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9600000015

第15章 立意篇:博大精深启后人(3)

当时,红军和游击队中的许多巡视员、领导者,或新接任工作的干部,有一种不良的工作作风。他们喜欢一到某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指手画脚,瞎说一顿;许多领导干部,遇到困难只是叹气,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人盲目崇拜书本,张口闭口“拿本本来”;或盲目地服从上级,以为书上写的或上级说的就一定正确,因而一味盲目地执行。有些人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死的教条来理解。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用的”。“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毛泽东对“本本主义”深恶痛绝。

“本本主义”也就是教条主义,对于党和红军的工作,对于取得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是极为有害的。毛泽东从大量革命斗争实践中,从革命队伍的具体行为中,深切感受到反对“本本主义”的客观必要性。正是基于毛泽东自身的调查体验和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毛泽东提炼和概括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突出主题。

如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已经成为人们广泛的共识,经常被人们引为经典。调查研究成了人们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七、从借鉴古训中确定主题

古训中凝结着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营养成分。借鉴古训中包涵的深邃思想,可以为人们提炼主题助一臂之力。饱读史书古籍的毛泽东,深谙这个道理。解放战争结束前夕,毛泽东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主题,正是借鉴“归师勿遏”“穷寇勿迫”古训的反面意义的结果。

1948年9月至1949年初,毛泽东指挥了中国战争史上规模最宏大、参与人数最多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人民与蒋介石反动集团展开了历史性大决战,短短几个月,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消灭了蒋介石大部分精锐部队。中国人民即将获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毛泽东满怀对胜利的憧憬,于1949年元旦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经过艰苦的8年抗战,又被蒋介石推入战争深渊的中国人民,谁不祈望和平安宁的生活呢?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民不惜流血牺牲,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他们当然希望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在曙光来临之时,提出了这个鲜明的主题,其用意何在呢?

原来,革命斗争形势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由于中国人民的最后胜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美蒋反动派单靠军事斗争已难以阻止。于是,他们改弦更张,一天比一天地重视采用政治斗争的方法。一方面他们施放“和平”烟幕,别有用心地劝告共产党接受美蒋“和平”提议;另一方面他们居心叵测,要在中国革命阵营内部培植“反对派”,企图阻止中国革命的前进步伐。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阴险狡诈,它们的狐狸尾巴尚未完全暴露。所以,毛泽东特别指出:这种情形,现在许多人还没有看清楚,但是大约不要太久,人们就可以看得清楚了。

毛泽东的英明判断,被当天和随后的一系列事实完全印证了。

就在《将革命进行到底》发表的同一天,大势已去的国民党首领蒋介石,也发表了他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份新年献词。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份求和声明。他企图以“和平”名义,维护其在长江以南的反动统治,在现代中国重蹈“南北朝”分裂的覆辙。

毛泽东对革命胜利胸有成竹。他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以气吞山河之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南渡长江,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这给蒋介石“划江而治”的阴谋伎俩当头一棒,也给善良的中国人民上了一堂时事政治课。

为了说明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道理,毛泽东历数了蒋介石在“四·一二”政变后20多年的罪恶历史,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刽子手本性和依靠美帝国主义疯狂屠杀、掠夺中国人民的累累罪行。他明确指出,只有彻底消灭中国反动派,驱逐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中国才能有独立,才能有民主,才能有和平。对于打着“和平”幌子,忽然竭力装出一幅可怜相的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引用了古希腊“农夫和蛇”的寓言,告诫善良的中国人民要牢记农夫的遗言,决不能怜惜蛇一样的恶人!

就在毛泽东新年献词发表不久的1月8日,国民党政府请求苏、美、英、法等国出面调停国共内战,妄图换取一段喘息之机,安定惊魂,以便东山再起。1月21日,蒋介石被迫下野,推举桂系军阀领袖李宗仁上台担任“代总统”。下了台的蒋介石仍旧操纵着国民党政府,继续抱住“划江而治”的主张不放。

苏联也担心共产党向江南推进会引起美国直接出兵,因而对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主张表示赞成。实际上,中国古代兵书中不乏“归师勿遏”“穷寇勿迫”的古训,强调对于败逃之敌不要过分追逼,以免其垂死抵抗,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但是毛泽东根本没有理会苏联劝告,也没有受“归师勿遏”“穷寇勿迫”古训的束缚,而是恰好利用了这条古训的反义,鲜明地提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主张。就在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协定后,毅然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百万雄师渡过长江,向江南广大地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全面进军。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遂土崩瓦解。那天下午,在北平香山的一座美丽的凉亭里,毛泽东专心致志地看完了登载解放南京的消息的《人民日报》号外后,激情难抑,诗兴勃发,挥笔写下了那首气冲霄汉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一句,与年初毛泽东为新华社所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内涵是相互呼应的。如果不是毛泽东洞悉时事,顶住美蒋反动派的“和平”攻势,如果不是毛泽东摈弃错误的历史遗训,中国革命就真有可能“功亏一篑”。毛泽东在历史的重要关头,为中国革命的巨轮稳稳地把握着航向。

如今,我们重读《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时,不能不为毛泽东那超凡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惊叹不已。对此,我们须由衷地说一句:多亏了毛泽东的忠告!

