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9700000041

第41章 胡乔木与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形成(1)

邓小平1978年12月13日下午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的“主题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对于邓小平这篇重要讲话的形成过程,按照常规本来没有公开谈论的必要。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就有人在海外公开谈论,又是讲演,又是出书,对事实真相多有歪曲,并借此自我吹擂。《百年潮》1997年第四期发文公开披露了邓小平的一份珍贵手稿,对了解这篇讲话的形成过程很有价值;在某些方面也廓清了有人在海外的不经之谈。

但文章也还有些不足,主要是:对邓小平主持起草这篇讲话的过程和提出的思想观点有重要遗漏,对起草这篇讲话的主要负责人胡乔木所起的作用完全漠视。鉴于这篇讲话已经公认为邓小平理论的经典之作,搞清楚邓小平这篇“主题报告”的形成过程,无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对胡乔木生平、业绩和人格,还是对党和国家的历史,都不是一件小事。为澄清在这件事情上的混乱,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本人对这篇讲话的形成过程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现存的历史档案,特别是讲话的原始过程稿,和其他当事人、知情人的可靠回忆,无可争辩地说明,胡乔木是邓小平这篇讲话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他自始至终参加了讲话稿的起草工作,不仅邓小平多次谈话在场,而且不止一次地亲自对讲话稿进行了修改。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我调查研究的初步报告。不当之处,请识者指正。

一、胡乔木按邓小平确定的主题写出初稿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在1978年10月就开始酝酿起草了。

1978年10月中、下旬,胡乔木为修改他那篇在国务院务虚会上所作的关于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长篇发言,以应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之需,到天津、上海调研。在天津时,接到邓力群的电话,要他到上海调研后,务必在10月29日返回北京。因为正在日本访问的邓小平将于29日回国,要同胡乔木谈在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的起草问题。10月底,胡乔木即应约到邓小平家里谈了一次。

关于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题,邓小平亲自确定:实行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当时正处在揭批查“四人帮”第三战役的高潮中,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是邓小平9月在东北视察时提出的。1978年9月17日,邓小平在沈阳军区讲话,针对“抓纲治国”要搞好几年的方针,指出:揭批“四人帮”运动总有个底,总不能还搞三年五年吧!并强调:要及时结束运动,转入正常工作。10月3日下午,邓小平同胡乔木、邓力群、于光远谈话,商议对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祝词的修改问题,谈话中重申了这个意见。胡乔木为邓小平起草了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提出“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邓小平亲自加写了一段话,强调“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中央相信,为了四个现代化的利益,全国工人阶级一定会在这些改革中起大公无私的模范先锋作用”。D10月11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工会九大致词,明确提出: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已经能够在这一胜利的基础上开始新的战斗任务”。

重点转移,在当时是一个新的提法,新的战略。邓小平要求先按这个主题和思路起草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他11月5日即要启程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访问,预定十天。等他访问回来,再详谈讲话稿事。

谈话以后,胡乔木即带领人搞讲话稿。11月8日稿成,送邓小平处。

11月14日,邓小平回到北京。看过稿子以后,于16日上午把胡乔木找到家里,谈讲话稿的修改意见。胡乔木按邓小平的意见,经过三天修改,形成讲话初稿,让秘书抄清,发给邓小平阅改。

11月19日完成的初稿,是根据邓小平确定的主题和提出的要求起草,按照邓小平的意见修改写成。主要内容是结合当前实际论述重点转移的战略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初稿开宗明义,说明讲话的主题:“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政治局一致决定,必须从明年一月起,及时地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并指明“这是一个带根本性质的转变”。

初稿从三个方面论述重点转移的历史意义:一、“这是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大革命”;二、重点转移“就要迅速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改革不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不适应的上层建筑,使社会主义不断得到巩固和前进”;三、重点转移“将大大加强党和全国广大群众的联系,提高我们党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中的威信”。

初稿进而论述“应该怎样实行这个转变”。提出解放思想、平反冤假错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改革、处理好阶级斗争问题等重大的路线、方针、政策。

