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30100000020

第20章 抗战显身手(1)

王根英倒在3月8日

经过千辛万苦到达陕北的红军,终于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全国抗日情绪的日益高涨,延安终于有了一片蓝天。蓝天之下的陈赓,愈发思念妻子王根英。

王根英被捕后,辗转押解南京老虎桥“江苏第一模范监狱”,和帅孟奇、夏之栩等关在一起。她在狱中三年多,一直坚贞不屈。抗战爆发后,周恩来代表共产党和蒋介石和谈时,要求释放政治犯,并和叶剑英等到狱中看望了王根英,当场点名让院长释放了她。后来王根英跟着周恩来到了西安,又赶到八路军总政治部。陈赓闻讯后,当天从三原地区赶来。他已是八路军三八六旅的旅长。两人几经磨难得以相见,自然都激动无比。陈赓为这一天留下了一篇日记。日记中写道:“昨日根英由西安到云阳总政治部,小平同志加菜为我们庆贺,并另辟一室,使我们作竟夜之谈。是晚彼此互诉离情,直达深夜,尚无疲意,其快乐有胜于1927年武汉新婚之夕。根英在狱达四年,艰苦备尝,在敌威迫利诱下,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立场,不为动摇,使我对她更加敬佩。从此我俩的爱情更趋稳定,而绝对不可动摇了……”

可是才过了半个多月,王根英就接到组织上的通知,要她到延安陕甘宁边区党校学习。

“这么快?”身肩重任的陈赓恋恋不舍。又一想,部队马上要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我这个旅长身边总带个老婆也不像话。陈赓深情地望着妻子:“你早点回来,毕业后还争取回师里,隔三岔五总能见个面……”

9月15日陈赓送王根英上路。远处传来了悲戚的叫声,他们站住了,抬起头,在明朗的浅蓝色的天空中看见了一群大雁。它们排成整齐的人字形飞向南方。它们只叫了-次,但是叫声如此的悲哀,拖得如此之长,仿佛同什么很亲近的东西告别似的。根英久久地目送着它们。陈赓看见,在她的脸上滚着大滴大滴的泪珠。他轻轻地喊了她一声。她用手掌遮住了脸,而当她挪开手时,眼泪已经擦干了。

他们走上周围长了许多茅草、艾蒿和野菊花的大路。这里的树木已经是光秃秃的了,只有个别树枝上还有一些孤零零的叶子在颤动。道路好像更荒凉、更孤寂了。

在村口一片河滩地,他们站住了。

“别忘了给我写信。学习完了,我来接你。”

她把背包放到地下,举起了手,好像打算整理一下头发似的。陈赓拥抱了她,使她紧紧地靠在自己的怀里。

他们这样站了很久,彼此感到心在怦怦地跳动。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因为一切都说完了。现在他们只想在一起多待一会儿,永远铭记着这最后一分钟的温暖。

柯庆施高大的身影在远处晃动:“陈赓,还没亲热够,我们该走了。”

陈赓把马缰绳递给柯庆施:“你把她带回延安,路上的事我就不管了。”

她在山坡上转过身子,对他挥了几下手。这时他看见了,不,猜到了她在哭。于是他的心充满了异常的温暖和怜惜……

回到屋里,陈赓心里空落落的。他随手写下日记:离别时,彼此表面上都故作镇静,但根英已背着我流泪矣……

1938年秋天,王根英从党校毕业后,调回一二九师工作,被分配到师供给部主办的财经干部学校任政治指导员。三八六旅正朝着这一带集结。王根英很高兴,心想不久又可以看到自己的爱人了。

一天,她刚一进屋,就看见供给部部长正在和财经干部学校校长交谈。他们抽着旱烟,脸色严峻。一问,才知道日军抽调了3万余众,分11路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财经干部学校决定跟随主力越平汉线西进,转往太行山区,可现在有一部分伤病员不好办。王根英说:“你们带领队伍先走,我在后面收容。”

