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200000018

第18章 灾异与人事(7)

与西藏一百二十万平方千米的面积相比,一二百万游客实在不能算多。但要知道,这是一片平均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一般超过海拔四千米,大多是无人的雪山、冰川、高山、荒漠、草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某一环节被破坏或中断,往往要相当长的年代才能修复,或许永远无法复原。在地球上,青藏高原是为数不多的较少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地区之一,另一方面,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水系的源头和上游,也是影响大气环流的重要因素。对青藏高原的任何污染,都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西藏是藏族人民与藏传佛教的圣地,有大量神山、圣湖、古刹、名寺,还有在严酷的自然条件和人为破坏下幸存的石窟、壁画、唐卡、佛像、经卷、法器等文物和藏戏、说书、歌舞、节庆、民间技艺等文化遗产。但与数以百万计的游客相比,西藏的常住人口不到三百万,人口最多的藏族也只有二百多万,门巴族人口不满七千,珞巴族才二千多。

我在1987年、1996年和今年5月三次去西藏,最远到过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遗址,1987年和今年都是由青藏公路乘汽车驶至拉萨。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我深信,只要政府与民众重视,从一开始就制定严格规范,采取切实措施,游客自觉遵守,旅游的兴旺并不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拉萨是外来游客最多的地方,而大昭寺、八廓街又是游人最集中的场所,但我的印象是一次比一次好,这次的感觉简直超出了期望。尽管有“小成都”之称的拉萨已是一座现代化城市,但划定的街区和建筑物保持或恢复了藏式风格。四大寺院都整旧如故,周围山川也受到严格保护。在雅鲁藏布江和雪山间的村落,新建的藏式住宅前飘着经幡,外墙上贴着待晒干的牛粪,院子里放着太阳灶——都是绿色能源。手扶拖拉机旁,两头一组的耕牛披红戴花——它们同时承担着春耕重任。

但另一类现象使我不无杞忧:公路旁、城镇边,常常能见到垃圾和粪便,随风飘荡的废塑料袋甚至在杳无人烟的旷野中也能见到,离开羊八井温泉不远就是一大片塑料垃圾。在圣洁的纳木错,游客跳进湖水游泳,还有游客让藏民牵着牦牛步入湖水照相。湖边的山洞曾经是高僧修行的场所,竟有游客在大小便。规定不许照相的殿堂内,只要付一笔钱就能用闪光灯自由拍摄。汽车刚爬上海拔4800米的甘巴拉山口,成群的商贩就围了过来,一些人牵着藏獒——这种世界稀有的物种已经成为供人抱着拍照的道具。冒着黑烟的老旧汽车,在其他地方或许早已被强制报废,但照样行驶在青藏路上。

我还想起1996年旅途中的两件往事。

一天夜里,当地村长到我住的帐篷来,要我代他向“洋菩萨”要钱,大概他已经知道我们陪同的外国人是亿万富翁。我说:“他不是给你们捐了一大笔钱吗?”“那是给庙里和公家的,总得给我们一些吧!”要是他会说英文的话,看来早就直接去要了。在中尼边境出境前,这位富翁已经给每位司机发了不菲的“小费”,但当他要求司机将他送往友谊桥尼泊尔一侧时,司机竟又开口索取三百元。气得他步行走过友谊桥,从尼泊尔招来一辆中巴,花费不到一百元。这说明,如果不注意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再淳朴的民风也抵不住金钱的冲击。

在扎达县深山中一处岩洞里,有一批古代唐卡。由于岩洞前悬崖上的小道已经崩塌,主管官员就让当地藏民将这些唐卡取到村里拍照。当天晚上,村长就代表村民前来交涉,尽管他知道面对的是区政府的厅级官员和县里的主管,尽管他知道那位外国人给当地捐了大款,他还是坚决要求,立即将唐卡送回岩洞,因为这是他们世世代代的圣物。藏民就是这样虔诚坚定地护卫着先人的遗产,为了防止外人进入,一些岩洞已经被封闭,或者装上了带锁的门。只要这样的传统得到保持,权力和金钱就无可奈何。

