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9800000005

第5章 回沪岁月(1)

1.美满婚姻

倪徵的蜜月旅行是独特而有特别意味的。早在张凤桢完成博士学业、两人筹备婚礼时,就商定好了尽快回国。那个时候,像他们这样的留学生,思想都很单纯,学成回国,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丝毫没有留在美国的杂念。婚礼结束,归心似箭的他俩立即启程。由于买到的回国船票是由美国西岸的西雅图开航的,所以蜜月旅行就被设计成按照倪徵当年从西岸到东岸的方式,乘坐“灰狗”,一路走一路看地从东岸到了西岸。这种方式对倪徵来说,是熟悉的,但对张凤桢来说,则是新鲜的,因而也觉有趣。但是,由于事先订好的船票时间限制,他们不得不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旅行,赶到了西雅图。

坐在回国的日本“三岛丸”号邮船上,倪徵和张凤桢的心情都很复杂。就新婚而言,他俩是怡然的。但是,想到回国后如何立业,他俩又不免有些犯愁。学法律的,又有律师执照的倪徵自然以律师职业为最佳,但这个职业不是稳定可靠的,没有固定收入,业务量除了坐等当事人上门,就是需要利用一定的社会关系去“拉”。而倪徵不是个左右逢源、善于拉关系的人,他的学者之风,对此也不适应。就他内向而不喜争、不善夺的性格而言,他似乎也不适合从事需要激情、需要激烈对抗的律师职业。

第三章回沪岁月张凤桢的工作问题,倒是有些眉目。在他们回国之前,到美国开会的东吴大学的杨永清校长曾请张凤桢去苏州的东吴大学担任政治、外交史课程。这虽是个好工作,但苏州离上海毕竟还有一段距离,依当时的交通状况,也还是不太方便。倪徵和张凤桢都有在上海立足的打算,这不仅因为他俩都是从上海出去的,回到上海是必然,而且张凤桢本就是上海人,她的家特别是她的父亲还在上海。所以,她有些犹豫,倪徵也不是很乐意。

尽管倪徵和张凤桢的性格截然相反,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踏实而不浮躁,真诚而不虚伪,又喜读书爱研究,所以他们与混乱的世俗的社会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很不情愿融合进去。这样的为人处世原则,适合他们的也只有在学校教书这样的工作了,因为比较单纯。

回到上海后,倪徵一方面接受好朋友鄂森的邀请,到他的律师事务所兼任律师,一方面又受他在东吴的老师吴经熊和何世桢、新成立的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中国公学教务长朱经农(校长胡适)之邀,到东吴法学院、持志大学、大夏大学、中国公学兼课,负责教授国际法、英美法、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此同时,张凤桢辞谢了东吴大学杨永清的邀请,转而接受欧元怀之邀,到大夏大学教授政治学。

那个时候,北京的大学和上海的大学不一样。北京的教授是固定月薪,每月完成多少课时就行了。而在上海,教授们都是兼职的。他们戏称为“跑钟点”。也就是说,跑得越多(即兼课越多),薪水就越多。

上大学时,倪徵边读书边兼课,雇个黄包车,一天也就跑三个地方。如今,他又恢复了这种生活状态,有过之而无不及。几所大学,除了靠近西郊的大夏大学距离他和张凤桢位于沪西愚园路愚园坊的家比较近之外,其他的几所,真正的是南辕北辙。然而,体力上的辛苦,对于新婚后的倪徵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原先的奔波,他是孤独的;现在的劳顿,身边有妻子相伴,他是幸福的。

随着生活的延续和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对妻子张凤桢,倪徵除了一个丈夫应有的爱意之外,更多的是尊敬。这不仅是因为妻子的卓越才华和对家庭的全心付出,对他的无私支持,更是缘于她不同于一般女人的谦和的为人及善良的、正直的、独特的个性。

倪徵说:“凤桢平时待人彬彬有礼,即使同自己家人,亦经常不乏礼仪,抱歉道谢,几成为口头禅。”

然而,最为他欣赏的还是“她秉性耿直,爱憎分明,正义感强,疾恶如仇,有时爱打抱不平,不惜出头露面,仗义执言”。

因沪西交通不便,倪徵夫妇迁居市中心的观森里。有一阵子,他们经常听到后面夹弄对面楼上一个女人凄厉的惨哭声。起先他们以为那只是普通的夫妻口角而已,未多在意。后来,女人几乎日日哭泣,而且伴有男人的咒骂和殴打声。一打听,才知道那家的丈夫是个印度人,娶了个中国女人,时加虐待。得知实情后,张凤桢气愤难平,一直说要寻机去痛斥那个印度人。