没有时间争论。队伍火速转移。

在队伍末尾的收容队艰难地行进。有个腿部受伤的新兵,拄着根拐杖,在车辙的冰上,两脚叉开,直打滑。不一会儿,他就掉了队,停了下来,朝后面的村子望了望。房屋、马厩、打谷场上堆放着去年的麦秸垛统统在凛冽酷寒中熊熊燃烧,噼啪作响,轰隆倒塌。日寇在放火,伤兵忧愁地自言自语地嘟囔了几句,然后绝望地、无精打采地一摆手。

“跟上队伍!”王根英喊了一声。随后把分配给她骑坐的骡子牵来:“来,骑上!”

“不,指导员,你坐过牢,身体不好,你快骑上走吧。我,我死了算啦!”

“不要再说了!骑上!”王根英把护耳皮帽拉到眉毛上,命令道。

伤兵骑上骡子,不情愿地走了。王根英跟在队列里,一拍棉衣,顿时蒙了:挎包呢?里面还装着文件和一大笔公款……糟了,走得急,还放在学校的炕桌下!

她站住了:“不行,我得回去取!”伤员们也都争着要去。但她阻止了所有的人,不容分说,拔腿就向冒烟的村子跑去。

南宫县东南的前后王家全村大火。整条整条的街道,整片整片的房屋,都在燃烧,仿佛连积雪也在燃烧。

王根英跑进自己的住屋,看见挎包还在炕桌下,急忙抽出来,捏捏包里硬鼓鼓的东西还在,又惊又喜,转身就往外跑。

也就是这一个折返:她的生命突然濒临极限。

晚了!

一切都晚了!

日本兵已经发现了人影,朝着她开枪。她从一个树墩跃向另一个树墩,看着前面不远的一条浅沟。刚要扑进去,罪恶的枪口已经瞄准了她……嗒嗒嗒……一梭机枪子弹凶残地啃着泥土,啃着树干。

她一下子栽倒在雪地上,双脚蹬起一大堆冻结的泥块。

她颤抖了一下,不再动弹。她来不及感受什么,也没来得及考虑什么,她那不能移动的、失去光彩的眼睛,再也看不见后面龇牙咧嘴喷出毒火一般的鬼子兵;再也看不见前面呼喊着杀过来的八路军队伍……她再也看不见那些焦急等待她的伤病员,看不见等待她谈话的财经干部学员。

小镜子没碎。她装在上衣口袋里,这是陈赓才捎给她的,没碎,但被血模糊了。她才照过一次。那支类似玩具的小手枪还躺在挎包里,这也是陈赓送她的战利品,她还没来得及仔细端详过。

她倒下了,倒在春天即将来临的时节。她倒在一个全体妇女都值得骄傲的日子——3月8日。

三八六旅刚从香城固战场下来,干部们在作战斗总结。满脸胡子的陈赓站起来讲话。每个干部都拔出左胸前口袋里的铅笔或钢笔来,在一个小本子里索索地记着,哪怕画几个符号。

“这仗虽然胜利,但是才开始。我们还要继续作战。我们现在还只能延迟敌人的进攻,还不能停止敌人的进攻……八路军如何获得新式武器呢?一面请总、副司令设法,一面由我们自己设法。这一次在香城固战斗中缴获了一尊小钢炮,还得了一架非常珍贵的观测镜。如果每一颗子弹真能消灭一个敌人,我们早就把全部敌人都消灭了。可有的人是虚放一枪,拍马就跑。我们必须割掉游击主义的尾巴。我们不要官架子,也不要不正确的活泼……”

正说着,一个通讯员由场外进来,带了一封电报。陈赓打开电报一看,全身震动了一下,脸阴沉沉,紧绷绷,仿佛石头刻的。

他的声音突然变哑了,也没有清清嗓子就说:“不讲了,准备打仗!”

