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4000000009

第9章 二十四次谈话和说明(8)

在这次交谈中,邓小平提出一个重要论断:“现在叫喊反复辟的人自己就是搞复辟的。”这是对“四人帮”的阴谋手段与罪恶目的的有力揭露。政研室负责人即把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写到正在起草的《论总纲》中,揭露“反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敌人”,“他们打着反修正主义的旗号搞修正主义,打着反复辟的旗号搞复辟”。后来,政研室批判“四人帮”对《论总纲》的“批判”的文章,题目就是《打着反复辟的旗号搞复辟》(发表于1977年7月7日《人民日报》,署名向群)。

胡乔木、吴冷西见邓小平谈的另一件事是汇报和请示关于刊物的问题。

针对“四人帮”利用评《水浒》大搞影射,攻击、陷害老革命家,邓小平要求政研室也要写文章,但不要影射,要讲道理。同时,提高了刊物的重要性和地位。按照邓小平所说“重要文章要交政研室审定,有些文章还要送中央和国务院审查”的精神,胡乔木曾说《思想战线》实际上不单单是学部的刊物,也不只是政研室的刊物,而且是国务院要办的刊物。

这次请示之后,胡乔木抓紧了刊物的筹办工作。

这次胡乔木同吴冷西一起见邓小平还有一项任务是谈政研室选调干部问题。邓小平又一次强调了“中年”、“顶用”的意见。

从抓紧办刊物,抓紧调干部,以及要把影射攻击的文章“送毛主席看”这些情况来看,这时邓小平对自己主持中央工作、开展各方面工作的整顿还是很有信心的,他也没有感到毛泽东对他的信任与支持有什么动摇。这是合乎逻辑的。

第十四次 1975年9月19日

下午,胡乔木向邓小平汇报准备写一篇关于全面宣传毛泽东三项指示的文章。在这之前,胡乔木已经布置邓力群负责写这篇文章,并商谈了文章的主题和布局。要求一个星期写出来。乔木认为,报纸上宣传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文章太少,很需要写一篇全面宣传三项指示的文章,并提出了文章的布局:开头总的讲,由于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三项指示,我们的工作有了进步。但是由于没有全面执行,有的只执行了一项,有的只执行了两项,所以各地方的工作发展不平衡。接着分三段分别讲每项指示的意义和三项指示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落实到全面贯彻三项指示,落实到整顿。邓小平听了很赞成,指出:文章很重要,要抓紧写出来。如果写得好,我可以约几位副总理研究一下,再送主席审阅。主席同意了,就交政治局议,政治局批准了,就可以作为《人民日报》社论发表。

邓小平提出:政研室再写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党的作风,一篇是关于“双百”方针。邓小平还要求:以后每月写一篇,使政研室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邓小平指出:今冬明春要整党。军队要整顿,地方也要整顿,工业、农业、文教、文艺等都要整顿。

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从《化石》杂志谈到学部办刊物问题。他说:《化石》这样的刊物主席还这样关心,学部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主席还会不关心?

在谈到毛泽东对张锋关于科学院问题的信的批示时,邓小平说:这表示主席对基础理论科学的重视。

说明

向邓小平汇报准备写关于三项指示的文章,是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

写关于全面宣传三项指示的文章,这个题目是胡乔木出的。引起胡乔木要写此文的动机,是邓小平关于三项指示不可分割的思想。前面已经说过,关于三项指示不可分割的观点,邓小平在5月29日钢铁会议上讲过,7月4日在中央读书班又讲过。胡乔木看到7月讲话记录后,很拥护邓小平的这个提法,对于报刊没有宣传三项指示不可分割很不满。9月10日,邓小平同胡乔木等政研室七位负责人谈话中,进一步提出全面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批评了“四人帮”割裂毛泽东思想,只讲斗争不讲团结的问题,布置政研室“要抓紧写文章”。于是胡乔木想到,与正在写的评《水浒》的文章比较起来,全面宣传三项指示的文章更具有现实性,一定要把它写好。9月18日,胡乔木即把写这篇文章的任务布置给邓力群。他讲了文章的题旨与布局,又嘱咐邓力群把邓小平关于这方面的讲话收集研究一下,把他讲的意思组织到文章里去。邓力群对当时报刊宣传的片面性,对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宣传得太少,也很不满。他和胡乔木都想改变报刊宣传三项指示的状况,胡乔木要他写这篇文章,他很乐意。

