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5600000012

第12章 仁人福厚,量小禄薄

“原文”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急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成个急促规模。

“释义”善良宽容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宽厚胸襟而通体舒畅,这样,就会得到长久的丰厚福禄,做起事情来也轻松自如;而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人会因为自己的思维狭隘既得不到丰厚的福禄,做起事情来也显得失手无措。

仁柔寡断,建文失国

朱元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后,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不料,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因病去世。于是,朱元璋立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承帝位,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做皇帝时已二十多岁,在中国占代继承帝位的皇帝中,他这个年龄不算小。朱允炆也算得上是聪明能干的人,明朝又处于国势上升时期,按常理说,他应该做个太平天子。可是,他只做了五年皇帝,便被赶下了帝座,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叔父朱棣。原来,他即皇帝位时,他爷爷朱元璋给他留下了一个封建统治者最忌讳的难题:尾大不掉。

原来,朱元璋建国后害怕有人起异心,于是分别封自己的几个儿子做藩王带兵驻守各地,这就形成了这些藩王拥兵自重的现象。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这些藩王倒还安分守己,可朱元璋一死,这些藩王就开始蠢蠢欲动。其中野心最大、实力最大的当属燕王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英勇善战,且有智谋。明朝建国后,受封燕王,驻军在北平(今北京)。

聪明的朱允炆早在做皇太孙时就预料将来各位叔叔是自己的对头,曾和侍读太常卿黄太汉语及此事。做皇帝后,朱允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削夺了除燕王以外其他五个叔叔的爵位、权力。对这些藩王的处理,朱允炆干净利落。唯独对后来夺了他天下的燕王朱棣,小皇帝朱允炆优柔寡断,一误再误,最后自己终于痛失皇帝宝座。

在削藩之初,朱允炆曾和朝臣仔细分析如何削藩。最后采纳黄子澄、齐泰建议,避强就弱,先削夺了其余诸王。而燕王朱棣据地最险要,政治军事经验最丰富,本来就因朱允炆不允许他进京师奔朱元璋之丧而不满,又见其余兄弟被夺藩,自然兔死狐悲,更加警觉且怀异志。于是叔侄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正月,燕王派使者葛诚到京师述职,朱允炆密问燕王府中动静,葛诚以朱棣心怀异志的实情相告,朱允炆又密嘱葛诚回北平后作为朝廷的内应。葛诚回北平后,朱棣已看出他表情有异,心中动疑。这样,双方矛盾更加明朗,可谓一触即发。

但是,同年二月,朱棣亲自到京师朝见朱允炆,“行皇道人,登陛下拜”。没见到面时,双方仇视提防;见了面,朱允炆反倒仁柔起来。

朱棣觐见,走皇帝专用的道路,又不对新皇下拜,这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当时,有御史官弹劾此事,朱允炆竟轻描淡写地说:“至亲勿问。”户部侍郎卓敬密奏:“燕王智虑绝人,酷类先帝。夫北平者强干之地,金元所由兴也,宜徙封南昌,以绝祸本。”朱允炆竟将这至关重要的奏章藏了下来。第二天对卓敬说:“燕王骨肉至亲,何得及此?”

这次朱棣入朝,时间长达一个月,龙离深渊,虎落平原,这时朱允炆对朱棣或捕或杀,都是一句圣旨的事。然而,小皇帝硬是大谈什么“骨肉至亲”,以至于朱棣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北平。同年四月,朱允炆又一次轻易放弃了控制朱棣的最后王牌:将朱棣的世子朱高炽、儿子朱高熙、朱高燧放回了北平。

原来,朱元璋临死遗嘱,要亲王或亲王之子来京服丧三年,这时朱棣准备谋反,以病重要见孩子为借口,向朱允炆请求,允许留在京师的世子和其他两个儿子回北平,朱允炆竟然应允。朱棣见了自己的儿子后,大喜日:“吾父子复得相聚,天赞我也。”于是决心谋反。

