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9800000001

第1章 倪家老九“非池中物”(1)

1.家庭与出身

清朝末年,江苏省吴江县拥有“十八市乡”的美誉,所谓“市”,其实是“镇”。吴江县里有几个大镇,最突出的是两“泽”两“里”。两“泽”,指的是震泽镇和盛泽镇,盛产丝绸。盛泽镇还有“小上海”之名。两“里”,指的是同里镇和黎里镇,“盛产”人才和官员。同里镇出了南社巨子陈去病,前清高官、“退思园”的主人任畹香;黎里镇则出了清乾隆年间的工部尚书周元理(皇帝赐周府以御书“福”字,所以镇上的人都称周家为“周赐福”),著名诗人柳亚子(柳亚子的祖居并不在此,他是赁居周赐福的部分房屋)。

一条蜿蜒的东西向的小河将黎里镇分为“上岸”和“下岸”。周家、柳家都在上岸。和柳亚子比邻而居的,有一户姓倪的人家。本书的主人公倪徵,就出生在这里。

倪徵的性格平和宁静,他的独生女儿倪乃先在解释乃父性格形成的原因时,这样说:“这固然与他出身书香门第有关,也与他的出身地有关。”

黎里镇不是个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却是个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它偏僻,少受外界纷繁尘世的侵扰,因而山水宁静,民风纯朴。苏州本就是个吴侬软语的柔绵之地,静卧在宁静之中的黎里镇也更加没有争斗喧闹之气。那里的人大多说话轻柔,步伐缓慢。从这个角度说,倪徵的性格是浸染着地域之风的。

第一章倪家老九“非池中物”倪徵的父亲叫倪寿康,号迪民。晚清时参加科举考试,中过秀才。后眼见清廷政治腐败,国家内患外侮交加,便与弟弟寿龄放弃科举之道,闭门研读新学。倪徵回忆说:“父亲喜欢读书,不事生产。”受孙中山思想影响,寿康欲东渡日本留学,但未去成,就在家里和他的姐姐王倪寿芝一起办了学堂(即黎里女校前身)。寿康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无论家境如何拮据,他都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在他晚年因积劳而病不久于人世时,他还不忘嘱咐家人:“今后子孙无论如何困难,对小辈攻读不可废去,目下列强虎视眈眈,世乱年荒,汝等当好自为之。”他的所有孩子中,除了二女儿早殇外,个个都受过良好教育。

倪徵的母亲张兰芬出身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粗通文墨。她本是离黎里镇不远的马鞍坝人,嫁入倪家后,辛勤操持家务,数十年如一日,又心地善良,连对佣人都从不大声呵斥,深得邻里夸赞。她虽说只是家庭主妇,但因自身受过一些教育,又受丈夫影响,正直而深明大义。抗战初期,她随儿子倪徵住在上海愚园路愚园坊。当时,倪徵的四哥倪徵时在日本洋行工作,一次前往探视母亲,张兰芬就指着他说:“目下日寇猖狂,举国共愤,你还在为鬼子效劳。只要来去光明,就是做贩夫走卒也要好得多啊。”徵时闻之,不觉汗颜,随后辞职。

倪家合家欢

母亲身上带有的刚烈性格对子女多有影响,她的女儿、倪徵的四姐徵玙,肄业于圣玛利亚女校。在学校时,她不屑于富家千金小姐鄙视的眼光,学习刻苦,成绩相当好。后返乡执教,但因怀才不遇,心情颇为郁闷。抗战爆发后,她随哥嫂避于安吉山村。一天外出散步时,遭遇几个出言不逊的国民党士兵,她激愤之下怒加斥责:“你们听到敌人即望风而逃,欺侮老百姓是拿手好戏。”士兵们恼羞成怒,竟对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开枪。徵玙就这样死于非命。

倪徵一生努力向学而耻于为官,又崇正义、重大节,与受其父母影响有关。抗战中,他不为汪伪所诱,毅然抛家别子,历经重重险境,远走大后方,就是一个例子。

倪家是个大家庭,倪氏夫妇育有9个孩子,倪徵于1906年出生,是老幺,上有四个哥哥,四个姐姐。全家人的生活主要依靠祖上传下的不到200亩田地以及在黎里镇和平望镇两地的几处店面租金维持。倪徵3岁时,因战事连连,加上一场意外的大火焚毁了所有房屋,家道从此衰落,便随父母兄姐迁往距黎里镇12里的平望镇去了。

平望镇的南面是浙江,北面是苏州,它不同于黎里镇,是个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各地往来客商,川流不息。太平天国时期,它还是军事重镇。倪家迁来平望之初,在镇南姚家赁屋而居,后住到镇河西街、倪徵祖母娘家的空房子里。这里的房屋多,场地宽阔,院子里又种有果树、榆树,墙上有爬山虎、蔷薇花。倪徵就在这里,度过了他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