第二天,即9月19日,胡乔木就向邓小平汇报。9月20日,胡乔木把邓小平赞成写这篇文章的意见告诉邓力群和政研室其他负责人。邓力群当然很高兴,立即找胡绩伟、余宗彦、苏沛、滕文生四人,研究材料,讨论提纲,还请有关单位的同志就全国贯彻执行三项指示情况和文章应怎样写法,开了两次座谈会,然后即写初稿。

邓力群同四人一起商定了文章的结构,然后分两组起草。胡绩伟最早拿出初稿,邓力群看了不满意。后即由邓力群口授,苏沛、滕文生笔录整理,然后由邓力群主持,五人一起讨论修改,邓力群改定。文章初稿于10月7日写成,题目也由邓力群确定为《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这个初稿的主要论点,是根据邓小平在几次会议上的讲话,1975年中央一系列正式文件,中央和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的讲话中的观点形成的,其中一些段落是摘抄原文。这些讲话和文件是:邓小平在铁路会议(3月5日——指讲话日期,下同)、钢铁会议(5月29日)、接见中央读书班(7月4日)、军委扩大会议(7月14日)、国防工业会议(8月3日)、讨论《工业二十条》会议(8月18日)、农业学大寨会议(9月15日)等七次会上的讲话记录;1975年中共中央文件4号(2月10日,批转1975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通知)、5号(2月18日,关于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指示的通知)、9号(3月5日,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12号(6月2日,批转江苏省委关于解决徐海地区问题情况的报告)、13号(6月4日,关于努力完成今年钢铁生产计划的批示)、14号(6月30日,批转国防科委关于解决七机部问题的报告)、16号(7月17日,批转浙江省委关于解决“双突”问题的请示报告)、17号(7月17日,转发国务院关于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18号(7月19日,批转中央军委关于精简整编的报告和邓小平、叶剑英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内蒙问题的文件;国防工业会议上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讲话;纪登奎关于处理浙江问题的讲话,以及浙江处理“双突”问题的材料;《工业二十条》8月22日和9月2日的稿子,以及北京、上海20个企业党委书记讨论《工业二十条》(8月22日稿)的会议简报。所以,《论总纲》这篇文章确实比较集中地传达了1975年中央一系列文件的精神和要点,集中地传达了邓小平1975年全面整顿的思想。这篇文章还相当尖锐地批判了“四人帮”,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战斗力量。

对于作为文章初稿的《论总纲》,胡乔木读后不满意,10月9日就说此稿不能用。他认为这篇文章用批判和论争的语调写不好,应该正面讲道理。邓力群等又进行修改。胡乔木说,如果第二稿写得好,可以作为《思想战线》的带头文章。第二稿于10月20日左右写出,改题为《为加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胡乔木看了仍不满意,并另外找吴冷西起草。邓力群又改出一个第三稿,拟在1976年元旦《思想战线》创刊号上发表,题为《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前进》,未送胡乔木看。吴冷西11月初写了一稿,题为《坚决执行毛主席的三项重要指示》,送给胡乔木,胡乔木没有看。所有这些稿子,都没有拿出来。

可是,在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四人帮”抓住《论总纲》的10月7日初稿,扣上种种帽子,妄图打倒他们所仇视的邓小平和其他中央负责同志。1976年2月,姚文元对《论总纲》下了47处批语,把《论总纲》定为“一篇复辟资本主义的总纲”,说它“同571工程纪要何其相似!”对文章以实现“四个现代化”开头和结尾,姚文元也诬蔑与咒骂。开头批曰:“前提。经济领域社会主义革命、阶级斗争为纲被排除”;结尾写道:“一定能复辟吗?痴心妄想。”他们仇恨、害怕和诬蔑“四个现代化”真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从1976年4月起,“四人帮”通过他们的舆论工具,在报刊上公开批判,给《论总纲》定性,说《论总纲》是“邓小平复辟资本主义的政治宣言”、“571工程纪要的翻版”、“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式的大毒草”。还说什么《论总纲》是文“拳头”,天安门事件是武“拳头”。8月发行三本小册子,在全国发动批判。他们把《论总纲》说成是“三株大毒草”的“主体”,而《汇报提纲》、《工业二十条》是“两翼”。总之,凡是能够想得到的最严重的反革命帽子,都给《论总纲》扣上了。