同年七月癸酉(公元1399年8月6日),燕王朱棣诱杀了朱允炆安在北平的近臣,公开反叛。出兵的理由是:清君侧。说齐泰、黄子澄是奸臣,他要按先帝祖训起兵讨伐奸臣。朱允炆也不敢怠慢,调兵遣将平叛。直至此时,朱允炆还荒唐之极。他对前去平叛的将帅下了一道可笑的圣旨:对朱棣只能活捉不能杀死,以免“负杀叔父之名”。这场叔侄间的较量持续三年,最后以朱允炆战败,朱棣全胜而告终。燕王朱棣终于攻占了京师,做了皇帝,即历史上的明成祖。

仁柔寡断的建文帝朱允炆,乘兵乱逃出了京师,从此下落不明。

宽宏大量,立德之基

宽宏大量是立德之基,更是处世之道。

曾国藩认为,人必先有宽广的胸襟和平淡的心境,后才能稳健地立足于世。

曾国藩非常佩服唐朝名将郭子仪,不仅对他的英勇善战、足智多谋钦佩不已,对他的“量”字精神也深为折服。郭子仪的祖坟为人所掘,他不但不报仇,反而引咎自责,曾国藩称此“是名臣之度量也”。

韩信也是曾国藩心中的模范,韩信曾在闹市上受过“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他不但未找这些人报复,反而召他们来任以官职,他的宽容与大度实在是旁人无法可比的。每读到此处,曾国藩都会赞赏不已。他以此为例告诫部下,称韩信之举为“豪杰之举动也”。

他以此二人为榜样,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这在与左宗棠的关系上表现得十分突出。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经历了几次波折,但曾国藩始终本着“待人以诚以恕”的原则与之相处。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语言尖锐,二人的性格反差很大。左宗棠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却屡试不中,科场失意,便蛰居乡间,半耕半读。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才由一个乡村塾师升为“刑名师爷”,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三月又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达六年之久。他们二人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经常意见不一致,容易起分歧。

有一次,曾国藩幽默地对左宗棠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他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宗棠也绝不示弱,立即这样回敬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他生性桀骜,言词尖锐,锋芒毕露,也把“曾国藩”三字喻在其中。

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初次出兵却以失败而归,欲投水自尽却未遂。于是,他垂头丧气地回到省城。左宗棠闻讯,便指责曾国藩说,事情还未到不能办的时候,自寻短见是不当的行为,速死非义,何必出此下策。左宗棠虽然直言,但是在为主帅打气,话语中也流露出几分敬爱之意,使得曾国藩无言以对。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丧,他闻讯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于是,湖南官绅也都附和这一说法,这使曾国藩十分尴尬。后来,曾国藩奉命率师援浙,路过长沙时,他特地登门拜访了左宗棠,并以“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为联,请求左宗棠篆书,以表谦抑之意。

尽管二人性情不同,经常意见不合,但这些都是关于“国事兵略”之事,而不是私人的权力之争。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这也显示出他大度待人的精神。他说左宗棠“深明将略,度越时贤”。正因为他的保举才使左宗棠能够一展抱负与胆识。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给他这样的论定:念曾侯之丧,吾甚悲之,不但时局可虑,且交游情谊,亦难恝然也。挽联云:‘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盖亦道实语。君臣友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后前彼此争论,每拜疏后,即录稿咨送,可谓往去陵谷,绝无城府。至兹感伤不暇之时,乃复负气耶。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两语亦久见章奏,非始毁今誉。儿当知吾心也。吾与侯竞争者国事兵略,非争权竞势也。

为人处世,胸襟坦荡、大度宽容可以帮助人们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助,在行事过程中更加畅通无阻。

做人的智慧

为人处世中,自己若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自己若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处处行得通。今日自己处在顺境,要想到他日自己也可能会处于逆境;今日自己待人盛气凌人,他日也可能有人会盛气凌人对待自己。因此,无论何时,要以“宽宏大量”立身,常给他人留有余地。

同类推荐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道德情操论(上)

    道德情操论(上)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浙东学术(第二辑)

    浙东学术(第二辑)

    本书收录论文10篇,包括: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文《<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系统论述朱熹《家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儒教仪礼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主张摆脱从“心性论”的视域来研究孟子的《孟子性善论刍议》,何善蒙副教授所著的《荒谬:在加缪和庄子之间》,四篇以浙江学术为主的地域研究文和两篇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热门推荐
  • 雷霆战机之最后曙光

