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3200000021

第21章 古代货币、度量衡知识(1)

【货币】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能够购买任何别的商品。原始社会,是以“以物易物”方式进行交换。后来,在交换过程中,逐渐从无数商品中自发地分离出某些为大家能接受的商品(如牲畜、贝壳、兽皮、纺织品等)作为交换的媒介。这种商品叫做“一般等价物”,它可以直接和一切其他商品相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范围逐渐扩大,客观上需要一种特殊商品固定地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这就是货币。我国古代货币,按质地分,有贝、铜、银、金、纸等类。在个别地区和时间,还有过皮币、铁钱和铅钱。后来,由于金银等贵重金属最适宜于充当一般等价物,因而货币就逐渐固定在金、银上了。货币是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是商品流通的手段。货币诞生至今,大约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贝币】最早的一种货币。殷周时期以齿贝(一种带有槽齿的海生贝壳)最为流行。它是用“朋”为计算单位,两串十个或二十个为一朋。后来,由于真贝不够使用,于是制造许多仿制品,如珧(yáo)贝(珧,一种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苍黑色,叫“江珧”)、蚌制贝、骨贝、铜贝等来代替。其中,铜贝是向金属货币过渡的一种形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币制,废除刀、布、贝等货币。王莽曾一度恢复。这种贝币在云南一带一直使用到清初。

【布币】战国时流通于赵、韩、魏等国的一种古铜币。它由当时一种叫“镈(bó)”的小农具演变而成。“布”是“镈”的同音假借字,故称为“布币”。初期的布币还保留镈的形状,铸有装柄的空首,有形如铲,故又名“铲币”或“空首布”。后来布首变为扁平,形状不一,有“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等名称。币上一般铸有地名,有的还铸有币值面额、干支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刀、布、贝等币,后来王莽曾一度仿制使用。

【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流通于齐、燕、赵等国的一种古铜币。是由生产工具的演变而成。有“齐刀”、“即墨刀”、“安阳刀”、“尖首刀”、“圆首刀”、“明刀”等种类。上面铸有铸造地点等文字。秦始皇统一币制,废除刀、布、贝等。王莽仿制古币时,曾铸造金错刀和栔(qì)刀。

【爰(yuán)金】战国时楚国的金币,也叫“金爰”、“印子金”或“饼金”。多铸成方形、长方版状,每版重一斤,上面多处铸压成带有“郢爰”、“陈爰”等文字的小方戳。(陈、郢,皆地名;“爰”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也有人说是货币单位)零星使用时,可剪成小块,评量后支付。

【蚁鼻钱】战国时楚国铜币,可能是“爰金”的辅币,也有人认为是铜贝的高级形态。呈椭圆形,背面平,正面凸起,并铸有文字。最常见的一种像古文的“贝”字,也有人认为是古文的“晋”字,像人面,俗称“鬼脸钱”。另一种的文字普通释作“各六朱”或“各一朱”,三字连写,笔画像一只蚂蚁。

【环钱】又名“圜金”。是战国中期的一种铜币,流通于魏、秦等国。圆形,中有一圆孔,分为无廓和有廓两种,上铸文字。一说是由纺轮演变而成,一说是由璧环演变而成。是方孔钱的前身。目前发现的最早环钱有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出土的带“垣”字钱和山西闻喜县东镇乡战国墓出土的带“共”字钱。由于圆形铸币便于携带、清点,所以后来就排除了其他形状,成为金属铸币最普遍的式样。

【方孔钱】乃古代钱币的俗称。是一种中间有方孔的圆形铜钱,由环钱演变而成,成为我国铜钱的固定形式。方孔钱以秦的“半两钱”为最早,清末的“宣统通宝”为最晚。这种钱币在我国沿用达两千多年。

【半两】也是古代一种方孔圆形铜钱。因正面铸有“半两”二字,每枚重量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之为“半两钱”。秦始皇统一币制,即以半两钱作为统一的铸币。由于当时半两钱并不完全由国家统一铸造,因而其大小轻重也不一。汉初所铸的钱,虽陆续减轻重量(如吕后二年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减为四铢),但仍称为“半两”。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废半两钱,改行“五铢钱”。

【五铢(zhū)】是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一种古铜币。圆形、方孔,有外廓。钱重五铢(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汉书·历律志上》:“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上有“五铢”二字,故称“五铢”。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从此以后直到隋代,其间各个朝代均有铸造,只是重量及形制大小各有不同。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但旧五铢依然在民间流通。

【十布】乃王莽时十种布币的总称。铸于始建国二年(10年)。西汉末,王莽篡权,托古改制,废除五铢钱,恢复布、刀、贝等货币。十几年间,货币样式及种类很多,归纳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是指铜、金、银、贝、龟甲五种质地;“六名”是指泉货、贝货、布货、银货、龟宝、黄金六种名称;“二十八品”即二十八个品种,如布币就有十种,称为“十布”,泉货有六种,称为“六泉”。所谓“十布”即小布、幺布、幼布、厚(或序)布、差布、中布、壮布、弟布、次布、大布,合称布货十品。小布重十五铢,长一寸五分,值钱百文。其他依次递增一铢,长增一分,面值增长一百,至大布重二十四铢(一两),长二寸四分,值钱千文,但都不是足值铸币。除大布外,其他流通不广。

