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9900000021

第21章 戏曲伴生(3)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来往,我们原来淡淡如水的关系变成莫逆之交。他到我家来,我也到他家去,谈古书画,谈戏。我们又共同组织京剧艺术基本研究社,有载涛、刘曾复、叶仰西、钱宝森、王福山、迟景荣等先生参加。1955年在中国京剧院的小剧场,我们演过一次《祥梅寺》,因为钱宝森先生临时患病,我替他演黄巢,王福山演了空,四将是伯驹演葛从周、刘曾复演孟觉海、金惠演朱温、王玉珏演班方腊。后来又排《安天会》,未能上演就掀起反右运动、四清,后来伯驹去吉林博物馆,十年动乱的后期我去了干校。客观环境把我们隔开了。我从干校回京,可巧伯驹也从吉林辞职回来,在一个晚上,他到我家来看我,这一次我们互相倾吐了二十年来的彼此经历和感受。

“自传统戏曲恢复上演以后,1980年我演出《麒麟阁》,伯驹和李万春、许姬传、梅绍武、王金璐、吴小如等等诸位都坐在第一排,谢幕后他们都到后台向我祝贺,伯驹走在最前面,笑着说:‘始望不及此,谁想还能有今天。’那天演过之后,我就到武当山去,在这期间夏淳同志在剧协还为我这次戏开了一个座谈会。我从武当山回来,听了这次开会的录音,伯驹热情的发言有很丰富的内容,并提出希望我演《状元印》。我们两人认识以来,因为彼此不了解,有几年见面无话可说,自1951年以后成了知己。在我最倒霉的时候,他不避嫌疑来看我。在他倒霉的时候我也同样关注他,我认为这都不是偶然的,还有把无法以经济价值计算的国宝文物无偿地捐献,我们二人也都做到了,应该说算得上同心同言的朋友了。”

4. 振兴京剧

有人还有一种误解,认为朱家溍学戏演戏,这一辈人墨守成规有余,推陈出新不足。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朱家溍曾演过《牧羊记·告雁》一出的苏武。这是一出独角戏,在舞台上早已绝迹,但是他把它排练演出,可以说完全自出机杼,一空倚傍。朱家溍躬聆演出,他在唱念方面竟完全用余派的劲头、风格来表达,当然其艺术效果也深得余派三昧。演出后一到后台,被誉为“最后一位训诂学家”的吴小如,朱家溍出演《麒麟阁》

也是一位著名戏迷,第一句话就说:“您这出《告雁》大有余派神韵。”朱家溍听了,以“实获我心”四字答之。

吴小如称朱家溍把余派韵味风格施之于一出久无人演过的陌生剧目,这难道不是创新和发展么?“惜乎聆歌者未必人人皆谙此中甘苦耳。”朱家溍着意创新,也是因为“告雁”的曲子太多、太长,所以减掉一支改成话白。

1980年,北京昆曲研习社恢复活动。研习社约朱家溍演出一次。他就提出一个剧目《麒麟阁》的“激秦”、“三挡”。朱家溍此时已经多年不演戏,也没练功,在家试一试唱念,拉个云手,跨腿转身,感觉简直不灵。这样怎么上台演戏呢。于是他就找出1962年再没动过的刀枪把子、马鞭等,穿上厚底靴,开始每天一大早到景山练功。他和一位戏友王璐在景山东北角那座敞厅见面。王璐带来两根棍,朱家溍就与他打把子,大腕也不用带回去,就把棍子放在墙角,第二天接着打。两人从二月开始,每天早晨在景山练,晚上回家练,到六月演出前,从练习的时间上看大概可以过关了,但是没走过场,始终有点不放心。

当时梅葆玥正准备演《战太平》,天天去太平门大街河北梆子剧团的排演场扎上靠,勒上头,戴上髯口,盔头,练整出的《战太平》。她听到朱家溍对即将要演的几出戏在犯嘀咕,就说:“你既然觉得没有十分把握,可以扎上靠,到台毯子上练一出,就知道自己行不行了。”朱家溍一听也是,就随着她到梆子剧团,梅葆玥帮他扎上靠,一丝不苟地扮上,提起调门唱念做打,认真唱完“激秦”和“三挡”,什么问题也没有,朱家溍这才真的放下心来。