终于,在一个严寒刺骨的深夜,哭叫声又一次清晰地传来时,张凤桢竟不顾外面嗖嗖冷风,从热被窝里爬起来,披上外衣就往外冲,跑到那家人家门口,“啪啪啪”地用力拍门,并大声叫门。拍门声、叫门声以及伴随其中明显的愤怒和激动,在寂静的深夜里尤为刺耳。倪徵不放心,也披衣下床,跟了出去。

印度男子拉开门后,就冲着张凤桢叫嚷:“干什么?这是我的家务事,外人不能干涉。”张凤桢毫不畏惧,大声斥责他的恶劣行为,不依不饶地痛责:“殴打妇女、侵扰邻居是不法行为。”印度男子反过来指责张凤桢他们夜闯民宅,骚扰他家的私生活,甚至威胁说:“你有你的枪支,我也有我的枪支。”意即要动武。倪徵见状,掏出随身携带的一张有律师头衔的名片,硬拉他去了巡捕房。因为倪徵知道,按照英美侵权法,印度男人的这句话很明显地带有恐吓性质,涉嫌构成恐吓罪。所以在巡捕房,他向西籍警长强调了这句话。果然,印度男人被斥为有犯法嫌疑。到这时,印度男子的嚣张气焰才被灭了下去,不得不低头向倪徵夫妇认错。从此,他们再也没有听到那妇人的哭声。

张凤桢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正义和勇敢,令倪徵佩服。在当时那个年代,有博士头衔的女子已属罕有,像张凤桢这样同情弱者而不屈服蛮横的知识女性,就更加少见了。

20世纪60年代,已经定居北京的倪徵有一天读到了一本书——《我的一家》,作者是被称作“革命妈妈”的陶承,她的儿子欧阳稚鹤和女儿本纹在30年代的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书中有一段描写,强烈吸引了倪徵的目光:一场骚乱过去了,死一般的沉寂,我忽然想起本纹……楼上空无一人,桌椅床铺全部打烂,窗玻璃碎了一地……机关破坏了,一时我们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到哪儿去呢?身上只剩下几个铜板,现在无论到哪里,都会连累人。我领着孩子,穿小巷走着,转过一个路口,忽然听见后面有个妇女在喊:“林太太!”这是叫谁?不管,还是往前走。“稚鹤!稚鹤!”不能不回头了。原来是住秘书处时的邻居、女教授张凤真(实为桢)……倪徵赶紧将书拿给张凤桢看。“‘林太太’就是陶承?”张凤桢几乎不敢相信,往事一一浮现眼前……

1933年,倪徵一家已迁到观森里居住。不久,隔壁搬来了一位中年妇女,自称姓林,携有一子一女。按照上海当时的风俗,新搬来的人家会给邻居送一些糕点。倪徵家也收到了“林太太”送来的十几个元宝点心。当时,在倪氏夫妇眼里,操湖南口音的“林太太”态度安详,举止大方,只是比较神秘。她不太与人接触,只偶尔与张凤桢来往,但她从不透露她的家庭和职业。其实,张凤桢也不是个爱串门探听别人隐私的人,她是个知识女性,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尽管她对“林太太”有些好奇,但也不多打听。不久,“林太太”家先搬走了。随后,倪徵家也搬走了。

两年后的一天,张凤桢在路上与“林太太”不期而遇。这也就是陶承在书里记述的那一段。

当时张凤桢路遇“林太太”,自然很兴奋,亲热地问:“林太太,你们什么时候搬家的?我连晓都不晓得。后来我也搬了,就老没看见你,你到哪儿去?”

“买点东西,随便走走……”“林太太”回答的时候,张凤桢发现她面色憔悴,目光闪烁,似乎有满腹心思。就她对“林太太”的了解,她知道就是问,也问不出什么,但她预感到“林太太”遇到了麻烦,此时很需要帮助。她很善解人意,不再追问,只是将她们家的新地址交给了“林太太”,淡淡地说:“有空来坐坐,我们叙叙家常。”