    雷霆战机之最后曙光

    一个罗伊死去,还有千千万万个罗伊,军魂不变,战机永存,一个死去的罗伊告诉自己,联邦已经覆灭,继承了原点宇宙所有科技文明的新生罗伊将会带领联邦如何走出黑暗,这是最后的曙光……(参赛作品)(战机硬科幻文,不熟悉雷霆战机剧情的可以当成寻常科幻文阅读,一些借鉴的专有名词会进行简单的解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 总裁的绝情丫头

    总裁的绝情丫头

    沐温暖堂堂大小姐却被小三的女儿陷害,抢走了原定的未婚夫。伤心过度的她果断选择和自己的闺蜜夏晴天离开,来到美国。两年后四人再一次相见“司夜空你不要凭着暖暖喜欢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夏晴天不顾形象的大叫。“你说凭什么?凭她是我未婚妻。”司夜空冷笑道。“你不是要和沐云云那个女人订婚吗?凭什么说我们家暖暖是你的未婚妻。”在一旁的季隐风吼道。“夏晴天你自己都自身难保了,还管夏温暖。”南宫月上去抱起晴天,然后直接把她扔在车上
  • 债务海啸

    债务海啸

    中国债务总水平,已达无法承受的极限,而且还是在社保投入严重亏空情况下。债务危机再也不是其他国家的事,这和我们息息相关。政府的债务就是每个人的债务!对中国人来说,债务危机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只有透彻理解中国债务本质,我们才能把握财富未来。
  • 血色彼岸的复仇

    血色彼岸的复仇

    血色彼岸绽放时便是一人的死亡之日......曾经天真无邪的她们因为爸爸的背叛变成了堕天使地狱的撒旦为了复仇她们忍受了比别人强百倍的训练只为了复仇......当堕天使遇上真正的恶魔会擦出什么火花相遇、误会、冰释、再误会、离开、回来等等遭遇当她们回来的时候她们变得比以前更冷血他们又如何挽回......
  • 丑女人物

    丑女人物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居民都被外貌的表相所迷惑。那些生来不是那么美丽的东西,被剥夺了很多权利。如果说,只有长的好看的人才有青春,那么长得不好看的人,剩下的岂不只是一个潘多拉的空盒子,连“希望”也飞了。潘多拉的空盒子系列5。
  • 轮回再现

    轮回再现

    她——唯我独尊,高傲,孤立。在别人看来她草菅人命,杀人如狂。可——谁又知她的苦,她的痛。她害怕失去,害怕面对现实,她势必要将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可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她发现一切都不是这样的,她如愿成人,可却没有了他们的陪伴,为了他们给予的希望继续生活下去。可……一切真的有这么简单吗?而紫昙又是何人……
  • 路洣的日记

    路洣的日记

    云,酝酿了那么久,终于从天空坠落人间,溅起水花,打湿一片荒芜,开出一朵寂寞的花。芳香蔓延,醉了你,也醉了我。于是,黑夜降临,流星划过天际,微风随意卷起你的发,缭乱了谁的心。飞鸟掠过河面,激起点点水纹,却再没留下一丝痕迹。我不知道,光进入黑洞之后会否再出来,我只知道,陷进去的心很难再出来,而我愿意以朋友的身份,在你的身后默默的守护着你。
  • 换个角度也很幸福

    换个角度也很幸福

    本书传达了一种换个角度看人生的理念,包括看淡得失才能轻松快乐,追求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选择快乐,笑对挫折,让健康心态给生活带来阳光等。
  • 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科学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生活的个个领域,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现代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科学技术产品会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更多的还只是初识而已!比如:数字化虚拟人、科学考察船、宇宙飞船、新概念武器、DNA重组技术、纳米技术等。本书对这些新兴领域的科技成果做了一一的展示,不仅拓展了读者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还丰富和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 我的可爱皇后

    我的可爱皇后

    她是洛雅,现代洛氏千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精通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看咱们的女主是怎样玩转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