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100000005

第5章 徐树铮与五四新文化运动(1)

徐树铮与“荆生”

徐树铮,虽是民国初期北洋军阀中皖系一派的骨干,但毕竟不是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一类顶尖级人物,知名度不能算很高。但我对此人却一直有些兴趣。首要的原因,是此人与五四时期以北大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有些关系。

当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周作人、鲁迅等新文化人士以《新青年》《新潮》为主要阵地,将新文化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时,也就招致保守、顽旧势力的憎恨和反对。而林纾则是保守、顽旧势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919年二三月间,林纾大概是“忍无可忍”了,接连做了三个动作:在上海的《新申报》上发表了文言小说《荆生》《妖梦》,以影射的笔法攻击陈独秀、胡适等北京大学的新文化人士;又在北京的《公言报》上,发表致蔡元培的公开信《致蔡鹤卿太史书》,以论述的语言,对新文化人士和新文化运动尽情诋毁、谩骂。

众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都必定要说到林纾的《致蔡鹤卿太史书》和蔡元培的《复林琴南书》。对二人的基本观点,也总要有最低限度的介绍。这当然很是应该。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这确实是极重要的事件。但对林纾的《荆生》和《妖梦》,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者,却往往只是三言两语、略略提及,并不对其内容作多少介绍。而有些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则对这两篇小说提都不提。中国大陆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大概普遍认为林纾的这两篇拙劣的文言小说并不重要,甚至不值一提。而美国的中国现代历史研究者周策纵对此显然有不同的看法。在那本也堪称“学术名著”的《五四运动史》中,周策纵对林致蔡的信和蔡复林的信,都作了十分详细的介绍,在摘录各自基本观点时,汉译本中都有数千字的篇幅。不仅如此,对林纾的《荆生》和《妖梦》这两篇小说,周策纵也非常重视。对《妖梦》的基本观点,介绍得很详细。至于《荆生》,周策纵则摘录原文近千字,几乎是全文引用了。坦率地说,当我初次读到这里时,始而惊讶,继而叹服。周策纵的《五四运动史》,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对五四运动进行总体性研究的书。周策纵面对的问题比单纯的五四文学或五四文化研究者要多得多,他要处理的资料自然也远为庞杂多样,但却如此重视林纾这两篇文言小说,这不能不让我惊讶。惊讶之后之所以叹服,是因为这两篇文言小说,比那些论说性文章,更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林纾这一类保守、顽旧人物对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切齿痛恨的。读林纾的这两篇小说,我们实实在在地认识到:在1919年春季,在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的5月4日事件发生的前夕,文化上的保守、顽旧派,对陈独秀、胡适这一批新文化人士,对这一批思想启蒙者,真愤嫉到了必欲“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的程度。这当然同时让我们明白,在这时期,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处境,其实是颇有些凶险的。

《荆生》发表于1919年2月17日和18日的《新申报》。林纾对新文化运动的攻击,尤其是他的这篇《荆生》,与本文所要说的徐树铮大有关系。《荆生》中首先出场的是“主人公”“荆生”:“有荆生者,汉中之南郑人,薄游京师,下榻陶然亭之西厢,书一簏,铜简一具,重十八斤,悬之壁间,寺僧不敢问其能运此简与否。然须眉伟然,知为健男子也。”“简”者,“锏”也,是一种兵器。林纾告诉读者,这位“荆生”文武双全,虽是“薄游”,但仍随身带着一竹箱书和一具铜锏。接着是另三人出场:“时于五月十八日,山下有小奚奴,肩蛮榼载酒,其后辘辘三车,载三少年,一为皖人田其美,一为浙人金心异,一则狄莫,不知其何许人,悉新归自美洲,能哲学,而田生尤颖异,能发人所不敢发之议论,金生则能‘说文’,三人称莫逆,相约为山游。”从小说发表始,一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田、金、狄三人,分别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似乎未见异议。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对此作了说明:“田其美是指陈独秀。根据中国古史,田氏是陈氏的分支,‘秀’与‘美’二字意义相近。田其美一名大概也是摹仿民初革命党人陈其美的名字。金心异影射钱玄同。‘金’与‘钱’同义,而‘异’与‘同’则为相反词。‘胡’与‘狄’都可指野蛮民族。以‘莫’代‘适’是据《论语·里仁》篇:‘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或《左传·昭公三十年》:‘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①。田、金、狄三人坐定后,把酒纵谈,诋毁孝道、“力掊孔子”。谈兴方浓,“忽闻有巨声,板壁倾矣,扑其食案,杯碗俱碎”。继而“一伟丈夫”从破壁跳至三人面前,戟指怒斥。“田生尚欲抗辩,伟丈夫骈二指按其首,脑痛如被锥刺。更以足践狄莫,狄腰痛欲断。金生短视,丈夫取其眼镜掷之,则怕死如猬,泥首不已。丈夫笑曰:‘尔之发狂似李贽,直人间之怪物。今日吾当以香水沐吾手足,不应触尔背天反常禽兽之躯干。尔可鼠窜下山,勿污吾简……留尔以俟鬼诛。’”于是,三人“鼠窜下山”,而“回顾危阑之上,丈夫尚拊简而俯视,作狞笑也”。

