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5700000028

第28章 忠言逆耳,美言如鸩

“原文”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卒中矣。

“释义”耳中能够经常听到一些不顺耳的话,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样才是修身养性、磨砺自身的方法;如果听到的句句话都顺耳,遇到的件件事都顺心,那么这一生就如同浸在毒药中一样,没有任何快乐可言。

听逆耳忠言,得万里江山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十万大军直逼秦都咸阳。秦王子婴看这阵势迫于无奈只好随大势了,于是他捧着传国玉玺,驾素车,乘白马,系颈套,俯首跪于车道旁,向刘邦请降。至此威震一方的秦朝正式灭亡了。

刘邦接过了传国玉玺真是心花怒放,于是他就来到秦朝宫殿里,想看看秦始皇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到宫里一看,只见雕梁画栋,曲榭回廊,构筑精致,规模宏大,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再见后宫一班美人虽然看起来怯生生,但是走起路来还是婀娜多姿,虽然称不上闭月羞花,但也是个个有姿有色,刘邦两眼发直,魂都快被勾去了。刘邦素来就是个酒色之徒,何况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都是美人,禁不住飘飘然起来,不知身处何地了。

就在他思绪飘飘欲飞的时候,一个声音传入他的耳中:“沛公看到眼前这些是不是就觉得很满足了,不想安定天下了?”刘邦只觉像是一盆凉水泼在自己的头上,回神一看,原来是樊哙。樊哙虽然屠夫出身,但是颇有见地,他跟随刘邦转战已有多年,所以在这关键时刻,给刘邦敲响了警钟。刘邦也知樊哙说得对,但是好不容易得到了免费的午餐怎能让它浪费,他真是心有不甘,不想放弃。于是,他漫不经心地说:“就在这儿住一晚。”

这时张良也进来了,他对刘邦说:“您今天有机会到这儿,就是因为秦政无道,我们才刚入咸阳,你就想贪图享乐走秦朝的老路,今日秦亡,恐怕明日您就要随他而去了。古人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还请公三思,且听樊哙一句,免得祸从天降,后悔莫及。”

刘邦之所以能得到很多人才的相助,这全要归功于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知错能改,不会死要面子。他一听张良此言,匆忙离开秦宫,回到驻地,并立刻召集关中父老,与之订立了著名的“约法三章”。这章程不但废除了秦朝暴政苛法,而且又保障了百姓的私人利益,保护了私有财产,这样对于有无财产的人,都起了稳定人心的作用,而且同时也收买了人心,为以后打天下奠定了基础。

项羽在得知刘邦进入关中的消息时,已是在他巨鹿大败章邯之后,他非常吃惊,预感到事情不妙,感觉刘邦要与他争夺天下。于是,他带领着自己的队伍马不停蹄地奔向关中。那时,项羽有大队人马40万人,刘邦才10万,从实力上说相差一大截,无论如何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

最幸运的是刘邦听了樊哙、张良的劝告,及时从秦宫撤走,避开了项羽的锋芒,摆出一副弱势的态度,为以后作战极大地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巧妙进逆言,诚心劝挚友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管是忠告还是批评,是劝诫还是建议,逆言总是很难让人接受,甚至会引起反感或敌意,取得相反的效果,这就要求人们在进逆言的时候讲究方式方法。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丞相比干多次直言进谏,纣王非但不听,还下令将比干剖心处死。就连以胸怀宽广,善于纳谏著称的一代明主唐太宗李世民,往往也会因为魏征的直谏而勃然大怒,更何况一般的人。

语言是一把利器,一不小心就会刺伤他人的自尊。所以在进逆言时要经过深思熟虑,尽量采用委婉的方式,以便于对方接受。

北宋年间,大臣寇准与张咏友情深厚。寇准深谋远虑,有治国兴邦之能;咏能诗善文,有倚马可待之才。

寇准出任宋真宗的宰相时,张咏任益州(今成都市)刺史,他对属僚说:“寇公奇才,只可惜学术不足!”后来寇准被贬出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时,张咏刚好从益州调回京师洛阳。张咏路过陕州,寇准在任所设盛宴款待张咏。临别时,寇准送张咏至陕州城郊,问张咏:“张公有何见教?”张咏说:“《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当时并不明白张咏所说何意。回到任所后,寇准找出《汉书》读《霍光传》,至“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一句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公是说我不学无术呢!”从此寇准刻苦研读,成了忠贤皆备、文略俱全的好宰相。

