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9600000031

第31章 语言篇:经纶珠玑致精美(6)

蒋氏倘能一洗国民党十年反动政策的污垢,彻底地改变他的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对民压迫的基本错误,而立即走上联合各党各派一致抗日的战线,军事上政治上俱能实际采取救国步骤,则共产党自当给他以赞助……共产党的“言必信,行必果”,十五年来全国人民早已承认。全国人民信任共产党的言行,实高出于信任国内任何党派的言行。

这是文中第三次引用“言必信,行必果”。其妙处在于,一方面使之与蒋介石的承诺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敦促蒋介石履行诺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共产党“言必信,行必果”的态度昭示天下,恳切地表明了共产党赞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凝聚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的信心和力量。

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论述战争的计划性时指出:由于战争所特有的不确实性,实现计划性于战争,较之实现计划性于别的事业,是要困难得多的。然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文中毛泽东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事前要作好计划和作好准备,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遭到失败。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中,始终注重战争的计划性,不仅讲究小兵团或小部队的战术计划,而且在部署每一战役之前,总要精心制定大兵团作战的行动计划,更为重要的是善于把握战争双方的总体情况,高屋建瓴地规划战略阶段,从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应当说,产生于抗战初期的《论持久战》,就是毛泽东立足于对中日双方具体情况的深入分析,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地为抗日战争制定的一部气魄恢弘的战争计划。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展开了一场全民皆兵的人民战争,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引用的古语很多。在论述批评和自我批评问题时,他指出: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这里,毛泽东连续引用了三句古语。

其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说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来,凡是说出的则会毫无保留。宋代苏洵在《衡论上·远虑》中说:“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握手入卧内,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的是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缺点和错误,也应该引起警戒。《诗·大序》有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谪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其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是说,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指责,确属自己的过失或缺点就加以改正,没有这样的缺点和过失就用来自勉自励,以自省其身。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有言:“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毛泽东将上述三句古语巧妙地连接起来,说明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婉若行云流水,和谐自然。直至今日,这依然是开展党内生活的有效方法。

五、“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党委委员之间要“互通情报”的要求。他指出: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这对于取得共同的语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这样做,而是像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彼此之间就缺乏共同的语言。

文中引用了《老子》第八十章的一段名言:“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说,彼此为邻,近得可以互相听到对方鸡鸣狗叫的声音,而老百姓却到老到死不来不往。现在用来形容互相之间没有联系、不交流情况。

毛泽东引用此语,显然是在批评某些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一些错误的工作方法,提倡相互交流,彼此通气,建立共识的工作方法。引用古语的效果,比空洞直白地提出加强联系的要求生动形象得多!

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毛泽东在《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一文中指出: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文中,毛泽东引用了《孟子·公孙丑下》的一句名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毛泽东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够得到多方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就必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切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的伟大胜利,都雄辩地证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条不可违背的历史规律,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古语,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祖国语言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不朽的光芒。毛泽东在文章中大量引用古语,不仅没有让人产生半点迂腐陈旧的感觉,反倒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韵味无穷,大大增加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奥妙何在呢?原来,毛泽东并非简单地挪用古代汉语,也不是生吞活剥、牵强附会地引用古人语言,他所用的“古语”,凝结着无数先贤圣哲们的聪明与智慧,是存于古代典籍中的那些寓意深远、富有生机的语言。古语在毛泽东的文章中焕发了勃勃生机。

第五节古语活用,情趣盎然

毛泽东针对有些人写文章“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的毛病,特别指出: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

毛泽东的文章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强烈地吸引着广大读者。这与他作为人民领袖君临天下的感召力以及他的天赋分不开,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善于学习和继承古人语言中一切有生命、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加以合理地发挥。

毛泽东运用古语的艺术,体现了求“变”求“活”、古今结合的特点。他为那些古语赋予了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把古语用“活”了。而且,正是由于他活用古语,使他的文章语言形象更加鲜活多彩,情趣盎然,感染力猛增。

下面我们从毛泽东的文章中,选择具体例子来欣赏。

一、“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

这是毛泽东在《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一文中使用过的两句话,体现了毛泽东灵活运用古语,并且将古今语言巧妙搭配的精湛艺术。

