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31000000011

第11章 询问的几种类型(2)

重复型问题

有时候,你希望通过不同的询问方式去逼近一个事实,这里便需要重复型问题。

例如,你问:“若按XYZ的方式进行排列,你们军队里第一排有多少士兵?”

士兵可能回答:“第一排有22个士兵。”

稍后,当你与该士兵讨论另一个全然不同的问题——比如,武器装备问题时——你可能会问:“你们第一排共有多少支M-16型自动步枪?”

他可能回答:“22支。”这个回答确认了如上提出的问题,第一排有22个士兵。

当然,这不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测试,但对他先前的回答进行了验证,并且给他的个人信用增加了分值。

这便是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共同去核实一个信息是否准确,即重复型问题。

通过使用重复型问题,你可能会同时揭露出一些不一致的或者值得怀疑的信息。

比如,如果刚才的士兵回答,他们第一排有30支M-16型自动步枪,我可能需要他进一步的阐明。可能会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如第一排的确有30支M-16,除每人一支外,或许还有8支处于机动状况,如训练时使用——但如果士兵这样回答,可能会引发进一层的疑问,毕竟士兵人数和步枪数量没有很好地进行匹配。不匹配的情况下,自然有进一步的提问去确认。

这里还有另一个例子。

黛博拉正在利用她的人脉关系为一家科技创业公司进行公共关系方面的维护服务,帮助该公司进行宣传拓展。在此之前,她与该公司CEO有一段对话,来核实产品相关信息。

她问:“产品什么时间可以推向市场?”

CEO回答:“3个月之内。”

他们继续交流,聚焦于具有竞争力的时间点,以及一场特殊的新品发布展示会。

过了一会儿,黛博拉问:“在产品大型交易展销会上,我们可以参加几个展示单元?”

该时间节点正好与新产品“3个月之内推向市场”趋同,然而,CEO的回复是:“展销会时,新产品还无法完成测试。”

好吧,黛博拉的两个不同角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关于“同一个时间节点”的一致性回答。显然,新产品预计无法在3个月内上市,CEO的回答是前后矛盾的。

持久稳固型问题

在某些情况的交流中,可能“不止一个答案”会被回答者所提供,这时,利用持久稳固型问题进行询问,可能会获得更加完整和丰富的答案。

类似于重复型问题,持久稳固型问题也通常在感觉对方不够诚实、事实不够明确时使用。

比如,你问:“你去过加利福尼亚州哪些地方度假?”可能会得到一个经典的回答:“迪士尼乐园。”虽然迪士尼乐园可能是你朋友这次唯一去过的加州之地,但按照通常的逻辑,你会继续询问:“还去过其他地方吗?”如果不是这个问题,而直接问有关迪士尼的细节问题,你可能会错失机会了解你的朋友在加州游玩的其他地方,除非其他信息在某些时刻被对方顺带泄露。

持久稳固型问题同样可以帮助你核实一个人的回答是否具有可靠性。

李·贝利(F.Lee Bailey),美国最杰出的律师之一,同时也是一名作家和演说家,其接手的凶杀案件胜诉率高达97%。根据《美国法律》杂志最近的一次民间测验结果,他被选为全美最受尊敬的律师。

李·贝利在与洛杉矶警察局的大卫·罗西(他同时也是“搅乱”该案件的警官之一,他第一时间破坏了凶杀现场,扰乱了后面的取证过程)的交锋中,针对辛普森(O.J.Simpson)谋杀案进行了一场错综复杂的对话。

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此案当时的审理一波三折,辛普森在用刀杀死其前妻及餐馆的侍应生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由于警方的几个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的失效,辛普森得以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本案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疑罪从无”的最大案件之一。在这起疑案中,疑犯使用的小技巧,破坏了罗西作为证人的关键作用。

我不想对李·贝利的问题结构作出太多评价,我只想指出他是如何用其高超的技巧重复一个概念和关键词汇,使得罗西的回答显得不合逻辑。在绝大部分内容中,我省略了罗西的回答内容——但你依然可以轻易地猜测出他们的主题——通过聚焦于李·贝利的提问。

为了设计一个有利于交谈的情境,李·贝利是这样开头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地上行走时,地面通常会被我们的行走所影响,并留下相关痕迹。”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李·贝利提出的几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概念:在犯罪现场,是否会有疑犯的脚印留下?

