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9700000016

第16章 凌云之志(1)

理想如晨星,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想来,今天之所以有如此现代化的生活,无不是我们享受了人类的理想和为此不懈追求的果实。

王永志从少年时起,就提着一盏理想之灯,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当灯油,以自己的一颗丹心作灯芯,照亮了自己的人生,同时也照亮了我国的导弹、火箭及载人航天事业。

从王永志身上,我们真切地看到,理想一旦被付诸持之以恒的行动,就会变得触手可及!

——作者手记

1.上天干什么?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决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宇宙,对于人类永远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宇是空间,宙是时间,茫茫宇宙曾引起古人无尽的遐想。千百年来,在人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天地”的奥秘稍露端倪,宇宙逐步被人们认识——它浩瀚无边,银河系只不过是宇宙里众多星系中的一个。

人类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了解地球以外的那些神秘的星球,便有了口口相传了几千年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嫦娥奔月等美丽传说。而在敦煌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几乎每一窟都绘有飞天壁画,而且飞天之人总计有4500余身,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为了梦圆飞天,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我国已经有人用鸟的羽毛做成两只大翅膀装在身上,在头和身上粘满羽毛,想像鸟一样地飞行。东汉时期,历史上记载了木鸟飞天的故事。科学家张衡制造出一种木鸟,身上有翅膀,腹中有器件,能飞行数里。

第六章凌云之志大梦飞天王永志传关于孔明灯的由来,有不同的几个版本。有的说它相传始于五代,用竹子和纸做成方形的灯笼,底盘上点燃松脂,当热气充满灯笼时,灯笼会扶摇直上,晚上高挂在空中,作为军中联络信号,后人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孔明,因而叫它孔明灯。也有的说,它是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诸葛亮)所发明的。据说,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果然脱险,后人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还一种说法,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称其为孔明灯。

现代火箭的诞生,使千百年来人类遨游太空的理想终于实现了。火箭是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一大标志,但是,原始火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左右,最初出现在我国。是用纸糊成一个筒,把火药装在筒内,然后把药筒绑在箭杆上。药筒前头封闭,后头开口(喷管)。火药燃烧时从后口喷出大量气体,利用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这种原始火箭,实际上是现代火箭的雏形。后来,古人将火箭用于军事,使用火箭来进攻敌营。据古书记载,1126年,宋、金在开封府之战,宋军就用火箭抗击过金兵。

在月球背面,有一个叫“万户”的环形山。明代,有一个叫万户的人把椅子架起来,将47枚火箭捆在椅子后面,他坐在椅子上,让助手点燃了这47枚火箭。其结果当然是没有成功,但他的壮举却为世人景仰。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可见,要实现飞天梦想,不像嫦娥偷吃了一粒药丸和在墙壁上用画笔涂抹几笔那么容易,更不像孔明灯或万户造的火箭这么简单。要想真正飞上太空,还能安全地返回地面,不但需要雄厚的国力,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有无数有志之士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拼搏。

20世纪中叶,许多有志于探求宇宙奥秘的科学家,都在试图研制一种能载人在太空中遨游的飞行器——宇宙飞船。1961年4月12日,一艘名为“东方一号”的宇宙飞船,载着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绕地球一圈,首先拉开了人类飞天的大幕。其后,苏联又相继发射了“东方二号”“东方三号”“东方四号”及“上升二号”宇宙飞船,都获得了成功。

不甘示弱的美国,在多次成功和失败的研制、发射基础上,终于研制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于1969年7月16日,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载有3名宇航员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绕地球一圈半后飞向了月球。经过73小时的飞行,飞船在7月20日到达了人们梦寐以求的月球。此次登月成功,正如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所说:出仓“跨到月球虽是极小的一步,而对人类来说,却是极大的一步”。

中国发展宇宙飞船的构想,是在“长征一号”火箭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太空的第二年——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科学家们为此还制作了一个名为“曙光号”的全尺寸模型,有些类似美国第二代飞船“双子星座号”。外形像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两大舱段组成,座舱里放置两把宇航员坐的弹射座椅。怎奈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下,1975年“714”工程下马,“曙光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构想的草图之中。中国暂停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而把精力和重点放在应用卫星方面。

