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8000000003

第3章 “大航海时代”的序幕(3)

源于三四千年前的中国木板船的独特结构,导致了其后船尾舵、多重桅杆、肋骨、水密舱等一系列的先进属具出现。人们赞美中国是“世界上最多的船舶图样”国家,“在设计上,能适应特殊的条件和不同的环境”。中国船舶具有船体坚固,载重量大,耐浪性、快速性、适航力强等先进的性能,堪称古代船舶之最,中国船舶以此多种性能齐全而名著于世,创造了高度的海洋文明。

船用指南针、平衡舵、水密舱、车轮船等造船和航海技术,还有十多种技术传到西方,促进了整个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船用指南针为世界“地理大发现”创造了条件,不仅开创了世界航海史的新篇章,连同其他航海技术还被在当代加以运用。正如英人李约瑟博士所说:“中国人被称为不善于航海的民族,那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在航海技术上的发明,随时可见”。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在中国的内陆河道上所见到的航船,数量之多使人咋舌,而中国的海上舰队,在1100年至1450年之间,肯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在船舶推进方面,中国的船艺领先于欧洲1000年以上”。他还列举了中国船舶的先进属具:橹、风帆、平衡舵,以及车轮船等。橹,世界各国学者认为“是中国发明中最科学”的一个成就。它是汉代一项突破性的大发明,除有推进作用外,还可以操纵船舶转弯、调向;是一个纵向自摇式“推进器”,有结构简单和一器多用并且具有高效率的特点。另外,像舭龙骨等一系列造船技术的发明,都是古代中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它对提高航海船舶的稳定性和适航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舭龙骨的发明与应用比西方大约要早七百年。

郑和下西洋的船舶和航行,就是在祖国辉煌航海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舶,最大的长达二十丈,到了宋代就有三十丈长者,而明代郑和的宝船竟长达四十四丈。元代海舶则以创纪录的续航距离而闻名于世。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船舶的优良性能,以及发展速度,和以“大”,负载多而见著。元代时,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中国旅行记》一书中,说他亲眼见到宿迁一段的黄河上,就在这个离入海口只有一天的航程处,停泊有1.5万艘海船。至于长江上,据“曾为大汗征收船税者言,每年溯江而上之船舶,至少有二十万艘”。我国古代无论是商船还是官船,很少以单船远航,发展到明代,船队的数量和规模更是空前壮大了,所以郑和下西洋之壮举,也是中国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

第五节 郑和的梦想

郑和(1371~1435年),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叫三保,人称三保(宝)太监。郑和出身于伊斯兰教世家。为元代大政治家赛典赤六世孙。曾祖父叫拜颜,娶马氏;祖父称哈只,娶温氏;父亲称马哈只,也娶温氏。祖父和父亲都曾前往麦加朝觐,故有“哈只”之称。当时,凡是朝拜过麦加的人,统称为“哈只”,“犹言师尊也”,故受到乡里的敬重。郑和弟兄二人,哥哥叫文铭(或作文明),还有姐妹四个。由于很小就知道父亲和祖父漂洋过海去过麦加,常听到父亲讲述海上历险故事,知道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和航海知识,因此,他立志长大以后要去航海探险,也要到麦加去朝圣。

然而,郑和11岁那年,在人生的道路上却遭遇到了极大的变故,但这变故竟使他得以实现自己的航海愿望,这可是始料所不及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元朝灭亡后的梁王仍在云南负隅顽抗,明将傅友德率领大军攻陷云南后,明朝军队抓了些男孩押到京城送进宫里。11岁的郑和便是其中之一,他被分发在燕王朱棣的藩邸里服役。然而,郑和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向,暗自刻苦攻读,因此获得广博的学识,怀有智略。身为宦官的郑和当时的聪明才干,受到燕王的赏识。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当郑和29岁时,跟从燕王举兵,出战入阵,建有奇功。燕王称帝后,因郑和靖难有功,擢内官监太监,时年方三十三四岁。当时主管宫室陵墓的建造,采办宫内婚丧礼仪所需珍宝、香料、奇珍异物等事宜。