他走出会场,独自一人来到积雪开始融化的树林。融成水珠的积雪从树枝上滴滴答答流着。陈赓坐在一棵被锯断的树桩上,紧闭着嘴,默不作声,他整个身子都在微微发抖。他打开日记本,沉痛地一笔一画记下了艰难的20个字:“今天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

悲痛的陈赓一直在打听儿子知非的消息。因为王家居住的老房子被日本人炸成废墟,在附近又搭了个简易房,所以陈赓派去的人没有打听到王家的下落。直到1946年,陈知非才知道自己的父亲还活着。那年10月,在银行工作的一位地下工作者找到王家,说是受陈赓之托,要把知非送到父亲那里。

自从陈赓与王根英跟家里失去联系后,陈知非就一直在外婆家生活。他断断续续地上了几年学,为了谋生,擦过皮鞋,当过报童,还到工厂里给日本人当过在办公室与车间之间跑腿传话的“boy”。

得知陈赓又有音讯了,王根英的妹妹王璇梅就跟外甥知非一起去见姐夫。

坐着新四军一条大木沙船在东海上行了五六天后,两个人在苏北一个小镇上了岸。一到解放区,立即有人给他们换上了军装,走在大街上,也有人喊他们“同志”了。这新景象登时让陈知非很兴奋。

大约走到山东时,王璇梅得知姐姐牺牲的消息,顿时伤心地痛哭起来。一路牛车、马车颠簸了三个月,王璇梅与陈知非终于到达山西阳城。迎接他们的先是傅涯。此前,陈知非与王璇梅还私下嘀咕:如果她对我们不好,我们马上离开。但一见面,傅涯就忙着给他俩炖鸡吃,还帮知非抓衣服上的跳蚤。当时,陈赓还正在前线打仗,傅涯马上写信把见面情况告诉了陈赓。

1946年12月,刚刚打完一场胜仗的陈赓带部队下来,在山西沁源休整。傅涯接到陈赓的回信后,马上带着王璇梅与知非及刚刚1岁多的知建,走了一百多里路赶到沁源县郭道村。

与父亲相见的场景,陈知非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郭村是个很大的村子。进了村就要见到父亲了,陈知非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他看见父亲和一大堆人已经到村口接他们了。在上海时,陈知非很羡慕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他怕父亲瞧不起自己,于是就学日本武士那样,两脚叉开站着,故意显出些神气。陈赓有点看出来了,说:“看你长得多像根英,头发也一样,你妈妈要在该有多高兴,你好像有点……很神气!”

陈赓非常高兴,搂着儿子走在前面,傅涯抱着小建紧跟在后,后面还有一大堆人跟着。两旁的战士都在看他们,替司令员高兴。

当天晚上,陈赓与知非睡在一个炕上。傅涯带着知建,与王璇梅睡在另一间屋子里。躺下后,陈赓把知非从头到脚摸了一遍又一遍,并问起他在上海的情况,还幽默地说:“我以前打听到你在一家西餐馆当boy,你明天做一顿西餐给我吃吃。”

知非说他根本没有在西餐馆待过。其实他工作的地方是给人家打扫厕所,他怕父亲伤心,洗厕所的事始终没有告诉过父亲。

知非以前听外婆说父亲做了大官,彭德怀给他两汽车的钞票他都不要,所以一见父亲的面,知非就迫不及待地问起父亲:“为什么彭德怀给你两汽车钞票你不要?”

原来南昌起义时,陈赓负责保卫起义总指挥部,并曾接管过江西银行,的确把没收的大批钞票用汽车运到总部。陈赓听了哈哈大笑说:“那是一句玩笑话,老太太当真了!彭德怀哪有钞票?他又不是财政部长。”

这天晚上,陈赓问了儿子好些事,并给儿子讲了母亲王根英牺牲的经过。他感叹道:“你妈妈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党的忠诚战士。开七大时还挂了你妈妈的大照片。”夜里,他不断给知非掖被子,说不要着凉了。这也使知非第一次感受到父爱。第二天起床穿衣服,陈赓看到知非的裤腰带是一条布绳子,就说:“你在上海,为什么不去买条玻璃皮带?”