初稿写道:“第一,要解放思想。”“现在全党要实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一定要把解放思想放在第一位。”提出:“全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定要放下许多包袱,同时一定要开动机器”,“提倡和实行从实际出发”,“重新学习和讨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理论和实践结合,这样一些根本观点,恢复和发扬毛主席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第二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着重讲了三点: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得把林彪、‘四人帮’制造的以及一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来一个清理”。“最近时期的一系列事实证明,把林彪时期的和‘四人帮’时期的冤假错案一起平反很有必要”。不仅如此,“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主要是一九五九年和一九五七年两次,有些冤案错案,也要实行有错必纠。”二、“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正确解决知识分子问题,这与实现四个现代化关系十分密切。”指出“现在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党的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历史任务基本上是胜利完成了。”此外,还提出“农村地主富农后代问题”,主张“应该一律取消这些人的地主富农帽子”。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无产阶级的长期政策”,“一定要使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两者是一件事)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的改变而改变”,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第三是改革一系列不适应发展生产力需要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第四还是要处理好阶级斗争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既不应该夸大,也不应该缩小,夸大了会把社会主义当作资本主义来否定,缩小了会把资本主义当作社会主义来肯定。我们要严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但是都还有一些空子可钻,都还有一些人要钻空子,这就有了产生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的可能。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增加以后,这种可能性一定还会增加。我们一定要经常保持清醒头脑,随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务必要使阶级敌人的一切活动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加以消灭,不要等问题成了堆再去处理。”这一部分沿用了1977年8月十一大继续采用的“党内走资本主义当权派”的提法,说“四人帮”王、张、江、姚等是不折不扣的走资派。这并非新的“发明”,只是顺着历史的惯性、沿用党中央的提法而已。

上述胡乔木起草的初稿,我们无法分清哪些是在起草之前邓同胡谈的,哪些是胡的阐述发挥,但同邓小平当时的言论对照来看,总的说来,是同邓小平的思路和观点相一致的。上述初稿中的不少提法以至语句,在邓小平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的定稿本中依然采用,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有人在海外着书,说这篇初稿“不讲解放思想,不讲民主,不讲纠正冤假错案”,完全是不顾事实的诬蔑。因为初稿中沿用了十一大说“四人帮”是不折不扣的走资派,有人认为邓小平“不高兴”,因此就“不让乔木起草这个讲话”。明眼人洞若观火:这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测强加于邓小平,用“文化大革命”无限上纲的办法给胡乔木抹黑。因为只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谁都不会产生误解,以至会认为当时写上这么一句话,问题竟严重到如此地步。

二、邓小平亲拟提纲,讲话稿重新起草

中央工作会议开始以后,形势发生了出乎意料的好的变化。不仅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意见比较一致,没有什么阻力,而且天安门事件已经平反,重大历史问题的解决也较顺利。华国锋于11月2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在全体会议上宣布了这些决定。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原来准备着重讲的重点转移问题不需要特别加以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问题原来的讲法显得不够,可以进一步结合现实存在的问题讲得更加深透;同时,在历史转折关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突现出来,需要党的领导人抓住时机,及时提出,进行分析,作出回答,指明前进方向。

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决定,他的讲话稿要重起炉灶。

1978年12月2日,邓小平为重新起草讲话稿约见胡乔木。胡乔木当时正忙于修改要提交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的加快农业发展和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文件,就邀于光远一同前往。以便让于光远了解意图,先行组织人着手起草。

谈话前,邓小平已经写就三页“讲话提纲”。除“对会议的评价”之外,列了七个问题。邓小平按提纲谈了他重新考虑过的在会上讲话的内容。谈话后,胡乔木即要于光远同林涧青先组织人起草。这样,这份珍贵的手稿,一直留存在于光远处。于光远夫妇于1997年2月找出,并在《百年潮》1997年第4期上披露。

这份手稿是邓小平用铅笔写在16开白纸上的,一共三页,约500字。内容如下:

对会议评价

一、解放思想开动机器

理论的重要、实践是检点[验]真理的标准——争论的必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全党全民动脑筋。