北京昆曲研习社的恢复,这也是政府抢救文化遗产的一项工作。朱家溍对此积极建言。朱家溍对昆曲也很关心,希望先尽本市已具备的人力物力,又比较容易做到的剧目,加强排戏录像。他还考虑到举办公演,牵涉面太广,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纠缠在一起,有时因演出反而带来对于录像工作的障碍,事实不得不把演出事务放在第一位,或因演出人事关系把原定计划打乱,该录制的没有录,可以暂时先不录的反而优先。由于这些因素,不如录像工作先进行,不和公演同步,等录制成若干剧目以后,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剧目公演。这样还有个好处,可以不受剧场演出时间的约束。

朱家溍是戏曲专家,举起剧目的例子,比比皆是。他说:“例如这次的《翠屏山》只演了‘吵家’一场,后面开打未演,《断密涧》的后半也未演,如果单纯录像就不至如此遗憾。最后要重申一下抢救遗产的原则,一出戏有今昔不同的演法,例如这次的《战冀州》和《金钱豹》,都是现在流行的演法,当然可以录制一份,但是千万不可丢掉从前的《战冀州》和《金钱豹》,因为从前那种演法才是需要尽先抢救的遗产。现在流行的《战冀州》只是全出中的一段,即马超回城见妻儿被杀的一段。这出戏是杨小楼先生的拿手好戏。‘回城’一场,见妻儿绑在城楼,马超用一个‘抢背’表现因受惊而跌下马来,见儿子的尸首抛下来,马超有个‘扑虎’表现因心疼儿子而昏倒,见妻子的人头抛下来,接住人头,用‘跨腿’、‘踹鸭’、‘僵尸’表现悲痛欲绝。这些翻跌身段,都是符合剧情、有目的性的表演。而现在流行的路子,是在上述剧情之外,增加了许多和马童共同的筋斗大比赛,可以说是离开剧情的自由体操,虽然难能而不可贵。这出戏按杨派路子,马超持金杆白缨大枪(相当于《挑华车》大枪的尺寸)显示马超是武艺超群、气派很大的一位贵公子形象,前后和姜叙、夏侯渊等还有很多精彩的武打,本是一出唱、做、念、打俱全的大戏,而现在流行一派,只是拼命翻一场无目的的筋斗而已。《金钱豹》是杨小楼、俞振庭二位先生的拿手好戏,二位的《金钱豹》各有特色,而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杨、俞之后,孙毓坤先生是这个路子。而现在流行的路子是另一种演法,当然戏可以随便改,只要能上座就行,但既然要抢救遗产,就要抢救那种经过很多名演员创作积累的结晶。《战冀州》、《金钱豹》两出戏现在如果要录制,只有请王金璐先生来演,才是杨派的路子。武生戏还有许多需要抢救的,都应该请他演。他在中华戏校时的先生,如朱玉康、沈三玉、迟月亭、范宝亭、丁永利诸位老师,都是教武戏最好的老师,金璐就是这些老师教的,所掌握的是武戏最宝贵的遗产。金璐先生以外还有中国戏曲学院退休的老师:何金海、孙盛云、李金鸿、阎世善诸位先生都是富有经验、负责排练武戏的专家,应该请出来共襄抢救遗产。最后还希望现在仍旧在舞台上的名家:梅葆玖、袁世海、谭元寿诸位先生都把自己的拿手好戏录制下来,传之后世,成为不朽之作。”

北京昆曲研习社平时活动地点就在宽街附近的一所小学校,朱家溍是每星期必到,认认真真地教年轻学员,认真排练。因为从家到学校来回都不用过马路,所以他也不骑车。研习社经费困难,朱家溍拿出自己的稿费来付小学的租借费。他不但是曲社的领导、导演,更是全方位的支持者。

1985年10月,朱家溍在长安戏院演出《青石山》,饰关平,宋丹菊为之配演九尾狐。《青石山》这出戏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几乎绝迹于舞台,因此观众对其剧情和人物并不了解,但其中不少人是为了观看朱家溍的风采去的。那日节目单因疏忽印错,写成朱家溍饰演吕洞宾,当吕洞宾着黄褶、执麈尾上场,场内立即响起炸雷般的喝彩,弄得台上演员不知所措,后来有人大呼:“错了!错了!”这才稍稍平息下来。那日演出甚为精彩,尤其是朱家溍扮演的关平收狐开打,几个亮相极见前辈功力。

