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9700000011

第11章 胡乔木与《解放日报》(6)

中央机关4月13日到达城南庄后,稍事休整,胡乔木即随周恩来、任弼时于4月23日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他们一行65人分乘八辆汽车,于第二天凌晨到达。受到先期到达那里的中央工委领导人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的热情欢迎。

从1947年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解放日报》停刊以后,新华社就成为兼具通讯社、中央机关报和广播电台三项职能的中央新闻机构。1948年4月到西柏坡后,党中央任命胡乔木担任新华社总编辑。5月9日,中央前委和中央工委正式宣布合并,又任命胡乔木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从此,胡乔木对新闻工作的领导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胡乔木与《人民日报》

一、初步实施邓拓的改革建议

1949年8月,《人民日报》转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中央任命胡乔木任报社社长,邓拓任总编辑。胡乔木提出目标:把《人民日报》办成名副其实的党中央机关报。

1949年12月1日,邓拓写报告给陆定一(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和胡乔木并报毛泽东、刘少奇,分析《人民日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一)增调懂业务的领导干部,加强领导。(二)改组编辑部,以德、才两项标准为主,调整编委、组长与编辑人员,严格审稿制度,实行逐级个人负责制。(三)由副社长或正副总编辑一人专门负责上下联系工作,按领导意图主动组织思想性政策性较强的综合新闻和评论,并轮流组织各部门专门问题的通讯报道和论文。(四)挑选部分得力记者到各大行政区建立联系,组织各区的通讯报道。(五)各省市普遍设立特约通讯员。

12月4日,毛泽东在邓拓的报告上批示:“乔木:此事应早日解决,不应拖得太久。邓拓意见是好的。”

胡乔木积极贯彻毛泽东的批示,实施邓拓提出的改革建议。这时,胡乔木担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出版署署长和人民日报社社长四个实职,工作十分繁忙。为加强《人民日报》的领导,胡乔木首先采取的一个措施是自己不再兼任人民日报社社长,调范长江专任这一职务。对邓拓提出的其他各项改革建议,胡乔木也指导和督促人民日报社新的领导班子予以实施。

首先是坚持正确的办报方针。胡乔木在《人民日报》编委会上反复强调,“正确的办报方针,好比是报纸的指路明灯,不可须臾偏离”。“报纸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报纸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要报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形势、成就和问题”。同时他还提出“依靠群众办报”的主张。

胡乔木说:“我们报纸的名称叫《人民日报》,意思就是说,它是人民的工具,人民是它的主人。”他指出,“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是群众说话的地方”;“报纸是群众思想和生活的顾问”;“报纸要报道群众的活动,反映群众的思想、情趣、意见、要求和心声”;“要让编辑部里充满群众的声音”,“让群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集中到编辑部里来”。胡乔木还提出依靠群众办报的主要方法是发展通讯员,组织通讯网。

明确办报方针、任务以后,不到三个月,《人民日报》的工作有很大改进。1950年3月上旬,范长江和邓拓代表编委会就三个月来《人民日报》按照毛泽东指示进行初步改革的情况向中央写了报告。报告说,从1949年3月上旬进入北平后,《人民日报》工作取得若干进步,但由于多数干部对城市办报以及如何办全国报纸的路线、方针、办法长期混乱不清,以致形成严重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与独立分散的倾向。最近三个月来,在中央督促和胡乔木同志直接领导下,正全力克服上述错误倾向。在结合实际,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纠正干部思想作风中危害最大的关门主义办报、形式主义和独立分散倾向三个方面,开始取得初步成效,使错误倾向基本上停止了发展。表示决心在中央领导下,把《人民日报》办成名副其实的中共中央党报。

二、指导实行工作的大转变

3、4月间的全国新闻工作会议后,《人民日报》的领导决心按照胡乔木3月29日报告中《关于改进报纸工作问题》的精神,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和《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发动全社人员,使《人民日报》工作实现一个大转变。胡乔木对《人民日报》工作的大转变进行了切实具体的指导。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加强报纸同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的联系

当时报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严重脱离实际,对中央的意图和各地的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因而不能及时地反映群众中涌现的新事物、新创造,也未能充分地发扬人民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迅速发现和纠正错误。报纸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领导与群众间桥梁的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报纸对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个问题,胡乔木在强调应该以经济建设这个全国工作的中心为新闻报道中心的同时,与报社领导商议,请示中央批准,采取了两个重要措施。一个措施是,报社领导、编委委员、编辑组长明确分工,联系中央各部门,列席各部委党的会议;并征得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同意,列席他们的相应会议。社长范长江率先示范,亲自联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他在那里设了一个办公室,经常同中财委陈云、薄一波等领导人保持联系。这时国家处于恢复国民经济的关键时刻,中财委担当这一重任,那里经济建设方面的信息多、新闻多,从那里可以及时获得新闻或评论的选题和内容,使报纸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另一个措施是,报社派出包括部分编委、组长在内的业务干部三十多人,分赴各大行政区首府和中心城市,沟通报社同各中央局、各省委的联系,及时了解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在各地贯彻执行的情况,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意见和要求,有声有色地组织起各种报道。