①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第90—91页注释部分。

林纾让田、金、狄三人被这“伟丈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伟丈夫”骂之不足,动起了手脚。三个文弱书生,遇如此“伟丈夫”,当然只能“屁滚尿流”。小说一发表,人们在意识到田、金、狄分别影射陈、钱、胡的同时,也意识到这“荆生”是暗指其时的皖系军阀徐树铮。“荆生”实指徐树铮,此点陈独秀、胡适、刘半农、傅斯年、周作人等都曾或直接或间接地谈及。周策纵也认可这一说法。在《五四运动史》中,论及《荆生》《妖梦》时,周说:“虽然林纾本人并不完全同意军阀政府的各种内政外交政策,但许多人都相信这些故事的目的是向军阀求援,要他们干涉北大行政,尤其是隐含着徐树铮,因为他是安福系最能干的领导人物,又是极崇拜林纾的人。”①

然而,近年却有人作文为林纾叫屈,认为把“荆生”与徐树铮联系起来,是厚诬了林纾。甚至强调,新文化人士在“荆生”与徐树铮之间划等号,是一种“运动之术”。换言之,新文化人士其实也并不相信林纾是按照徐树铮的形象在塑造荆生。他们之所以要说“荆生”实指徐树铮,不过是一种斗争策略,是陷林纾于不义的一种手段。陆建德发表于2008年12月4日《南方周末》的《再说“荆生”,兼及运动之术》①,表达的就是这样的观点。

①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第91页。

这样来谈论这一问题,我以为是有些不妥的。

徐树铮其人及与林纾之关系

林纾是否有意识地以“荆生”暗指徐树铮,是一回事;新文化人士是否有充分的理由从“荆生”的形象认出了徐树铮,又是一回事。我以为,即便林纾主观上并没有以“荆生”暗指徐树铮之意,新文化人士也有足够的理由,从“荆生”想到徐树铮。说新文化人士将“荆生”认作徐树铮是一种“运动之术”,那才真是厚诬了新文化人士。

在那时期的北洋军阀中,徐树铮的确算得上一个独特之人。

①又见《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三期。

②1955年,萧县划归安徽。

1880年11月11日,徐树铮出生于江苏省萧县②。徐树铮字又铮,又曾自号则林。“徐则林”显然是表示要效法“林则徐”。徐父是个乡村秀才,一生以教书为业,徐树铮因此从小受到较好的旧式教育。庚子事变后,投身军旅,与段祺瑞相遇而深受段之赏识。1905年至1910年,徐树铮在日本留学,学习军事。从日本回国后,徐树铮又回到段祺瑞麾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清帝宣布退位后,袁世凯继孙文任临时大总统,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徐树铮则先后任陆军部军学处处长、军马司司长,兼管总务厅事。1914年,徐树铮被任命为陆军部次长。段祺瑞自遇徐后,便对徐极为倚重和宠信。曾在北洋政府中枢担任要职的张国淦,在回忆文章《北洋军阀直皖系之斗争及其没落》中说:“段一生事业,固由徐助其成,亦实败于徐一人之手,此公论也……民元段任陆长,徐管理总务厅事,一切公牍批阅指示,即由徐代为主持。及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国务院,段保徐为秘书长,袁不允,段怫然大不悦,对袁个人之不肯尽力帮助,此其原因之一。黎元洪继任,段仍保徐为院秘书长,黎亦不同意,经中间竭力疏通,始勉允任命。”①

