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5700000019

第19章 沉着冷静建业,抓住机会做事

“原文”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记者非邃养。施为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释义”磨练身心要像冶炼钢铁一样反复陶冶,迫切渴望成功的人不会有高深的修养;行事要像拉开千钧的大弓般,找准时机后,再发射,随便发射不会收到好的功效。

荆轲沉着刺秦王

战国时,著名侠客荆轲带着燕国的地图和樊於期将军的人头去见秦王嬴政,想借献图之际刺杀秦王。和他随行的还有勇士秦舞阳。秦舞阳也是少年就成名的勇士,十几岁时就杀死过强盗,因此也是赵国人人皆知的勇士。当二人进入戒备森严的秦王宫殿,见到秦王时,秦舞阳便“色变振恐”,引起周围大臣怀疑。而荆轲则异常镇静,他看着瑟瑟发抖的秦舞阳,对秦王说:“他是乡下人,没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说完将图献上……

荆轲才是当之无愧的大侠,他的镇静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在他眼里,威震天下的秦王和他的狼臣虎将“都是无名竖子”——没什么了不得,他毫不恐惧。而秦舞阳号称“勇士”,却不能稳住心气,他所缺少的,就是镇静、沉稳的心理素质。

那么,这种镇静的心理素质是不是天生的呢?是不是我们如果有畏惧、怯场的毛病就再也不能改变呢?不是的。勇敢的士兵不是天生就勇敢的,而是锻炼出来的。

康熙冷静平叛乱

顺治初年,东南沿海及两广、云贵是当时抗清斗争的主要活动地区,情况错综复杂,危及到清的统治。为了适应当时政治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汉官名将吴三桂受命以平西王的身份镇守云、贵,尚可喜以平南王的身份管理广东,耿精忠以靖南王的身份统辖福建,当时,并称“三藩”。

随着时间的延长,三藩的势力不断增长,各自拥兵自重,形成了一股与中央抗衡的强大力量,与清廷的矛盾也更加尖锐。康熙皇帝在亲政之初,就把三藩同河务、漕运列为三件大事。他把解决三藩列为必须解决的三件大事中的第一件事,时刻思虑裁撤的时机与办法。

虽然康熙帝早就有了撤藩的意向,但由于三藩实力强大,不便贸然采取行动,以防不测。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月,已经看出朝廷意图的尚可喜首先提出撤藩,上疏朝廷,请求归老辽东。这为久思撤藩的康熙帝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机。康熙帝顺水推舟,立即批准,并对他大加赞誉。尚可喜本来的意图是自己回东北以保善终,让儿子尚之信留镇广州,承袭自己的位置。但康熙认为撤藩必须彻底,不能留下后患,于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尚可喜无奈,只好服从了命令,开始准备迁移。

吴三桂得到尚可喜被撤藩的消息后,非常震惊。这时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从京师派人驰书给吴三桂,要他依计而行。吴三桂经过反复思忖,只好也上疏请求撤藩。但吴三桂认为自己势力大,而且功劳多,朝廷不会撤去他的位置。与此同时,耿精忠也给朝廷上了一份撤藩奏疏。

康熙帝认为这是难得的机遇,准备一概批准奏疏。但对是否撤藩吴三桂,朝臣中产生了不同意见。只有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人赞成康熙帝的决策,大多数朝臣持反对意见,大学士图海、索额图等大臣担心引发兵变,反对让吴三桂撤藩。这个时候,康熙帝令议政王大臣会同户、兵两部讨论,但始终没能取得统一意见。而康熙早就考虑详熟了,他明白三藩蓄谋已久,不早撤,必然养痈成患。康熙帝力排众议,正式做出撤藩的决定。

于是康熙帝下诏给吴三桂,在肯定他的巨大功绩之后,便以吴三桂年事已高等允准了他的奏疏。他向吴三桂保证,撤藩后,可使吴三桂永保荣誉,共享太平之福。

但是,由于吴三桂申请撤藩并非出自真心实意,当撤藩的诏旨送到云南后,他震惊、失望,更气恼。吴三桂立即与其党羽密谋起兵,并开始为起兵做准备,调集人马,断绝邮传,封锁消息,暗令境内只许入而不许出。

