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30000000051

第51章 冷对奸雄(4)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电令舰队政委和饶守坤赴无锡汇报陶勇和舰队的情况。当那个政委汇报陶勇是“畏罪自杀”时,许世友马上问饶守坤:“老饶,你与陶勇同志共事多年,你说他有罪吗?”

饶守坤回答:“他有什么罪!”

许世友眉头拧成一座小山,火冒三丈地拍着桌子,指着那个政委说:“屁话!陶勇有什么罪?老子查清是谁杀了我的陶勇,我非枪崩了他不可!”

当饶守坤汇报到舰队目前的混乱状况,建议稳定部队时,许世友打断他的话说:“不管文革命武革命,部队不能乱,你们回去就要抓这个问题。”

叶剑英听到陶勇去世的消息,不禁拍膝长叹:“唉,又损失一员虎将!”他打电话给饶守坤,多次重复“陶勇的去世是我军的损失,是历史的悲剧”这句话,指示“你们舰队地处东海对敌斗争前沿,任何情况下,部队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千万不能松,陶勇同志不在啦,你们要抓好部队”。

朱岚以死抗争

还是2月21日,夜很深了,陶勇仍然没有回来,也没有电话。朱岚和孩子们心神不安地等候着。突然,客厅的门被打开,一伙暴徒蜂拥而入,有几个围住孩子们,喝令他们不准离开大厅。其中一个扯着嗓子说:“陶勇自绝于党,今天下午已经自杀……”

这几句话如同晴天霹雳,一下子把孩子们都惊呆了。自杀?像父亲这样坚强、乐观、从不屈服的虎将会自杀?这怎么可能呢,绝对不可能!年幼些的孩子被这阵势和这消息吓傻了,大哭起来。已经长大成人的小勇则像发了疯似的一把推开看守的人,冲上楼去找母亲。当他上去时,母亲朱岚正向着看她的那帮人厉声呼喊:“陶勇跟着毛主席出生入死打了一辈子仗,他绝不会自杀!是你们害死了陶勇,你们要交出杀人凶手!”

那一夜是如此寒冷,又如此凄惨。不仅孩子们,就是朱岚本人也从未经历过如此痛苦的煎熬。孩子们眼前总是出现种种幻觉,听见父亲的脚步声;他们盯着那扇半开半闭的大门,期待着像平时一样,父亲披着大衣推门进来,见有人总要问一句:“还没睡?妈妈呢?”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与悲痛,孩子们唱起了“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唱了一遍又一遍,歌声呜咽,泪流满面。

朱岚躺在床上,丝毫没有睡意。她的眼睛盯着天花板,床前的电灯也没有关上,她惧怕黑暗。她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陶勇的形象:陶勇……陶勇……为什么今夜你离我这样远,以前即使出海也没有这样的感觉。到底在哪儿呢?她不知道。

朱岚做着种种努力,要克制自己不去想陶勇,可是一点儿用也没有。她觉得他离自己太近了。她无法抑制自己,非想他不可——回忆着往事……在江苏,江边,一脚雨水一脚泥,墙上那把四胡,柜子里那把荷兰短剑。甚至那个初次相会的夜晚:她抬起头来,正碰上陶勇注视着她的目光。

“自杀?”陶勇怎么会自杀?那样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怎么会自杀?她实在想象不出他会自杀。为了弄清陶勇的死因,她也要活下去!

天快亮时,她因为疲惫而合上眼,可是又猛然惊醒了。天已经大亮了,屋里已经照进阳光。一个孩子正俯在她身边摇着她。那是最小的女儿……小女儿脸色苍白,不住口地喊:妈妈,妈妈。

朱岚的动作还很敏捷,她拿起一件外衣往身上一披,跟在女儿后面走到楼下。看到孩子们互相依偎在一起,咬牙坚持着。她看着孩子们一张张苍白中泛着红晕的面孔,这些面孔表现出一种没有定型的、不固定的稚气,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她紧走几步,不顾看守者的阻挠,给他们擦擦脸,拉他们起来吃饭。

连续三天,整座小楼被反复查抄洗劫,连天花板也不放过。1月24日晚上,一辆卡车拉来了满满一车暴徒,他们气势汹汹地破门而入,把睡梦中的孩子们一下子从床上拖下来,再次把他们押进客厅。客厅里乱哄哄地挤满了人,正中放着一张长茶几,孩子们被押到窗前站下不久,就看见两个彪形大汉把朱岚押进来。朱岚已经整整三天水米未进,极度的痛苦和悲伤使她神志恍惚。但是,孩子们永远不能忘记母亲的样子:那双慈爱的眼睛此刻犹如喷出两团燃烧的烈火,咄咄逼人。有个家伙命令朱岚跪下。朱岚不正眼看他,轻蔑地哼了一声:“我没有罪,为什么要跪?!有罪的是你们——杀人的刽子手!”

