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30100000042

第42章 赴朝逸事(1)

被高岗拉去跳舞

1950年11月1日,向胡志明主席告别之后,陈赓从越南高平起程回国。十多天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踏上朝鲜的热土。回国途中的陈赓为此兴奋得夜不能寐,几次睡下,又几次翻身起床,在日记上写下自己的心声:“我甚兴奋,昨晚为之失眠”,“昨夜失眠,总是思考着朝鲜战事”。

他有心事。他要向毛泽东表态,如果朝鲜战争殃及城池,自己将主动请缨。“想到这里,不禁欢喜若狂。但是工作是艰苦与残酷的,我准备贡献我的一切。”

陈赓从越南前线归来,在南宁小住数日,即经梧州、广州、武汉北上,于11月29日到北京。他向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汇报了在越期间的工作以后,马不停蹄,经由沈阳前去举世瞩目的朝鲜战场。

望着陈赓那步出房门火急火燎的样子,毛泽东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笑了。

后来,毛泽东和金日成首相谈话时,曾说道:“陈赓从越南回到北京,向我汇报援越抗法的事情,他提出要求,想去朝鲜。我说,你陈赓就是好战,刚听说跟美帝打,你就有了精神,病也好了一半。我说,那你要感谢杜鲁门喽!”

1951年1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发动的第三次战役结束,彭德怀召开了总结这次战役作战经验的会议,陈赓也参加了。开完会,他到前线去看了几个部队,还在宋时轮的兵团司令部住了几天。在朝鲜前线和后方兜了一大圈之后,他搭乘火车返回祖国东北。当时铁路沿线时常遭到敌机来袭,每次都要投下大量炸弹,有些炸弹是定时的。火车要经常停下,等候排雷再继续前进。短短的旅途历经艰险,到达沈阳时陈赓已是筋疲力尽。

可偏偏遇上了好乐的“东北王”高岗,他拉住陈赓,非要做几日停留。时任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又是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高岗,不但好客而且好玩,他专以“欢迎陈赓司令员”的名义组织了一场盛大舞会。

富丽堂皇的大厅里,吊着发出橘红色灯光的大宫灯,几盏小灯隐隐在那乐池的蓝色纱幔里透出。当音乐悠扬地疾缓有致地响起来时,一群打扮入时的艳装妇人,在暗淡的光线中,开始被搂在一群男士们的胳膊上。陈赓由于在战争中双腿伤残以至从不跳舞,可是在“高麻子”的盛情邀请下,不得不坐进这座豪华的舞厅里“奉陪”。

舞过三巡,当音乐再次响起,舞池里满是脚尖,有的旋转,有的前后移动,有的原地踏步,虽然人很多,但整个大厅除了音乐,别的声音似乎都消失了。人们陶醉在柔和细腻的灯光和舞曲中。突然,不知什么地方发出一声大叫:“救命啊!”

霎时间,乐队的演奏戛然而止,满场的舞者停下脚步,惊奇地四处寻找发出声响的人。

当人们最终发现发出喊声的不是别人正是陈赓,而且他正滑稽地面对着一个姑娘时,都止不住哄堂大笑起来。

谁都知道陈赓是乐天派大将军,不管他走到哪里,只要他一出现,哪里就会被他逗得笑声一片。他急中生智的本领没人不服。

这次也是一样。原来他一进舞池,就被高岗早已安排好的姑娘给黏住了。不管陈赓怎么解释他的腿连走路都困难别说跳舞了,那姑娘就是不信,非要他跟她跳几步试一试。陈赓说了半天,姑娘就是不饶,说不跳高主席定拿她问罪。情急之下,陈赓就大叫起来,弄得四座皆惊。