李·贝利的几个问题以如下的序列展开:

你知道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吗?脚印可以被人们裸眼看到吗?你不知道脚印不应该被忽视吗?除非你用抹布将其涂改。

你之前知道脚印是不会轻易被肉眼看到,除非将其显示于双斜罩壁灯之下,对吗?

你之前在相关警务训练中做过类似的培训吧?你至少听到过300例以上的谋杀案件吧?为什么还要忽略脚印作为案件的重要证据?

我相信,你的职责只是保护证据,然而,就像你现在保护成的“这种效果”吗?

如果当时的证据对你来说不是特别明显,你认为,那些脚印便可以被抹去——我这样理解你当时的想法对吗?

你为什么没有尽应有职责去保护现场证据?还有其他什么证据是比脚印更明显的吗?比如水杯上的指纹?

如果许多证据是用肉眼看不到的,你也知道需要避免踩踏破坏现场,对吗?

李贝利一直在不停地追问相关问题,肉眼可看到的证据和肉眼不可见的证据。

从李·贝利这种“交叉核对”(cross-examination)的提问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其实在不停地重复一个问题,只是通过不同的或更加复杂的问题形式。

他一直询问单个问题、直接的问题,如“在现场有什么血迹留下吗?”他并没有像其他陪审员一样提出怀疑的问题,他只是通过持续地加强对一个问题的询问,来验证种种疑点,并使得见证人——没有保护好现场的警官罗西,显得越来越不靠谱!

总结型问题

总结型问题不是对原先的材料进行判断,然后马上作出决定性的总结,否则,若没有总结清楚,可能不会与对方的思维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对方可能会反驳,“我是否说过这些话?”

举个例子,你正在销售各种类型的汽车,包括双门跑车和豪华型(Full-size)汽车。现在,有一对年轻的夫妇走进销售展示厅,要求试驾其中的一辆豪华型汽车。

“你开车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你问。

“上下班通勤时使用。我们上班在同一幢大楼。”女士说。

“汽车对你们来说还有别的用途吗?”

“周末去拜访我的父母。大概就这些了。”她停顿并添加一句,“他们住得离我们有上百公里远。”

“你们为什么认为豪华型汽车是最好的选择?”

这对年轻夫妇交换了一下眼神。男士说:“我们喜欢这种类型,胜于其他所有车。”

“你最爱的颜色是什么?”你问,直接盯着女士。

“红色。”

“我们这里正好有一款,看!你刚才提到喜欢红色的、豪华型的汽车,这辆车符合你的预期吗?”(你通过刚才客人的描述,对他们的需求进行了框架式的总结,并且在这句总结型的问句里,进行了持续性的消费需求跟踪。)

这对夫妇又交换了一下眼神,男士说:“我们可能想要一个稍暗点的颜色。”

“你为什么觉得豪华型的是最适合你们的选择呢?”(再一次,这是一种对刚才的对话进行总结并重复确认重要信息的方式。你想知道他们是否比较关注汽车的外表,以及价格,认为贵的就会好,还是没有其他更多经验?或者在你的第一个问题里,你是否意识到,有些让他们感到厌恶的汽车类型或特征?)

“我爸爸说这种类型的汽车跑在路上才是最安全的。”对方说。

对这个总结型问题的回答,确认了他们的确想要这么一辆汽车,而不仅仅是因为看中它的外观。他们只是刚刚开始美好的人生,她的爸爸可能会给他们提出唯一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买跑在路上最安全的汽车”,这种忠告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挑选。

于是,你决定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他们可能比较在乎价格,所以适时地给点折扣或者介绍他们贷款买车,或许会使这次销售获得完美的结局。

有些人可能对这种总结式的询问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像这种销售过程中不断嵌入的“打扰”,因为有些人不喜欢被人看到他们对该产品其实并没有更多的研究,他们的想法或许很简单。所以,总结型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被人认为是一种冒犯或怠慢。

如果像第一个问题那样简单直接,你可能会得到更有效的反馈。

当然,你不想对一个问题重复两遍,即使你在表达上作了调整。所以,恰当之时,重新组织你想重复的问题,并且轻柔、恰如其分地将其置于你们的谈话之中,比如在介绍对方感兴趣的产品特征时,或者其他人要讲到这个问题时,你可以顺势接过话茬儿,然后重复你的问题,才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非稳定型问题

