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0800000017

第17章 写作技法积累(1)

审题

作文题目是作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一次作文的完成,“审题”是关键的第一步。

如何才能审清题意,切合题意去作文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认真细致地阅读试题所包括的所有文字,并在重点之处用点或线标明。

2.对试题进行逐行逐字逐句分析,弄清这样几个问题:①文体;②选材范围;③作文表达的角度;④文章的重点;⑤表达方式;⑥字数。这样才把握了试题的要点。

3.分析出要点后,再仔细看看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如作文体式等。第二是要把试题的要点及各项要求体现在文章中。如果是自拟题目作文,要注意拟题的用语应能切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拟题的用语能体现文章的文体特点,拟题用语要简练,字数也不要太多。如果是命题作文,这种试题的作文要求、限制条件、作文选材范围等常隐含在题目的词语之中。审题时,一定要对构成题目的重点词语做一番推敲。

字词推敲法

将题目中的词组或句子以词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逐词斟酌,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每一个词的含义,从而全面地掌握题目的意思,明确范围,抓住重点。如《我成长中的一件事》,“事”是写作的中心,“我”指出了写作对象,“一件”限制了事件的数量,“成长”规定了写作内容,只能写使我思想成熟的一件事,如果把“成长”理解为“长身体”,这则谬以千里了。除了推敲题目中词的含义外,还要把握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师生情深》要扣住“师”与“生”的关系,写表现老师对学生及学生对老师感情的事。《在××的影响下》重点应表现“受影响者”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而不能大写特写“施影响者”。

语法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运用短语或单句的知识,先找出题目中的中心语,再分析其修辞与限制词语,以揭示关系,突出重点。

如《我逐渐了解他》,“我”(主语)规定“了解他”仅限于“我”,且必须用“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他”(宾语)是习作的写作对象;“了解”(谓语)是内容重点,加上修饰语“逐渐”(状语),则要求写出“了解”的过程,即一步步不断加深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就能了解。

一般来说,短语中的宾语或主语就是文中的写作对象,谓语的中心语是写作的重点,即题眼,定语、状语规定了选材范围。

文体辨别法

看题目,辨文体是有规律可寻的。题目中出现“记”、“忆”字样的,应写记叙文;若没有以上字样,但涉及到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的,也是写记叙文,如《在……的日子里》(涉及时间要素)、《我的母亲》(涉及人物要素)、《在阅览室里》(涉及地点要素)、《可喜的变化》(涉及事件要素)等作文题,都要求写成记叙文。如果题目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名称,如《铺路石》、《烛光》等,或物体名称前后有“赞”、“颂”、“赋”或“……的精神”、“……的风格”等字样,都应写成散文,而不能写成说明文;有时可以某物为线索,将以某物名称为题的文章写成记叙文,如《一辆纺车》。有的题目要求对事物做介绍或以物命名,如《电视机的使用》、《水的自述》、《热水瓶》等,都要求写成说明文。

题目中出现“谈”“议”“论”“评”“驳”等字样,都是要求写成议论文;如果题目中没有出现以上字样,但比较抽象或富有哲理性的,如《艰苦与幸福》、《平凡与伟大》、《志向·力·物》等题目,也应写成议论文。

题眼破题法

题眼是文章所需要着力表现的内容,是确定中心思想的主要依据。找题眼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如果题目是一个单句,题眼常在谓语部分。如《家乡变了》,谓语“变了”就是习作题的题眼,作文的重点就在于写出“家乡”的变化,变的内容。如果题目是一个短词,“题眼”通常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如《记一个心灵手巧的人》,限制语“心灵手巧”就是题眼,“心灵”是学什么、做什么,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手巧”是指动作娴熟、灵巧,做得又快又好。如果题目只是一个词,如《翠竹》、《粉笔》,“题眼”就是物体本身或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就该描绘出这个物体的特征,或由此展开适当的联想,以揭示中心。在找题眼的同时,还要准确找出并抓住题目中关键的词。关键的词常常在修饰语上,与题眼的联系,常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从来没有这样》、《我终于》、《这个人真》、《我最喜爱》、《一次意想不到的》等,其中加着重号的修饰语就是关键的词,从内容到表达都应体现出来。