其实,陈赓因脚伤不能跳舞,但扭两下秧歌还是可以的。早在1944年春天,在延安总部驻地王家坪村头的桃树林里举行的一次舞会上,当杨尚昆的夫人、搞戏剧的李伯钊盛情邀请陈赓跳交际舞时,陈赓就曾这么大声谢绝过。但喊过“救命”之后,他还是用有点颠跛的腿脚,按节拍扭起秧歌来助兴,这是许多老延安都知道的笑谈。高岗自然也知道,但他就是想出出陈赓的洋相。陈赓高声一喊,姑娘又急又臊,也顾不得高主席的叮嘱,早一溜烟跑了,陈赓“罢跳”的目的达到了,安心地坐了下来。陈赓这次执意不跳,其实是他很不喜欢在这个时候弄这些东西。

1951年1月25日至2月16日,志愿军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虽取得歼敌2.2万余人的胜利,但因砥平里战斗失利,战役反击不顺手,战略预备队未能赶到,不能扩大战果,所以也就难以制止敌人的进攻。第二番兵团及补充兵员未到,部队供应正处于青黄不接状态。2月19日,彭德怀专程回国,向毛泽东汇报朝鲜战况和请求援兵。

彭德怀考虑:“坚持两个月没有问题,国内第二番部队要尽快拉上去,早做准备。现在只有十九兵团已开过安东,还有宋时轮的九兵团在朝鲜休整后可参加春季攻势,这样第二番参战部队只有六个军,兵力不够。我建议尽快让陈赓指挥的三兵团开上去,其他如杨成武和董其武兵团也要抓紧准备出国作战。”

毛泽东表示同意。

4月25日,陈赓被正式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特科老手”没有摆脱“盯梢”处长

按编制,第三兵团要统辖第十二军、十五军和六十军。在正式任命前,陈赓已经乘飞机前往昆明,从他的老部队第四兵团中抽调一些军、政、后勤干部,来组成第三兵团的领导机关,还特地到南京,邀请王蕴瑞当他的参谋长。

当时第四兵团到昆明后,一些军队干部参加军管,已经在地方有了职务,但许多人还是强烈要求去朝鲜参战。据陈赓的老通讯处长戴其萼回忆:

1953年3月初,听说陈司令员回昆明了,大家都很高兴。当时我兼云南省邮电管理局局长的工作,下午正在局里办公,陈司令员来电话叫我晚上去他家。我和他一见面,他就说:“去年11月我从越南回国,到北京向中央汇报工作。当时决定西南军区部队组建志愿军第三兵团,我向中央请求随三兵团入朝作战,陈锡联同志也请求去,我向中央报告说,陈锡联同志是炮兵司令员,工作很重要,我现在刚回国,还未插手国内的工作,参加入朝作战最方便,中央便同意我去……”

陈赓对戴其萼说:“我这次回云南是将过去的工作做个交代,和省委、省政委、军区及大家告别,并从军区带十来名部长、处长以上的干部随我去三兵团工作。”说到这里,陈赓话锋一转,开始谈起对戴其萼工作的安排:“你的工作在北京已与王诤同志商量好了,调你去三兵团任通讯处长,你在云南担负的三项工作,由军区调干部接替,你愿意不愿意去当志愿军?”

戴其萼满脸高兴,答道:“愿意。”

陈赓又开起玩笑:“这可是志愿军,不是我命令的。”

戴其萼看看谈话结束,就起身,行了军礼,正准备要走,陈赓叫住他:“你不要走,我还有话说。你爱人的情况怎么样?”

戴其萼先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说:“去年你批了路费,她带着儿子从老家来昆明了,昨夜又生了个女儿,听说都平安,我还没去看呢。”

陈赓不满意地说:“明天你交代工作,不管再忙,也要抽空去看看她。她过去受了不少苦,你1937年在她怀着孩子时就离开了她,半年后生了个儿子,一别十几年,去年才团聚,刚生下女儿,你又要上战场。她在产期,对她只说是出差好了,免得刺激她。”