二、发扬民主,加强法制

民主集中制的中心是民主,特别是近一时期、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监督)。政治与经济的统一 目前一时期主要反对空头政治、权力下放、千方百计、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 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产品质量)来调节。

三、向后看为的向前看

不要一刀切、解决遗留问题要快,要干净利落,时间不宜长、一部分照正常生活处理、不可能都满意、要告诉党内外,迟了不利。、毛主席、文革、安定团结十分重要、要大局为重、 犯错误的,给机会;总结经验,改了就好。

四、克服官僚主义 人浮于事

一批企业做出示范、多了人怎么办、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扩大管理人员的权力、学会管理、选用人材、简化手续、改革制度(规章)、党委要善于领导 机构要很小、干什么。

五、允许一部分先好起来

这是一个大政策、干得好的要有物质鼓励、国内市场的重要。

六、加强责任制 搞几定

从引进项目开始、请点专家。

七、新的问题

人员考核的标准、多出人员的安置、(开辟新的行业)。

大约两天以后,按邓小平所写“讲话提纲”和12月2日谈话起草了一份讲话稿。这是一份手写的抄清稿,用八开稿纸,共30页,留下三个人的笔迹。稿子没有标题。它的结构,与邓小平的“讲话提纲”相一致,七个问题加上“对会议评价”共八部分:一、对这次会议的评价;二、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三、发扬民主和加强法制;四、讲讲向前看;五、克服官僚主义;六、要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社员先富起来,生活先好起来;七、加强责任制;八、要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采取新措施。

在这份手写的抄清稿上,胡乔木作了二十多处删、改,分别在第5、6、8、10、11、12、13、14、16、19、20、21、27页上。可以看出,是在读稿子的时候随手做的校改。

三、胡乔木手记邓小平谈话,讲话稿连夜重写

对重新起草的这份稿子,邓小平不满意。12月5日,又找胡乔木谈话,讲他对讲话稿的意见。胡乔木带上组织起草这份稿子的于光远、林涧青一起前往。

胡乔木有个好习惯,总是亲手做记录。这次邓小平谈话,胡乔木在这份手写稿最后一页(第30页)的背面作了记录。记录用蓝色圆珠笔,共21行。字很小,很草。文字简约,很得要领。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思路的发展和思想的深化。

谈话一开始,邓小平说了总的意见:语言过多 砍掉一半(第1行),全文组织不贯串(第2行)。还说:不要过于锋利,不要论战语言(第5行)。

可见,有人说邓小平对稿子很满意云云,是不确实的。

12月5日谈话是12月2日谈话的继续。对于讲话稿应该突出讲什么和怎么讲,几天来邓小平有了不少新的想法,产生了不少新的观点。

同类推荐
  • 希特勒传

    希特勒传

    本书结合大量真实档案和图片,讲述了一个四处流浪的艺术家如何变成铁血无情的大独裁者的故事。作者分析了希特勒的人格特征,概述了纳粹第三帝国的兴亡,是迄今关于这段历史最简明扼要的论述。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小小通信兵,是如何成为独断专行的暴君的?又是如何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大军事联盟的领导人,并且保有这个位置长达五年之久的?我们该如何解释德国人民对于希特勒的支持和爱戴?他是一个身体虚弱的语言巨人,还是一个沉溺于对过往伟大帝国幻想中的异想者,或是一个过于偏执、自我无限膨胀、做事毫不顾及后果的疯子?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如果有一天这部电话响了,就表示我已经死了,你要立刻逃命。竭尽所能地逃,我的小焦糖,千万不要停下脚步……”特蕾莎,墨西哥小镇的平凡少女,她生在罂粟之地,却落得莲花之姿;18岁,一扇车窗摇下,她结识首任毒枭男友;22岁,一通电话铃响,她踏上亡命天涯之路;25岁,她在监狱度过生日;30岁,她掌控全球毒枭命脉,被称为“南方女王”;33岁,她当选“西班牙最优雅女性”;……如今,江湖上已不见她的踪影,只剩下她的传说……
热门推荐
  • 迷失六度空间