设问推测法

看到习作题目之后,要进行发射性思维,提出一系列的疑问,自做解答。这样,剖题所做的推测与设想,起到了以题统篇,铺展思路的作用。

《醉人的春夜》这个题目,可抓住“醉人”深入思考,层层设问。譬如,春夜为什么醉人?什么使人醉呢?春夜发生了哪件感人的事?其中最主要的场面和细节是怎样?要写作的对象是谁?事件是否非要发生在春夜,夏夜行吗?这样围绕题目,层层发问,渐渐深入,系列展开,为作者构思、选材、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像《爷爷》、《小鸡》、《母校》等以单个的词为题的审查,运用此法更为方便,不但有助于审查思路,展示重点,而且有助于对问题全面、深入的分析。行文时,得心应手,文笔流畅,紧扣题目,环环相扣,逐渐深入,突出重点。

异同类比法

将平时写过的习作题与之类似的,进行比较,辨别异同,确定应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从而确保不走题,不混题。

如《不该发生的一件事》与《发生在学校里的一件事》,相同之处是同写一件事;不同之处是后者有空间限制,重点叙述一件事发生的经过。这件事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可以是出乎意料之中的事,也可以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总之在内容上可自由选择。而前者没有空间限制,在内容上却有明确的要求,应突出“不该”,即此事不应当发生而发生。

又如《我的××》与《我和××》,相同之处:写作的人称相同,都该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不同之处在于:写作的对象和重点内容不同,前者重点描叙某某,后者既要写某某,又要写“我”,两者可并重,也可侧重一人。否则,就会出现重点不突出,或喧宾夺主。

材料揣摩法

材料作文,首先要认真钻研材料,明确材料所交代的事件、情境、人物及人物间的关系等;而后依据情景,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可能发展方向,揭示出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及材料隐含的指向性。这就是所谓的材料揣摩法。

有的材料作文,所含指向性较多,须认真审清题意。如以下的一道年高考作文题:(给材料作文)

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教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

仔细阅读上面材料,就可看出其中含义有三层意思:

(一)“有的同学说……”、“有的教师说……”引号内是提供的写作材料。

题外拟题法

(二)下面长达60个字的一句是作文正题,包含以下几点:

(1)规定了作文体裁(议论文)、篇幅(800个字)、中心(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

(2)规定了作文的内容和题材要求,即“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两个方面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

(三)最后一句是第四层,提出了观点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三点写作要求。

由此可见,只有全面、仔细地分析材料,作文审题才会准确无误。

联想象征法

联想象征法的题目具有象征意义,必须用象征的手法。如果从题目字面意见去指导写作,往往会出笑话。为此,必须明确象征手法的特点,运用象征联想法。

运用“联想象征法”,首先要探究事物自身的特点,然后再从具体特点出发,联想与之相类似的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从而寻找它所象征的深刻意义,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如《白杨礼赞》,作者从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站立的姿态,联想到白杨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性格;从白杨树“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和“挺拔”的外形特征,联想到北方抗日军民的斗争精神,从而揭示出题目的象征意义。

再如《雪松》,既可以写雪地青松的颜色、姿态,又可以写大雪重压之下的顽强斗争性格,然后再把思路深入下去,从青松的这种性格,联想到人的不畏艰苦,不惧风险,在逆流中勇于开拓奋进的思想和品质。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取得寄人于物,寓理于物,深化中心的作用。

情境定格法

情境定格法是分析材料作文的一种方法。即分析材料所隐含的基调、氛围、材料的褒贬色彩和主观倾向等情境因素,并分析情境中的人物和事件,推测其基本发展方向。

人物的活动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且受其影响。只有分析情境因素,人物或事件才能写得合乎情理。否则使人物的行动失去依据,事件的发展缺少必然的内在联系。分析材料,情境因素不可忽视。如下则材料:

夜幕降临,你好不容易攻下了一道道难题。望着厚厚的草稿纸,柔和的灯光和室内的陈设,此时此刻,你的心情非同一般。

要求根据上文,描述当时情景。

这里规定了感情的基调和氛围——喜悦,情景交融。审题时应根据“喜悦”来想像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及室内外情景,表达攻题后的丰收喜悦。

有的材料较宽泛,本身有较大的可塑性,选写的角度、方向不止一个。因此尽量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方面来写,尽量避众脱俗,出奇制胜。

题外拟题法

作文命题,大都分为题目和要求两大部分,有的却将两者合为一体,体现为范围。如:“从思想品质、待人接物、性情、爱好的某一方面,记一位你原来不了解或了解不深而通过一两件事增进了了解的人。”