戴其萼使劲点了点头,像是要把陈赓的话刻在心里。

陈赓从昆明出发,乘飞机达到武汉。在早年投身革命时,武汉是他多次到过十分熟悉的城市,二十多年后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长江、汉水尽收眼底,他即兴背起崔颢那首“黄鹤一去不复返”的诗,并感慨道:“大革命时期,我们党组织了武汉工人纠察队,有两千来条枪,力量很大,党派我组织、训练和指挥工人纠察队的工作,负责保卫党的机关,压制国民党右派并和租界地的洋人斗争。当时国民党的武汉警备司令是李品仙,我们的警备部队就是工人纠察队。叶挺率领正规部队去参加北伐了,不在武汉。打个比喻说,我就是我们党的‘武汉警备司令’。我对武汉很熟悉。”他随口对一旁的中南军区接待处长说:“你们不必陪了,请回去工作吧。”

其实陈赓最不喜欢有人陪他,就是警卫员他也不喜欢跟着。为了“自由”点,他有时会跟警卫员开个玩笑,拿出“特科”的本领,东拐西拐就不见了影,吓得警卫员都快哭了,他又突然从天而降。

这次陈赓路过武汉,确实有点个人的事情,他不想让外人知道。可这位接待处长尽职尽守,寸步不离,并坚持说:“上级一再交代我们,一定要保证首长的安全。我的任务就是陪首长……”

陈赓还是不甘心,他想着法儿要支走接待处长,想了想说:“某某地方的那个浴池还在不在?”

处长直点头:“在,还在。”

陈赓说:“那好,我现在想去那里洗个澡,你别陪了。”

处长奇怪地问:“首长住处就能洗,何必去浴池呢?”

陈赓话来得很快:“大革命时候,我和工人纠察队的同志或党的同志接头,就是借在那里洗澡的机会。当年和我在澡堂接头的那些同志,后来汪精卫叛变,很多都牺牲了,这次来武汉见不到他们了,所以去那里洗个澡纪念他们。”

洗完澡,出来一看那位处长还坐在那里。陈赓心头的一个秘密就没有实现。原来,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开党的五大时,他和王根英结婚的那间小房,现在人已去,不知那间房子还在否。回到住所,陈赓越想越好笑,最后竟笑出声来:“中南军区这位处长本领不小,是个情报工作老手,硬是被他盯梢跟得死死的,没得办法想,只好听他指挥了。”

一切准备就绪。就在陈赓准备动身入朝的前两天,因为在越南工作期间条件艰苦,过于劳累,回国后未曾休息又去朝鲜前线一趟,他的左小腿突然剧烈肿痛,以致不能行走。经医生确诊,是左踝骨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必须治好才能行动。他在北京治伤,直到这年6月,第五次战役结束的时候,仍未能成行。6月中旬,他到达大连,住进老虎滩工人疗养院,继续请医生治疗。

陈赓一句“该吃饭了”替大伙解了围

从4月2日至5月21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中朝军队自第五次战役发起进攻,经连续两个阶段的反击作战,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我军已是疲劳之师,随身携带的粮弹将尽,后方补给一时又跟不上,且雨季即将来临,第一八〇师陷入重围。

8月17日,腿伤稍有好转的陈赓经由沈阳、丹东乘车入朝,于8月22日抵达三兵团司令部驻地。一路上,敌机狂轰滥炸,备尝艰险。

8月22日,陈赓来到三兵团司令部驻地大水洞。当天,他就让参谋通知兵团和各军负责同志晚上继续开会,必须把六十军一八〇师受损的情况弄得一清二楚。

会上,军长声音沙哑,逐字逐句地报告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况,面前摊着个瘪瘪的公文包。

“木刻楞”(用原木搭建的纯木制小屋)搭成的半地下掩蔽所里,不仅有一股潮湿的泥土气和苦艾味,而且还有军用品上的铁屑味、皮革味,男性的汗酸味和马合烟的味儿,使人感到窒闷。

与会者的脸上沉郁专注。陈赓坐在长桌的上首,仰靠在椅子上,手杖靠在腿旁,面部平静,似乎在思索。

情况是这样:五次战役结束的时候,我三兵团在转移中电台遭受空袭,中断指挥三天,致使这个师失去联络,遭到美军骑兵第一师的包围。

“后来呢?”陈赓问。

“……由于力量悬殊,三千人被围,缴了械。”