【六泉】王莽时所铸六种圆形铜币的总称。铸于始建国二年(10年)。六泉,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大泉,合称泉货六品。小泉重一铢(二十四分之一两),直径六分,值钱一文,币面文字是“小泉直一”。(直,通“值”,是“价值相当于”的意思。)其他五种,各重三、五、七、九、十二铢,直径七、八、九分、一寸、一寸二分,值钱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文,但也都是不足值的铸币。除小泉和大泉外,其他流通不广。

【栔(qì)刀】也作“契刀”(栔同“锲”,是“契”的古字。)是西汉末王莽篡权时期的铜币。铸于居摄二年(7年)。刀上有“栔刀五百”四字,每枚值五铢钱五百。二十枚可兑黄金一斤。用以收兑黄金,掠夺人民。

【金错刀】也称“错刀”。也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期的铜币。铸于居摄二年(7年)。刀上有“一刀平五千”五字。“一刀”二字系用黄金镶嵌而成。每枚值五铢钱五千。两枚即可收兑黄金一斤。王莽借此搜刮了大量黄金。

【通宝】乃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起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铸的“开元通宝”。通宝,意为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如北宋的“太平通宝”、南宋的“宣和通宝”、元代的“至正通宝”、明代的“永乐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等。

【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古铜币。唐代三百年间,主要通用“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铜钱。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铸开元通宝。“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非指年号;“通宝”意为通行宝货。通宝这个名称被后世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或元宝、重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注:我国方孔圆钱,凡四个字的,其读法一般是对读,即先上下,后左右,如唐“开元通宝”、宋“崇宁通宝”、“熙宁元宝”等。)开元通宝不标重量,每枚重二铢四絫(lěi,古重量单位。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每十枚重一两。自此以后,我国衡制不再以铢、絫计算,而改用两、钱、分、厘十进位法,其中的一钱(3.73克)即指开元钱一枚的重量。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曾铸新的开元通宝,南唐以及太平天国都曾铸“开元通宝”。

【年号钱】即用新年号命名铸造的一种铜币。宋代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时期,货币需要量猛增,例如北宋每年铸币平均数量就超过唐代近二十倍。“年号钱”始于宋代,皇帝每改一次年号就用新的年号命名,铸造一种新钱。由于宋代年号改动很勤(前后共改五十七次),因而宋代钱的品种也多得难以计数。

【对钱】宋代自仁宗天圣年间(1023年),实行铸造“对钱”的制度。对钱,即同一种钱,其铜质、大小、厚薄和内外廓完全一样,只是钱文用不同字体书写,可以配成对。宋徽宗赵佶用“瘦金体”亲自写的“崇宁”、“大观”等钱,尤为精致,为后世货币收藏家所欣赏。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起,不再铸“对钱”,而代之以一种纪年和纪地钱文的钱。这种钱,背面铸有铸造的年代和地点,如“绍熙元宝”,背面铸有“元”字,即绍熙元年所铸;“绍熙通宝”铁钱,背面铸有“春三”二字,即绍熙三年蕲(qí)春地方所铸。

【银锭】即熔铸成锭的白银。始于汉代,明、清逐渐盛行。并开始当做货币流通。银锭形式不一,有元宝、中锭、锞(kè)子、福珠四种。元宝约重五十两,呈马蹄形。中锭重十两左右,形似秤锤,也有作马蹄形的。锞子,又叫“颗子”、“小锭”、“小锞”,重一、二两至三、五两不等,一般呈馒头形,也有作其他形式的。福珠,又名“滴珠”或“粒银”,形如珠粒,重量也不一,多在一两以下。

【纹银】也称“足纹”。是旧时的一种标准银。当时认为纹银成色很高,故有“十成足纹”之称。其实纹银成色较之各地流通的宝银(即银元宝)成色为低。因而宝银折成纹银时,例须升水(比价上的提高叫“升水”)。

【元宝】旧时铸成马蹄形的金银锭。银元宝,也叫“宝银”、“马蹄银”,作货币流通。大锭重约五十两,多由各地银炉铸造,锭上铸有银匠姓名及铸造日期、地点,重量成色各异。清中叶后,元宝须经公估局(各地鉴定宝银的机构)鉴定,批明重量和成色才能流通。金元宝一般供保藏,极少流通。

【银元】俗称“洋钱”、“大洋”、“花边钱”。大型银币的通称。始铸于15世纪末的欧洲,明万历年间开始流入中国。清道光年间,台湾曾仿制银元,称为“银饼”。1888年至1889年,广东开铸“龙洋”,各省纷纷仿造。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元为本位币,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合六钱四分八厘。(“库平”,旧中国部库征收租税、出纳银两所用的衡量标准。1908年,规定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第二年五月,开始铸造,但因辛亥革命而未能正式发行。以后开铸的有:1912年的孙中山半身侧面像的开国纪念币,1914年的袁世凯头像银元,1933年的帆船图案的“船洋”。