这个题目的要求很多。讲明了意思而不命题,但又包含了题意,要求作者审清题意及范围,自行拟题。

题目要求有三点:①规定了文体,必须是写人的记叙文。②选材范围,“从思想品质、待人接物、性情、爱好的某一方面”来考虑。③写作重点,要写出由“原来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到增进了解”的过程。三点要求,都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如果只注意一点,而忽略其余,则势必导致立意、选材、写法的差错,更难以拟出合乎要求的题目来。根据要求,本题切合题意的标题应为《我了解了他(她)》。

题目犹如路标,对写作起统帅作用。明确要求,拟出切意的标题是十分重要的。

续补开拓法

简洁的命题虽抽象、概括,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明确的要求,但给读者留下了相当广阔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审题时,可用补充的方法使之更具体,更完整。半命题和全命题都可采用此法。

半命题作文一般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比如《我这个迷》可在属性上自由选择;《我爱我的》可在范围上自由选择;《我和》可在关系上自由选择;《在我心中》可在对象上自由选择。我们只有打开了思路,“大”中寻“小”,才好选“点”生发。请看《我这个迷》提供了多么广阔的选材空间:体育类的、音乐类的、美术类的、书籍类的、娱乐消遣类的等等,有许多“点”可以选择。又如《美在》这道题,可以填时间:《美,在迷人的清晨》;可以填处所:《美,在小院深处》;可以填人物:《美,在老爷爷身上》;可以填事件:《美,在抗洪斗争中》;可以填物品:《美,在粉红的发夹上》;可以填环境:《美,在朦胧的月夜里》等。至于选择什么,应根据自己熟悉的材料,根据创新避俗的原则。如《我学会了》,大多数人填上“游泳”“骑车”等,给人俗套之感,而有的同学补上“尊重人”,“思考”等却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全命题,如果是单个的词或短语,可以加上适当成分,续补为完整的句子。不过,应遵循下列原则: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定语、宾语,动词、形容词常做谓语、补语、定语,介词结构作状语,范围小主题明。如《变》,这个题目是个动词,宜做谓语,可补上主语:“家乡‖变了。”根据“范围小主题明”,我们可以逐层扩充其他成分,如:(我)的家乡‖变得<;美>;,(我)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后]变得<;美>;。由此可知,续补什么,补上什么,就有很大的选择自由。

宽题窄做法

隐形文题是一种囫囵题,它常常只有“单字独词”,没有语法关系可以审度,题意隐晦,无法发挥。审清此类文题,必须采用宽题窄做和超凡脱俗法。所谓宽题窄做,就是把隐形文题的概念化概括变为具体的,变隐晦为明确的方法。

隐形文题是宽泛概括的,而我们写的文章要用具体的东西加以体现,这个浓缩了生活丰富内涵的概括性概念与具体事件、人物有一定的距离。审这类文题的关键,在于缩短它们之间的距离,把它合为一体,变宽为窄。

宽题窄做,首先要根据文题确定自己要写的材料,接着从这一具体明确的材料出发,确定文章的中心,且中心要反映文题的一个侧面。

同类推荐
  • 花季雨季正当时(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花季雨季正当时(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人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人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晋商案例精选

    晋商案例精选

    本书从大量晋商史料中选编了部分典型案例,通过历史上晋商的档案、号规、人物、事件、故事、企业变迁等事例,以补充、佐证晋商学的内容观点,深入对晋商文化、晋商精神及晋商成败得失的理解。
  • 青少年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青少年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青少年趣味知识竞赛题库》将带你领略一种“新、奇、趣、集”的风格,让你感受全新的阅读体验。《青少年趣味知识竞赛题库》共分为七章,分别从饮食、艺术、体育、交通等多个方面,选取了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些题目涵盖了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在选题方面,既有一般常识,也有逸闻趣事和鲜为人知的典故,既突出了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能够较好地扩展读者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一本流淌着知识甘露的开心辞典。衷心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增长知识,提高素养。
  • 开阔眼界的成语故事

    开阔眼界的成语故事

    《开阔眼界的成语故事》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末赵高教导秦二世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是杀人之术,那么,教导的意义何在,岂不是间接在草菅人命吗?
热门推荐
  • 跟着老爸有肉吃

    跟着老爸有肉吃

    他曾是特战兵王他也是一家古老门派的传人可他现在却选择照顾儿子,当一个二十四孝老爸儿子大了要妈妈,怎么办?唉,只能找一个呗萝莉?御姐?熟女?女警?女军人?女特工?……什么?儿子只喜欢咪咪大的?要了命啦抢女人可是个力气活儿,这个逆子啊!
  • The Girl Who Read the Stars