20世纪80年代,美苏等世界大国开展了多项指天为域的计划。1984年,美国宣布计划用10年的时间建造“自由号”大型空间站,苏联想把永久性空间站“和平号”送上太空,欧洲筹备“哥伦布”空间站和小型航天飞机的研制,而日本也在计划研制“希望号”航天飞机和大型运载火箭……

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在“阿波罗计划”的刺激下,增长飞速。更为重要的,其带来的技术突破,直接促成了20世纪若干重大技术进步。而“星球大战计划”所带来的技术突进,也使美国成为信息时代的领导者。

从科学和技术的观点看,研制与试验载人飞船的经验,将比他们的宇航员在飞船上能实际完成的任何事情都重要。因为它们对提高计算机、航天材料、制造技术、电子设备、系统集成、试验等方面的水平,以及获取研制导航、姿态控制、推进和生命保障各主要子系统的经验都有益处,而且对军民两用航天项目都是极其有意义的。

在如此群雄逐鹿的形势下,作为中国人,要进入人类活动的第四领域,进入太空,探索宇宙奥密,开发空间资源,让它造福于人民的心愿同样非常强烈。1986年,中国4位著名科学家联合上书,引发了包括生物、航天、信息、先进防御、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七大领域、15个主题项目的“863计划”的诞生。航天技术是其中的第二大领域,要研究两大主题项目,一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二是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

按国务院的统一要求,国防科工委于1987年4月组织成立了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王永志是7名成员之一,在首席科学家屠善澄的领导下,开展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必要性和基本技术途径论证。通过长达5年的国内外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委员会统一了认识,完成并向中央专委提交了综合论证报告。

1991年6月29日,中央专委第四次会议听取了首席科学家屠善澄《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意见》和国防科工委《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及其应用的意见》的汇报,会议原则同意专家委员会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目标设想,要求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目的性做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原则同意,就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不再仅仅停留在论证阶段,而是准备实施了,这对航天界是一个巨大的震动。

2.难忘1992

1992年1月8日,中央专委会召开第五次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必要性问题。会议认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诸多方面考虑,立即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并且同意从飞船起步。会议决定,在过去论证的基础上,由国防科工委组织各方面专家,进一步对载人飞船工程研制问题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以备中央决策。

可行性论证即是立项论证的前奏,意味着不出意外的话,载人航天工程就要上马了。这次论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国防科工委和航空航天部领导反复研究,决定由王永志担任论证组组长。

1992年1月17日下午,国防科工委丁衡高主任在办公室亲自征询王永志的意见。王永志一听,心中既高兴又略感不安。看着丁衡高期望和坚毅的神情,王永志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高度信任,这种信任中透射出一种崇高的责任,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与第一任总指挥丁衡高在神舟五号返回舱前合影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王永志没有想到,自己从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任上刚调到航空航天部担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导弹系列总设计师和科技委副主任仅半年,新的更重的任务又压在了身上。第二天,他就赶到国防科工委上班,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新征程。

经过5个月的论证工作,长达8.8万字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报告终于截稿。王永志对报告全文进行了逐字逐句修改审核后,经评审组审定、领导小组审批,最终上报中央专委。

1992年8月1日,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将“另起一行”的日子终于到了。李鹏总理主持会议,审议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结论。