2.加强报纸的评论工作

《人民日报》的评论工作,在要求实现“大转变”的阶段得到突破性进展。这同胡乔木的大力提倡、严加督促和直接参与是分不开的。

进城以前,《人民日报》是地区性党报,对全国问题、国际问题不作评论,本地区需要以评论形式探讨和发号召的问题不多,所以社论比较少,评论也不多。《人民日报》成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以后,这种情况当然要有大的改变。胡乔木从两方面入手指导《人民日报》加强评论工作:一是提倡编辑部人人写评论,亲自审改大量评论稿件;一是亲自为报纸写社论。

当时报纸的重要社论,大多是中央领导和报社社长、总编辑等少数人执笔。对此,胡乔木多次提出,编辑部要人人写评论,不要只靠几个人,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改变。认为只有几个人才能写评论,那是一种迷信。胡乔木指出,可写的题目多得很,报纸要天天发议论。评论的选题也不要只靠上面来提,大家都来出题目。在一定时期内,应根据形势发展和宣传需要订出一批题目,大家领了题目分头去写。胡乔木这样要求,并不是说社长和总编辑亲自动手写社论有什么不对。他认为特别重要的社论,还是应该由领导同志亲自动手。他说,依赖别人写社论,特别写这种没有事前协商的社论是危险的事。问题是要改变领导者包打天下、实际又包不了的紧张而窘促的局面。范长江和邓拓深有同感。他们赞同胡乔木的意见,决心改变这种局面。

为此,编辑部建立了每周开会议论座谈的制度。会议由范长江、邓拓主持,大家谈情况,拟题目,然后分工撰写。同时要求编辑、记者都来过评论关,人人动手写评论,提倡各种“武器”都会使用,都拿得起来。胡乔木则大约每两周在颐园他的住处召开一次报纸评读会。

在一次报纸评读会上,胡乔木对写评论文章提出三点要求:一、使人看得懂,二、吸引人一口气看到底,三、能说服人,打动人。他说,要达到这三点要求。首先,评论文章的题目要小,题目小了才容易写得具体。其次是文章的结构不能平淡,农业生产喜欢坦荡的平原,文章则喜欢起伏的山岭。不是常说“文似观山不喜平吗”?胡乔木还说,文章想写得生动,就得有变化;当然更主要的是看能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没有感情和激情。他指出,夹叙夹议是把抽象的东西和具体的东西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任何评论文章都应该尽量做到夹叙夹议。除一般指导外,对各人所写的社论或评论审阅修改和评点,是胡乔木喜欢用的方法。为此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们说胡乔木修改文章堪称一绝,他的修改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凡经他手的文章,从标题到全篇,从观点到材料,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以至标点符号,无不经过斟酌推敲。严师出高徒,胡乔木为《人民日报》带出了一批能干练达的文字工作者。

当《人民日报》的评论工作有所进步,胡乔木就给以鼓励,并指出继续前进的途径。1950年7月14日,他致信邓拓、范长江,表扬“《人民日报》最近期间的评论工作很有成绩”,同时指出,“现在请你们将重心转到整党方面来,拟定十篇左右整党社论(关于各地整党情况及工商、征税、征粮、公安、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土改、复员工作、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司法、文教、支部工作、群众工作等方面的作风整顿)的题目,并自本月下半月起至下月加以完成和发表。”又说,“与明日社论同时可考虑将所引斯大林论文第四节积累之正当利用节约制度在第二版头栏加以发表,并加介绍。文中其余的话,对今天的中国不甚适用。”

3.使报纸版面新鲜生动

胡乔木认为,办好一张报纸,除了坚持正确的办报方针,丰富新闻报道内容和议论风生的评论以外,还要有编排得新鲜生动的版面。

胡乔木对报纸版面的安排,以至发表新闻和函电文件的格式、照片的说明等等,也都悉心指点,力求不断改进。

胡乔木很注意《人民日报》的第三版。他要求这一版能成为讨论思想问题的阵地。1951年1月15日,胡乔木写信给《人民日报》负责同志,指出:“《人民日报》第三版的版面仍未见有显着改善。其主要原因仍是缺乏思想性的文字,未能成为讨论思想问题的战线。此外,内容性质杂乱也是原因之一。”胡乔木具体指导,“可否将无关思想文化的文字一概移入一、二、四版?例如抗美援朝的重要材料移第一版,其余摘成短讯登第四版或登专版或仍留三版均无不可,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移第二版,政治生活移第一版等等。”他还明确指示:“第三版的稿件要有通盘计划,并由邓拓统一负责,经常与中宣部讨论。”对第二版的版面安排和关于每天要发表关于北京的新闻和评论也作了指示。

对几个专栏,胡乔木也提出具体改进意见。他指出:“《党的生活》与三版的短文应当经常努力保持较高的政治质量,就是说使它们经常地服务于重要问题的讨论。”“党和人民政府的决定指示和执行的情形和其中的问题,这应当构成《党的生活》的主要内容。”“《读者来信》应当过一个时候就综合一些重要的问题,在二版《读者来信》栏的开头发表一些短评,以引起人民的注意。如有特别重要问题,当然也可随时发表评论,不必拘泥。这是使一般领导机关和社会舆论(不但是直接有关的人)注意群众呼声的一个重要方法”。

