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9700000006

第6章 行健不息(2)

1957年五四青年节这天,留苏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志愿军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等人与他们联欢。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王海击落、击伤美机9架,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他率领“王海大队”与美国王牌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美国飞机29架,荣获集体一等功。王永志对张积慧、王海的名字并不陌生,在东北实验学校时,就因为他们击落美国王牌战斗机,为国家争了光,才确立了王永志学习飞机设计专业的理想。

会上,英雄们勉励大家,一定要发愤学习。建设和保卫我们伟大祖国的声音,在会堂里久久回荡,对天天埋头苦学的学子们的激励无疑是巨大的。望着眼前这些战斗英雄,王永志热血沸腾,心想,正是这些热血男儿,以自己肉血之躯和坚强的意志,创造了抗美援朝与美军空战史上的神奇。他们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好男儿就应该像他们一样,为祖国建功立业。

一年级暑假期间,王永志在图书馆看书,读到一本名为《喷气式飞机》的书,受益颇深,国内这方面的书非常稀缺。王永志灵机一动,何不把它翻译成中文,使更多有志于航空事业的学子阅读!他面见了该书的作者、苏军“红星报”的编辑。作者听王永志说想把本书翻译成中文版表示支持,并答应补写一章新的内容。苏联人的友好,使王永志喜不自禁,把暑假的时间都用于翻译工作。后来,于本水、王晋华两位同学对翻译此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参加到繁重的翻译工作中。

这部书的中文本,在1957年暑假全部翻译完成。1958年,由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王永志没有想到的是,他倾注了很多心血翻译的这本译著,却成为了他告别所痴迷的航空专业的纪念之作。

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的发生,从此永远改变了王永志的人生航线,将他引领到另外一个更具冒险精神和创造力的伟大世界。

4.改学火箭导弹专业

1957年的秋天,因为一个不同凡响的日子,使王永志的这个季节笼罩上一层灿烂的光华。

这天,刚进入三年级学习的王永志与其他7名留学生接到中国驻苏联大使馆通知,要求他们由飞机设计专业全部改为火箭导弹设计专业。航空、航天专业大学一、二年级所学的基础课相同,到三年级学习专业课时才区分开,所以国家决定将8名飞机设计专业的优秀学生,转为火箭导弹总体设计专业。

最早的火箭是中国发明的。火箭的出现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出现为前提。北宋年间,唐福把装满火药的纸筒捆在箭杆上点燃火箭,燃气流从纸筒的后端喷出,推动箭身向前飞去,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枚火箭的诞生。

火箭出现以后,很快成为武器在作战中使用,而且种类越来越多。13世纪,我国的火药和火箭传入中东,后来又传入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在英、俄等国得到了大力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火箭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但出现了射程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火药火箭弹,还出现了带制导系统的火箭,实际上就是初期的导弹。1944年6月的一天,英国伦敦受到神秘飞弹的轰炸,人们感到莫明其妙,后来才知道它是希特勒法西斯从荷兰海岸发射的导弹。50年代以后,火箭技术飞速发展,洲际导弹相继出现,人类征服宇宙的新时代开始了。

其实,无论是原始火箭,还是现代火箭,最先得到广泛应用的场合都属于军事领域,是作为一种武器来使用的。但早期的火箭武器,发射出去之后都不进行控制。这种称为火箭弹的无控火箭武器命中目标的精度差,作战效率不高,发挥的威力有限。随着战争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武器的命中精度,于是一种装上控制设备以控制其飞行的新型火箭武器应运而生,也就是“导弹”。

一枚导弹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战斗部,二是运载器。真正直接用来作战的是战斗部。导弹的战斗部安排在导弹的最前端,称之为弹头。战斗部内装的可以是炸药,也可以是核武器、化学武器或其他装置。运载器则是用来把战斗部送向目标的一种可控制的飞行器,由结构系统、动力装置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运载火箭与导弹的基本推进原理是一样的,均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由推进剂燃烧向后连续喷射高温、高压、燃气,使自身加速前进。只是两者目的地不同。导弹是将弹头沿弹道轨迹投放到作战目标,而运载火箭则是将航天器送入围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转的各种空间轨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满目战争疮痍的苏联,着手研究洲际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由于战后美苏对峙、冷战浓云密布的原因,当时的苏联政府对此十分重视。调集全国的资源和技术力量,保证导弹与火箭研制工作顺利进行,特别是集中一些权威专家,研制大推力火箭,从而使卫星上天成为可能。

1953年11月,苏联人在日内瓦世界和平大会上宣布:“制造人造地球卫星是完全可能的”。这预示着苏联要研制人造地球卫星及其运载工具,但是并未引起人们注意。1955年,美国宣布要在1957年至1958年期间发射地球人造卫星,当时没有人怀疑美国的能力和信心。1956年,苏联代表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将把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当时也没人在意此事。一些西方记者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心理宣传而已。实际上,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已接近尾声,正准备把洲际导弹改装成运载工具,用来发射卫星。