会上,王永志用飞船、火箭模型及各种图表进行了详尽的汇报,阐述了工程各大系统的基本方案。最后,他陈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继续突破载人飞船与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8吨级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20吨级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迈出左脚,不仅仅是为了向前跨进半米,同时也为迈出右脚找到一个支点。”王永志强调说,“要追赶,要跨越,就必须在实施第一步时考虑到第二步、第三步。如果只搞第一步不搞第二步,或者只搞第一步和第二步而不搞第三步都是不行的。造船必建站,建站为应用。也就是说第一步研制、发射飞船的目的是瞄准第三步,把飞船作为天地往返工具,最终是要建成能够用来进行大量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的空间站。载人航天三步走是环环相扣的,第一步设计的飞船留轨舱正是为顺利实施第二步计划做准备。第二步利用飞船技术研制一个空间实验室,还要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低轨道长寿命电源、大组合体的控制、再生生保系统、推进剂转注、可维修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问题。第二步是非常必要的。空间实验室具有一定的应用规模,而且代价低,特别是通过这一步验证第三步建设空间站的各种单项技术。如果不走第二步,直接建设空间站,一旦出现反复,代价太大,成本太高,不符合中国国情。”

国防科工委的论证结果得到与会人员的认可,认为这个“三步走”好!李鹏总理说,这是一件大事,为了对历史负责,每个专委委员都要在会议纪要上签字以示负责。事关重大,须报党中央来做决定。

决定性的日子终于到来,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南海勤政殿听取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的汇报,中顾委老领导杨尚昆、万里、薄一波也参加了会议。

听完汇报后,领导们的发言非常热烈,给予载人航天工程高度的肯定。

有的常委说:“钱不够,动用国库里的黄金也要干。”有的说:“要在世界上站住脚,就得有高科技,比如造宇宙飞船,而在其他方面宁可节省一点。让这件事真正施行,要有连续性,不断地开展下去。同时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兵力攻坚。”……

同时大家也提出了希望:“老一辈搞了‘两弹一星’,如果没有新的任务,我们的队伍无法完成新老交替,就会断档,因而必须有一个大工程带动,要大量培养人才,使我们的高科技队伍永葆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保持航天技术发展势头的重大战略问题。”

会议经过审议,最后决定,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载人航天工程。与会人员一致同意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

此情此景,令列席会议的王永志心潮澎湃,他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的载人航天是一项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寄托了全国人民的热切期望。

晚上,毫无睡意的王永志披衣走到阳台上,望着寒星点点的苍穹出神,以至妻子走到身边都没有意识到。他正为一个决定兴奋不已。

“老王,外面冷,快回屋休息吧!”王丹阳催促着。

“我再待会儿!”王永志还在想今天会议上的好消息,载人航天工程就要启动了。长期以来,他和许多知名专家为这事呼吁奔走和作出的所有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他内心激动得无以言表。

小平同志曾说,自己有两个未了的心愿,其中之一即是载人航天。飞天大梦,这也是所有中国航天科学工作者的心愿,这个梦已做得太久太久了。只是这个决定还处于保密阶段。虽然妻子会不遗余力地支持自己,多年来一直把自己当成家里的国宝“大熊猫”照顾得事无巨细,在工作中还是最称职的“情报员”,查文献找资料做强有力的后盾,心甘情愿默默支持、牺牲与奉献,但此时他也不能对妻子透露半点风声。

同类推荐
  • 原来李鸿章

    原来李鸿章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建海军,造炮舰,开矿山,通火车,派遣留学生……暗沉沉的大清帝国涌进来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也同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
  •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生于七夕夜,长于帝王家。本该风流才子游戏人间,却偏偏注定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本该诗词歌赋美酒佳人,却偏偏沦为亡国之君王朝易变。若单单身为文人,倒也好。若只是作为帝王,也不错。偏偏二者并存,注定了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不该带着文人性情,生于这最是残酷的帝王家,长于这烽烟乱世。江山犹是,可惜不再是自己的江山。昔人非,却偏偏只能自尝其果。
  •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栋时代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至今传奇仍在继续,88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奔波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人生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重点描写了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各类应用卫星太空遨游,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之旅,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群星普照的辉煌成就。
  • 迪士尼

    迪士尼

    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QQ王子马化腾

    QQ王子马化腾

    马化腾,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现担任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被称为“QQ之父”,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学士学位。1998年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任职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寻呼软件研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这本《QQ王子马化腾》是“小蓝狮子财富名人”其中一册,讲述了马化腾的故事。《QQ王子马化腾》的作者是俞志荣。
热门推荐
  • 西风旅团