1988年在纪念杨小楼先生110周年诞辰的纪念会上,朱家溍彩墨登场,表演杨派的《长坂坡》和《青石山》。翁偶虹对此评价道:“家溍兄幼即嗜剧,尤喜金戈铁马之声,鼙鼓将帅之作,身躯颀伟,歌喉爽锐,剧非全幅而窥豹一斑。73岁高龄,扎硬靠,登厚底,刀枪并用,身手两健,犹能传杨派之神,示杨派之范。”

《宁武关》中,朱家溍饰演周遇吉

朱家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演了多出绝迹于舞台的京昆剧目,如昆曲《牧羊记·告雁》、《浣纱记·寄子》、《满床笏·卸甲》、《鸣凤记·吃茶》,京剧《湘江会》、《宁武关》、《定天山》、《青石山》等等。当时在朱宅经常能碰到不少京剧演员登门问艺,可见朱家溍在戏曲方面腹笥甚宽,被人誉为吉光片羽皆成广陵绝响。

朱家溍直至八十多岁时,每当聊得高兴,还能在屋中比划几个云手、山膀,绝对是正宗大武生的架势,一招一式皆有师承。更以80岁高龄,朱家溍登场扮演昆剧《单刀会》、《浣沙记》、《鸣凤记》、《铁冠图》、《卸甲封王》,京剧《连环套》、《湘江会》等武戏,博得梨园界和京剧爱好者的高度赞誉。

传荣说:“我父亲从未在舞台上演过老迈年高、体弱气虚的那种衰派老生,在现实生活中他也很有股子精神劲儿。他总是说,有白胡子茬看着脏,自打有电动剃须刀以后,天天刮胡子;头发只要他稍微用手一抓觉得长了,就去理发。我觉得父亲内心有种英雄气概,我的好多长辈也都有,就是‘三军可以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

“1993年母亲去世后,我搬到父亲的房子里陪他。在他最后的十年,我们谈得特别广泛。他去世的前半年,每次知道有人要来看他,他都要先养会儿精神,并坚决不拿拐棍,不用我搀扶——他不想给人一种病态的感觉。后来我们配合得格外默契,我不扶他,但我们离得很近,他随时可以抓住我,这样就不给人留下他被搀扶的印象。中央电视台做纪录片《故宫》的时候,正赶上父亲身体消耗得比较厉害,片子播出时父亲自己都没看。姐姐告诉他说昨晚看了,父亲问,‘我难看吗?’”

朱家溍首次登台时十三岁演《乾元山》里的哪吒,最后一次登台是在2000年,演的是《天宫赐福》中的天官,这一年朱家溍已经是八十六岁了。

《天宫赐福》又叫《赐福》,过去是戏班中必备的剧目,在最小的舞台上三个角色——天官、财神和禄神就可以演出。通常是十二个人,在这个三个人之外加上牛郎、织女和南极仙翁等角色。遇到特别大的舞台按双数增加演员,有多大台都可以装满,是一出好听好看百看不厌的开场戏,年节庆贺演出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建国初以反对封建迷信的口号下,理所当然地被打成不准演出的剧目之一。1997年,在杨荣林先生的协助下,北京昆曲研习社庆祝四十周年演出时,这剧在绝演五十多年后再次出现。朱家溍此剧当时在湖广会馆传统的舞台上出演,古色古香的大幕衬托着华美非常的神仙队伍,好像《朝元仙仗图》一般。

1997年,正逢香港回归,朱家溍在台词里加了两句自己编的“愿中华一统,四海升平”。在这之后,一年里,朱家溍就同一剧又多次演出。朱家溍说:“我的舞台实践也已经有七十三年的历史了,我决定以这出吉祥大戏作为我的舞台演出的结束。《赐福》中有一句台词‘金榜题名日,双亲未老时’,说的是光阴不待人,这出戏也代表我对家、国、天下以及众生,表达一个最好的祝愿。”