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逼使云贵总督甘文焜自杀,同时扣留了康熙的使臣折尔肯等,正式起兵反清。为了笼络民心,他脱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换上明朝将军的盔甲,打起了为明王朝报仇雪恨的旗号。当吴三桂起兵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清廷上下为之震惊。

吴三桂的叛乱,早在康熙皇帝的意料之中。刚刚20岁的康熙,与久经沙场的吴三桂对峙,初期不免有些紧张。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着手从容应对。

康熙帝首先杀死在京的吴三桂的儿子,以坚定削藩抗吴的决心。同时增派八旗精锐前往咽喉要地荆州固守,并通知广州与福州,两藩停撤,以孤立吴三桂,另一方面,将散布各地的原属吴三桂的官员一律赦免,以利大局稳定。

吴三桂挥军北进时,清政府在军事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吴军进展很快,福建耿精忠举兵攻略江西、浙江等地时,吴三桂的前锋已抵长江南岸,与清军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仅一年的时间,吴三桂就占据了江南。与此同时,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诸省也发生了叛乱。

面对复杂的形势,康熙帝处乱不惊,运筹帷幄,指授方略,决心赢得战争的完全胜利。

战争发展到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吴三桂军的战略进攻达到了顶峰,形成了耿精忠控制的福建、浙江、江西为一面;四川、陕西、山西、甘肃为另一面,特别是陕西提督王辅臣的叛变对京师的威胁最大。在这种形势下,康熙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针:清军以荆州为战略立足点,与湖南战场的吴军主力周旋,不攻;决定先解决耿精忠、王辅臣两股势力,然后再集中兵力同吴军决战。

王辅臣,山西人,强盗出身,骁勇善战。顺治年间就曾反叛过清廷,后来归降,到了吴三桂手下当差,吴三桂待他不薄。

但是王辅臣却对吴三桂不满。一次酒后,王辅臣骂了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麒。吴三桂让人捎话责备王辅臣,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惹得别人笑话我,说我吴三桂平日对王辅臣爱如亲子,现在却如此放肆,岂不贻笑天下!再也不要说这种话了。

王辅臣听后不以为然,就找机会离开了吴三桂,到陕西任提督。吴三桂对此很理解,还送给他两万银子做路费。

吴三桂反清后,极力拉拢王辅臣,王辅臣感念吴三桂的旧恩,又回头上了吴三桂的贼船。根据这一情形,康熙认为王辅臣虽然是第二次叛变清朝,但叛心不坚,假如再度宽容,相信能招抚成功。为此他专政慰勉,最终感化了王辅臣,使他重新归顺了朝廷。

继西北招抚成功之后,福建耿精忠也被招抚归降,闽、浙相继平定。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四月,后叛的尚之信也被招抚归降。同年六月,康熙向各地统帅、督抚部署:凡在贼中文武官员兵民,悔罪归正,前事悉赦不问,仍照常加恩。如果有擒杀贼者,投献军前,或者以城池兵马归抚者,不论功奖赏。依此形成制度,每到战役关键时刻,康熙帝都发招降敕书,由专门负责招抚的人掌管送达,可以说是攻心战。

康熙帝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政策是重用汉兵汉将,他们为平叛发挥了重大作用。吴三桂在失去耿、尚两藩支援后,处境孤立,匆忙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三月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八月,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得病暴亡。吴世璠即位,但他根本无力统领军队,吴军纷纷大溃败。康熙则有条不紊地指挥,命令各路军队,乘胜追杀。

这时,清军已进入湖南,将长沙之敌包围,并从水陆两路进攻岳州。在派兵几路围讨的同时,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康熙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劝诱叛军投降。他给叛将写了招抚的谕旨,争取他们投诚,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十一月,清军终于打破昆明城,吴世璠服毒自杀,其党羽四散。这场历时八年的三藩叛乱,以吴三桂的覆灭而告终。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中,康熙沉着冷静,从容应对,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康熙取得这次胜利的原因有二。其一:舆论优势,清朝到康熙朝时,天下已定,人心归附,百姓不愿再起战争,想过安定的生活,所以,吴三桂起兵反清并不得人心。其二:策略得当,擒贼擒王,康熙知道,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的总根子是吴三桂,只要将吴三桂打败,其余二藩不战自溃,所以调重兵对吴三桂予以痛击,果然迅速平叛。