在“四人帮”的政治高压面前,邓力群在政研室的批判会上,一再表示,由他负责写的这篇文章,“从研究材料到写成初稿的过程中,乔木同志再没有就文章的内容向我谈过意见,我也没有向他汇报。所以三次稿子中的每个观点、每个提法和每句话,都由我一个人负全部责任,参加写这篇文章的同志对此不负任何政治责任。”在批判的高潮中,他当着整人的人的面,毫不迟疑地在《论总纲》的标题下签上“邓力群”三个字。在1976年2月29日给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的报告中也写道:“从开始研究材料到写成初稿,胡乔木同志没有向我提任何意见,我也没有向他汇报文章的内容。所以,这个初稿的每个论点、每个提法、每句话,都由我负全部责任。”胡乔木也说明,此文并非邓小平所布置而完全出于他的主动,是他布置写这篇文章;在布置写作此文之前,他并未向邓小平谈过,只是布置后向他做了汇报;文章正在写作过程之中,当然也没有送给邓小平看过。他在1976年3月2日给毛泽东的揭发材料中写道:“无论我对一稿二稿的内容曾提出什么意见,总之,写这篇文章的政治责任必须首先由我负。”至于“四人帮”对《论总纲》以及《汇报提纲》、《工业二十条》疯狂攻击的效果,反而是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理论与策略的深入人心!这是批判者始料不及的。

《论总纲》、《工业二十条》、《汇报提纲》确实可以说是邓小平全面整顿的三个纲领性文件,它们分别第一次系统论述了邓小平拨乱反正、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历史学家已经指出,在“文革”前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有两个不同的发展趋向(它们同时又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的发展与积累,为后来纠正“文革”的错误,实行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做了一定的准备。在这里,我们应该指出,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正是在“文革”发展到那一时刻的特殊条件下,对前十七年发展与积累起来的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的运用和发展,《论总纲》、《工业二十条》、《汇报提纲》则既是对已经进行的初步整顿实践的理论概括,又是对即将开展的整顿总体战的全面指导,它为后来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更为直接地做了一定的准备,而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拨乱反正,正是1975年整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完成和更进一步发展。

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又一次提出“今冬明春要整党”,同时又一次强调了各个方面都要整顿的思想。他很赞成写宣传三项指示不可分割的文章,是因为胡乔木的考虑是同他对全面整顿的部署一致的。他提出要写关于党的作风和关于“双百”方针的文章,也是为今冬明春的整党和文艺、科技、教育等方面整顿的深入做准备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领导1975年整顿是由点到面,由经济部门、科技部门到意识形态部门,由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到执政党的党风,这样逐步铺开、逐步深入的。

同类推荐
  •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廉政箴言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廉政箴言

    本书从十个方面,例举前人的一些名言名句和一些相应的历史故事,收录了古往今来从名家先哲到平凡大众的至理名言、廉政体会和人生感悟,奉献给大家共勉。相信这些独具特色、富有启迪性的廉政名言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坦荡做人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我们相信,廉政之道绝不是小问题、细节问题,而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灵魂。它直接关系着我党的形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干部培训工作。纵观80多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我们党每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刻,总是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全力加以推进,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本书阐述了党的事业是干部引领群众干出来的工作理念,提出了干部要带头干、肯干、能干、敢干、苦干、实干的要求。
  • 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本书叙述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形成的基本制度和方略,据其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运行或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作用、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努力,了解其历史的合理性或必然性、正确性或优越性及未来走向。期望增进读者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理解和认同,帮助境外读者对中国的独特制度多几分了解。
  • 艰难的复兴

    艰难的复兴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前途虽然光明,道路亦曲折和艰难。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能把握好这样一个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顺利在本世纪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吗?《艰难的复兴》将针对相关重大问题,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国际关系、增强中国的外部竞争力、中国贸易货币和自身经济安全战略、21世纪中美关系及其地缘政治战略、中华文明的和平复兴等五大维度进行客观、翔实的分析和回答。
热门推荐
  • 昼帘绪论