所以我还是相信,在其他文化遗产或旅游胜地出现过的遗憾不会在西藏重现。如果说以往的保护只能靠环境闭塞、交通不便、民众贫困这些因素的话,今天的中国政府和民众已经有了自觉保护的意识。西藏人民一定会更加珍惜自己那些举世无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让它们作为藏族世世代代的财富,永远成为人类的骄傲。

从现在做起,圣地净土将永驻雪域。

2006年6月17日

江河源头 青藏文化

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它的起点青海省又一次引起世人瞩目。不久前与友人谈到青海省的历史文化定位,知道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我想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历史上的青海不仅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而且还披上过层层神秘的面纱,有的到今天还没有揭开,所以很难加以概括。不过我以为,就历史自然地理而言,青海对中国和世界最大的奉献,无疑孕育了长江和黄河,并且延续至今。而就历史人文地理而言,最能涵盖其特点的名称就是青藏文化。

当然,青海省有青海湖,并且得名于它。青海,古称鲜水海、仙海、西海,由于远离中原,常常处于华夏诸族的边缘。高海拔的地势使来自平原地带的人联想到神仙所住的天堂,与海水相似的特点又使人以为到了环绕“天下”的“四海”的西缘。昆仑山和西王母曾经吸引过多少人向往!据说周穆王曾以万乘之尊,不远千里与西王母相会。而昆仑山早在先秦时就被中原人想象为天下最高、最雄伟、遍地黄金白玉的神仙聚居地。王莽为了弥补没有“西海郡”的缺憾,不惜让羌人“自愿”献地,在人烟稀少的青海湖畔设立西海郡。为生存和发展,因误解或歧视,民族之间往往兵戎相见,刀光血影,烽火狼烟,一次次令湖水变色,留下了“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叹息。

湟水也为这一区域做出过奉献,养育了各族民众——无论是农业还是牧业,无论是羌族还是华夏。以彩陶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柳湾,离不开湟水的滋养;中原王朝最早设置的政区金城郡,就因湟水而建;华夏移民靠湟水生存,湟水流域和河湟谷地今天还是粮仓、菜园、财富的源泉和民众的乐土。

但是对中国、对世界而言,又有什么比长江和黄河更重要的?而这两条中国最长、世界前列的大河都发源于青海省。世界最长、最大、流域最广的河流中,有的不止一个源头,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的流经多个国家,或者源头与出海口(终点)不在一个国家。能够将一条大河从头至尾容纳在一个国家已属罕见,何况有两条?而它们都发源于青海省境内!

这两条大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如何高度评价也不为过。尽管中国各族人民、全国各地都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贡献,尽管中国的早期文明如满天星斗遍布各地,但最终是在黄河流域形成了华夏文明,并重新传播扩散到全国大多数地方,成为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主体,影响到东亚各国。尽管人们曾长期宥于儒家对黄河“伏源重流”的误解,一度以为黄河的源头在积石山,或者以为远在今新疆,但对黄河正源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公元635年,侯君集和李道宗经过星宿川,来到柏海(今扎陵湖和鄂陵湖)。821年,刘元鼎在出使吐蕃途中经过紫山(闷摩黎山),即今巴颜喀拉山南麓的黄河发源地。1280年,都实和阔阔出奉忽必烈之命考察河源。将黄河正源定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清康熙帝先后派拉锡等人考察和实测河源。1781年,乾隆派出的阿弥达,肯定黄河的正源为卡日曲。长江和长江流域继黄河和黄河流域之后,支撑着中国和中华民族,至今滋养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早在二千年前,汉朝人就知道长江来自遥远的“绳水”(今金沙江),以后逐渐查清了江源所在。