“主要是通讯联络的问题!”另一位副军长补充道。

“还有什么意见?”陈赓继续征询。

干部们摇摇头。

“我看原因不止这些。”陈赓闭了一会儿眼,咽了咽聚在嘴里的又浓又黏的唾液,看了看那位总结的军长,“关键是这个师的师长没有坚决率领全师突围,临阵犹豫,以致耽误了战机,其实是完全可以突围出来的。”

他的口气很重,使得在场的军官震了一下。他们以为惯常的总结形式已经接近尾声,损失将在明天的战斗中记取,加倍偿还。

“陈司令员,咱们别搞事后诸葛亮。当时敌人骑兵包围得很快,又没有联络指挥,他们也是插翅难飞!当时咱们要有直升机就好了!”一位负责干部不服气地说。

“哪有钱造直升机!”陈赓说。

“就是卖了裤子也应该大搞空军!”

“裤子还是得要,那个东西露在外边也不好看。”没人敢笑。陈赓自己也是嘴唇翘了翘,面部严肃:“突围问题我是有事实根据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兄弟部队一个团,当时被隔绝在更远的敌后三百里地区,这个团长横下一条心,死活也要突围出去,能突围几个算几个。怎么样?他自己活着回来了,全团也都跑出来了。还有转移时走在最后的一个军,敌人在他们退路上空降部队,拦截、阻挡,还是没挡住啊。人家军里领导始终跟部队在一起,也逃出来了。咱们这位师长当时位置在哪儿?”陈赓顿了顿,表情更加严肃:“这是严重失职嘛。为什么军、兵团至今都不处理呢?”

那位负责干部朝脚下喷了一口烟,仰起脸来说道:“彭总已经在会上承担责任,我们想还是从爱护干部出发……”

“这不是爱护,这是姑息!彭总替你们受过,你们就心安理得?我的老兄,被劫的是三千人呐!你当过战俘吗?你知道当战俘是什么滋味?太缺乏原则性了嘛!我提议,给该师负责干部以党纪处分,并在所有入朝部队展开讨论!”

“同意!”

“我同意!”

那位负责干部也沉思地点了点头:“我有责任,我请求处分……但我觉得志司的通讯工作不够理想,真正懂业务的太少。”

“你这个意见很好。”陈赓咂咂嘴,说道,“我马上给你调个通讯专家!”

同类推荐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写日记,就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将自己的努力,牢牢的锁定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畴之内。但是有意思的是,他频繁的玩出界,于是他的一生,就变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起来。终其一生,曾国藩孜孜以求的,是成为一个普通人,斗室书斋,揽月自赏。然而这个人生目标,于他而言太过于艰难了。一旦抵达智慧之颠,再求诸于普通寻常,必然是劳而无功。再没有一条路径,比得上对日记的品评,更易于走入当事人的心中。我们品评曾国藩的日记,追溯他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其目的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完美的标范,寻找到人生智慧的真谛。这种对纯净智慧的汲取,不唯具学术上的、思想上的,也包括了丰富我们自己生命价值及意义的必要性。
  • 向胡雪岩借智慧

    向胡雪岩借智慧

    本书融故事和论述于一体,生动讲述了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创业史,从经商智慧、处世手腕等方面,集中解读了他独特的人生阅历与高瞻远瞩的商业眼光,展示了大商人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向胡雪岩借智慧》内容丰富,论述细致,颇具启发意义,有助于读者对自己人生中各种人际关系、各种选择与得失作出新的审视和判断。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云荒纪年:隔云端

    云荒纪年:隔云端

    苍平王朝的社会形态,基本上参照了清朝晚期:虽然有了新政曙光,内部的体制和观念却仍然是数千年间的遗留,妄自尊大、固步自封,蔑视冰族的发展。因此就算最后天赐下帝王之血加以挽救,还是难逃梦华王朝被冰族亡国灭种的命运。同时,为了增强合理性,我设定了冰族在海外岛屿上的殖民生活,只有经过累世不懈的积累,冰族才有可能在数百年后一举灭亡空桑人。
  • 鬼医圣手