    昼帘绪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中有鬼

    书中有鬼

    我写了三年的灵异小说,一次同学聚会后我竟然真的在某家灵异网站上写了一片“诡文”。或许我说了你可能不相信,但是我笔下的故事竟然真真实实的发生了起来,而且我还没有办法阻止。书站的站长是谁?他开这个网站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不管我怎么逃跑,都跑不出这个我笔下的世界。
  • 长恩书神

    长恩书神

    我是蒲媞,出生于腊月,可是我的母亲不要我,或许是缘分,腊月中,幸得德光寺因摩什伽师父收留,因在菩提树下,所以,便给我取名为菩提,但因我是女孩,便改谐音曰蒲媞···我叫卫彻,是燕苏太子,我的母亲是燕苏皇后,可是,你又知,我乃红妆?佛说:执着,是人生苦海里的轮回,我的执着呢?能否等到你转身后的凝眸…乐然——世人道我呆子一个,可,二十年的隐忍,终是要为一人破戒,那寺庙可愿为我戴上红妆?宇文启——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那个菩提树下的女子,我终归负了你···
  • 校园纯爱之日久生情

    校园纯爱之日久生情

    校园内,一场美丽的邂逅,让两个人有些迷失方向,到底该怎样处理,以什么为重点,或许可以变成动力,可他却说:“我有喜欢的人了,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她伤心了,两人的邂逅终归何处?
  • 猎妖志异

    猎妖志异

    欢迎收看我的新书《阴阳捉鬼术》恰逢乱世当道,纲纪混乱,天下分崩,战火不止。这时,怪诞轶闻频现民间,百妖齐出祸乱天下。一个普通少年逢此乱世,在幽暗未明中如何挣扎前行?!妖,牲畜修炼,幻化成型,不限于白夜之隔;煞,怪力邪神、凶魔恶煞;鬼,人之命魂与怨气凝聚不散,至阴之物,出没夜间;魅,山林湖泽中邪瘴之气所成,为害人者;精,草木诞智,柳鬼树精。
  • 华朝秘史

    华朝秘史

    马华穿越到了五代十国,并且其神识居然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控制了南唐后主李煜。于是李身征战世俗,而马身则着手收复修真界。且看马华一步步的成长,如何成为修真界的领袖?如何一统天下?
  • 悍女来袭:纨绔夫君竟敢逃

    悍女来袭:纨绔夫君竟敢逃

    许玮宁穿越了!穿到了当朝宰相杜仲余的家,成了他嫡亲的大孙女!本是要嫁给宁远侯长子、骁骑将军的她,刚刚穿越就面临着被换婚的局面,自己嫡亲的妹妹要嫁给将军,而她则要代替妹妹,嫁给纨绔王爷?这都什么鬼?婚事可以说换就换吗?好,反正你王爷不少胳膊不少腿,长的也还不赖,换就换!可是新婚之夜你要和我来点刺激的?谁告诉你老娘是那样的人!反正你就是个纨绔,我还怕了你了?滚下老娘的床,咱们且斗一斗,让你愿赌服输!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时空调停者

    时空调停者

    调停,意味着解决争端,解决麻烦,解决一切事故。过着奇怪生活的只眼少年龙暹突然被拉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傲娇的折扇,诡异的神眼和..有些萌萌的御神!然后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位穿越世界的调停者了,职业打断穿越者各种计谋以及防止穿越者NTR主角妹子的存在。“吉尔伽美什被人开车撞了?!肇事逃逸的老司机被捕原因是途中刹车只因要撞到一只汪酱?”“隔壁八云家的老太婆的身边多出了几个罪袋?!并且还不停的给你钱?”“北原春希被一群莫名其妙的家伙绑架之后带到59坦克面前准备碾死?!”“空想出击不在摔了?!金刚智商高达160了?”看着面前的报告,龙暹呼出了一口气“这是异变啊!”
  • 激活生命潜能(人生高起点)

    激活生命潜能(人生高起点)

    有人说,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也有人说,人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就看怎么去挖掘。《激活生命潜能》是专门为青年读者朋友量身定制的成功法宝。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