同类推荐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眉批大师

    眉批大师

    本书是一部用当代的思维与新鲜的文笔撰写的《巨人传》,选取了中外文学艺术史上数十位公认的大师,对他们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大师们的艺术个性和人格力量。本书既有学术价值、艺术品味,又有新意与可读性,既能丰富广大读者的文学常识,又能唤醒人们重温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量级文学家、艺术家。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史上最牛日本人

    史上最牛日本人

    深度剖析史上最牛日本人——源赖朝。从流放犯到武家宗主,他彻底改变日本政治格局,励精图治、文韬武略,他是所有武士膜拜的图腾。轻信谗言、冷酷多疑、枉杀功臣、手足相残……他是史上最牛的日本人,也是了解日本人最好的一把钥匙!
热门推荐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综合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名人家教成功经验,如卡尔·威特、比尔·盖茨、肯尼迪、林肯、爱因斯坦、罗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专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意见。书中或以教育小场景揭示家教盲点,或通过成长小故事给人启迪,同时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让你茅塞顿开。
  • 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

    莫小鱼,一个老老实实的黑车司机,做梦都想不到因为一单黑车生意将自己的人生完全改变,一个套接着一个套,一个局接着一个局,美女设局也就罢了,老子忍了,你一个糟老头子也来设局害我……
  • 钱夫,我要劫色

    钱夫,我要劫色

    她是黑风寨当家大小姐,武艺超群,长相貌美,爱慕之人滔滔不绝;她要为她粉嫩儿子找爹地!他是黑风寨当家小王爷,捣蛋调皮,萌宠可爱,想尽办法为亲娘劫男人;咱这山寨不差男人!目标锁定:五个男人,最后谁才是咱家萌宝的爹?她的夫?
  • 血仙王座

    血仙王座

    百万仙魔为骨,千万天骄为路,共筑我至高王座!我为血仙,试问天下谁与争锋!!!(血仙,是对仙界战神们的统称,而王座则是对这些战神中无敌存在的尊称。。。。。。)
  • 从你的青春打马而过

    从你的青春打马而过

    故事的开始,井井是个不起眼的初中女生,她没有显赫的家室和傲人的外表,但是她拥有着看上去坚不可摧的友谊和懵懂青涩的爱情。可这一切却在初三的上半学期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兔子与她之间的幸福被一些大大小小的琐事所破坏,那么他们的爱会不会被磨灭呢?保罗、小C是她从小到大的好闺蜜,这看似相濡以沫的友情又会因为谁而变得越来越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边的人一个个都经历的重重蜕变,最终究竟会落得什么样的结局?在这个青涩懵懂的季节,请叫我带着衣角的风,从你的青春,打马而过。
  • 失声

    失声

    这是一个女人在恩爱的丈夫因杀人坐牢后艰难地生活的故事。作者对于苦难那种不疾不徐轻描淡写且略带调侃的姿态,与主人公深重的苦难事实之间的张力,活生生把人世间给写苦了……
  • 木瑶传

    木瑶传

    木瑶溺水了,被只天眼救了?来了五百年后的平行世界,可以修道?装神弄鬼,她一步一步的走上长生之路
  • 塌天记

    塌天记

    “南锟铻,北钴鉧,东龙血,西削骨”被天下人称为神州四剑,得一剑而无敌,四剑合璧则必塌天。锟铻剑乃剑中之祖,被九天玄女门藏于九嶷山玄冰洞中。钴鉧剑为剑圣欧冶子所铸,被欧冶子藏于迢遥山金刚岩中。龙血剑为炎帝所造,被黄帝掷于天峣山剑池湖中。削骨剑为“干将”与“莫邪”的合体,被风信子藏于崦嵫山一线涧中。侠客、将军、文人、平民都欲握此四剑,号令天下。凡人顺天,教民应天,皇族承天,我有四剑可塌天。
  • 傻妃的一纸休书

    傻妃的一纸休书

    她曾是幸福的新娘,男友的背叛血淋淋的割碎了她的灵魂,意外穿越,她成了古代出了名的傻瓜,表白未邃,铺一地桃花瓣浪漫自杀,当因爱成恨的商界精英女变成古代白痴不受宠小姐,替嫁鬼王,别人都等着看笑话,唯有她冷冷一笑,鬼王不如等着看谁更鬼?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魔兽战神16:古域天界

    魔兽战神16:古域天界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第一百世,战无命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要为自己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