“林太太”果然是遇到了大难:她的女儿本纹因涉嫌共产党被捕了。原本她无依无靠,不知所措,却不想偶遇张凤桢。她在《我的一家》里接着写道:……本纹被抓走了。在狱里押了十几天,死活不知。我蓦地想起了张凤真,她丈夫是个律师。据平时了解,他们夫妻还算开明,同情共产党的事业。于是我找出那天她开的地址,登门去求她保释本纹……对于“林太太”的遭遇,张凤桢深表同情。她不假思索,立刻答应“林太太”一定转请丈夫为她打官司。此时,她无党无派,也不管国共之争,只是出于人道的同情,只想站在法律的角度给予弱者帮助。倪徵虽然此时已不再做律师了,但出于对妻子的尊重和信任,他豪爽地答应帮忙“林太太”。他转请好朋友鄂森律师安排探监及义务出庭辩护,终于以本纹未届刑事责任年龄之由,将本纹保释出狱。

1959年夏,倪徵夫妇与陶承(左四)祖孙三代合影

倪徵一家在接受“林太太”的登门道谢后,在经济上还不时资助他们,后因他们一家赴内地而失去了联系。却不曾想在30年后,“林太太”因《我的一家》又意外地出现了,而且她还记得曾经得到过的帮助。在张凤桢的怂恿下,倪徵立即给连载《我的一家》的《北京晚报》写信索要陶承的联系方式。两家人就这样以极其传奇的方式重逢了,并从此一直保持联系,直到陶承于1986年去世。

张凤桢的性格据说是秉承了她先祖父张椿堂的遗风。也就是说,这是张家的传统。张凤桢虽有兄弟姐妹八人,但孝顺的她坚持将老父亲接在身边生活。她的父亲从来都对凤桢姐夫罗家伦官大又知名不以为然,有时还寻机开个小玩笑。罗家伦家里经常高朋满座,因此常备名烟。有一次,老父亲乘家中无人,偷偷地将烟盒中的名烟换成次烟。当罗家伦又一次盛情款待宾客时,才尴尬地发现这个秘密。

依常理,像张凤桢这样的性格,似乎是不应该甘于做家庭妇女的。但是,为了照顾家庭,为了支持倪徵,她却平然作了牺牲。抗战时期,倪徵独自去了重庆,她在上海上养老父,下育幼女,在艰难的环境中辛苦度日。好不容易盼到胜利,原本以为可以与丈夫团聚,却不想倪徵被派往东京,参加对战犯的审判。这一别,又是两年。解放后,因倪徵奉调北京外交部,她又不得不离开家乡,跟随北上。20世纪80年代,倪徵出任国际法院法官赴海牙上任,她又陪伴在侧,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并且出现在各种外交场合。最终她病逝在海牙。弥留之际,她在已经不能说话的情况下,艰难地用笔写下“……还黄浦江”,意即要返回上海家乡。

眼见相依相伴一生的妻子生命之火慢慢熄灭,倪徵的心坠落下来,碎了一地。他克制着自己,但他的眼泪还是缓缓而下。这个时候,他感觉他亏欠妻子的,实在太多。在之后的几个白天和黑夜,他都伏在桌前,不思寝食,在灯光下,一字一句地写下《张凤桢女士事略》,追忆她的点点滴滴。“我和凤桢相识六十五载,成家以来,亦已历时五十八年,同呼吸,共命运,一旦分手,生离死别,情不自禁,书此以资纪念。”这是《张凤桢女士事略》中的最后一段,他将他的爱和尊敬倾注在他的笔下,作为对亡妻永久的纪念。

2.会审公廨的刺激

在许多场合,倪徵一直喜欢说这样的一句话:我的一生没有离开一个“法”字。

与“法”结缘,最早要追溯到倪徵5岁时。虽然他想学习法律的念头,并非骤然产生,但5岁时的那次所闻,确实对他有相当大的刺激。如果非要确定一个他立志学法的时间,那就应该算是5岁时。

同类推荐
  • 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

    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

    她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作家和最富有的女性之一,而她在誉满世界前,却经历了万般不幸。成功推出“哈利‘波特”后,J.K.罗琳的黑暗与愤怒逐渐消散,一切都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是什么力量让她以如此方式逆转人生?洛凛编著的《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用大量笔墨撰写了J.K.罗琳经历过的那些黑暗岁月,《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只是希望告诉读者们:看,在艰辛面前,每个人都是软弱无力的,能够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的信念与坚强。是的,生命就是一个奇迹!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黎元洪传

    黎元洪传

    他,就是辛亥首义大都督、民国大元帅、两任大总统;坚持共和政体、军民分治,反对军人专权;讲求共和、法治、民主和实业的精神;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民国第一伟人”的黎元洪。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黎元洪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编者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稗官野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乐无穷。适合各年龄段的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热门推荐
  • 至尊符神

