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4900000006

第6章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2)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

(1)在探索原因时,不能仅仅依据前件与后件的几次重复出现便断定前件是后件的原因,因为先出现的不一定是原因,后出现的不一定是结果,原因和结果一般说来又先后顺序。

(2)在实践中根据某种因果关系用原因引起一定效果,不能只看见原因的作用,还要看到结果对原因的反作用。

(3)因果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在探索原因或预测结果时,必须探索各种各样的原因或各式各样的效果,并加以区别。

§§§第五节偶然与必然

偶然与必然范畴是因果范畴的深化。

一、偶然与必然的含义.

1.偶然与必然指事物存在的状态后发展趋势。说某物偶然吧人意志他是这样,也可以不是这样;或将是这样,也可以将不是这样。说某物有必然性意指它在某种条件下一定这样,而决不会那样;或某种条件下一定这样,而决不会成为那样。

必然性实际上就是规律性,规律的实现总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具备时,规律就不会实现,但我们不能不因此而否定规律的存在。

二、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两种对立的趋势,但二者又是统一的,是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这首先指它们在逻辑上的相互蕴含,没有偶然性就无所谓必然性,没有必然性就无所谓偶然性。其次指它们在事实上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任何实际存在的事物是纯粹必然的或纯粹偶然的,也可以说,任何实际存在的事物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2.机械决定论:自然界的运动完全受必然性支配,无偶然性可言;

非决定论:人类社会则完全是偶然性的王国,因为人的活动都受每个人的思想支配,无必然性可言。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偶然与必然

1.一切事物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任何偶然性都服从于其内部隐藏着的必然性。把必然性和偶然性这对范畴作为思维形式,也就是把这一原理运用于认识过程。

2.(1)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是科学认识的根本要求之一。人的认识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事物的各种偶然性,对于偶然性的认识总是比较表面的、片面性,人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偶然性上,而必须透过偶然性发现隐藏在其后面的必然性,这实际上也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的过程。

(2)把规律区分为动力学规律和几率统计规律是正确的,是对必然性理论的发展。

(3)偶然性与必然性在人类社会领域除了具有与在自然界一样的共同关系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必然性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来开辟道路的。

§§§第六节形势与内容

形势与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两个方面,事物的形势与内容的矛盾及其运动,也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环节。

一、形势与内容的含义

1.含义:(1)形式和内容表示外壳或外形和内核,在这层含义上的形式和内容是可以分开存在的。

(2)形势与内容表示物种与质料、模型与材料。

(3)形式是内容的外部表现,内容是形式的内部根基、依据和实质。

二、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

1.任何事物或现象总是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总是内容与形式的矛盾统一体。这两个方面之间像其他一切矛盾一样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2.形式和内容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由于所处地位的变化而发生相互转化,实际上只是讲的是形势与内容区分的相对性。

3.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与内容。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形势与内容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运动在第二、三层含义的形势与内容的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就第二层含义而言,形式是积极的主动的,质料是消极的被动的;就第三层含义而言,正好相反,形式是消极的被动的,内容是积极的主动的。在第二层含义中,形式赋予质料以特性和性质,使质料具体化,并引起质料的发展;在第三层含义中,内容决定形式的特性或性质,引起形式的发展,因为内容是最活跃的,形式是由于适应内容的发展而出现和变化的,当旧形式不适应内容的发展甚至阻碍它的发展时,内容就会冲破旧的形式的桎梏,而要求新的形势。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形式与内容

形式和内容这对范畴作为思维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在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都要求把握对象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并把他们辩证地统一起来。

2.人们认识事物,主要的当然是关注他们的内容,但为了认识事物的内容,又必须同时认识他的形式。同样,人们改造事物,首先当然是改造事物的内容,但为了改造内容,促进内容的正常发展,又必须主义改造事物发展的形式,注意选择和创造最适合新事物发展的适当形式。

(3)根据内容和刑事关系的复杂形式,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有利于内容的各种形式,发展内容,繁荣形式。

§§§第七节现象和存在

本质与现象时表示事物里表及其相互关系,反映人们对事物认识水平和深度的范畴。

一、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1.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基础,是实质的内在联系,是事物比较深刻、相对稳定的方面,是有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2.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3.现象包含真想和假象。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现象和本质有明显的差别。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表较深刻的、单纯的。因而现象是可以直接认识的,本质则只可以间接的被认识。

2.现象与本质之间有明显的区别,然而他们是相互依存的。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也就是说,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显现,他们之间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任何一方离开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实际的存在总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

3.现象和本质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同一本质在不同条件下即不同的联系中,也可以表现不同的现象,本质与本质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也有他们在程度上的差别。

5.在研究事物现象和本质关系是,不仅要把现象和本质区别开来,而且要把真相和假象以及假象和错觉等等区别开来。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现象和本质

方法论意义

1.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使科学认识成为必要的和可能的。正因为现象和本质的对立,才有科学研究的必要。

2.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必须从事实材料出发,即从关于现象的认识出发,不能脱离现象而凭空的把握事物的本质。

3.再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中,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教条主义)是经常出现的两种片性,必须注意防止。

§§§第八节可能与现实

一、现实与可能的含义

1.现实是指一切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事物的这一特性就叫做现实性。现实或现实性这一范畴不是简单的表示个别事实和现象的当下存在,而是客观实在的事物及其种种内在联系的综合。可能是和现实相对立的范畴,它是指包含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二、可能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1.可能与现实是一对矛盾范畴,同样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可能与现实世界然不同的。现实的东西是指事物作为整体已经存在的,而可能的东西作为整体只在将来才会出现,现在他只是某种苗头或因素,甚至只是将来的东西的已出现的某些条件。