①张国淦:《北洋军阀直皖系之斗争及其没落》,见《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46—47页。

在北洋时期活跃着的军阀和政客中,徐树铮有两点颇异于其他人。一是很有文才,传统文化的修养很不错。张国淦在上面所说的回忆文章中,也说徐树铮遇段祺瑞后,“段赏其才气纵横,始加重视”。这里的“才气”,首先指“文才”。张国淦又说:“徐之为人,非久甘寂寞者,其精力强干,下笔千言,恒辈之所不及。段对之言听计从,即事未关白,亦引为己责,可谓任之专而信之笃。”①这就是说,身为国务总理的段祺瑞,对这位秘书长到了“溺爱”的程度。在军界和政界角逐的同时,徐树铮还以他自己的方式,重视文化教育。在文化建设上,在教育事业上,徐树铮也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样,就与林纾携起了手。关于这一点,下面再说。

徐树铮另一个异于其他人之处,是极其专横跋扈,极其敢作敢为。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7日,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仍为国务总理。虽然对段祺瑞提议任命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黎元洪进行了强烈的抵制,但终于拗不过段祺瑞,徐树铮于是成了国务院秘书长。而身为中华民国国务院秘书长的徐树铮,却往往视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如小儿。地方军阀,本就是土皇帝,皇帝一般行事,令人不难理解。徐树铮在政府中枢担任秘书长这样的职务,这虽是要职,但毕竟是在总统和总理身边办事,或者说,毕竟是在为总统和总理办事,权再重,也是高级管家、高级听差的角色。但徐树铮往往凌驾于总统、总理之上,常常做些先斩后奏、斩而不奏的事。这一时期的所谓“府院之争”,名义上是总统府与国务院之争,是黎元洪与段祺瑞之争,实际上是总统府与徐树铮之争,或者说,是总统黎元洪与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之争。张国淦在《北洋军阀直皖系之斗争及其没落》一文中说:“徐每日进府盖章,不发一言。某日因山西省同时更动三厅长,黎偶问及是何原因……徐竟率对以‘总统但在后页年月上盖章,何必管前面是何事情’。黎当时大为难堪,表示以后不愿再见徐之面。其跋扈可想。”①一个国务院秘书长,拿着公文请总统盖章,竟不许总统过问公文内容。这种事都干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他不敢干?

①张国淦:《北洋军阀直皖系之斗争及其没落》,见《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47页。

同类推荐
  • 欧盟层面家庭政策研究

    欧盟层面家庭政策研究

    本书详细分析了家庭政策在欧盟层面的发展脉络、决策机制、运作模式与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本书结合政府问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理论对欧盟层面家庭政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推断,得出了欧盟层面的家庭政策已经在最低水平模式上启动并将继续维持下去的结论。
  •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分析邓小平怎样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利于揭示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从而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 当代世界民族冲突问题研究

    当代世界民族冲突问题研究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国家建构中的民族冲突、当代民族冲突及其理论分析框架、北爱尔兰民族冲突的历史缘起和发展、北爱尔兰两元的民族认同和冲突等。
  •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本书从六个方面,即海外华侨与近代中国、创建组织、舆论宣传、经济援助、武装支持以及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海外华侨在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以及宣传革命思潮、捐助并参加武装起义等方面的贡献。
  • 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

    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

    本书以周恩来在1967年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危机中的应对、苦楚及其心路历程,全方位地展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周恩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党、国家和民族所作的不朽贡献,揭示出周恩来这位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热门推荐
  • 皇后转世