几个家伙还没等朱岚说完,就上来扭住她的胳膊,把她强按在茶几上,嘴里骂骂咧咧。两个女儿急了,要上去拼命,小勇怕她们吃亏,使劲拉住妹妹,硬咬着牙在离母亲不到两米的地方看着。又有一个家伙对着朱岚吼叫:“你是叛徒的老婆!”

朱岚头一梗:“我是共产党员!”

另一个家伙过来逼迫:“你说,打倒陶勇!”

母亲的眼睛里像电光一闪,使劲挣脱出胳膊,抬起虚弱的身子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

母亲嘶哑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孩子们无论大的小的,都好像在瞬间长大了,一齐跟着母亲高呼:“共产党万岁!”

暴徒们恼羞成怒,扑上去对着朱岚一顿拳打脚踢,朱岚立刻被打昏,从茶几上翻落在地。还没等她苏醒,有几个家伙又把她拖上茶几殴打审讯。

母亲被带走了。几个孩子被关押在一间低矮破旧的小屋里。暴徒们不许他们离开一步,连大小便都只能用屋角那个破木桶。每天晚上都有人来把房门上上大锁。咔嗒一声,切断了外面的世界……

陶勇的死,虽然李作鹏在不到四个小时就做出“叛徒”结论,并指使暴徒破坏了现场,甚至准备挟尸游街。但社会不服,人民群众和部队指战员纷纷要求查明真相。陶勇曾战斗过的南通地区人民来上海为陶勇申冤;与陶勇并肩战斗过的军人通过各种渠道上书中央,要求主持公道;去陶勇家乡收集黑材料的专案组成员被愤怒的群众轰走了;上海群众甚至自发组织了“抢尸”行动……

据一个凶手事后供认:“1967年1月22日晚,对朱岚同志进行了第一次实质性的交锋,一线二线全体人员参加了审讯,对朱岚施行了体罚……竹板打断了几根。”朱岚的胞兄龚乐天是老革命,为陶勇之死说了几句正直的话,也遭毒打,打断了几根肋骨,投进秘密监狱,一关就是好几年,一只眼睛被打瞎。

残酷的事实正在改变着朱岚的性格,温文尔雅的她像变了一个人。她在孤军奋战。她常对陪她的小女儿说:“我等着党和人民为你爸爸申冤的一天,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斗下去!”她四处奔走,为陶勇申诉。可那时已无处告冤,公检法早被砸烂,“革命”或者说对错,所等待的只是毛泽东或者林彪的一句话。朱岚的每一次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于是她把陶勇死亡的许多疑点写成了厚厚的材料,向党中央、中央军委报告,可是材料总是落到林彪一伙的手里。一次次的斗争,招来的是更加残酷的迫害。许多同志劝她离开上海,许世友专门派人接她,都被她婉言谢绝。她只有一个信念:“我是共产党员,一生清白,我不怕死,陶勇是毛主席培养出来的工农干部,我一定要把他的问题搞清楚!”

1967年8月,朱岚突然被造反派带走,秘密关押起来。他们夜以继日地轮番围殴,严刑拷打,逼迫朱岚承认是“日本特务”,交代陶勇的所谓罪行。她被打得遍体鳞伤,肋骨折断,在忍无可忍之下,只得以死抗争,跳楼身亡。

她的衣袋里早已放着两封信,一封是给中央军委的,一封是留给孩子们的:亲爱的孩子们:一定要紧跟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你们要相信妈妈绝不是反革命,特务,相信组织上一定会把问题搞清楚的。你们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没有谜底的结论

在朱岚被迫害致死之前,陈毅在一次国务院会议上,见到陶勇的老战友彭德清,专门问道:“陶勇同志惨死后,他家属情况怎样?对他的惨死,你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以慰忠魂!有事找找粟司令,他现在还行,尚能说句话。”

然而,还未等彭德清把事情搞清,自己就被造反派戴上了罗瑞卿、苏振华、陶勇死党以及叛徒特务的帽子,关进了牢房,一关就是三年多。在监狱里,彭德清时常忆起与陶勇相处的日日夜夜。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次梦中又与陶勇下起棋来,第一局陶勇赢,第二局他赢,第三局和棋。这是他俩下棋的老格局。1972年的一个夜晚,那是他狱中的最后一个梦境:入睡不久,就听陶勇的警卫员来对他说有敌情,叫他和梅嘉生快到陶勇处,他一蹬脚起床,披上衣服急急奔去,出门时绊了一跤,顿时惊醒。醒后,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回忆着那段梦。

1968年,粟裕向周恩来汇报陶勇的冤情,周恩来痛惜地说:“陶勇同志打日本帝国主义那么坚决,说他是‘日本特务’,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嘛!”陈毅感慨万端地对张茜说:“叶、王、陶,就是陶勇不在了,可痛可惜!陶勇不可能是自杀,他的死大有问题,总有一天我要面陈毛主席,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此时的许世友一直处于激动而迷惘、紧张而忧虑之中。有一天,门卫来电话,保卫人员接过电话向许世友报告说:“司令员,有人要见你。”

“不见!”许世友吼了一声,在屋里背着手踱步。

“是陶勇的四个孩子。”保卫干事小声补充道。

“嗯?”许世友一愣,迅速朝自己的孩子挥挥手,“你们去,把他们接进来。”

陶勇的这四个孩子最大的才高中毕业,没有工作,这才失魂落魄地到了许世友家。他们惶惶地穿过庭院,见到了许世友,立即放声大哭:“许伯伯,救救我们吧!”