作为寇准的至交好友,张咏自然很了解寇准的为人,因此才有那么一句评语“寇公奇才,只可惜学术不足!”,但此时寇准刚刚升任宰相,意气风发,张咏也不好泼他冷水,因此直到寇准被贬任陕州,问张咏有何见教的时候,张咏才说了一句“《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毕竟说人无学无术是很伤人自尊的事情,而这么一来,寇准不但明白了好友的意思,而且很愉快地接受了建议。

智慧总结

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帝王能夺取天下的重要保证。无论做什么事,实际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点,就看如何去对待它。遮遮掩掩,有时也能过去;将错就错,有时也不一定会出什么大问题。然而习惯一旦养成,就可能会给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敢于正视问题,敢于接受不同意见,不仅不会损失什么;相反,一旦形成一种良好的品格,反而会增加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从而获得更多。

同类推荐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本书将逻辑游戏分为趣味推理、数字谜题、图形联想、真假判断、位置顺序及反向推断六个方面。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末日次元召唤师

    末日次元召唤师

    世界末日来临,人类建造千百年的文明社会瞬间崩塌,高端武器在丧尸的面前失去了威胁,更有一些进化到了极致的丧尸王、变异兽等等以人类为食,一步步蚕食着人类的势力,末日来临,不是谣言!!陆扬从末日十年带着次元召唤系统重生,回到了人类文明即将崩塌的时间点,他能否重新把握住机会,在不可改变的末日来临脚步之下,变成盖世强者?而原本光鲜亮丽的女明星,恃宠而骄的校花女神,凌驾云端的商界佳丽又该何去何从?且看陆扬在末世之中步步为王,收三千佳丽,战万里河山!
  • 起长歌

    起长歌

    连、祁两大异域氏族,其族人极善骑射百艺,生性豪放洒脱。自迁入中原,被始祖帝重用,连族人偏武官,祁族人偏文官,两大氏族在历代王朝中都颇有建树。不幸的是,到了杨氏一统天下之时,随着连、祁在朝中的威望和影响逐步提升,天子对两族起了忌惮之心,欲杀之以巩固政权。通过几代天子的故意削弱和分权,直到后杨的杨武帝,杨澈之父,在一年冬狩大会后借祁府私藏兵力将祁家抄斩,进而引发了后杨王朝的加速崩塌。后杨灭,祁族最后一人祁长歌称帝,少帝年十七,当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却从未在百姓面前露面过。连将军有独女年十九,名讳连映竹,笑若春风,天性直爽。连将军一次南下除叛军归来,带回一位年轻公子,问其名,答,钟离澈。
  • 清平遗调

    清平遗调

    天女拜入冠,凤凰犹不及。“长姐,我许你的,他一辈子都给你不了你。”“我等了你三年又三年,却终敌不过他一句爱你。”错过,失落,无助,背叛。乱世之下,重生之生,是否还要走上旧路,那伤透的心,是否又能愈合。到底痴情的人,能否终成眷属,但愿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吧。
  • 练功要诀及圆能功

    练功要诀及圆能功

    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主要讲究调整自然之气和先天之气和谐的关系,中国气功中先天之气是禀赋于父母、循环在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中的元真气。
  • 娇蛮女总俏佳人

    娇蛮女总俏佳人

    得罪女上司,当晚被喊去陪桌,从此,我的人生便发生改变…………
  • 子午传奇

    子午传奇

    天地破,沧海枯,风凌云乱震寰宇,子之夜,午之阳,开天辟地立乾坤。唯有阴阳相合,情定传奇。
  • 前夫来袭:老婆约吗?

    前夫来袭:老婆约吗?

    他不是善男信女,做事向来心狠手辣。他说,他的女人就算死,也只能死在自己怀里,别人休想碰她一丝一毫。一转身,他却跟别的女人传出了婚讯。“既然你已有妻子的人选,那我们之间就没必要在纠缠。”女人甩开男人,一脸冷漠的将他踢下床。“顺便送你一份大礼,我有孩子了,但不是你的。”他薄唇微抿,不由得勾起一抹邪恶的笑意。
  •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 法华义疏

    法华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聊斋剧作三种

    聊斋剧作三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