    皇后转世

    不管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世人对她的评价都那么的相似:淫娃荡妇,不守妇道,可是,她却有倾倒天下英杰的心魂,她是最佳的贤内助,亦是最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红颜知己,她是谁?是潇洒若风的素手伊人风伊素?还是承担了三世情缘的德仪皇后转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玄无崖

    玄无崖

    ”剑道,日月,乾坤,唯有日月变化,才有乾坤,剑道便由此而来“他,本是剑宗之子,不料却出生后便被玄武门夺去,完成其复活计划。后被安插在剑宗,杀兄弑父,名震江湖,正当他逐渐知道自己的身世时,却发现一个惊天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 妖魔神仙

    妖魔神仙

    这是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空间中的六道,时间中的四玄。妖,顺应世界规律而生的一条修行道路,修的是与世界同化,与宇宙共鸣。魔,只求自己本心畅快,修执念之意,修不羁之魂。神,探寻世界本质,利用世界的本质规律,强化自身。仙,炼精化气,天命者,世界顺其意而生,逆其意而亡。一切的一切,要从妖与魔,也就是炼道与化道开始讲起。顺天,逆天,化道,炼道。一场无休止的的战争.......
  • 似锦宠妃

    似锦宠妃

    云浅贝认为自己平生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莫过于安份听话。皇上让干啥咱就干啥呗!不挑事,不争宠,只要不涉及底线,日子还是可以美美满满的过下去滴。宫外有爹爹哥哥做依仗,皇上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能亏待了自己不是?只是.....皇上!你不觉得你的宠爱有些过了吗!?“宝贝儿...有吗?”这是个淡定女主争宠的故事,文文慢热,很宠,不虐。~~~~~~~~~~~~~~~~~~~~~~~~~~~~~~~~~~~~~~~~~~~~~新人呀,捧个场呗!包子文笔不好,挑刺的姐妹温柔点,怕疼啊....
  • 糖尿病营养康复食谱

    糖尿病营养康复食谱

    本书首先总体介绍国人的饮食营养知识,然后介绍糖尿病疾病基础和营养康复知识,以数十道配餐,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康复指导。其中关键配餐均列出原材料、制作方法及食用方式,并精选出12道配餐附有实物彩色照片。
  • 改变,直到这个世界为你让步

    改变,直到这个世界为你让步

    人生就是一条数轴,我们只知道它的原点和正方向,当我们站在一个点上,总是容易向后望。殊不知,人生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点,我们站在“现在”这个点上,才能看清楚过去和未来的界限。
  • 淡淡梨花殇

    淡淡梨花殇

    春去春又来,花开又花落,叩问时光,有几多春色,经得起韶华的匆匆流逝?又有多少人能在生活的风霜雪雨中成就梦想的参天大树。回味曾经的爱恋,曾经的错过,曾经的离别,曾经的虚无……。倾情千古,惊回百年,突然明白,人生的相遇,也许就是续着一个前世未了的缘,未竟的故事,任何的付出,没有对错,更没有值得与否的考虑。重要的是以不变的情愫,守侯着心中的信念。变幻的只是容颜,而不变的是心,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人,只要爱过就好。谁人心里不曾有梦?哪出梦里不曾落花?也许,不待回味明白,已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任岁月飞逝!好好活着,尝试做个幸福的人。永远盛开吧,我的梨花,一年又一年!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疯狂的青春

    疯狂的青春

    校园,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爱它,因为这里有我们的知心朋友,恨它,因为有时候我们不爱学习,在校园的我们总是会有一些让我们难以忘记的时刻,酸甜苦辣,在校园品味人生…
  • 二嫁豪门

    二嫁豪门

    他给了她一场圣大的婚礼,全球轰动,遗憾的是新郎缺席,实在是距离太远不能来——生死相隔。他没有骗她,她做了红色豪门秦家的媳妇。她笑,笑这命运捉弄人,笑自己的天真,她跪过,求过,忍过,终是死路一条,大和尚说她有如天富贵,命中注定,遨游碧天,那她现在要荣耀四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