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300000051

第51章 邵燕祥先生(1)

他终归是个诗人,无论写随笔还是写杂文。

他的信基本是只言片语,大多是写在半张纸上:

周实先生:

检点旧稿,将此文打印请一阅。今年秋天是习惯上说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六十周年,在这个意义上或者可用。但文章①偏长,不能用亦勿为难,告我即可。

江枫②兄有一文谈“尤利西斯”,系某报所约而未用,我已嘱他寄供采选。

余不一一。祝编安!

邵燕祥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日

周实同志:

十六日函悉。《历史需要……》一文校样已阅。一版右栏改一字“北山岷山”应为“北出岷山”。现奉上。

我月末还将去温州。然后今年内不再外出了。

我家电话改为……(原为303改为353)。

谢谢你们的仔细校改。此祝编安!

燕祥

(一九九五年)十月廿一日

① 周实注:此文的题目是《历史需要注释》。

② 江枫(1929-),原名吴云森,安徽歙县人,翻译家,其译著有《雪莱诗选》《狄金森诗选》《雪莱抒情诗全集》等。

周实同志:

你好!

一,兹有一事相托。前曾将刊有我的《历史需要注释》的一期寄给《诗言史》老作者①,但寄到南京军区政治部,竟未转本人。故望兄能再找一本一期刊物,替我径寄其家中地址……此期手中还有一本,但为完整保存,不想寄出,故有此请,乞谅。

二,贵刊封面画上面的要目,文题与作者错落相间,显得凌乱,能怎样调整一下,俾眉目清楚才好②?

此祝编安!

邵燕祥

一九九六年五月五日

周实兄:

函悉。又寄上一文③,纯系抄书,我以为如此绍介,“不著一字”最好,虽有文抄公之嫌,亦有所不计也。如不适用,勿为难,告我即可。

弟尤欣赏最后关于知识分子的划分一节,此文当然无法(来不及)在十一月号刊出,但对热心于十一月全国作代会的代表们真是当头棒喝!足令读者汗流浃背!

祝好!

邵燕祥

1996.9.14

周实先生:

信悉。

① “老作者”名陈靖(1918-2002),苗族,贵州人。1934年参加红军,历任舞蹈、音乐、戏剧队队长,文工团团长,摄影科科长,宣传科科长,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名誉教授,晋察冀文艺研究会副会长,著有诗集《诗言史》等。

② 周实注:他的意见是对的,随即做了适当的调整。

③ 周实注:此文的题目为《从“俳句事件”说起——夜读抄》。

有一事相询:望将邵川①先生地址告我(我在四期上见到他的文章)。因我在案头发现一本我写的书,里面夹一纸条,是邵川署名,让我签名寄回。但我找不到地址;也许是我外出时,家人代拆的;我也不记得邵川先生还另有信。

你们忙,还以此相扰,甚歉!

敬礼!

邵燕祥

一九九六年五月廿五日

周实兄:

得贺年卡,谢谢。

忽记起似曾寄上一篇读《陈伯达传》札记,如不拟发,盼一示,以便另处。

余再谈,预祝

卯年新春吉祥如意!

燕祥

一九九九年元月廿五日晚

周实兄:

你好!

一,寄上《“人五人六”篇》一文,并附上二文。请阅,看能否同时刊发。为使你们审稿时心中有数,同时将网上署名李洪岩②一文复印奉上,此文未经李洪岩认定,当然无法作附件公开发表,否则倒是关于学风文风的一个“教材”——鲁迅所说“不要怎样做”的范本吧。

二,去年某月曾寄上《读〈陈伯达传〉》文,久无回音,已另交太原的《黄河》了,此告。

暑热,祝夏安!

邵燕祥

一九九九年七月十九日

① 邵川(1954-),字祖和,号“种瓜后人”,生于和县乌江镇。自幼嗜好书画,深受其祖父邵子退与书法大师林散之的关爱与熏陶。曾整理编著有《种瓜轩诗稿》《风义集》《种瓜老人研究集》,其汇集的诗稿与墨宝再现了书法前辈邵子退与林散之70余年深厚的笔墨情缘。现为林散之研究会理事,著作有《林散之年谱》等。

② 李洪岩(1963-),天津人,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其著作主要有《傅山诗文选注译》《蔡元培》《钱钟书的生平与学术》等。

周实先生:

谢谢你寄来诗集《剪影》,容拜读。

我已多年不怎么读当代诗作了,我曾反对以懂不懂判断诗之高下,但对我读不懂的诗文又“感觉”不出什么深意来,只好敬谢不敏。你的诗,我想不属此类。近期“书屋絮语”中莲萍一首,想即尊作,有些言外之旨,可以让人想一想。不过,这还大抵属于“以文为诗”之类,传达一个意念;就莲荷说莲荷,我倒还是更喜欢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的意境,长期浸淫于诗的抒情的传统审美习惯之故吧。

匆匆祝编安!