郑和之所以被重用还有一个原因。在永乐元年之前,郑和又与佛教发生了关系,认识名僧姚广孝,而姚又是“靖难之役”的献策人及决策者,与朱棣关系极为密切,这时姚还为郑和刊刻的佛经上题写有“所得胜报,非言可尽”的字样。事实果如姚广孝之所言。郑和被姚推荐,恐为情理中事。何况,“靖难之役”,朱棣得宦官之助者甚多,故功成之后,重用宦者,推心置腹,赏赉有加。郑和之功,又远出诸宦者之上,除赐姓为“郑”外,复选为内官监太监,以示酬劳。

至于永乐皇帝朱棣为什么赐郑和姓郑,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据说,朱棣在平定叛乱的战役中,他心爱的马在北平姓郑的村庄被敌军射杀而死。正好,在此战役中,郑和可谓效尽了犬马之劳。朱棣为纪念他的爱马,也为表彰郑和的功绩,便为他赐了这个郑姓。

郑和经事成祖、仁宗、宣宗三朝。他具有多种才能。史书记载,“和自幼有才志”,“才负经纬,文通孔孟”,“公勤明敏,谦恭谨密,不避劳勚”,又说“和有智略,知兵习战,帝甚倚信之”。又粗知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和佛教,所有这些都对出使海上各国有用。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被任命为下西洋的“钦差总兵正使”。先后七次奉使远航,历南海及印度洋和非洲沿岸30余国,每次行程10万余里,为时28年。仁宗时,曾任南京守备太监。宣德九年(1435年)病逝于航途古里,终年65岁,赐葬于南京的牛首山。郑和兄马文铭之子旸(字恩来)过继给郑和,所生的后代,在南京和云南,迄今已传至20代以上。

这里有一个历史疑团需要加以澄清。在明初,朱元璋吸取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深刻教训,颁布了宦官不能识字读书,不能做交通外官的禁令,又制了铁牌,禁止宦官参与朝政。这些禁令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自己却带头打破了。他不仅派宦官外出办事,宫中的宦官人数也越来越多,形成十二监、二司、七局二十一个部门。朱棣“靖难之役”胜利得益于宦官,因此更信任宦官办事,派他们外出承办重要皇差。不让宦官识字已无人再提了。郑和本身聪明好学,加之朱棣的宠幸,学到了文化知识,掌握了处理国家大事的本领就不足为怪了。

郑和死后,在国内外留有许多遗迹,至今南洋各国人民仍旧奉他为神,立庙祭祀,香火不衰。在国内,有南京马府街郑和故居、净觉寺、天妃宫、龙江湾宝船厂等遗址;在太仓有刘家港、天妃宫;在福建长乐则有太平港、天妃宫、三宝岩等。此外,在南海诸岛中还留有永乐群岛、宣德群岛、郑和群礁,以及署有与郑和航海同行者名字的景弘岛、马欢岛、费信岛等。凡是在郑和访问过的亚非国家,尤其在东南亚,更流传着许多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故事,并有很多纪念活动。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留有三宝珑、三宝港、三宝洞、三保井、三保墩、三宝公庙等。相传6月30日这一天,是郑和在三宝珑登陆的日子。每年到了此日,爪哇一带的华侨都赶去进香。在苏门答腊岛上也有三宝庙。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山、三宝城、三宝井等。在泰国有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宫和三宝禅寺塔。在北婆罗洲有中国河、中国寡妇峰等。

郑和下西洋,这一段600年前的往事,牵动着多少人对中国历史的执迷探索,流传着多少佳话。“七洲洋中有种神鸟,状似海雁而小。啄尖而红,脚短而绿,尾带一箭,长一尺许,名曰箭鸟,船到洋中,飞而来,示与人为准,呼号则飞而去。间在疑似,再呼细看,决疑仍飞而来,献纸谢神,则翱翔不知其所之。相传王三宝下西洋,呼鸟插箭,命在洋中为记”(陈伦烱《南洋记》)。

郑和远涉重洋,历尽艰险,为世界“大航海时代”带头探险,为明朝跟海外各国的通商友好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于郑和下西洋航程所绘制的航海图,更为后世航行西洋提供了重要依据。

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之大,历时之久,以及在造船工艺上的突出成就,这在世界航海史上更是空前的,而航海与科学同步则更为郑和西洋之行的显著特点。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别是江南地区航海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输入了海外的生产技术经验,并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邵逸夫全传

    邵逸夫全传

    本书介绍的邵逸夫,从少年时代涉足影坛、青年时代南洋打拼,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时代,晚年他淡出影坛后又成为香港电视业的巨头,他的百年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混搭