有时,你可能会感觉到,对方在回答你的问题时,看起来像被胁迫着进行回答。其实,一个非稳定型的问题,可以打破提问者与回答者之间紧张的对立关系。

或者,这种类型的问题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一下你的笔记本和谈话提纲,在提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一点的空间和时间,调整彼此的思路。

在这本名为《商业机密(Business Confidential)》的书中,CIA前雇员彼得·欧内斯特(Peter Earnest)谈到了“行为面试”(behavioralinterviewing)的重要性。

这种方式用来检验人们作出决策时的风格,思考问题是否具有较好的策略,在面对困难问题时的反应等。

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梅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作为在对人们进行语言和行为测试时的参考指标。

“行为面试”便是可以利用非稳定型问题的一个典型场景或情境。

在询问中切中要害问题,如“你过去接手的项目中,有哪些是失败的?”“你是如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轻松地了解对方的感受,他们在被询问时是否更像处于战场的审讯室中。

他们可能会说:“我尝试着通过号召并团结与该问题相关的部门一起来出谋划策解决这个问题——就像激励我孩子的小伙伴们在球场上竭尽全力去争夺皮球。”

此时,你可以给对方喘口气的机会:“你训练你孩子的小伙伴们有多长时间了?”这个非稳定型的问题是与你们探讨的主题无关的问题,一个“唠家常”的话题,但可以放在你更严厉的盘问之前,比如,接下来,你可能会问对方,“如何把一个事情搞砸、又试图如何去补救?”

在通过核实一个“不好的事情”之前,请先用其他方式“点亮”那个“搞砸了的问题”,然后重新开始审视你的重点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对方的失败感”在与你的谈话中,会感到有个较为“善意”的结局,使得双方不至于过分尴尬。

1.在谈话中,加入几个修饰词汇或表达,以转移你的话题,如“你今天晚上吃的什么?”“那个凳子,什么地方被毁掉并被涂上了大力胶?”

2.不要等待一个答案。

你问:

“你最喜欢吃什么?”对方想了一会儿,才回答你的问题,而不是听到问题后马上回答,于是,你迫不及待,插话道:“烤牛排?”有时候,沉默是一种最有效的提问工具,不要急于追问。不然,你会失去探索其他相关问题的机会。

“当你张大你的嘴巴时,可能你同样需要张大你的耳朵。”以虔诚的倾听姿态引导对方告诉你最终的结果。就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我们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巴,所以,在我们发言之前,我们应该学会倾听两次,再开口讲话。”

//坏问题//

虽然有时“坏问题”也有一定的作用,这取决于不同的环境,然而,我们又必须更详细地知道哪些类型是“坏问题”。这里,我列出了4种类型:1.引导型问题(Leading)——提问已经带出了答案,并且这可能会妨碍对方讲出更可信的、更正确的答案。

2.消极型问题(Negative)——使用消极性的词汇,如“从不(never)!”或“你到底在想什么,请你讲清楚!”

3.模糊型问题(Vague)——在问题中提供的信息太过宽泛,或者很朦胧。

4.混合型问题(Compound)——在一个问题中加入了太多元素;从根本上来讲,其实是一次性地询问了多个问题。

引导型问题

引导型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坏问题”,因为它要么暗示并提供给对方一个答案,要么就是引导对方如何去思考,并引入一个特定的答案。

在一些专业交流或私人交流中,你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带着“发掘”的目的,因此,你需要一些叙述性的或描述性的丰富回答。然而,当你暗示对方你心中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样时,对方可能会直接回 答“Yes”或者“No”,此外,你不会得到更多。

同类推荐
  • 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心理学实用书,主题是分析人们的思维、情感、知觉、动机和行为如何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本书由11位心理学研究者合力编撰而成,综合了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多个分支的理念和研究成果。
  • 控心术与分心术:受益一生的心理控制技巧