了解此文背景,更有助于理解这些精美鲜活的语言。

毛泽东亲自部署和领导的三大战役结束以后,长江以北的广大国土已经回到人民手中,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南进,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可谓指日可待。为了尽快结束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中共中央确定了与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举行和平谈判的一系列事宜。

在国民党反动统治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形势下,1949年4月1日,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到达北平,与中共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举国上下倍加关注。

就在这一天,南京11个专科以上学校的6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当时被迫下野却不甘失败的蒋介石不仅无视人民的正义主张,还授意南京卫戍总司令,指使军警特务镇压渴望实现和平的示威学生,致使2名学生死亡,100余名学生受伤。在这个紧要关头,毛泽东于4月4日发表了《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一文,郑告国民党军政人员顺应历史潮流,按照人民意愿,严惩战争罪犯,走和平建国的道路。

毛泽东针对国民党军警特务的暴行,义愤填膺地指出:四月一日发生于南京的惨案,不是什么偶然的事件。这是李宗仁政府保护蒋介石、保护蒋介石死党、保护美国侵略势力的必然结果。这是李宗仁何应钦政府和蒋介石死党一同荒谬地鼓吹所谓“平等的光荣的和平”,借以抵抗中共八项和平条件,特别是抵抗惩办战争罪犯的结果。李宗仁何应钦政府既然派出和谈代表团前来北平同中国共产党谈判和平,并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八项条件为谈判的基础,那么,如果这个政府是有最低限度的诚意,就应当以处理南京惨案为起点,逮捕并严惩主凶蒋介石、汤恩伯、张耀明,逮捕并严惩在南京上海的特务暴徒,逮捕并严惩那些坚决反对和平、积极破坏和谈、积极准备抵抗人民解放军向长江以南推进的反革命首要。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真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吗?

文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一个成语。

引用“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语之后,毛泽东充分发挥其活用古语的智慧和才能,使用了“战犯不除,国无宁日”的短句,与“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相互衔接,两两对应。毛泽东使用这个成语,是把发动全面内战、将人民推入战乱、不断制造惨案、反对实现和平、破坏国共和谈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暴徒及其反革命首要,比作古代的庆父,给予严厉的谴责,同时表达了要求国民党李宗仁政府逮捕并严惩这些战争罪犯和惨案制造者的强烈要求。前一句借古喻今,凝重典雅;后一句直截了当,锋芒犀利。毛泽东的语言风格跃然纸上。

这两句话斩钉截铁,字字千钧,古今结合,浑然天成,不仅使用得贴切生动,而且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严惩战争罪犯,解放全中国,为人民创造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毛泽东使用古语的艺术可谓炉火纯青。他不仅把古语运用得恰如其分,而且还将古语与现代语巧妙地搭配起来,使它产生了全新的意义。

“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就是毛泽东把古今语言绝妙搭配的范例。

这两句话出自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一文。在该文结尾,毛泽东写道: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有两条宗旨是必须注意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

毛泽东在揭露和批判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严重危害后,提出了“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的两条宗旨。这两句话紧密相衔,前者深刻古老,凝重典雅,意味深邃;后者接近白话,平易质朴,浅显通俗。它们一古一今、结构相同,前后相衔、含义连绵,搭配和谐、对仗工整,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几乎再也找不出可以用来替换的其他词语,分明是巧对天成!

这两条宗旨,寓深刻的思想内容于形象生动的词汇之中,为实现延安整风的目的,确保整风运动的有效进行定下了基调,并赋予了新的含义。

毛泽东指出: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坏的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一个人发了阑尾炎,医生把阑尾割了,这个人就救出来了。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是老老实实,真正愿意医治,愿意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这决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决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

毛泽东的意图是,要求全党在整风运动中,对以前的缺点和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思想、坏作风,以便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慎重些,做得好一些。但是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今天,“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已被广泛应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成为我们党对待犯了错误的同志应当采取的正确方针。

同类推荐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本书主要从说课准备、精心设计与组织说课材料、幽默为教法服务、情感学法说课、辅助教学程序、互动教学目标、应对说课失误和总结说课经验等八个方面来进行铺垫和阐述。其中,听课和评课作为说课的后续工作,没有单独作为一章列出,而是补入最后一章,这样更显得本书结构紧凑、布局灵活。我们站在说课者的角度,多层次地模拟了说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教师在说课中少走弯路,对于日后的说课教学能起到更大的帮助。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 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包括新闻、广告、视觉图形在内的人类传播业偏偏长期生息于工具的语境里,最终,成为“做什么”的手段或工具。更加要注意的是:这种工具性的实践与工具性的思想结伴而行,制造了相当的气候……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热门推荐
  • 死神白她之神代罂