所谓的玻璃皮带,其实是塑料皮带,有些透明。那种东西当时是美国货,很贵的,知非哪里买得起?但他嘴上却说:“不喜欢玻璃皮带。”

知非和父亲同睡一个炕两个晚上,陈赓希望一家团结、和睦相处,叫知非不要拘束,就叫傅涯“妈妈”,知非点头答应。到了第三天晚上,陈赓让知非、傅涯、知建都睡在一个炕上。知非觉得别扭,连身也不敢翻。陈赓发现了,就说:“哪里学来的封建脑袋,翻翻身睡!”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知非看到父亲能指挥那么多的军队,生母也牺牲在抗日战场上,而自己却只能在上海给日本人倒茶、洗厕所,很是自卑,就向陈赓提出要当兵。陈赓答应让他在部队里当通讯员。后来到了阳城,陈赓改变了主意:“这个仗估计不会打很久了,将来国家需要建设,去学工程最好。”他写了一封信给时在山西长治的北方大学范文澜校长,介绍知非到工学院学习。

在陈赓建议下,知非最终到北方大学工程学院就读,因为他小学五年级也没上完,学得很吃力。而王璇梅则进入北方大学医学院。陈赓一直都关心着这个小妹,他给在医学院上学的王璇梅写信,提醒她上学期间不要谈恋爱。

1949年毕业后的王璇梅参加了南下工作团,从长沙经过南京时,她请假回上海看望阔别三年的母亲。分别的前一天,王妈妈忙着为璇梅准备路上带的点心时,没想到门口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陈赓。“我就知道你早晚会来的!”惊喜交加的王妈妈连连喊着陈赓的名字,一边泪水涟涟。这也是王妈妈自陈赓1933年离开上海后第一次见到他,中间整整隔了16年。

刚刚渡过长江的陈赓住在国际饭店,他特地把王根英的母亲接到住地,请她吃了一顿饭。以前一直觉得只有外国人和上等人才迈得进国际饭店的王妈妈,连说根本没想到。

那时,同样来自二野的另一员战将陈锡联也渡过长江住进了国际饭店。陈锡联的妻子1948年春天刚病故,留下一个3岁的儿子,陈赓于是想把王璇梅介绍给陈锡联。过了一段时间,陈赓见两人没什么动静,一边催王璇梅,一边又跑去找陈锡联:“人家女孩子家,你不主动怎么行?”逼着让陈锡联主动来找王璇梅。在陈赓热心撮合下,陈锡联与王璇梅进展得很顺利,认识不久便结了婚。

以后的岁月里,王璇梅一直喊傅涯“姐”,陈赓还是“姐夫”。陈赓去世前在上海住在丁香花园,把王根英的母亲也接过来。王璇梅说,母亲很是高兴,她还在丁香花园里照了一张相。

同类推荐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位身残志坚、独步千古的著名军事家。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子孙,因受奸人所害,膝盖骨被剔掉,造成了终身残废,所以被人们称为孙膑。后来孙膑逃回齐国担任齐国的军师。在齐、魏争雄的过程中,他指挥齐军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捷,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忍辱膑足:孙膑》展现了孙膑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经历残酷刑罚,曲折坚毅的一生。
  •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最富盛名的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写作之前,海明威已是战场上归来的英雄。战争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237块弹片,更多的是战后的 思考。1961年,海明威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诗人弗罗斯特这样说道:“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 坚韧,不吝惜自己。”他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人 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也许,是他担心自己被打败,而毁灭了自己.
热门推荐
  • 六道忍者村