燕祥

二〇〇〇年十月六日

庄周笔下不乏“的评”唯对池莉似过苛刻了①。

周实同志:

函悉。“统治”一稿未寄他处,就放在你处备用吧。除了你们,似还只有《随笔》或可用,但他们是双月刊,恐会积压更久。《百年潮》《炎黄春秋》在京畿,又值八十周年“党庆”,正在加倍小心。

你的一组文章②,犹如一部形象的酷刑史,读来且惊心惨目,难为你如此“娓娓”写来。以近于散文诗式的笔调写历史上的人事,曾见简宁③这样写过荆轲。如你这样取材,自更有深意存焉,不同凡响。但我怕读者不会太多,年轻的正在“享受生活”的读者恐更不屑一顾。这就是当今的“纯文学”了吧。

匆此,祝好!

邵燕祥

2001.5.20

① 周实注:指《书屋》所发《齐人物论》一文中对池莉的评点。

② 周实注:指发在《芙蓉》杂志的《刀俎之间》。

③ 简宁(1963-),原名叶流传,安徽潜山人,著有诗集《倾听阳光》及中篇小说《第二击》等。

周实、王平先生:

函悉。《书屋》伴随着一九九五年以来个人的历史思想记忆。

你们这封签名信复印件,将长期保存,它到本世纪中叶即将成为一份有文物价值的文献。

祝好!

邵燕祥

二〇〇一年七月十三日

那是一封什么信呢?找了一下找到了,很简单的一封信,一封简单的《本刊启事》:

本刊启事

亲爱的读者、作者:

由于《书屋》杂志人事调整,我们将安排新的工作。《书屋》自一九九五年创刊以来,一直得到你们热情的支持和深切的关爱,在此深表感谢!

我们真诚地希望你们能给《书屋》新的同志以同样的支持,也真诚地希望我们能保持长久的、友好的联系!

周实 王平

二〇〇一年六月十八日

这样简单的一封启事在将来的某个时候真的会如他所说,成为“有文物价值的文献”吗?如果能,当然好,至少可证明一段历史没有被人们轻易忘掉。但是,我却不敢想象,因为在我看来,人大多是健忘的,再强的记忆也难免被时间磨灭掉。

而其实,事实上,就是这个本刊启事也曾有过另一文本:

先生:

您好!

《书屋》杂志从1995年创刊以来,在海内外思想文化界产生了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作为杂志的创办者和编辑,我们深感欣慰的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所取得的所有成绩,与您以及和您一样有着深厚学术修养与人文关怀的作者对《书屋》杂志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在此,我们谨表示深深的感谢!

但由于诸多原因,《书屋》杂志将面临较大的人事变更,杂志的办刊方向和思路也可能有较大的调整。当然,这些变更和调整都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给《书屋》新的同志以热情的支持,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我们能一如既往地保持长久的、友好的联系!

我们新的通信地址为:

周实:410005 长沙市展览馆路11号湖南省出版集团信息中心

王平:410005 长沙市展览馆路11号湖南省出版集团信息中心

2001年6月18日

这个文本写好后,看了一下又觉得话还是说得多了一点,于是又将此稿压缩,缩成了前面那个样子。再说所谓“信息中心”,实际上就是资料室,即图书版本管理室暨图书音像借阅室。

至于他说的拙著《剪影》,收的则多是我在20世纪80年代写的诗。关于诗,我写道:“常常,有很多话/想说,又无处说/久了,也就无话可说//常常,有很多事/想做,又无法做/久了,也就无事可做//常常,抱有一种希望/久了,一切皆成幻象。”我之所以要写诗就是这个原因了。

同类推荐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研究李渔30余年,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
  •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本书渗透了作家们朴实、真诚的情感,散发着对真善美的智性思索和追求。
  •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五一先生诗集

    五一先生诗集

    吴卫祖先生,字越,号鄙夫,别号怪癖、西伍、辛卯兔,又号五一先生,一九五一年生。江苏江阴申港西伍村人。爱博览、好云游、广交友。兴趣广泛,尤嗜盆景、书法和文学艺术。
  •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本书描述的是一名负伤的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军人,在从缅甸返回山东老家的路上,所遭遇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本书讲述了悲壮的中国远征军伤兵集体自焚事件,“二战经典戏剧”惠通桥事件,远征军伤兵闹事事件。中日骑兵队苏鲁战区恶战,智救八路军女战俘、日本军人化装进攻遭八路军伏击等传奇故事。作者苏建新以细腻丰富又不失幽默的笔法将抗战时期的敌后战事与生活,军人的爱意情仇等故事串在一起,构成了一部风云变幻,惊险不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精彩作品,让人读来耳目一新。难以放下。由于作者本人就是战争伤残军人,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战史研究背景。
热门推荐
  • 豪门婚情告急:婚有暗香来