2.可能与现实又是相互依存的,他们是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可能是相对于现实来说的,现实也是相对于可能来说的,可能是尚未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已经充分展开和实现了的可能。

3.可能与现实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可能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是同可能性本身存在着种种不同的区别密切联系的。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可能与现实

方法论:

1.这对范畴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实践中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依据。可能转化为现实,现实转化为新的可能这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过程。

2.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固然应当从现实出发,而不应该从可能出发,但是,绝不是说,可以否定可能性分析实践活动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做两种分析即必然性分析和可能性分析。

3.现实和可能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既要反对固步自封的懒汉思想,又要反对脱离现实条件的空想和幻想。

同类推荐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老子说人生

    老子说人生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本书采撷老子思想精华,畅说人生哲理。每章先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人生哲理。再链接《老子》相关原文进行解读,将老子的思想通俗化、具体化,把玄之又玄变为实实在在。本书说理就说透,绝不绕来绕去,故作高深。有网友评本书:一天就可以读完,但一年后还可以再读。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魔武恩仇记

    魔武恩仇记

    愿化冰封千年魂魄,只为轮回不忘挚爱。愿以身堕永生魔道,只为守护伊人恒古。风云突变,魔族卷土重来,神兵再现,纷争不止,轮回转世,恩怨纠葛。天命如是,魔武恩仇。
  • 用力诠释我爱你

    用力诠释我爱你

    她一夜之间与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灵魂互换,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血族,谁知这血族竟然还有爱人,怎么办,爱上他了怎么办。如果有一天我和这个身体真正的主人换回来了又怎么办??Areyoukiddingme?
  • 天纵妖娆:花痴小姐魅惑王

    天纵妖娆:花痴小姐魅惑王

    她,21世纪惊艳绝才的神医,身怀绝技的神偷,亦是令杀手界谈之而色变的“魅”轻狂腹黑亦妖娆。而她,雪圣国曲府的宠儿,长相惊悚,天生痴傻,经脉堵塞,是公认的废材。被这个崇尚武力的时代所唾弃,多年来成为雪圣国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自幼订婚于太子,誰道,太子扬言退婚,未婚夫与闺蜜双宿双飞,沦为全京城的笑柄,只得落个香消玉殒。一朝穿越,浴火重生!才知道:丑颜后的倾国倾城;没实力?没相貌?没关系,倾城一笑,素手一撇,总有一天你要仰视于我!一朝惊变,风云起。当草包不再懦弱,天下唯我独尊!异世大陆,烽烟四起,刀光剑影,血色挥洒,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就一段惊世传奇!
  • 看见

    看见

    本书精选了阿来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40篇,反映了其行走的经历和读写心得。其中,有对熟悉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新观察,有对在病床上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有对文学新的理解和自己作品新的反思。文字清新、朴素,充满了抒情的气质。读阿来的小说,就像在听他讲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奇;读阿来的随笔,则像走进他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 向羊献舞的狐狸

    向羊献舞的狐狸

    寓言犹如一把钥匙,能打开智慧之门,启迪人生。林锡胜编写的这本《向羊献舞的狐狸(精美彩绘版)》中选入的寓言作品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将人生哲理寓于一个个生动幽默的故事之中,如春雨润物那样滋润你的心田。《向羊献舞的狐狸(精美彩绘版)》对引导青少年感悟世界,洞察人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信念,追求美好的人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
  • 读《三十六计》学生活

    读《三十六计》学生活

    通常我们提到的《易经》,就很自然地明白是指《周易》。《易》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天人之际”的大原理、大法则。中华民族人文文化以《周易》为宝典。《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等兵书一样,是古代文韬武略的结晶。在军事哲学上,《易经》对于战争这一社会现象已有初步的认识。我国古代军事家,如孙武、孙膑等,都精通《易经》,并用于军事,以“易”演兵。《三十六计》用《易经》中的阴阳变理,推演成兵法的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劳逸等对立关系的相互转化,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使每一计都闪烁着朴素辩证法的光芒。
  • TFBOYS青春修炼手册

    TFBOYS青春修炼手册

    呵呵这其实就是TFBOYS默默守护与相伴的改版,我也不多说了,去看TFBOYS默默守护与相伴吧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 落魄千金高冷少爷

    落魄千金高冷少爷

    十年青春等待毁于一旦。“冷羽妍,不,秋意凝你是我的今生今世。”“苏然,我欠你一句ILoveYou。”杀养父母的居然是想也想不到的人?宠她如命的学长换来的是背叛与仇恨?同样消失了十年的他居然是她未婚夫?
  • 戒不掉的温柔

    戒不掉的温柔

    一场掠夺,游戏开始,这是一场囚禁与被囚禁的游戏……“做我的人,一百天!”疯狂的掠夺之后,他霸道的宣布,而她,为守护自己的至亲,含泪接受——“季心念,我在这里,你往哪里跑?”契约结束,她潇洒转身,却被他抵至墙角。“薄少您忘了,100天,gameover!”她妩媚一笑,粉唇轻启,却被他再一次拖上床,“偷走我的心就想跑?我没说over,谁敢说?”他霸道冷酷,残忍嗜血,却宠她上天,这份真挚的爱情,她终是被迫接受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