    六道忍者村

    以动画片"火影忍者"为素材的热血小说.战国时代以宇智波一族宇森之千手一族和解结束.但二十年后,九尾袭击了当时最强大的忍者村.漩叶,当时的火影为了保护村子,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把九尾封印在刚出世的儿子漩涡木麻身上.把赌注全压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 总裁的小丫头

    总裁的小丫头

    她第一次见他,便是完整的属于他,他对她一见钟情。。。。冰山遇到阳光,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婚色之下

    婚色之下

    民政局被逼婚,随便拉个垫背的,也能招揽到叱咤风云的顾氏总裁?写个病毒黑他的电脑,参加个比赛一鸣惊人,小三小四全部赏她们鼻青眼肿……“自大狂,我没给你丢脸吧?”某阳探头探脑地得意道。某尘一把将她拽到怀里,邪肆一笑,“要是能造个人出来就更给我长脸了。”从此以后夜夜缠绵,造人计划如火如荼“我的天啊,救救我吧。”郁寒阳欲哭无泪,这男人精力太旺盛了。顾夜尘摆正她的小脸,“你的天在这。”
  • 瘾殇葬歌:恶魔法则

    瘾殇葬歌:恶魔法则

    瘾殇葬爱,骊歌轻殇。傀儡绝爱,枉死魂殇。傀儡之师,以绝爱之人血为骨,心为肉,魂为意。以自心为食,血为株毒喂养。泯良知,灭人欲。亡灵噬魂,断情丝,灭情愫。凡违者,入六道轮回,陷焚心蚀骨之苦。永世不得为人,将与人偶为伍。以灵魂为代价来换去心爱之物,悲也,抑或幸也?傀儡师,可操纵人的灵魂,也可与人等价交换,诅咒他人死亡。一念生,一念死。左手救赎,右手毁灭。总是在杀人,与拯救中。左右平衡,从不逾越。人偶师是傀儡师的分支,灵魂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附属品。如果傀儡师至少还没有将自己的灵魂作为获得力量的媒介,那么他们早就将灵魂进献给了魔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仙选

    仙选

    人之一生有两条路,或黑货白。仙之一途亦有两条路,或正或邪。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小小少年,脚踏两条船,身披正邪两派身份,亦正亦邪,不正也不邪,左右逢源,逍遥自在
  • 迷糊女生:校草迷上笨丫头

    迷糊女生:校草迷上笨丫头

    啥?有人要帮她这个全班倒数第十名的学生补习?还要考到全班前三名?噢,这简直不可能!自从遇上“校园王子”王子俊,就是她倒霉的开始,毛毛虫、罚跑操场、暴粟、云霄飞车……他欺负她的伎俩可谓层出不穷,永无厌倦!可是,为什么有一次她在他的怀里,她的心会卟通卟通地跳个不停?她一定是生病了,对!一定是这样的~
  • 美丽之城的特别之旅

    美丽之城的特别之旅

    本书为“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浙江作家徐均生的个人文学作品选集,包括《最美好的婚礼》《修剪人生》等小说和散文数十篇。内容涉及生态与科学、荒诞与现实、魔幻与穿越、官场与俗俚以及爱情与拯救等。
  • 天屠记

    天屠记

    一次登峰的意外,一只野狗传道,一个神奇的世界,一段踏天寻道之路。
  • 下一次我爱你

    下一次我爱你

    “下一次吧,公爵大人,现在我们都有太多事情要忙,哪一件都比爱情更重要。下一次吧,下一次如果我能换个情况遇见您,我一定会爱您。”吴娆以一个最完美的公爵夫人的姿态对着上首高大的男人微笑。“下一次吧,吴莹,我们并不适合。下一次吧,下一次如果我们不是彼此这样的身份,我一定会爱你。”韩慎仿佛开玩笑一样,无奈的对缠着自己的女孩说。
  • 网游之獠牙

    网游之獠牙

    一步步的认知、探索,让老虎对小说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待开新书的时候,老虎的成长不会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