    西风旅团

    灾害蔓延,怪物肆虐,被封禁在游戏中的人们,又该何去何从?
  • 苍穹战纪

    苍穹战纪

    仰望星空,发现无数璀璨注视着我,无端的命运之线在这里纠结。陨落、重生、不死……我和我的剑站在洛克尔高耸的山峰上,英雄的热血在我脚下流淌,年老的法师吹响了骨龙号角,蒙塔莎的暗夜精灵用纯洁的目光,穿透自然……光辉从虚空中洒落,我沐浴着它,巨大的王座下,生灵万物全皆臣服。远古的神祗原来并非不朽,传承的记忆在这里绽放。脚踏大地,我说:“若愿相信,夜空终会坠散洗去罪愆的雨和指引前行的光。”旋转因果之轮,我,布万加·雷洛·加西亚,里瓜多尔的守护者,无冕之王!剑指苍穹,永生不朽。
  • 慕白

    慕白

    慕白,狐族指定下任王,但却灵力低微;新月,普通女学生,穿越至狐族担负起守候狐王的重任。慕白九世历练,新月九世守候。穿越种族的感情,跨越时间的等待,变扭却又透出酸甜的青涩,九生九世之后,愿有缘人终成眷属。
  • 魔法少女奋斗记

    魔法少女奋斗记

    魔法世界很神奇,会走路的蘑菇,会唱歌的花,还有喜欢跳来跳去的小石头。蓝希来到魔法世界后遇到了那个令她心中噗通乱跳的王子殿下,一不小心又被女神之光选中成为了女神候选人之一。她激动握拳表示:女神的宝座是我的,王子殿下也是我的,你们都别抢!
  • 传承剑

    传承剑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沈凌天前世为了救自己的女人,赔上性命与敌人同归于尽……然而今生转世在另外一个世界,沈凌天在一场混战中差点毙命的同时意外得了一个传承之物……为了寻找那个为他殉情的女子……为了踏回前世的世界………
  • 奉旨征婚:战神难伺候

    奉旨征婚:战神难伺候

    什么账都好算,感情账难算!莫名其妙就被缠上了,美其名曰‘阴魂不散也是缘分’,他说,我对你百无禁忌,你对我百般刁难,要好好伺候我,最后……终于,她忍无可忍,不就欠你一个新娘么?替你征一位色艺双全的送你!轩辕千城说:我这是有恩必报,你是我的心头宝。落倾魂说:你这是阴魂不散,你就是我的现世报。有一种感情,你惹不起,他还缠着你,所以,你就躲不起。PS:娃娃们,都跳坑进来吧,清薇送你们一场倾世绝宠!爱一个人就是撒下弥天大谎,为她圆场。
  • 宝妈逆袭末世

    宝妈逆袭末世

    楚吟歌因为与爱人何旭阳的一点小矛盾,缩在角落里独自一人伤心难过,此时的她已经是怀着五个月身孕的宝妈,伤心过度导致她动了胎气昏迷,再次醒来,她发现自己身体各方面发生了变化,在她惊恐之余,末世纪悄然来临,看着亲朋好友一个个渐渐地变成行尸走肉,她不知何去何从。在一次爱的呼唤下,宝妈爆发,逆袭末世纪,唤醒了这冰冷的世界。
  • 哈喽徐晚乔

    哈喽徐晚乔

    他一直都不知道,她喜欢他有一年时间了。因为她总是逃避他的眼睛和话题,他说什么她的回答只有一个单音调。所以让人觉得,她不喜欢他。通过qq找到他的联系方式,她很是激动,一改平常面对他时的拘谨,把面对他时不敢说的通通都说了出来。可喜欢那两个字,还是没能说出口。她很自卑,自卑到认为自己渺小的就如蚂蚁,配不上如此优秀的他,所以她才会什么都不敢说。她很早就踏入了社会,经历了很多事情,到把一切事情都看开,她有了自信,鼓起勇气说出那句话。。。可却看到了他身边亭亭玉立的女孩。
  • 勘处播州事情疏

    勘处播州事情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