    死神白她之神代罂

    离开时,人道她是畏罪潜逃的杀人凶手;回来时,人道她是诡计多端的畸形异类;征战时,人道她是不守贞洁的败柳残花;她不辩解,他亦不语。她想守他一世安康,他却当她是扰乱秩序的异端。彼年豆蔻,今朝弱冠,若能片刻相拥,倾尽天下又何妨?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祭召唤师

    血祭召唤师

    当地球变成虚拟网游时,人类只是在玩只有一条命的真实游戏而已。而身为学生的林晨,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的得到了一个天赋技能,血祭召唤术。原本以为是很废材的召唤术,却让他这个业余召唤师重振召唤师的威名。赵云为他冲锋陷阵,貂蝉给他揉肩捏背。没事坐大黄蜂兜兜风,有事找找威震天杀杀怪。“告诉你个秘密,我一般不告诉别人,其实我是一个业余召唤师,我的主业是刺客。”林晨说道。
  •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小学卷)(经典珍藏版)》从民国从《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等多个版本的老课本中,甄选出99篇极具童趣、童真,意境优美、文字活泼的老课文,同时在每篇老课文后面配一篇民国模范作文,二者编排相得益彰,全书图文并茂,读来颇为有趣。
  • Charlotte Temple

    Charlotte Temp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师傅剑仙

    我的师傅剑仙

    一个自称是陈落小姨的女人出现,直接改变了陈落接下来的平凡大学生活。御剑、炼符、杀怪,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姨不简单,神法无数,手段通天。于是,陈落悲剧了,被强行认了师傅不说,从此以后还要经常接受小姨师傅安排的各种修行考核!“喂!我可是好容易才挨过了高考生涯的好不啦!这怎么现在就连修炼都也要有啊!”陈落质问。面对陈落的质疑,罗小艺只是玉手食指一抬,陈落顿时就安生了……【注:这是一个跟随神秘小姨师傅修行仙法的故事,妖怪、神仙、魑魅魍魉,无数传说中事物出现……哦,忘了说了,小姨可是剑仙的哦~~~】
  • 倒追未婚妻

    倒追未婚妻

    严凯,是严氏集团的总裁,坠入爱河之后初恋情人却离开了,这令他痛苦不堪。他一再的认为是从小被视为妹妹的江梦子逼走了自己的爱人。在江梦子回国之后,为了报复她,让她成为了自己的未婚妻。她住进了严凯的公寓,以为自己能够在有朝一日成为严家的儿媳妇,但是没想到这一切都是阴谋和报复,而且还成为了借腹生子的工具。在了解了原因之后,江梦子明白了严凯对自己的误解,但是并没有任何的机会为自己辩解。在她被逼参加宴会的时候,意外的被陈佩设计遭受绑架,江梦子才真正的明白自己对严凯感情还是和以前一样,从未改变。她又如何改变现状,让他爱上她?结局却出乎意料,没想到堂堂总裁展开了倒追未婚妻之旅。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再忙也要会理财

    再忙也要会理财

    读书要趁早,理财别趁闲。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财可生财。钱是挣出来的,更是理出来的。只有理财才能让小钱变大钱,让死钱变活钱,让钱生出更多的钱。《再忙也要会理财》告诉你最时髦的赚钱、花钱、省钱、存钱方法,让你轻轻松松理财,明明白白花钱,快快乐乐生活。全书主要包括基金、股票、房地产、保险、黄金、收藏、外汇、*、期货、典当、储蓄等不同的理财内容,方法实用、指导性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上手就能用。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每一个人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并且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方法,积极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理财活动中去,通过努力告别拮据的生活,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 恶人浩气情录记之两仪

    恶人浩气情录记之两仪

    一个是浩气郎,一个是恶人狼,机缘巧合下情定今生。剑网三同人短文CP:恶人道长X浩气道长【同门爱】一日梦境如此,醒来便将脑洞写了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