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发生了。

1957年8月,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10月4日,又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震惊了世界,震惊了美国朝野。从此翻开了太空探险的新旅程,标志着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为行走在地球上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神秘而又新奇的天窗,也预示着美苏太空争霸的开始。

10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签署协议,苏联同意接受部分中国留学生学习火箭导弹专业。王永志作为其中的一员,接到通知的那刻内心却充满矛盾。在东北实验学校上空看到飞机从蓝天飞过的那刻,他常梦见自己设计的高性能飞机在天空展翅飞翔。现在要改专业,而且还是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专业,内心充满了不舍。

王永志与苏联同学聊天时,透露了要改学专业而自己一直对飞机设计专业一往情深的想法。

对火箭导弹并不陌生的苏联同学一听,兴奋得大叫起来:“那太好了,还是火箭导弹厉害,同宿舍同学合影

它是当今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飞机的飞行高度也不过上万米,而火箭可以飞到几百公里甚至可以飞到外星上去。掌握了洲际战略导弹技术,就可以把核弹头送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国家一旦遭到侵略,可以用它直捣敌人的老巢,比飞机厉害多了!”

王丹阳听说后,也表示支持。恩爱逾恒、鹣鲽情深,丹阳如此贴心地与自己站在一起,使王永志感到莫大的安慰。加上苏联同学所说的话,使王永志豁然开朗,心里渐渐升起对那个神秘而又未知领域的遐想,同时感到了自己肩上使命的神圣。

这一年,无疑成为了王永志“难忘的火箭年”。他又一次改变了自己的专业,他立志一定要掌握现代火箭技术,精通于心,报效火箭发祥地的自己的祖国!

5.毛主席来到留苏学生中间

1957年11月初,毛泽东主席率中国党政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活动。留苏的中国学生听到这一消息,欢欣鼓舞,都希望能见到毛主席。

不久,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中国驻苏联大使馆通知留学生,17日毛主席将来列宁山的莫斯科大学接见大家。王永志听后非常兴奋,让王丹阳就近先赶到莫斯科大学占个好位置,好近距离地看到毛主席,近距离地聆听他的教诲。

由于兴奋,几乎一夜未眠的王丹阳,早上4点起身与几位同学赶往莫斯科大学。步行到莫斯科大学门口,没有开门,他们便站在刺骨的寒风中等待,心里却格外火热。

太阳出来了,白雪覆盖的大地被阳光照耀得格外耀眼。这天是星期天,为了占到好的位置,留学生们很早从四面八方向莫斯科大学云集。礼堂被挤得水泄不通,走廊、过道、廊柱间都站满了人。一部分同学实在无立足之处,被安置在旁边的学生俱乐部听实况广播。

通亮的强光水银灯,把整个大厅照耀得如同白昼,摄影记者们背着照相机,台上台下跑来跑去忙个不停。

毛主席接见中国留学生

下午6点,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毛主席来了!”人海如潮的大厅即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性一刻的到来。

毛主席伟岸的身影出现了。他身穿灰色中山装,身材魁梧,红光满面,从台前一端阔步走到另一端,微笑着频频挥手向大家致意。大厅里骤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所有的人都在笑,在疯狂地鼓掌。暴风骤雨般的掌声此起彼伏,“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经久不息,激荡着大厅的每一个角落。整座巨大的礼堂如同狂风暴雨中的海洋,激情的巨浪澎湃奔腾。

毛主席靠近哪里,那里的人群就像涨潮的海水渴望拥向前排,希望离伟大领袖近点,再近点。毛主席回到主席台中央,手对着大家向下一按,掌声戛然而止,大厅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王丹阳和王永志坐在离主席台很近的座位,毛主席的音容笑貌看得非常真切。他们甚至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生怕气息会冲淡毛主席的声音;他们大睁着双眼,怕一眨眼会错过一个难忘的瞬间。

毛主席极富穿透力的声音响了起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他还教导同学们:“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毛主席的讲话亲切和蔼,风趣幽默。台上台下,有问有答,大厅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同类推荐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收进散文、诗歌和评论等体裁文章约百篇,杨文琴、闵生裕等负责征集文稿、下载博文,并核对了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发表时间,编辑对文稿重新分辑整理编目。文集现分三辑,其中《青山湿》收进的是2010年8月之后亲人朋友不同时期创作的怀念散文,《梨花雨》大部分是发表于报刊、网络的散文诗、小品文和诗歌,《长相忆》则收进了各个时期对世忠散文、杂文的评论文字及序言、书评、创作论等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 后宫:爱妃从现代来

    后宫:爱妃从现代来

    什么?小姨子爱上姐夫!这么老套的剧情居然会发生在她的身上。她不过是受了点刺激在下楼梯的时候冲动了些,就这样一跤摔到了古代。还什么什么——西雷国,这根本就是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架空时代。好吧!她詹小西是个敢于接受现实的人,既然现代社会摒弃了她,那她就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接收她的古代社会生活吧!
  • 溺宠,丫头你往哪逃