    迷失六度空间

    《迷失六度空间》是“当代优秀悬疑故事作品集”系列之一。 一个刚刚出狱的惯偷死在了市博物馆的一幅山水画前,画框上有他临死前用血写下的奇怪符号。刑警队副队长司马鉴发现,曾经和被害人同一个监舍的人在出狱后全都离奇死亡!为找出系列案件之间的联系,司马鉴去监狱找7号监舍的最后一名囚犯了解情况。赶到时,监狱却突发火灾,监舍被烧毁了,最后一名囚犯也在释放后被人杀害。与此同时,司马鉴的女友发现那座监狱是由一座寺庙改建而来,而寺庙中曾有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的正是七种该杀之罪。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重生之二次元狂热

    重生之二次元狂热

    有一种宠物,叫做椎名真白;有一种性别叫做秀吉;有一种漫画助手叫做佐仓千代;有一种团长叫做凉宫春日;有一种小学生叫做柯南;有一种梦想叫做onepiece;有一种老司机叫做头文字D;有一种初恋叫做好想急死你;有一种花叫做那朵花;有一种人生叫做游戏人生;有一种催泪弹叫做key社三部曲;有一种渣男叫做诚哥;有一种……我不生产感动,我只是地球的搬运工!
  • 牛虻

    牛虻

    《牛虻》是爱尔兰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长篇小说,描写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的斗争。本书描述了意大利青年牛虻的成长历程,讲述了他如何在黑暗现实的教训下觉醒,如何自觉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并成长为一名坚强战士的人生历程。牛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志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的典型形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 一棹春风

    一棹春风

    【短篇集,现已更新短篇:梦里不知身是客】【下一个短篇作者要找个帅哥当底图来做封,吸引大家的注意啊哈哈】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赵匡义吻他时,他内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然而那又怎样呢?他们啊,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群号:347067919
  • 创世圣灵

    创世圣灵

    无尽创世,永恒生命,修罗毁灭,完美魔禁。四大体质同出一台,象征着什么?世界的动荡?世界的毁灭?还是世界的进步?天地光暗四大神圣属性,生命泯灭两大奇特属性。六个顶级属性,七大新的神祗诞生。
  • 危险关系

    危险关系

    本书为世界经典名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25部长篇小说之一。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大片由章子怡、张东健领衔主演。本书故事描述了在法国大革命前短暂的贵族政治,是一部讲述旧时代堕落的作品。《危险关系》是法国作家拉克洛于1782年发表的一部书信体长篇小说。出版后风靡一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故事描述了法国大革命前夕上层社会的腐朽政权和人际关系,揭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醉生梦死的生活,描绘了几代人堕落、放荡的轨迹。书中讲述的爱情游戏,以及对异性追逐与诱惑的故事,充满了征服与赢得爱情的各种技巧,它蕴涵的丰富寓意堪比古罗马奥维德那本珍贵的典籍《爱经》。
  • 逆恋之萝莉风华

    逆恋之萝莉风华

    她受尽皇族内外的尊敬和宠爱,不是公主,胜似公主,却被亲生父亲恨之入骨,几次险些令她命丧黄泉。作为一名貌美倾城的小萝莉,她既会卖萌装傻扮无辜,也能腹黑扮狠搞阴谋。收山贼,开青楼,斗恶妃...同时将俊朗多金,魅力十足的大叔收纳怀中。但命运总爱看玩笑。相差十八岁的萝莉和大叔之间,却隔着难以启齿的陈年往事。皇室威压,世人眼光,商战角逐,阻力重重之下,萝莉和大叔之间的爱情还能否修成正果?
  • 火影之忍者传

    火影之忍者传

    火影忍者改写为文字版10年前九尾在鸣人出生时破印......
  • 久居深海等你来

    久居深海等你来

    那个曾经我爱过的人。翻开一篇篇旧老的回忆。脑海中的他早已不再是我爱过的人。“颜青,你给我滚”也许淡淡的青春,早已不再是向他挥挥手说再见。好像是一夜之间,然后沉湎其间不知道岁月时光的长短。将要走出大门时,却是那么的恋恋不舍,恨不得重头再来。多年以后,他告诉我:颜青,回来吧。垂暮之年,天空是沉碧的。愿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