    鬼医圣手

    杀手回归都市,卷入一场纷争,贴身守护踩小人,鬼医圣手灭狂少……
  • 重生之机甲魔师

    重生之机甲魔师

    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张文龙,走夜路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修真者打架。修真者随便放了几个范围性技能,就把倒霉的张文龙误杀了。未来的天才重工科学家,由于核爆的能量,灵魂被扭曲到了张文龙的身上。重生的张文龙,邂逅天才生物科学家少女,从此夫妻档叱咤修真界。高科武器能量护盾大战元婴之力真龙之躯!基因突变化学毒药对抗玄幻奇术仙丹法宝!魔法仙术?绝对不学!那些玩意都是迷信……
  • 天境语录

    天境语录

    论封印结界之术,他的父亲是当世第一人。他天赋异禀,也许有一天,他会继承他父亲的位置。可是,因为一个古封印的书卷,他成了孤儿。他拒绝了那个跟他青梅竹马的女孩,他选择离开,女孩选择嫁给他人。他要复仇,可是他却只有一个无法解开封印的书卷,名为天境。他做梦都想看清那张青铜面具下的脸,他,不知道仇人的模样。他怨恨这个世界,他不相信任何人。他,不是主角。
  • 天仙大少

    天仙大少

    十几岁的李牧,被人抽离灵魂寄宿在一块石头上,石头旁边一个猴子一边修炼,一边传授他很多东西。李牧的身体被另外一个灵魂占据,变成一个无恶不作的纨绔大少。灵魂回归的李牧,发现自己有一个丑陋的让人见之欲呕的妻子……只是这妻子之所以这么丑陋,完全是自己所为……
  • 圣之灵

    圣之灵

    天地变幻,苍穹裂变,星辰陨落;浩瀚寰宇,无可归处,诸神一怒,恨以无生死。祸乱之世,宇宙碎破,混沌天下;只此世界,残存一隅;一星之灵,以修天道;一灵之光,已耀古今。
  • 我爱傻夫君

    我爱傻夫君

    这是一个关于女主嫁给“傻子”的平淡中带点搞笑,搞笑中又参杂着点点虐心的故事。二十一世纪大学本科苦逼女青年偶然中得到一本神书,神书带她穿越千年遇见了“傻瓜”木府二少爷。苏雨暮:二少爷在干什么呀?下人:二少爷在玩泥巴!雨暮笑:一起玩吧!苏雨暮:二少爷在干什么?下人:二少爷在吃糕,吃了满脸的屑。雨暮宠溺地笑:来,帮他擦擦嘴!苏雨暮:二少爷又在干什么?下人(纠结):二少爷在跟人打架,输的很惨!雨暮冷笑:抄家伙,帮你二爷讨公道!苏雨暮:二少爷又去干嘛啦!下人(捂脸):夫人,二少爷洗的干干净净的躺在床上等您呢!雨暮(羞):那没你事儿了!
  •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不仅在唐朝,甚至在古代中国都是公认的黄金鼎盛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唐玄宗天宝年间,人君德消政易,宰相专权误国,边将包藏祸心;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境况因之而急转直下,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割据,内庭宦官专权,朝中朋党相争,边将报警不已;在纷繁的矛盾中,藩镇连兵可使朝廷流亡,宦官弄权能够废立皇帝,强盛的唐朝帝国没有能够再度辉煌起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十方神道

    十方神道

    一把入体的玄剑,暖意锻体,不灭金身;一方擎天巨门,即将开启的千年轮回,神道从这里开始!这是很大的一盘棋,大到下棋者,转瞬之间沦为棋子而不自知!
  • 鉴鬼实录往来者

    鉴鬼实录往来者

    往来者是林逍和方蕾之子林琅的故事,和上一部故事有联系也有新内容:诸神的星空下存在的是卑微的我们,这个宇宙如此浩瀚怎可能只有我们是有智慧的生命体?只是之前我总以为另外的生命存在于那渺渺太空之外,却不知神早已想好了它的剧本,我们并不孤独,那些同样的我们与我们同在。我就是往来者,穿梭在我们和他们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