胡乔木认为,发表新闻和发表函电文件的格式应有清楚的区别。这个意见他提过多次,但没有引起重视。看了1951年1月8日的报纸,他即给范长江、邓拓、安岗写信指出:“此点前已谈过两次,但今天一版的两个文件仍是用新闻的标题而无新闻的内容。”胡乔木再次明确指示:“凡不从新闻形式发表的文件即应以文件原题为题(即不加叙述词形容词等),此种格式以用于最郑重的文件为宜,不要滥用,以免对读者不便。凡用新闻标题的文件,文内劈头应至少有一两句话的叙述,这个叙述才是与题目相应的新闻的主体(‘发表’、‘报告’等事件的叙述,其主词宾词时间地点等决不可少)。以上两种格式二者必居其一,不得互相混淆。”胡乔木要求,“因《人民日报》对此错过四次,特为详告,希予公布周知。”让大家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同类推荐
  • 高尔基 鲁迅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高尔基 鲁迅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高尔基和鲁迅为中外名人,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三毛,一个传奇而洒脱的女子,她将流浪的灵魂安放在撒哈拉的黄沙上。她的文字平实简单却富含着饱满的感情。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她的一生又是一个精彩绝艳的传奇。三毛的作品具有传奇性,三毛的一生也具有传奇性。她的人与她的书,以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众多人。她的浪迹天涯,她扑朔迷离的婚恋,她令人扼腕叹息地离开人世的方式等等,无不牵动读者的心。本书用温柔的文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三毛的一生娓娓道来。
  • 宋朝往事: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巅峰对决

    宋朝往事: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巅峰对决

    本书以北宋末年一段人所共知的改革风波为背景,激情讲述王安石变法时代宋朝的权力格局与自救路径,特别是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品、人品、学品做了颇见新意的阐述。
  • 法拉第

    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他的-生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作出过杰出贡献。1791年9月22日,法拉第降生在英国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的铁匠家庭,他的童年是十分凄苦的。但是,小法拉第不畏贫穷,不惧清苦,他十分勤奋好学……
热门推荐
  • 郡主重生手札

    郡主重生手札

    曾经富贵奢靡,权倾天下,经历过最甜美的爱情,遭受过最痛心的背叛,在成为曦和郡主之后,重锦只想一世安稳,到头来发现一切居然还要自己奋斗!
  • 可怕鬼怪的故事

    可怕鬼怪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exo之藏在心中的秘密

    exo之藏在心中的秘密

    初次见面是在奶茶店,再次见面是在学校,喜欢上你是在海边,对你告白是在没有人的学校的操场......
  • 远古寻仙记

    远古寻仙记

    远古法术横行,诸多仙人汇聚一时,少年无意获得神器,从此走上修仙之路.....
  • 梦不落

    梦不落

    许多人都曾经断言,说我们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是被宠坏的一代,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证明,我、我、我们,我们能行!今天我们能扛起一个家,明天我们就能扛起整个世界!
  • 杀破虫围

    杀破虫围

    “把三骨虫运到地球是个极大的错误,它们潜在着巨大威胁!”杨帆的话没有人相信,因为他只是一名看管三骨虫的护警。在人类毫无防备之下,一场危机已经悄然降临。一个神秘的外星种族正在窥视地球,试图毁灭人类。杨帆发现这场危机竟然是爷爷遗留的“护身符”埋下的祸根,从而被卷入其中……这是征战冰荒星球的死亡之旅,这是与虫族的一场生死较量。
  • 御州

    御州

    热血少年,逆天改命。顶着异样的眼光,承受着各种流言蜚语,毅然决然的踏上寻求远古仙境的路程。最终成就一代千古伟业。
  •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世纪的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的方法和技能,也不仅仅适用于领导者,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或实践的一种优雅而精妙的艺术。如果非要给这门艺术加上一个皇冠的话,那么,《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将给您三个启示:1.领导力能完成更多管理科学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2.具有领导魅力的人拥有优秀人才的追随:3.管理者需要授权,而领导者跟职位没有关系。如果您想摆脱刻板的管理者形象,成为一个形象鲜活、拥有更多追随者的魅力领导,请您将《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作为您的智囊宝典。
  • 红尘外之水玲珑

    红尘外之水玲珑

    娘是21世纪的新新人类,爹是土生土长古代人,那我樊水儿算不算混血儿?她樊水儿,有过人的才智有过人的胆识,过人的见识过人的家世、总之呢,什么都过人了,但却清心寡欲(没心没肺)至少逍遥山庄里上上下下都这么认为的!那真真一朵圣洁的小水花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男神土豪系统

    男神土豪系统

    天不留我,我自逆天,地不容我,我必毁地。一个流浪在远方孤独的我,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尊严!天在可怜我,地在嘲笑我,然而我却怜天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