    The Girl Who Read the Stars

    Romantic, suspenseful and witty all at once--ALICE IN WONDERLAND meets NEVERWHERE.--Claudia Gray,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Evernight series on The Girl Who Never WasSet after Skylar Dorset's debut The Girl Who Never Was and before the thrilling conclusion to her Otherworld duology, The Boy With the Hidden Name, this novella is to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rrow, the Fay of the Summer Equinox.
  •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本书从《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作为出发点,根据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等著作将人生分为“人生的价值”、“事业的真义”、“圣人与英雄”、“君子与小人”、“读书与学问”、“修身养性”、“人情世故”、“时位与贵贱”、“烦恼”等,从这些主题入手,在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哲学基础上加以理论,使读者有机会在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哲学里获取更多的为人处世、安顿身心的人生智慧。
  • 缘不缘份不份

    缘不缘份不份

    从不相信缘份,缘份只是当一个人在无奈的时候求一个心理安慰的借口罢了。汪小妮渴望遇到心目中梦幻的浪漫爱情,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的残酷,面对自己心仪的高富帅,一条猥琐的微信却正悄悄改变着汪小妮的命运。
  • 末世之逆境生存

    末世之逆境生存

    流浪虫族,它们嗜血成性,它们凶残无比,它们以侵略其他星球来维系自己的发展,每个被侵略的星球都以毁灭为终结。当这个厄运降临到了地球,地球会不会也因此毁灭,杨天伟一个只想安逸生活的小人物又会怎么在这样的末世生存?杨天伟:“我没有成为救世主的觉悟,也不想做人类的领袖,只想在这个末世生存下去,但是你若想阻挡我生存的道路,那我只能让你从这个世界里彻底的消失”
  • 嘉庆东巡纪事

    嘉庆东巡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漕运通志

    漕运通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极丹师

    终极丹师

    “丹圣,给我一颗渡劫丹吧!”大乘修士祈求道。“一把下品仙器。”徐洛天撇了撇嘴。“这么贵啊!”大乘修士震惊道。“爱买不买!谁不知道我洛天丹圣炼制的丹药,都是上等甚至超等!”徐洛天不屑道。“上等!超等!我买,我买!”大乘修士连忙道。且看拥有全部炼丹视频的徐洛天,炼尽天下丹药,潇洒热血异世旅!PS:1.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推荐!PS:2.每日两更,一更在十一点左右,一更在下午六点左右。
  • 问仙录

    问仙录

    难道武侠,真的已经没落?已经无人问津?他叫莫小忍,江湖散人的三好浪人,好色,好赌,尤为好奇;莫小忍有很多朋友,寒刀温凉,剑客魏不畏,老实和尚施大海......可朋友太多,就意味着麻烦太多。最近的麻烦更是一个接着一个,多年沉寂的武林似乎也涌动了起来。白玉观音,月老红尘,寻龙尺,名剑离辰......太多太多,可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跟一个人有关,而那人的目的,更是惊世骇俗。整个武林,都随着他的跳动,疯狂了起来。
  • 汉末之无上帝业

    汉末之无上帝业

    汉末,天灾人祸,世家兼并,诸侯混战,七千万黎民到了西晋初年,只剩下不到一千万!乱世人如猪狗,可怜苍生。刘睿,一个带着二十一世纪的落魄皇家血脉,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为了遍地流民不再饿死,开始了他的抗争。机关算尽,不过是为了身边人的温饱,却一步步的借用各种势力机运,成为强者,叱咤三国。金戈铁马,一路血流成河,尸骸遍野,终于成就了强汉的威名,没有了随后的两晋南北朝,只有刘睿的大汉。塞外海外,遍插大汉旗帜,旌旗所指,所向披扉,天下臣服,一片血雨腥风几十载,四海之内,都变成大汉民族,再也没有所外蛮胡外蛮,不想改变的一律变成粪肥,绝无例外。就在刘睿坐了二十年皇帝,大汉蒸蒸日上的时候,突然把皇位传给儿子,自己带着众多美人儿还有属下,扬帆出海,那说,他要在遥远的美洲开创出另一个强汉,决不能把好地方留给别人。那一年,他五十岁,然后,又在美洲坐了二十年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