智慧总结

处乱不惊、从容应变是稳健的表现,这种“稳”体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胜任突发而艰巨的工作。年轻的康熙,面对来势汹汹的三藩之乱,非常沉着冷静,制定了相应的策略,表现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从容和气魄。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从哲学本体、哲学流派、哲学术语、哲学名家、哲学名著、经典命题、名家名言、哲人轶事八个方面普及与哲学有关的常识。《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将指导读者爬上思想阶梯,从异彩纷呈的哲人流派中体会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力图给读者提供一部了解中西哲学的基础常识,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畅游哲学的乐园。
  • 简单逻辑学

    简单逻辑学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 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热门推荐
  • 蛇行天下

    蛇行天下

    小农民元神觉醒,快意花丛……不对,快意恩仇!只要你敢惹到俺的头上,俺就叫你吃不来兜着走!从此猛农过江,蛇行天下!
  •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时离不开饮食的调理。《美食天下(第2辑):“三高”怎么吃怎么养》选择对症食物进行科学食疗,减轻“三高”药物的副作用,从根本上抵制病情诱发因素,彻底远离“三高”。
  • 像销售大师一样掌控客户

    像销售大师一样掌控客户

    本书以原一平、乔·吉拉德、汤姆·霍普金斯、柴田和子等9位世界上最著名的销售大师掌控客户的实战案例和经验视角为基础,分别从如何寻找客户、接近客户、吸引客户、赢得客户的信任等角度出发,帮助销售人员掌握销售秘诀,走向成功之路。
  • 神魔乱世之巅

    神魔乱世之巅

    又二又帅的伊天从小天赋异禀,美女缘巨好,但是他在七岁时父母都相继离开他,她为了复仇展开了对仇人的一场追杀。
  • 一生一世:永远爱你不后悔

    一生一世:永远爱你不后悔

    我爱你,你不爱我,可以!我追求你,你不理我也可以!你嫌我烦嫌我吵,更可以!抛弃我,我让你崩溃!让你后悔!丢脸丢到家,这就不是我的错了......总有一天,我要你知道,惹姐,不是你能承受的!!泼辣青春,酸甜青春,不一样的青春。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纯情人生。
  • 傲视双雄之三足鼎立

    傲视双雄之三足鼎立

    一名孤独寂寞的少年;一名爱恨矛盾的杀手。傲视双雄,双雄傲视。在虚妄的世界里,看他们如何问鼎天下。
  • 举世诛天

    举世诛天

    少年宅男,穿越到了一个道门为尊的世界里,过了十几年的苦日子。有一天,他得到了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本以为是好运开端,却陷入了一个惊天迷局。虽然丹田尽碎,魂魄残缺,但他另辟蹊径,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从此,洛长天踏上了一条报仇雪恨,封侯拜相,称霸道门,逆天而战的英雄之路。战祸频起,妖魔横生,天既不仁,举世诛天!
  • 清穿之红尘唯美

    清穿之红尘唯美

    到了清朝就一定要无限的接受妃嫔们的陷害?或是卷进阿哥们九龙夺嫡的漩涡?为什么不可以快乐相处,和平相处?孝庄很慈祥丶康熙很疼爱丶哥哥很护短,那拥有修真者遗留下空间的瑞锦为什么不可以打造出一个修真国度?这是十二格格瑞锦,一步步改变清朝的故事.....
  • 承诺太伤醉了那个盛夏

    承诺太伤醉了那个盛夏

    青春是不是真的很短,一掠而过,我们还没来得及及珍惜彼此,就已经分离,经历了年少轻狂的梦,暮然回首,你们,原来早不在我身边,还好,我们的故事,早已被我记下,至少,我还可以回顾我们的点点滴滴啊……
  • 中国古代风俗小说选

    中国古代风俗小说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