    混搭

    20世纪90年代初,李静还是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而戴军则是个初中就逃出校园的社会小青年,做过民工,当过驯兽师,后来在深圳夜总会做夜场歌手。就是这样两个混社会混得跌跌撞撞的年轻人,因为对梦想着迷般的坚持,一步一步向未来、向彼此靠近。李静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又离开央视,成为中国首批电视制片人,并一手缔造了《超级访问》。戴军也因为这个节目和李静站在了一起。他们不是夫妻,却在12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比夫妻更深的默契。他们相得益彰地混搭在一起,成为彼此最真实的励志书。
  • 我创办了共识网

    我创办了共识网

    本书共分为:人生这锅窝窝头、一路驼铃声、智慧的和聪明的、头顶有光环的人若干辑。主要是作者对家乡、亲人、朋友以及儿时的回忆和怀念,对岁月的感慨,以及自己近年来的工作经历等。随着岁月的消逝,这些生命的体验与感悟酝酿出让人唏嘘不已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我的英雄联“萌”

    我的英雄联“萌”

    吴天在自己生日那天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也是他最向往的英雄联盟世界————瓦洛兰大陆!从此,他立誓要玩转瓦罗兰,玩转英雄联盟!他拜剑圣为师,成了悟空的师弟。“走,猴哥带你去看妹子!”这是吴天最喜欢的一句话。他还夺了莎拉小姐的初吻,得到了琴女的真情。他还征服了刀妹、搞定了剑姬!什么?安妮竟然也喜欢我!OhNo!我可不是萝莉控......!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故事,只有一样的感情、一样的爱......!吴天的英雄联盟......真的就是这么萌萌哒!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岩幽栖事

    岩幽栖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戟指三界

    戟指三界

    挥动手中的方天画戟,行走在魔界,神界,仙界。背负一生的血海深仇,转战于陆中,水中,空中。感谢【清友·封面制作】给本书提供封面制作。
  • 宦妻不好当

    宦妻不好当

    这是一个穿越古代经历被亲人卖、迫于生计进入千岁府谋生从丫鬟一路晋升最后成为大岳最残暴的【伪】太监的‘对食’的故事。流言不可信,只有亲身经历,才晓得个中艰辛,黄小爽在华夏生活了三十年,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浦一赶上穿越大军的列车,她没被千岁府残酷的训练折磨死,快被自个鸡肋般的金手指给整惨了。
  • 听雨声潇潇

    听雨声潇潇

    她堂堂跆拳道黑带8段,在法国旅行,没想到居然被自己一个杀伤力为0的闺蜜给KO掉了!自己的男友抛弃了自己,和闺蜜好上了,还瞒着自己!从高层20楼坠下,不死也成残废!可是咱竟然穿越了!OHNO!穿就穿呗,身世好点行吗。居然成了一个毛还没长齐11岁,养在深闺无人晓的废柴嫡女!大姐虐死了这位小姑凉,二姐暗地里阴险,表面上却是一朵白莲花,啧啧啧。直到遇见他,满天飘着桃花,他一身白袍,墨发随风飘着,好似九重天来的仙人,神祗般的男子,拥有最强的实力。两个从没有交集的人却交集在了一起。一朝重生,废物变天才,神魔一念之间,坐拥神鼎,神兽,天宝,神器······不喜勿喷,黑粉勿入。
  • 女人使用手册

    女人使用手册

    该书讲述的最重要的事,包括事先确定最重要的事,与上司交往最重要的事,与下属交往最重要的事,与同事交往最重要的事等十部分。
  • 彪悍丫鬟强娶夫

    彪悍丫鬟强娶夫

    小铃铛人生格言:自古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今天我小铃铛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在丫头的小道上一路到底。少夫人?不做。盟主夫人?不做。阁主夫人?不做。王妃?不做。“那你要做什么?”某男怒问。“丫头。”小铃铛回答得理直气壮。
  • 何为宠妃

    何为宠妃

    宠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明艳动人飞扬跋扈,表面上是皇桑最宠爱的女人实际上是真爱的挡箭牌?nonono,让温氏阿婉的宠妃进击之路来告诉你什么叫做宠妃。
  •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95个建议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95个建议

    本书记述了李嘉诚先生在数十年的社会与人生体验中积累而成的精华感悟,内容紧扣当代年轻人的心理、为人处世态度、创业目标等,并以对年轻人的建议与忠告的形式推介给希望找到成功捷径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