家溥杰藏砚,即以颜色论,紫红色,甚至珍奇。

朱家溍曾专门撰文写父亲收藏的两方顾二娘制砚。顾二娘是清代著名的制砚家,苏州人。她曾给著名藏砚家黄任制砚。当时黄任有一块很珍贵的端石,爱不释手,已有十年。顾二娘看了也很喜欢,就为他精心雕成一砚台。黄仁钦佩顾二娘的技艺,赋诗曰:“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这首诗传诵很广。朱家收藏的菌砚,是一片端溪上等子石,石质细腻温润,又布满胭脂晕、火等特点,与菌相近,天然形态与菌相似。另一块云凤砚,正面上端有一个小而有眼睛的石眼,被用作凤目,俯视下方炯炯有神。凤体半遮以流云,只现首尾,显示翎羽腾闪之态,格外生动而又省工。背面数眼用作尾翎,具见巧思。凤羽和凤毛用不同刀法,显示出质感软硬的区别,可谓骨韵兼绝。

朱家溍先生在《故宫退食录》中讲,他的夫人赵仲巽有一玉簪,上面镶着一个小葫芦,只有三分长。玉钗是用碧玉做成的一根竹杖形,在杖端用赤金打成绦带拴在葫芦腰,下垂一个绦结,看上去简洁雅致。赵仲巽的外祖是一位榜眼公,官至清代理藩院尚书。榜眼公有两个妹妹都不出嫁,家里人称这两位老姑娘为“五老爷”、“六老爷”。这个三分长的小葫芦就是五老爷种的。五老爷是一位诗画兼能的才女,喜欢听戏、游山、栽花、养鱼等,又善于培植各种盆景。其中有两盆小葫芦,所谓小者也都有二寸来长,有一年秋天结了几个一寸左右的,其中一个最小的就是那个三分长的小葫芦。这位五老爷精心用意地保护,一直到初冬天气,每天还从屋里搬到廊檐上追太阳,总算长老了没出毛病。五老爷向仲巽说:“可惜配不上对,要再有一个一般大的,给妞镶一对耳坠子多好。”仲巽说:“您自己镶一个首饰戴两把头上,多好。您今年整生日,镶一个戳枝花,葫芦就像老寿星拐棍上挂的一样。”五老爷说:“福禄寿三星未免太俗气了。”仲巽说:“嫌俗气就别联系老寿星。苏东坡的诗,有‘野饮花间百物无,枝头惟挂一葫芦’的句子。我给您出个主意,叫玉作坊用碧玉给琢一根竹杖形的戳枝,叫三阳金店用足赤打一个绦带结子把葫芦镶上,岂不是一件有诗意的首饰。”五老爷就照这样办了,后来五老爷把这件竹杖小葫芦给了外孙女赵仲巽。王公贵府家中有贵物,朱家溍想起夫人的这件金绦小葫芦碧玉簪,喜欢这里面的故事,可惜这葫芦玉簪最终不知流落何处,朱家溍说自己在“文革”前还见过,大约也毁在了“文革”中,可惜了五老爷的一番苦心经营。

朱家溍时有外出交流的时候。他去香港,别人说,那时去香港一趟不容易,一块儿的人都抓紧时间逛街购物,惟独朱家溍不怎么上街,只在宾馆房间休息。有人问为什么,朱家溍一时间还被问愣了,想了想,说:“香港有什么可看的?除了楼就是楼,没什么古迹。要说购物,我是一点兴趣没有,所以也就在宾馆里呆着,看看书。”朱家溍的兴趣主要在文物和图书上,不过除了研究传统文化,先生的生活和乐趣也非常丰富。

朱家溍在晚年一直骑的自行车,还是皇家血统纯正的名车。这是朱家溍在1946年买的英格兰BCC制造的“大力神”(Heracles)。而解放前他骑的“三枪”。“三枪”是英国伯明翰小型武器公司(Birminghan Short Arms Co.,LTD)名牌,商标是三支交织在一起的“来福”,被老北京称作“三枪”。当年骑“三枪”比现在开奥迪A8还牛,与其争锋的是英格兰诺丁汉的蓝岺(The Raleigh Norttingham England),俗称“凤头儿”。蓝岺(凤头儿)1960年买下造“大力神”的BCC工厂,其品牌“大力神”(Heracles)则被AMF买走,AMF是现在最著名的“山地自行车”。

朱家溍诙谐风趣,很重视仪表,在许多重要场合和学术活动中,西服穿得十分得体,休闲的衣服也很有品位,颇有老派英国绅士风度。那些毕业于燕京、辅仁的长辈,通常喜欢穿苏格兰花格子绒布衬衣,骑凤头、汉牌自行车,抽英国三B烟斗,会吃西餐,能说一口流利英文。这些特征在朱家溍身上也是有的,这也是他对四十年代辅仁大学生活的情结。就是晚年重病时,朱家溍住进305医院,有朋友带去一些西式肠子面包和沙拉等,他会很高兴地说“今天晚上有西餐吃了”。