广义的“江河”还包括发源于青海的其他河流水系。青海南部诸曲属澜沧江水系,每年平均有107亿立方米的水由此流向西藏、云南,直到湄公河流域。

由于地势高寒,环境闭塞,交通困难,不仅江河源头地区长期杳无人烟,就是青海省境内也是人口稀少,经济和文化落后于全国大多数地区。但江河源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并不会因此而减弱,相反,历史和自然给中国和全人类留下的这片圣地净土,必将成为人类未来的乐园,这样巨大的优势是其他地方所不能具备的。

历史上在青海省境内产生和存在过的文化类型也是多样的,其历史也堪称悠久。在华夏文化传入之前,羌人与本地其他民族就创造过自己的文化,并且影响到周边其他民族。在华夏(汉)文化到达湟水流域后,不仅原有的非华夏(汉)文化依然存在,新的民族和新的文化继续在迁入和流动,鲜卑、吐谷浑、突厥、吐蕃(藏)、回鹘、党项、女真、蒙古、回等民族的文化都曾在这里存在和发展,但大多没有成为延续的、主体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尽管从清朝中期以来,青海已处于中央政府完全的管辖之下,但民族自治依然是各民族聚居区内的主要治理方式,汉族文化和儒家学说也没有因此而享有独尊地位。

作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特征造就和保持了青海独特的文化——尽管它们属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形式,却具有共同的特点。例如,来自低海拔地区的人很难克服因缺氧而产生的高山反应,所以外来人口不易迁入,更难定居。即使是源远流长的汉族移民,也往往不绝如线,一直没有明显的扩展。另一方面,习惯于高海拔地区的居民也不适应低海拔地区,“醉氧”(氧气吸收过多而使人体产生不适的现象)同样是他们难以克服的障碍。所以,来源于西藏的吐蕃人可以轻易地扩张到青海、新疆、河西走廊和陇右,却不能顺利地居留在关中平原,唐朝后期一度占领长安却迅速撤离,而对青藏高原和周边高地的控制却能长期延续。吐蕃扩张到河西走廊和陇右后,曾将成千上万的汉人迁回西藏,但这些移民的后裔已影踪全无。而随着吐蕃征服者迁入青藏高原边缘的吐蕃(藏族)人却就此定居,并繁衍至今。

这样的地理环境为牧业民族提供了广阔的牧地,却限制了农业民族的活动范围,也使青海成为西藏与内外蒙古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青海的塔尔寺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是黄教的重要基地,成为藏传佛教外传的走廊,还是几位达赖和班禅转世的地方。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者赶着他们的牛羊逐级登上青藏高原,蒙古大汗成为西藏的实际统治者。黄教的喇嘛和活佛从此北上,不仅使在青海游牧的蒙古人皈依黄教,还使整个蒙古族成为黄教信徒;不仅使蒙古人有了自己的活佛,还在蒙古迎回了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当然,在藏传佛教形成和传播之前,青藏高原已经存在其他宗教和文化,在此后也是如此。即使是在吐蕃统治时期,华夏文化还是有巨大影响的,形成不少汉藏合璧的文化现象。回、土、撒拉、蒙古等族先后迁入,并适应了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因此,只有青藏文化最能概括出如今青海省境内历史文化的共同特征,因为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在中国和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类型的文化,无论是本地产生的,还是外来的,都必须适应这样的环境,它们能够延续至今就证明了这一点。

2006年6月6日

同类推荐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行销美国30年的经典教材,一本关于“职业谈话”的必备手册。作为人际传播与交往的重要手段,本书对访谈实现了两个层次的构架:第一层次着眼于访谈的一般规律(第1章到第4章),从宏观方面对访谈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访谈的基本理论、人际传播过程、提问的设计和应用、访谈构架作了简练深刻的论述。从第五章开始.八种主要访谈类型.包括探查性访谈、调查性访谈、招聘式访谈、面试访谈、绩效访谈、说服访谈、咨询性访谈、医患交谈,都在书中得到了切实而生动的阐释。
  •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本书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展开阐述,即打造师德魅力、储备专家水平的知识、教研相长、在反思中成长、凸显创新等。全书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操作技巧;既有许多鲜活的案例,又有为切实解决专家型教师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而精心设计的适用方法。
  • [东欧]三大教学方法原理原则与教学论著选读