    至尊符神

    修真世界浩瀚无边,境界万千,宗门无数,天脉界不过是昆仑辖境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界罢了。在天脉界西北角上有一座绵延数千里的山脉,名为灵宵山。灵宵山脉群峰并峙,山脉间溪瀑纵横,灵气充沛,各种灵花异草繁多,珍禽异兽出没其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修真福地,修真宗门灵宵派的宗门就在灵宵山主峰之上。灵宵派始创于灵宵道人。灵宵道人出身昆仑,修剑天赋惊人,凭着自创的灵宵剑法打遍北境诸界,几无敌手,闯下了极大的名头,也开创下了灵宵派的基业。灵宵派后代弟子门人也极为争气,高手辈出,经过数代征伐扩张,灵宵派日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据有数界之地,高手如云的强横大派。可……
  • 至尊界之九玄天尊

    至尊界之九玄天尊

    当传奇消失,辰轩带着太初遗留的至宝九玄天经穿越异界踏上修真的旅途,能否保护自己的亲人?能否找寻自己的挚爱?能否掌控九玄天经诛杀邪帝?能否掌控九玄天经缔造新的传奇?如果大家觉得本文不错,请顺便收藏一下本文,并且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至尊界之九玄天尊吧,小玄静候你的光临。
  • 偶像世界

    偶像世界

    他,外表冷沫,唯独对她温柔,生生世世只为她,他对她的爱像天上的星星独一无二,他就是以撒。他,温柔善良,即使身不由己,永永远远陪伴她,他对她的爱像山上的泉水纯净柔美,他就是sky。他,阳光幽默,无论何时何地,一心一意守护她,他对她的爱像刺眼的阳光热烈温暖,他就是西门高伟。她,内心柔软,外表酷炫,面对他们,面对偶像之路,又会如何呢?
  • 独宠丑妃

    独宠丑妃

    皇上掀开盖头,新娘脸上那块红色火焰胎记吓到了,立即将云桑梓打入冷宫。偏偏有人请求皇上将这丑公主,赐婚于他。他以为,她是不能飞上枝头成凤凰,才嫁给他。然,她嫁给他只为得到自由。他却独宠她,禁锢她!当爱情遭遇自由,当爱情直面梦想,结果会如何?她会如何抉择?
  •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本书介绍了牛、羊、猪、马的解剖学知识,家禽解剖学特征,动物细胞学、基本组织、主要器官组织和胚胎学基本知识。
  • 小说家的故事

    小说家的故事

    生活,生活是什么?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我。我突然地来到这个世界,有一天我也将会突然地离开这个世界;我不能选择我何时来,亦无法决定我何时走,生命对于我而言,有多少事是能随自我控制的呢?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我躺在床上,想要睡去,却又无法入睡,想要思考,却总觉得所有的思考都没有什么意义,正当我朦胧欲睡的时候,我突然看到头顶的天花板裂开了一道缝,一道五彩的霞光隐约从缝隙之中射了出来……
  • 老师,你从了我吧

    老师,你从了我吧

    本是楼梯口一次意外的邂逅,却擦出了爱的火花,苦苦找寻中再次相遇,却发现他们拥有着无法靠近的身份,在这段不为世俗所接受的禁忌恋中,她进退维谷,他步步为营。当她终于鼓起勇气,倾心相许却惨遭误会的背叛,他,因恨远走他乡;她,为爱固守原地。三年之后,当她决定放弃这份无望的等待,为他人穿上嫁衣的时候,他却突然归来,爆出一个惊人的秘密……看狐狸学生如何用爱,画地为牢,俘获美女老师的芳心,演绎一场甜到忧伤的爱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大陆

    异界大陆

    终于回到这里了。眼前便是九层台阶……台阶后面便是那个高高竖起的石牌,龙飞凤舞地雕刻着“飞尘山庄”。左右各是一个粗大的石柱,刻有龙凤纹饰,普天之下,除却皇城,便是只有这里才会有。然而迎接她的却不是以往训练有素的庄客,而是素白的灯笼,萧条的大院。不远处,那三匹马正在悠闲的吃草,似乎于这样的场景格格不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法师故事2

    法师故事2

    半身人说:好奇就是力量。矮人会说:团结就是力量。精灵会说:魔法就是力量。侏儒会说:创造就是力量。兽人会说:杀戮就是力量。人类会说:权力就是力量。龙一直说:知识就是力量。神曾经说:信仰就是力量。奥索斯站在全知高塔的露台上,俯瞰安瑞尔大陆,轻轻地说:我,就是作者。
  • 逆仙绝

    逆仙绝

    一条变强的道路,若有挡者,必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