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400000057

第57章 温和的意义(6)

二、关于词汇的翻译

1.词汇是有时代烙印的,不同时代的词汇不能随意套用。

词汇是有时代烙印的。不同的时代都有表现那个时代特点的词汇,诸如五十年代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六十年代的“红卫兵”“臭老九”,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九十年代的“酷”“网络”,这些词在古文里绝对找不到对应词;反之,古文里有许多反映封建社会制度、道德观念的词,也无法用现代的词汇取代。例如:

4)“……亦谪4居一喜事也。”(《苏东坡札记·答钱济明》1999.4)原译:“这是我下放以来的一大喜事。”

“谪”即“贬谪”。指在封建社会制度下,臣子犯了错误或得罪了皇帝被降级,放到偏远、清苦的地区做官,是个贬义词。“下放”是我国五十年代出现的新词——“下放”有两个意思:1.把某些权力交给下级机构;2.把干部调到下层机构去工作或送到工厂、农村、矿山去锻炼(《现代汉语词典)P1228)——是提高基层办事能力,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培养干部的措施之一;有时也指把知识分子放到工农群众中接受改造,使他们能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其初衷是好的,并无贬义。与封建社会臣子遭到贬谪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若硬要把它们等同起来,现代的干部下放政策岂非变成遭皇帝贬谪了?

5)“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 444。”(《陆游老学庵笔记·京师沟渠》2000.8)

原译:“汴京城里的下水道,又宽又广,不少逃犯躲藏在里面。自称住进了安全洞。甚至把女人弄进去作乐,说是什么地下夜总会。”

夜总会是现代大都市供人在夜晚吃喝玩乐的地方。而该文中的鬼樊楼主要是玩女人的场所。其实在《京师沟渠》这一则短文后面对樊楼已经有注解,读者看了注解,自然明白鬼樊楼的意思,何必硬要弄个现代名词套上去呢?6)“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孟子八章·梁惠王下》2000.11)

原译:“管人事的不能管人事,该怎么办?”

原译把“士师”翻译成“管人事的”则大错特错了。“士师,亦作‘士史’。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法;……”(《汉语大词典》P1003)至于“士”则有许多解释,根据《汉语大词典》“士”字条目下第8义:“士,卿士,泛指诸侯臣僚各级官吏。”与现代管人事的风马牛不相及。应改译为:“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员管不好各级官吏,该怎么办?”或者根据意思翻译成:“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员管不好刑罚,该怎么办?”

2.注意词义的褒贬

7)“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八章·离娄上》2000.11)

原译:“孟子说:特别想当大众的导师,乃是人的一大毛病。”

4原文中的“师”字是贬义词,而译文中的“导师”是褒义词。原文的“师”不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师”,而是自以为是、喜欢教训别人、总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之“师”;译文里的“导师”有两个意思:1.高等学校或研究机关中指导人学习、进修、写作论文的人员;2.在大事业、大运动中指示方向、掌握政策的人。(《现代汉语词典》P216)无论做哪种“导师”都要树雄心、立壮志,都要虚心学习,何患之有?

改译为:“人的毛病在于自以为比别人高明,总想教训别人。”

三、关于增词

增词是翻译技巧之一,为求译文通顺达意,翻译的时候有时要增加一些词。特别是古文翻译,由于古汉语高度浓缩,翻译成白话文,增词是重要的手段。但增词一定要围绕一个“信”字,不是随意添加,不能随意发挥。例如:

8)“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上书九篇·上书求赎父刑》2001.5)

原译:“小女子心痛父亲,愿代受罚,以身充当公家的奴婢,受苦 44受累,只求父亲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原译中的“心痛父亲”,“受苦受累,只求父亲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都是译者添加进去的。或许淳于缇萦当时的心情正是如此,可由读者自己心领神会。若由译者添加进去,则难免有胡猜乱写之嫌。

改译为:“小女子愿意以身充当官府的奴婢,替父亲赎罪,以免父亲受刑。”

四、译文中不确切与误译之处

9)“国,国贼”者,在封建社会专指篡位谋反、意欲称帝之人,天下共伐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敌”。所以应该改译为:

“想要篡汉谋反的贼人是曹操,……”

1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九章·子路·三十》2000.7)

原译:“说话能守信,也能做实事。”此处的“果”,不是“实事”而是”结果”的意思。

改译:“说话守信用,做事有头有尾。”

11)“昔明帝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赐钱千万。左右问之,帝曰,郎,天官也,当以叙德,何以妄与人耶。”(《上书九篇·上书》2001.5)

原译:“明帝时候,馆陶公主要求皇上,让她的儿子到中央机关做郎官;皇上不肯,只给她一笔钱。有人问,为何不肯?皇上说:郎官位置重要,得选用德行好的人,不是我的外甥便可以做得的。”

原译中的“左右”指“身边跟随的人”(《现代汉语词典》P1536),不能翻译成“有人”;“钱千万”是个模糊概念,指数量很大,翻译为“一笔钱”,分量不够。“中央机关”四个字可以略去。最后一句话可保持原文风格,翻译成“怎么能随便给人做呢”。

改翻译为:“明帝时候,馆陶公主请求皇上封她的儿子做侍郎;皇上不答应,只赏赐给她一大笔钱。身边的随从问皇上为什么不答应馆陶公主的要求。皇上说:‘侍郎’的位置重要,得让品德好的人担任,怎么能随便给人做呢。”

12)“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相道、和相凝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价值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和性偏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责久之。冯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哄堂大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4?”(《叙事文九篇·宰相如此》2001.10)

原译:“……连宰相都开玩笑,国家还不会一场玩笑开完吗?”