    溺宠,丫头你往哪逃

    一次好心之举却将她推向命运的转折点她的生命本是平凡到再不能平凡的,却未料到被不平凡的人注意了。。。。。。三年后。。。。。。她已经有了相爱的人,稳定的工作,然而他……却变的不那么甘心了他情不自禁的出现在任何她在的地方,然而她一次次的忽视他,忘记他。他终于忍无可忍,一手毁了她苦苦坚持的幸福,将她囚于身边她恼过,哭过,逃过,然而……然而冥冥之中也许已经注定。。。。。。他眸中怒火早已隐藏不住,冷冷道:“这是要往哪去呢?”她闻声吓的一个激灵,手一松那车票就飘到他脚边去了。他弯身拾起看了一眼,放在手心一握那票就毁了,皱巴巴的一个小团子,他毫不犹豫将那小团子抛向一旁的垃圾桶。眼看着大好的机会没了,瞪着眼睛直视他,这丫一生气连怕都忘了。“你凭什么毁了我的票!你赔,你赔!”对着他的胸口就是一顿乱捶。他不理她,她更加肆无忌惮起来“老流氓,老混蛋!你变态!”————懒得和她继续纠缠,扛起来就往出口走。他这心里的火还有一半没消呢,不回去帮他消火就行了?!强娶篇她颤抖的坐在医院的凳子上,握着手里的病历排着队:宝宝竟然在她肚子里了,就这样拿掉她或他吗?她觉得自己真的很残忍,可是她不想做个未婚妈妈。。。。。。他捏着拳头悄悄站在她身后看着她,等着她的决定。终于到她了,她拖着已经抖的无力的腿朝手术室走去。他眯着眼睛看着她起步向那里走去,一个箭步向前一把将她抱起离开!这小东西真当他的孩子是垃圾了?她想拿掉就拿掉?!他同意了?!在她开口前冷冷道出两个字:“结婚!”她惊愕的看着他道:“我没有同意啊。。。。。。”不同意?他的决定什么时候由得她说不就不了?!(温馨宠文)
  • 诡城迷雾

    诡城迷雾

    一座墓,即一座城!李建军无意间翻出一颗珠子!但是万万没想到,这颗看似平凡的珠子中,却隐藏着惊人之迷。
  • 流年三千温凉

    流年三千温凉

    他是她的过客匆匆,他是她的潇潇雨下,他是她的时光苍老,他是她的白头韶华。他是她的一切一切,那一年梨花树下初相遇,那一刻的情深错付……他将她放在心底最深的位置,任谁也窥探不到;他谈笑间指点江山,却总在不经意间注意到她浅笑的灼灼光华;那一年的惊鸿一瞥,那一世的情深如许……这只是一个等待与被等待,守护与被守护的故事。无关风花雪月,相思无语。只要是命中注定的,不管怎样都会相遇。我老想着,只要你心里有我,而我也爱你就好了,就算什么都没有,我也是欢喜的。我一直是不恨的,只是太累了,已经等不及你回头了。你从前是该不会想到的,尽管这条路那么长,但我们走着走着,也终是到了尽头。
  • 宋元明清那些爱

    宋元明清那些爱

    全书从浩如烟海的历史陈迹中梳理出七十个爱情故事,作者对这些经典爱情故事的个性化理解成为串联这段中国情爱文化历史的主线,观念新颖,语言活泼,幽默风趣,历史知识点遍布全书,具有相当高的知识息信密度,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评说远古到民国时期情爱的完全读本一部回肠荡气的中国情爱史,一道色香味全的汉文化盛筵。
  • tf你的故事我可曾来过

    tf你的故事我可曾来过

    呵~我多想做一条深海的鱼,你听不见我心碎的声音,也看不见我的眼泪。你从来没有爱过我,这一切都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当初的誓言,早已落幕!我们终究逃不出命运的安排,忘了也许是最好的。我不后悔认识你,哪你呢?一个转身,也许就已经一辈子错过了。于千万人之中,我只爱你一人,你却只恨我一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巧做私房菜

    巧做私房菜

    私房菜是官府菜的一种延伸,它选料广泛,制作精细讲究口味和营养,能充分体现私家烹饪的独特个性。私房菜起源于古时深宅大院中的美味佳肴,当年高官巨贾们“家蓄美厨,竞比成风”,互相攀比着自己在人生第一要义“吃”上面的品位。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齐全,叙述言简意赅的烹饪书籍。为您推荐了不同风味、好吃易做的家庭私房菜,在菜例中有详细的说明。让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烹调知识,做好美味菜肴。
  • 黑客娇妻:霸道总裁的魅影

    黑客娇妻:霸道总裁的魅影

    她是经久不衰的黑客神话,她是一个风一样的女子,来去自如,随意潇洒。他,是铁血强硬的家族首脑,手段刚强、雷厉风行。他们的狭路相逢,彼此的命运从此刻开始纠缠,是爱,是情,是逃,是留,一切无所预知……
  • 元婚礼贡举考

    元婚礼贡举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