    控心术与分心术:受益一生的心理控制技巧

    如何转化负面情绪、摆脱负面思维?如何修炼左手画方、右手画圆的“一心二用”术?如何让躁动的心灵归于安详与宁静?《控心术与分心术:受益一生的心理控制技巧》不仅包含了简单轻松的心理学小技巧,还添加了作者自己运用这些小技巧时的观察结果和经验教训这些切实可行的心理控制训练,将更有效地影响和帮助你自如控制自己的心灵。
  • 生活心理学(全集)

    生活心理学(全集)

    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身体健康、饮食、爱情、婚姻、家庭、学习、人际交往、性、性别、性格、情绪、记忆、思维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心理学知识,指出常见的生活困惑并提供心理方面的防治建议,然后总结性地阐述了现代人常见不良心理、心理障碍及其防治策略,最后还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实在是一本难得的生活心理学好书。真诚盼望这本书能带给每一个人幸福美满的人生!
  •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看到这本记录中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心路的书让人由衷地高兴,这本书不但是送给心理咨询新手的一本比较系统、从心理学角度表达对心理咨询师培训理念及操作实务的手册,它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上海国家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历程。在严文华的笔下,心理咨询师的训练不光包括面接技术的训练,不光包括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更包括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修炼和成长,包括形成心理咨询师新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是一本来自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实践,发自内心、有自己独到看法的书。
热门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开演秘密藏经

    太上洞玄灵宝开演秘密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焚界

    焚界

    诛尽万界,归于根源是世间遗弃了自己,还是自己抛弃了世界在一场场拼尽全力的搏杀中,一切慢慢呈现
  • 死神的武器

    死神的武器

    故事的核心舞台是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由死神所统治的DeathCity。DeathCity内有着死神所经营的死神武器专门学校。简称死武专。学生们分为工匠跟武器,他们根据死神的指令来猎杀罪人的灵魂,最终的目的是收集99个偏离人类轨道的人灵魂与一个魔女的灵魂来将武器进化成死神的武器DeathScythe。同时也为了不成为鬼神而进行着修行……
  • 百喻经

    百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非常特工

    非常特工

    【“想我死的,大有人在,而你,还是回家喂奶去吧。”这是她最后一次对救命恩人说的话,在她眼里有恩必报却成了别人交易的筹码,沦落圈套,可她并没有悔不当初,反而是看清一些人的面目。越是外表单纯的人其实内心就越是险恶,你永远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爆发什么时候对你出什么招,或许防不胜防,可必须先防,以免中枪身亡。干掉心机婊,赶走绿茶婊,行动迫在眉睫。】
  • 浮生情缘

    浮生情缘

    现代少女姜叶桃遭遇时空错乱,被时空隧道送到了东汉末年,所幸被上古炎帝后裔所救,本想在世外桃源一般的村落里静静等待着回家的契机,无奈身不由己被卷入乱世争权夺势的纷争中,她看透所有人的命运,却无法掌握自己的结局,个人情感夹杂在争斗的惨烈中备受煎熬。经历几番爱恨嗔痴,身心俱疲的叶桃本想一死了之,弥留之际却找到了回家的契机,本以为一切都将因为回家而结束,谁知,这只是这场命运的旅程中的序幕而已。
  • 泪雨:坚强过后微微爱

    泪雨:坚强过后微微爱

    那天,他们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他爱她爱到无法自拔。她的家庭没落,只剩下他和那个从未蒙面的亲弟弟,她未曾想过她与弟弟无数次的擦肩而过,可笑她被闺蜜所骗,让她一无所有,她决定出国散心,遗忘曾溢满无限欢笑,悲伤的地方,异国他乡遇到一个与她相似相愿的人,竟也有她从小珍爱的蔷薇石项链,那个人究竟是谁?她与他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她悲惨的家庭能否完整?与他之间兜转何尝不是一场空......
  • 玉面乾坤

    玉面乾坤

    三教:浩瀚星域之中被修炼者追逐的各种神兵利器,不管品阶,分为三类,天灵器,兽灵器以及人灵器。而这三类灵器被成为三教。
  • 真情补偿

    真情补偿

    因为被自己最爱的男人欺骗,说是来到另一个世界,会拥有一切,作为补偿。帅哥,武功,天下,心被冰封的慕容惜恋会原谅他们吗?会得到幸福吗?
  • 大明无情剑

    大明无情剑

    大明中叶江湖不在平静消失多年的无情剑重新出世引出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江湖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