原文说的是宰相和凝与冯道两个人,一个性急,一个爱开玩笑,怎能使百官肃然起敬,服从他们的领导呢?原译文只字不提和相,而把冯相爱开玩笑和亡国联系起来,未免发挥得不着边际了。应该改译成:

“当宰相的一个爱开玩笑,一个性情急躁,怎么镇得住手下的百官,使他们服从呢?”

13)“巨闻赵王以百里之地,请杀座之身。夫杀无罪范座,座故薄也;而得百里地,大利也,窃为大王美之。虽然,而有一焉,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也,则主必为天下笑。臣窃以为,与其以死人市,不若以生人市便也。”(《上书九篇·献书魏王》2001.5)

原译:“……不过有一点,万一发生变故,那边的土地不交割,这边的人却已杀掉,这场交易便亏本了。”

原译“这场交易便亏本了”完全是译者的“创意”。改译为:

“……不过有一点必须考虑到:万一对方不肯给那一百里土地,而人却杀掉了,死者又不能复生。主公岂不被天下人笑话么?”

五、译文应该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忠实于原文,并不是忠实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而是忠实于原文的内涵。例如:

14)“长子容当为4求4妇。其父如此,谁肯嫁之者。造求卜姓,足以生子。”(《家书十篇·与弟书》2001.12)

原译:“容儿是长子,也该结婚了,有我这样的父亲,上等人家谁肯嫁女给他?但还得给他找对象,我还真想早点抱孙子呢。”

在封建社会里,“嫁”和“娶”是有严格区别的。就是现代,人们也常常说“娶媳妇”“嫁女”,完全没有必要把“求妇”翻译成“结婚”;原译文里的“找对象”也是现代的文明用语,其中还含有婚姻自由的意思。而原文中的“造求卜姓”,愚意以为应该翻译成“找个普通人家的女儿做媳妇”;而“足以生子”这四个字,是这段话的重心,反映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道德观念。翻译成“我还真想早点

抱孙子呢”是译者的杜撰。应该改译成:

“容儿是大儿子,该给他娶媳妇了。有我这样的父亲,好人家谁肯嫁女给他?不如找个普通人家的女儿.让其完婚,也足以传宗接代了。”

15)春寒尔许,飞蝇新蝉辈遽出耶?细观盖章伯益墨戏也。” (《谈画九篇·题章友直虫草》2001.4)

原译:“早春天气还冷,难道知了已经上树,苍蝇也迫不及待飞出来了么?可一瞧,却是老章在耍笔杆子开玩笑呢。”

原文的意思是说章友直所绘的草虫栩栩如生,可以乱真,使我上当受骗,误以为苍蝇和蝉之类草虫不合时宜地出现了,是对章友直的赞扬。原译未体现褒义,还流露出不以为然的口吻。

改译:“……仔细一看,原来是章伯益所绘的虫草,使我产生了错觉,被他戏弄了。”

六、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

16)“晏尚书景初,作一士大夫墓志,以示朱希真。希真曰:甚妙,但似欠四字,然不敢以告。景初苦问之,希真指‘有文集十卷’字下曰:此处欠。又问:欠何字?曰:当增‘不行于世’四字……”(《陆游老学庵笔记·增字》2000.8)

原译:“晏景初给一位读书人作墓志铭,定稿后给朱希真看,请提意见。朱说:‘写得很好,只有一处还得加几个字.我却不敢妄加。’晏一再问是哪一处,朱才指着‘著作很多’这句后面道:‘这里。’又4444问该加几个什么字,答道:‘好像得加上都未见发表。’”

原文中的数词非虚指,而是实指,改动后影响原文的信度及风格,应该改译成:

“……‘写得很好,只有一处少了四个字,我却不敢唐突告诉你。’晏一再问是哪一处少了四个字,朱才指着‘有文集十卷’这句后面说道:‘这里。’又问少了四个什么字,答道:‘尚未发表。’”

1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孟子八章·公孙丑上·三》2000.11)

原译:“以强力压服人,人心是不会服的,即使是无力反抗。”

原文中的“力不赡也”是人心不服的原因,译文却把它翻译成了让步,造成语义不通。

改译:“以暴力压服人,人心是不会服的,只不过是因为被压服的人无力抵抗而已。”

以上所说只是一孔之见,总的说来,瑕不掩瑜,钟叔河先生的译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不过,作为古文翻译的范本,愚意译文应该更准确一些,不知当否,敬请指正。