同类推荐
  •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张爱玲10岁时在期盼爱,20岁时在书写爱,40岁时在放弃爱,60岁时在整理爱。短短三、五年的爱情,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写一本书,前言花去20年,后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却仍是青春那三五年。她孤傲、敏感、卓尔不群,却逃不开心灵的篱栅。本书纵览张爱玲一生,讲述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从歌舞升平到繁华凋谢,她用一双冷眼,热望尘世,化作心泪如雨。在这本书里,这位民国的“临水照花人”将从旧时光里向我们走进,用一种静默柔情的文笔,让我们体悟她的清冷孤绝、她的无可奈何,她的意犹未尽。
  •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罗烽,原名傅乃琦。作家。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 一届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委员、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 记。建国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 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中篇小说集《粮食》,剧本《台儿庄》、《总动员》。本书是罗烽与夫人白朗的传记。
  • 我的编辑生涯

    我的编辑生涯

    我很幸运,当我刚刚迈入社会,加入编辑队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老师。黄伊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时候,被分配到第二编辑室也就是文学编辑室学习怎样做编缉。当时肖也牧是编辑室主任,是我的领导。黄伊则负责手把手地教我编辑的基本工,是我的第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师。
  • 迪斯尼的智慧

    迪斯尼的智慧

    沃尔特一生不知道做过多少梦,他把他梦到的东西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迪斯尼乐园,这个乐园实际上就是沃尔特的童心的外化。是童心,还有梦,使沃尔特取得了成功。人是可以死的,而童心不死,梦不死,沃尔特把他的童心和梦留在这个世界上,同时也就留下了一个永远的沃尔特。一个人,如果能够给后人留下点儿什么,那么他的生命就是不朽的。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逃情妈咪
  •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教胡马度阴山

    某集团军军长公子夏言毕业后参军,在军队里迅速爬升到了炮兵团营长一职。可是在一次醉驾的时候竟然穿越,来到明朝成了建文皇帝朱允炆。在这里他该如何让适从?且看来自未来的穿越者如何让扫平燕逆、革新利弊、内修文武、外伐征战、一扫宇内建立横跨几大洲的中华帝国!
  • 假摔王

    假摔王

    留着巴乔的辫子,98年他爱上了那个忧郁的王子。顶着假摔王称号,进入禁区他就如花瓶一样一碰就倒。后卫对他恨之入骨,说他是娘们一碰就倒。裁判对他无可奈何,克里纳说“这家伙应该去好莱坞,他的演技是奥斯卡级的”国内球迷称呼他“绿茵张国荣”欧洲球迷评价他“中国跳水罗”带着儿时的梦想伴随偶像的脚步闯欧洲战强敌斩众将嗜球狂本书群号。124377793欢迎加入!
  • 魔尊儿子神君父皇

    魔尊儿子神君父皇

    天雷勾动地火,魔君爱上神王,前世的牵挂,此生决不会再放手!(耽美文昂~
  • 有座山

    有座山

    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小爷我穿个越容易吗?怎么就摊上这么个倒霉师傅,还有这些玩家是什么情况?小爷我到底是玩家还是NPC?这个大陆到底是肿么了?说好的金手指呢?不会就是这死要钱的笔记本吧?坑爹呢~
  • 穿越爱恋:今世桐花开

    穿越爱恋:今世桐花开

    世世桐花落,今世桐花开。掩面看人间,只为与他相遇。前世埋下的因,只能默默承受。今生埋下的果,只想平淡经历。她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没有沉浮大海的志向,她只想做个普通人,可是,为什么不行?三生石旁,她被尘世束缚,被无助囚禁,只能做千年前的她,十八年前的她。她不想,她不要,她要做自己!不管是三生石还是梧桐树,她只要做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本书主要适用于高校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介绍了个体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社会团体中存在的心理现象,以及应用心理学的一些主要分支科学。
  • 嗜宠娇妻:我的完美老婆

    嗜宠娇妻:我的完美老婆

    订婚那晚,白皓对未婚妻王雪柔说:”我从来不相信家族联姻,所以,拿走你该得到的,我们过彼此的生活,谁也不要打搅谁!“王雪柔先是愕然,然后失落的垂下了眼睫毛,低声咬牙道:”好,但为了我的感受,你能不能别在娱乐圈里和那些女星鬼混?”白皓抬起冷漠的眼睛:“这你管不着,怕有损你声誉的话,你大可不必把我和你订婚的事情说出去就行了,那样我更感激你,别喜欢上我,因为我根本就不会爱上你!”
  • 黑道传奇之秘密小公主的复仇之旅

    黑道传奇之秘密小公主的复仇之旅

    神秘小公主的复仇道路及爱情故事,杀手的她们能否成功复仇
  • 七少

    七少

    七少:“其实,我年少时有一个梦,长大后一定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为人民服务,永垂不朽!用我自己微薄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加的美好……”七少:“做好人真他妈的累,爷宣布,从此以后,爷就做个坏人,做个最好的坏人!小的们,跟着爷,保管你们以后吃香的喝辣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