    [东欧]三大教学方法原理原则与教学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attine

    Tatt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色王妃传奇

    绝色王妃传奇

    她,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身怀异香。两二人,同是王爷,同是当今圣上最看重的人,也是最要好的兄弟,可因一个女人变得形同陌路,反目成仇。“曦儿,嫁给我吧。”“不要,为什么要嫁给你。”可他们不知道的因为这句话,从此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多年以后,当莫筱曦再次想起这句话,却已经泪流满面。
  • 一分钟经理人全新修订大全集

    一分钟经理人全新修订大全集

    一分钟经理模式是当前最流行的管理、工作和生活模式之一,几乎全球一流企业都崇尚一分钟经理,并且大力推广,它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模式。其内涵包括简洁高效、及时处理、正确决策、快速反馈、卓越领导等,是全球众多机构奉为圭臬的一线主管培训课程。本书在一分钟经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为四个方面的实用系列,包括:一分钟时间管理、一分钟销售训练、一分钟卓越领导、一分钟成功决策。在这个类似于寓言的商业故事中,综合了许多智者教给我们的东西和我们自己的一些感悟。
  • 吞噬苍穹

    吞噬苍穹

    他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少年时便受尽磨难,为改变命运他坚毅的踏上修炼之路,终力压八荒,四夷臣服,成就一代人皇!吞噬无尽的欲望,踏破苍穹,唯我独尊。等级制度:斗者炼皮、斗士炼肉、斗师炼骨、斗灵炼脉、斗狂炼髓、斗王炼五脏、斗宗炼血、斗皇炼窍、斗帝万窍归一凝练斗丹、斗仙……
  • 管人语录

    管人语录

    对人的管理,如果不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事情,那么也肯定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困难的事情之一。既然说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结合,那么,是什么人将这种结合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呢?毫无疑问,正是那些在管理实践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过来人。
  • 帝少独宠小甜妻

    帝少独宠小甜妻

    新婚当天,她被人设计,“杀”了他的孩子。此后三年,她被迫守了活寡,而他却游戏人间,逍遥快活。“梁心,你就那么想我碰你?不惜要对我下药?”他单手桎梏着她,夺过她手里的药瓶,厌恶道。“不是这样的……”她百口莫辩,剩下的只有慌张。“呵,那是怎样?我最讨厌你这副敢做不敢当的样子,既然你这么贱,那我就成全你。”那一晚,他丝毫没有怜惜的暴躁,让她觉得,他们或许,只能这样了。只是当她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忘记他,远离他,他却开始步步紧逼,抓住她,靠近她。“唐钰择,你究竟想要怎样?”“想要你。”……
  • 一分钟改变管理的弱点

    一分钟改变管理的弱点

    约翰·科特是管理行为学和领导科学的权威。在管理行为学和领导科学领域著作甚丰,他曾两度荣获颇具声誉的麦肯西基金会“哈佛商学院最佳文章”奖。他提出,在管理活动中,一分钟内改变管理弱点是目前全球各大企业所追求的、最有效率的改变管理弱点的理念,即需要每个管理者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现自己管理的弱点和不足并迅速有效地改变,使自己企业的管理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更趋完善和高效。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本书收入作家王培静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六十四篇。不少篇幅都是军旅题材,是读者了解军营生活和军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窗口,更是军人英雄情结的真实写照,军人内心世界的独特表白。语言风趣幽默,主题深刻,思想性强。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英雄联盟之超能皇子

    英雄联盟之超能皇子

    大二学生陈豪,在和女孩表白过程中不幸被花盆砸中,直接重生回到英雄联盟世界,成为德玛西亚皇子!且看眼中藏有《瓦罗兰攻略》的陈豪,如何玩转英雄联盟世界!成为一代君王!“别在叫我坑比!”“别在喊我穷比!”“老子现在是皇子!”那一日,陈豪站在德玛西亚城墙之上,高举战旗,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犯我德邦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