许世友仍然倒背着手,对孩子们说:“什么叛徒、特务,都是胡说八道!你们爸爸我最了解,他是好样的!”他急踱一阵步,又叉开腿站在屋中央,吼声如雷:“不要怕,我这里是‘红色保险箱’!”

许世友把有关负责人叫来,对他说:“陶勇和我一块出来革命,外面说什么我不管,他落了难,他的孩子就是我孩子,我偏要管!”

负责人想了一下说:“是不是在地方上给他们找个工作。”

许世友摇了摇头:“放在地方上不行,会遭造反派迫害。要放红色保险箱,叫他们统统参军。”

负责人为难起来:“许司令啊,你可能不知道,今年不招兵啊。”

“我不管!”许世友又吼了一声,“他们不招,我的部队招。把那些落难干部的娃娃都给我招进来,锁进我的‘红色保险箱’!”

就这样,包括张小勇等四十多名落难干部子弟都穿上了军装,男的到句容坦克团,女的到南京军区后方医院。

“文化大革命”后期,从事外交工作的韩念龙陪西哈努克访问南京,同许世友谈起陶勇的问题,许愤愤地说:“陶勇是我的部下,我当师长时他是营长,放牛娃出身,很小参加红军,一直在革命队伍里长大。”紧接着又说:“陶勇的几个孩子,我都通通管起来了,把他们放在部队里当兵。”

1971年林彪集团垮台以后,周恩来再次念及陶勇。他说:“张学思、陶勇同志都是精通海军业务,又能亲自出海的领导干部,但是都被林彪反党集团迫害死了,很可惜呀!”遗憾的是,多少年过去了,陶勇致死的谜底,一直未能查个水落石出,给人留下了种种猜想。

同类推荐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5岁。《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岳麓风云(上下)

    岳麓风云(上下)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热门推荐
  • Capital-2

    Capital-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尊环宇

    魔尊环宇

    一块名为‘鸿蒙遗匙’的小小铁片,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何有那么多人想要去获得?一个名为‘紫风’的天才少年,出生豪门,却是羡慕着平民的生活。然而一切都只能是梦中幻想。
  • 日久情生:腹黑总裁宠妻无度

    日久情生:腹黑总裁宠妻无度

    迷糊之间进错了房,从此夜夜笙箫,这日子……罄竹难书!惹不起,她不会溜吗?可溜的代价太大,为了自己的小腰,顾倾歌觉得还是不溜为妙。只是,顾倾歌推着男人,怒吼,“唐默沉,我都乖乖留下了……”溜不溜,都要短距离讲话,男人果然都是不可信!
  • 重生之钻石男神娶进门

    重生之钻石男神娶进门

    慕倾心,大婚前夕被未婚夫和继妹合伙坑,意外溺死,却换来重生,回到了人生的起跑线上。却没想到,重生之后,却总是看到些不该看到的东西——俗称鬼眼。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她发誓,这一世要赚更多的银票,虐死渣渣,还要娶一个钻石男神回来!他是高高在上、万人瞩目的钻石男神,她是众多觊觎者之一。然而,直到……负距离接触,望着那漆如点墨的眸子,她情不自禁地陷了进去。她说,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人。他说,你是我的人就够了。
  • 病王毒妃

    病王毒妃

    煞星魂穿而来,替了那倒霉的萧家嫡小姐活,可没说要替她咽了那些个莫名其妙的气…煞气太重,养在庵堂,请佛祖化去她满身煞气?呸!姑奶奶虽乐得自在,可走之前定要放把火烧了那庵堂里睁眼瞎的佛祖!病王要冲喜,点名要萧家嫡女?姐妹纷纷变色,唯她双手高举:我去!本盘算着病王死后她便自由,却不想见到那面色苍白的人儿后却心生怜悯……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恋上残废总裁

    恋上残废总裁

    传说,凌氏总裁虽双腿残废,却因凌氏集团的背景,让所有的女人还是趋之若骛,想成为凌家的大少奶奶。可就是这位残废总裁为了一个山里来的女人,抛弃了名门闺秀的未婚妻。而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夏寻。都说这夏寻长得美,实足的狐狸精。为了荣化富贵,抢闺蜜的老公。一个现代版的坏女人。事实真的如传说中的那般吗?
  • 重生之旺妇

    重生之旺妇

    从人人唾骂的扫把星,到旺夫益子的发达女人。从弱者到强者。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憋曲,很难。但是,死过一次了,无论如何都要坚强地活着,不仅要打造幸福完美的生活,还要复兴没落的家族。
  • 春晚与诸同舍出城迎

    春晚与诸同舍出城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粟词话

    金粟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