(二〇〇二年八月《出版广角》)

也谈校勘周作人文的工作

陈福康

六月二十五日《文汇读书周报》上,顾农先生发表《校勘周作人文的两件工作》,指出《周作人文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下文简称《类编》)卷六《花煞》中《论笑话》一篇,有两处文字舛误未及校出;同时,还提出校勘周作人文章需要做的两件工作等。我都是十分赞同的。不过,他还高度评价《类编》此书“校印精良,不可多得,功德无量”,“校勘成果,很见功夫”云云,我却是有点不同的看法。

同类推荐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 七情集

    七情集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退休后撰写的散文随笔选《七情集》,近日由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自2013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结合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作者先后写成七篇散文,发表后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获得广泛好评,一些部门、单位和地方还专门组织进行学习研讨。
  •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它们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八册,一位有品格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很有教育教学基本素养的,本书针对当前教师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或策略,找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指导,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参考。
热门推荐
  • 相思树上合欢枝

    相思树上合欢枝

    本书对李商隐诗中的《十五泣春风》、《同是将军客》、《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留得枯荷听雨声》、《柳枝五首寄伤怀》等进行了赏析。
  • 凤凰劫:极品丑妃

    凤凰劫:极品丑妃

    人倒霉都是喊杯具,我倒霉就喊碗柜,里面摆满了杯具和餐具!过个成人礼也能穿越?虾米?她是长孙王朝有史以来最丑的妃子?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hellokitty?她要反击糟糕,反的过头了。她以为自己只是过客,玩玩就走却没想到玩着玩着把自己卷了进来!她以为自己对爱无动于衷?可当她尝到爱情的甜蜜后,尽是赤裸裸的伤害。她承认伤不起,所以:“生亦何欢,死亦何惧!长孙云,我既休了你,所以,就算是死,我也不会把尸体留给你!永生永世都不会在爱你!你与我就算下至碧落黄泉都不要见面。”
  •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是一本可供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使用的心理学教材,本书充分反映现代心理学学科发展的丰富内容和知识特点,体现时代精神,主要从心理及其实质、感觉与知觉,意识与注意,记忆与思维,想象与创造力智力与能力,情绪与情感,需要动机,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也包括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派别及人格评估方法等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和测验方法等的介绍。体例设置上,各章节设置了学习目标、内容提要和“本章思考题”。
  •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作者曾作为飞行员于英国皇家海军服役33年,既驾驶过固定翼飞机,也驾驶过直升机,阅历极其丰富。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舰载航空兵的起源和发展、起飞平台、弹射器和点火装置,以及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并介绍了历史上相关国家的航母性能和舰载机的设计改革和技术创新。本书内容全面、翔实,观点新颖,为我国海军中、高级指挥员更好地熟悉和了解舰载航空兵开启了一扇窗口。同时,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供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和学习。
  • 面耳手足自诊自查自疗

    面耳手足自诊自查自疗

    不起眼的小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治疗就会发展成大病甚至重病,影响身体健康。本书从面、耳、手、足四个方面介绍了身体在患病的时候如何向我们发出信号,让读者随时了解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了解了这些就可以防微杜渐,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痴爱之平凡丫头

    痴爱之平凡丫头

    极品小丫鬟PK顶级恶少爷,玩阴招、耍计谋、比心黑,那就统统out了,有本事就让谁先爱上谁,甜言蜜语玩攻势,太幼稚,八抬大轿娶进门,太假,家财万贯归你管,这个可以考虑下,洗衣拖地带小娃,哈,相公,奴家今生要定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领导的智慧

    领导的智慧

    历览古今多少事,公平之心,人人都不可缺少,这不仅是处事的必需,做人的起码道德,也是对一个人是为公还是为私,是高尚还是低下的一个严肃考验,同时是搞好群众关系,搞好工作的一个起码条件。你办事公平,说明你大公无私,大家就敬重佩服你、信任你。尤其是担负领导工作的同志,更要办事公平。如果办事不公平,搞邪门歪道,你那个单位就会出现歪风邪气。
  • 谁许谁地老天荒:遗爱记

    谁许谁地老天荒:遗爱记

    如果人的记忆和鱼一样只有七秒,坚强如时颜,不会因为曾亲手毁掉一段感情而痛得肝肠寸断;冷情如池城,不会每每带着恨意在午夜梦回思念一个早已离他而去的女人。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此去经年,一夜痴缠后的心,又该何去何从?我不知道是否还在恨你,如果不恨,为什么会惧怕你步步为营的接近?我不知道是否还在爱你,如果不爱,为什么美好的记忆不曾随时光逝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扩大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扩大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扩大篇》解析了二战逐步扩大化的详细过程,其内容包括德意横扫西欧、英国奋起抵抗、德意入侵非洲等等战火逐渐蔓延的势不可挡的趋势。战争扩大篇使读者再次体会到战争的可怖之处,让人了解到一旦战争开始,就很难结束的经验教训,本书通过描写敌我双方激烈的战斗,进一步强调和平的重要性,读来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