幼时的倪徵(左)和四哥倪徵时倪徵的大哥徵旸,毕业于清华学校,学的是气象专业。其二哥徵昕,性格也很内向,平时话很少,但特别好学,通四国文字。他在上海民立中学肄业后,本欲继续深造,后在父亲去世后,主动帮母亲分担家庭,到上海邮政局工作。三哥徵晖毕业于南洋大学(即现在的交通大学)。倪徵与四哥徵时同在澄衷学堂就读。

2.少小求学

倪徵是在平望上的小学。因为平望没有高等小学,他和比他大两岁的四哥一起回到黎里,在那里的吴江县第四高等小学学习了三年。除了学习正常的学校课程外,他的父亲对他的课余学习也抓得很紧,为他讲授《史记》和《汉书》,还让他读了很多课外书籍。

在所有的课外书里,他最喜欢读的是诸如《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等昭雪申冤的故事。这可能与曾参与审判“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而被撤职抄家的浙江省臬台(相当于现代的省司法厅长)蒯稚薌是黎里镇人有关。倪徵这样回忆自己爱读公案小说:“总是觉得看过后松了一口气,难道这就是一般所谓‘正义感’吧?”他的这个兴趣,也许是他日后选择法律作为职业的一个原因。

倪徵认字了,也会写诗做文章了。有一天,家人在桌上看到这样两句诗句:“今日藐乎一学童,他年中国主人翁。”一打听,原来正是8岁的倪徵写的。父亲非常高兴,毫不掩饰地当面赞道:“此子恐非池中物。”知子莫如父,倪老先生果真没有看错他的小儿子。

2000年的一天,上海澄衷中学迎来了一位94岁高龄的老人,他步履稳健,精神矍铄。校园里的建筑格局,他似乎很熟悉,指点着对旁人说:“我念书的时候,是从西边那条石子路上走进来的,那边还有一座钟楼,东边还有祠堂。我念书的地方就在当中的蒙学堂。”当他走到世美堂时,很迷惑地说:“这楼,我记得原来是没有的啊。”学校的人告诉他,这幢楼是1931年才建起的。他恍然大悟。这位老人就是倪徵。

倪徵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进入澄衷学堂的,在那儿念了两年。当他和四哥自吴江第四高小毕业后,家人考虑到上海是离家乡最近的大城市,况且二哥、三哥又都在上海工作,去上海升学是最方便的。当时,上海有四所私立中学最有名:民立中学、南洋中学、浦东中学、澄衷中学。倪徵和哥哥们比较了这四所学校:民立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高,毕业后考海关、邮政是有保证的,二哥曾在这里读过书;南洋中学以数学、理科著名,毕业后进入高等院校比较合适。

倪徵最终选择澄衷,一是为澄衷的创办人叶澄衷的人格魅力和传奇经历所吸引,二是因为澄衷的学费比较低廉。叶澄衷原是船工,在一次送客人上岸后,发现了客人遗忘的一大包钱。他守在风雨之中,耐心等着焦急的失主返回。失主真诚地赠送给他一大笔酬谢金,他没有用这笔钱买房置地,而是兴办了学校。所以,学校的校训就是“诚朴”二字。也正因为如此,澄衷学堂多招收平民子弟,收费不高。还有一个原因,倪徵没有说。原来在他之前,从澄衷走出去的有蔡元培、胡适、竺可桢等著名人士。他希望能步他们之后尘。

在澄衷的两年,倪徵自觉收获颇丰。他在重返澄衷参观时,满怀深情地说:“澄衷的教师都是很优秀的,我在这个学校念书得益匪浅。”然后他扳着手指,列举道:“教国文的是当代江南文豪余天遂先生,教地理的是有名的地理学家项达村先生,教英语的陈亚渔先生的教授法更是令人折服……”

可当时,倪徵并没有在澄衷读完中学。如果说他当初从家乡走出来的时候,思想还比较单纯质朴的话,在他在上海待了两年、见多识广、眼界大开之后,心也活了许多。在澄衷读了两年书后,他15岁了,已经不满足上了中学上大学,上了大学就工作挣钱的既定生活模式,他有了更高的追求。所以,当他的堂姐倪徵琮鼓动他转学到沪江大学附中时,他动心了。

倪徵琮就是在沪江附中毕业的,后来考取了清华,然后就出国了,在美国司密斯女子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主修医科,获得博士学位,并领取了美国行医证书和金钥匙奖。抗战时,在云南,她是当地有名的小儿科医生。

倪老先生很不情愿倪徵转学到沪江,因为沪江是美国浸礼会教会办的学校,他不喜欢那里洋里洋气的做派,他还是倾向于质朴的澄衷。另外,他也担心教会学校偏向洋文,他不希望儿子丢了中国文化传统。但是,倪徵下了决心,他想好了,将来也要出国读书,像堂姐一样。在教会学校读书,当然更有针对性。实际上,原先的沪江附中的确不很重视中文教学。后来,沪江大学副校长觉得应同时注重中文和外文教学,因此特地从上海请来有名的文学家王西神先生,从宁波请来前清的林朝翰老先生教授大、中学的中文课程。倪老先生听说后,这才同意了儿子的选择。