【铁钱】即古时的铁铸币。汉公孙述开始铸铁钱。梁武帝普通四年,又铸铁五铢。五代和宋,使用铁钱以四川为最多。因铁钱体大值小,使用不便,因而出现了纸币。清咸丰年间,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军费,曾铸造铁钱,有当五、当十以至当千等多种。由于铁的价值小,因而铁钱的铸造也就意味着通货的贬值。

同类推荐
  •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关注有效课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教学设计、课堂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课堂互动、课堂伦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管理等十个专题讲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原作、有采写手记、有作品评析,真实记录了宁夏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是一代新闻工作者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进群众的壮美画卷,亦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学习、进步的教科书。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 谁更了解中国?

    谁更了解中国?

    本书收录了一些当代“英雄”的故事。他们是经济学家、成功的商人、独立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以及随时代大潮浮沉的制造业工人。这些“英雄”无一不在这个纷繁嘈杂的时代坚持着各自的选择,尽力不让自己败退。他们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又应该怎样?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这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被时光掩埋的爱情

    被时光掩埋的爱情

    分隔五年后的爱恨情仇,揪心三角恋。五年前父亲的一个突然决定,让我离开了最爱的他,却得到了最讨厌他,我本以为五年不会改变什么,可当我五年后回来,却什么都变了,他变得冰冷,无情,冷漠的令人无法靠近。五年的经历,对我来说无非是一个沼泽,可为了能跟最爱的他在一起,我又一次选择了深入沼泽,可每一次救我出来的,却是最讨厌的他。现在想想,当初的想法确实天真,五年,可以改变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比如说:昔日男友变的冷酷,上司腹黑纠缠不休。却偏偏命运弄人,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日子里,我们曾在一起牵手过,拥抱过,哭过,快乐过......
  • 美国人

    美国人

    本书讨论了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含义,其中先讨论殖民的背景和含义、美国人对自由的认识,然后讨论美国的地理背景和种族多样性,最后探讨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功利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危害等内容。
  • 惹火萌妻:老公轻点宠

    惹火萌妻:老公轻点宠

    他是只手遮天,冷酷绝情的豪门总裁,却偏偏对她宠到无可救药。然而一朝捡回记忆,她才惊觉原来是两人之前竟是那种关系。她惊,她怒,她逃离,却始终挣不脱两样最可怕的东西:褚随意,和关灯后的褚随意。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飞天游龙记

    飞天游龙记

    一把古琴,一段江湖传奇!少年江飞奉师命前去送行,结交了大宁守将“龙虎双雄”,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宁王朱权亲手制作的宝琴“飞瀑连珠!”不料期间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的师妹居然被迫嫁入皇宫,江飞悲愤之间,断然离开山门,独自踏入江湖。江湖儿女,官场风云,又是一段江湖传奇……
  • 小子你比我还嫩5年

    小子你比我还嫩5年

    女主:小子,不要这么嚣张,老姐我可比你大!!!男主:大婶,你这么老了,还有人要你吗?长得也平凡,一点身材也没有!!女主:你说什么,本大姐要什么有什么,你懂什么,与臭味干的小子。毛也没长齐,敢评论我!男主:是吗?大婶,那要不要试一试与臭味干和毛还没长齐的厉害呢?女主:不要啊!!!!!!男主最终扑到了女主。
  • 万阙之上

    万阙之上

    大道争锋,万族竞存。重楼之上,谁端坐之?
  • 侑欢

    侑欢

    苏语蓉C市的酒店之花,拥有绝佳姿色的她却只想过最平凡的生活,这样最基本的愿望在遇到C市第一公子,褚哲瀚时一切为化乌有。褚哲瀚,C市市委书记之子,长相英俊,玩世不恭,对苏语蓉的惊艳到强形的占有,一切都只凭着他自己的喜恶。强求的欢娱难否开出幸福的花朵?被囚的心能否生出爱意?一切皆是未知。苏语蓉:我只是想像大多数人那样生活,为什么就这么难。安元:我想做个好人,但好人的结果是失去了一切。所以我决定做个坏人,即使化身为魔,我也要护我所有。褚哲瀚:这个世界只有我要与不要,没有你说肯和不肯。
  • 苦海情刀

    苦海情刀

    寒冷的天气,大雪纷飞,一个孤独的少年,缓缓前行,右腰间挂着一把刀,一把漆黑的刀。
  • 为谁结婚

    为谁结婚

    小说里写到的都是现在年轻人普遍遇到非常尖锐的现实问题——只能靠在外漂泊来获得生存;高房价对婚恋产生了巨大冲击;因为工作、房子等现实因素造成分居情况;因为房子、育儿、养老等问题,逃离北上广深。婚姻双方拉开差距后痛苦选择、艰难地处理相互间的关系;“责任”对于幸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