    豪门婚情告急:婚有暗香来

    我甩了男友许至,求陆彦回娶我。他带着恨意跟我结婚,这一场婚姻,覆盖着抹不去的血债。再见许至,他娶了比自己大十七岁的女人。看似风平浪静的富贵豪门里,阴谋和算计欲盖弥彰。就在我以为可以触碰到幸福的时候,残忍的真相慢慢浮现。许至对我说,何桑,你想知道你哥是被谁害成这样的吗?让我来告诉你。我对陆彦回说,有个瞎子给我算过,说我命不好,从前我不信,现在我信了。他抱着我哭了,他说桑桑对不起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求你别离开我。后来我常听到一首歌,有句歌词总让我湿了眼眶。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 我很爱你,但不如不见

    我很爱你,但不如不见

    天不会不蓝,我不会不在;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紧紧抓住你的手,永远不放开。
  • 不灭古皇

    不灭古皇

    灵皇,执掌着九天的宿命,却惨遭亲生儿子和兄长的暗算,在生命垂危的那一刻,他动用了最后的力量将自己那还在襁褓中的小皇子送入凡尘,伴随着浓浓的父爱和一声凄凉的叹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因一枚奇异的铜币,可知天命踏仙途。既然是你选择走这条路,我相信整个世界都会因你而颤抖,去吧,我的皇族少年。
  • 护花仙医

    护花仙医

    修炼界丹帝苍郎,力战魔尊同归于尽,意外附身废材高守身上。一双回春妙手,活人无数,美女财富,滚滚而来。同时穿越的魔尊,在异国称王,偶然发现苍郎,一场碰撞,前事会否重演……
  • 绿林七宗罪

    绿林七宗罪

    全书的背景设在明朝,中心人物和线索人物为白衣侯朱煌。整书构建了规模宏大的人物和剧情体系,以七个中篇小说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七篇小说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此小说不仅是武侠小说,历史小说,还是一部悬疑小说,侦探小说,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哲学小说。其中有诡异的情节描写,充满逻辑感的推理过程和激动人心的武打场面。小说对人心和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所述猜疑、怯懦、背叛、伪善、冷漠、纵容、爱七个“绿林宗罪”更是“人生七宗罪”,每条罪被作者犀利而有哲理的阐述和批判,特别是正原罪——爱,更值得读者思索回味。
  • 天才魔女误惹妖孽王爷

    天才魔女误惹妖孽王爷

    天生废材,软弱可欺?此苏云非彼苏云!外室之女,出身卑贱?拳头才是硬道理!嫡母心性狠毒,谋我性命。撕了你的慈母嘴脸,让你作茧自缚!嫡姐自诩天才,不可一世。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绝世天才!庶妹口出恶言,设计陷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看一代惊世天才少女,如何称霸擎天大陆,盛世风华,却栽到在身娇腹黑易推倒的一代邪王手里!本文一对一,女强男更强!
  • 千金奴婢

    千金奴婢

    她,出身世家,却被家人不容。落难千金,报恩为婢。主子失宠,而身为奴婢的她被累及…乱世,苟且偷生;沦落,是否以色侍人?
  • 绝世红颜:轻狂女帝

    绝世红颜:轻狂女帝

    突然有一天,纨绔当皇帝了。卧槽!你特么的在逗我?这是众人的心声。握草!这不可能是真的!这是别国皇帝的心声。我屮艸芔茻,你们一个个都什么意思←-←这是某纨绔的心声。1v1,双洁,专注搞笑一百年。
  • 豪门婚战:首席的千亿冷妻

    豪门婚战:首席的千亿冷妻

    一场阴谋,她被迫嫁他为妻。新婚当晚,他警告她认清自己的身份:“童越,在家你是段太太,在外我们是陌生人。”她身陷绝境,他挺身而出,将她护在身后,那姿态完全温暖了她,可是他却冷然的打断她的幻想:“童越,我可以给你所有,唯独不可能给你爱情!”一次意外,他们的婚事天下皆知,可他却递给她一纸离婚协议书……一份神秘的千亿遗产,掀起一场豪门婚战!当真相一一揭开,她才发现他才是商场和爱情的设计者。
  • 帝少追妻:夫人别跑

    帝少追妻:夫人别跑

    一次相亲,误打误撞碰到了京城第一少,被追求之旅就开始了。“求你放过我好吗?”她说。“不好。”他霸道地说。“你到底看上我哪一点了,我改还不成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