在沪江附中又读了两年,倪徵这才完成了中学阶段的学习。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他被准予免学费直升沪江大学一年级。

3.进入大学

沪江大学在上海杨树浦尽头的军工路,靠近黄浦江。初入学校时,倪徵很喜欢站在学校的最高处,眺望黄浦江上来往的船只。

同类推荐
  • 西方视野中的伟人:邓小平传

    西方视野中的伟人:邓小平传

    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特别赠送邓小平纪念书签,权威精装版。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三十年心血力作!西方视野中的邓小平,客观公正的纪念碑式传记作品。
  •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传奇故事,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的不凡经历。安德鲁·卡内基,13岁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是一个苏格兰穷孩子;多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钢铁大王。他从小爱好学习,争强好胜,力求自立,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乐观地笑对困难,因为“乐观的性格比财富更值钱”。他以给家人和朋友讲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写出了这部自传,书中主要介绍了父母和童年、邓弗姆林和美国、匹兹堡和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司、主管、内战时期、造桥、铁厂等内容。因此本书读起来朴实自然,真实可信。我们仿佛在听他娓娓道来,听他讲述富于传奇的精彩故事,从而获得一种难得的阅读快感。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热门推荐
  • 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本书从分析平常人的心态入手,和你一起探讨、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态,并指导你以积极心态争取成功的人生。
  • 都市小道士

    都市小道士

    别人算命只要钱,沈七算命偷芳心!极品小道士下山来寻美,凭借着唯一擅长的读心术,金钱、美色屡屡得手!第一天被三个美女逆推!第二天就当上了黑帮老大!商业巨头、警察局长全都当他是神人。绝色美女、极品萝莉更是被他忽悠的死心塌地!沈七:“美女等等,我看你身上必有大胸之罩,待贫道来化解一下……”
  • 魂怨

    魂怨

    据说,鬼不过是六道众生之一。鬼福报不如人,相当可怜;人不应当怕鬼,应该去同情鬼;人鬼各行其道,本相安无事。鬼找人通常是有未了之缘从而魂生怨气,至人而死。死人禁地,生人勿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偷喝了坟前的冥酒,原本以为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从噩梦中惊醒,才发现原来自己被一个千年诅咒所束缚,暮然回首,只见阴曹地府就在眼前。生死阴阳,隔岸相望。超越轮回之境,探寻生死奥秘。
  • 笑二之死亡迷局

    笑二之死亡迷局

    书友交流,欢迎加群(47914702)交流,有什么意见建议,直接呼。死亡,是一种状态。死亡,也是一种功夫。死亡,还是,消失。迷局,是为了一己私欲,为了财富和荣耀,为了权利和无敌的人的:处心积虑。或者,也是人生目标。区别,就是善恶。这里是武侠,也是灵异。有悬疑推理,也有人生的感悟。
  • 劫爱:相公很霸道

    劫爱:相公很霸道

    王爷?妾侍?八姨太?十八岁?我晕,我明明已经22岁了,怎么一下子就年轻了4岁,还要嫁给一个比自己大31岁的王爷当小妾,真不是一般的老牛吃嫩草,该死的,连动一下都动不了,还如何的逃脱?难道一朝穿越就要被吃了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个飞机去明朝

    开个飞机去明朝

    皇后娘娘寿辰到了,没有珠宝送什么?送张照片啊。皇太极十万骑兵寇掠辽东,怎么搞?用挖掘机啊。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了,怎么办?去接陈圆圆回来啊。皇帝陛下煤山吊死了,该如何?让他死啊,我来干。崇祯可以死,大明不能亡。我是皇叔朱常渊,我为自己代言。
  • 风雪浪情

    风雪浪情

    一个普通女孩,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秘密通道,穿越世界,开始了一段恋情...
  • 不服和我过过招(倒霉蛋阿歪)

    不服和我过过招(倒霉蛋阿歪)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
  • 天下师兄一般黑:神龙郡主

    天下师兄一般黑:神龙郡主

    天下第一医馆馆主,如花美眷,悬壶济世,妙手回春。定亲之后,发现未婚夫已心有所属。她,心如止水,却遭人暗算。前世血案,一箭穿心。瞬息间,她跨越十年,成为神龙宫主的小女儿——林雪颜娇蛮如她,被爱恋多年的师兄拒绝之后,半个月足不出户,忽然性格大变。当神医雪颜还魂为神龙宫主的女儿,命运将要如何?ps:此文女强人物介绍林雪颜翩然神医俏佳人,妙舞银针神飞扬。风华绝代,几世轮回,清雅如风。她的美,是冰与火的交融,令人痴狂,问天下,谁能与她共舞今生?-------------------------------------------慕容青漓白雪纷飞满庭芳,玉树临风艳若梅。玉簪花香,满身风华,寂寂落寞。当他遇到了她时,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今生愿与之共醉。--------------------------------------------尹玉身若惊鸿莺穿柳,剑似追魂不离人。烟霞忽起,层云深处,荡气如虹。青出于蓝胜于蓝,少年英雄凛如霜,春风过,席起满树桃花!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