八、从审时度势中判定主题

驾驭时局,审时度势,在适当时机提出合理的政治主张,是毛泽东确定文章主题的又一个特点。《论联合政府》《不要四面出击》就是这样的文章。

《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政治报告,是毛泽东政治智慧的结晶。文章的重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改组国民政府、成立多党联合政府的重大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毛泽东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审时度势的结果,也是毛泽东向国民党发起的主动政治攻势。

从国际形势上看,1944年6月,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反法西斯战争形势迅速发展。从国内形势来看,国民党在政治上日益腐败,导致民怨高涨;在军事上连遭败绩,既丧失国土,又失去民心。于是,举国上下改组国民党、成立多党联合政府的呼声日益强烈。毛泽东顺应民意,在1944年9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上,他提议召开多党派会议就成立联合政府问题进行讨论。随后在接待美国特使赫尔利时,又将改组国民党、成立联合政府问题,确定为与赫尔利谈判的中心议题,并准备以此作为中共七大政治报告的新主题。

1945年年初,国民党的总体力量尚大,但是政治上军事上继续走下坡路。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力量不断壮大和发展。人心向背明显地有利于共产党,以致中间派力量逐渐倾向于共产党这一方。时局的变化,为毛泽东明确提出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于是在1945年2月3日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上,毛泽东阐述了自己的策略思想:去年9月提出联合政府是否错了?不提,别人将提,我们反而被动。提了,蒋介石至多不理我们,我们反而主动。提出联合政府是原则的转变。以前是你蒋介石的政府,我为人民。9月以后是改组政府,我可参加,实行联合政府的原则,抗战期内搞联合政府。

毛泽东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立足抗战大局,符合人民意愿,具有远见卓识。

毛泽东还估计了联合政府的三种组成形式:

第一种,以蒋介石为主,希腊式;第二种,以我们为主,波兰式;还有第三种可能,即蒋介石与我们合作的政府,这要看政府设在什么地方,若设在重庆蒋介石的刀尖上,则本质上仍然是蒋介石的政府,独裁加若干民主,这样的政府我们也要,因为可以宣传,可以做工作,但不要幻想。只要成立联合政府,一切要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商决。这样他们的文章就不好做,我们的文章就好做。

可见,毛泽东为了实现联合政府主张,真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然而,一贯独裁专制的蒋介石对中共联合政府的主张没有理睬。

蒋介石的态度,丝毫没有动摇毛泽东的坚定信念。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隆重开幕。次日,《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向代表散发。会后,《论联合政府》的单行本在重庆发行,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称赞: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讲得头头是道。

尽管在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未能就成立联合政府问题达成协议,但是毛泽东的主张却赢得了天下民心。这就使共产党在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国民党陷入被动的地位。

《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倾注了毛泽东的极大精力。而这个主题的形成,更是毛泽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具有超凡政治智慧的体现。今天,我们读起这篇文章,仍然被它深邃的主题、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所吸引。

在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中,不要树敌太多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他总是善于根据不同时期的革命任务,审时度势地确定文章主题。

《不要四面出击》是1950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章主题突出,语言简洁,反映了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缓解矛盾,突出革命的中心任务所采取的重要战略策略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面临着极其艰巨的历史重任和复杂多样的矛盾。

一方面,要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由于国民党给中国共产党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烂摊子,革命胜利后必须实行社会经济改组,因而造成工人、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失业现象增多,民族资产阶级也感到惶惶不可终日。在广大农村,尚未实行土地改革,农民还要交公粮,负担相当严重。

另一方面,要在广大农村完成土地改革,彻底推翻地主阶级。这就使得我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等各种反动势力的斗争非常激烈。我们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异常复杂,要对付的敌人很多,必须处理好与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各民族的关系,以便孤立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

针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尖锐激烈的斗争,毛泽东凭借丰富的领导经验和对革命形势的准确把握,审时度势地确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的重大战略主题。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他阐明了不要树敌太多的思想。他明确指出: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对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个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不反对我们。

“不要四面出击”的主题,旨在收紧拳头,集中力量完成中心任务。这与毛泽东历来主张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抓主要矛盾”等斗争策略和工作方法异曲同工,一脉相承,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斗争智慧和善于利用矛盾、缓解矛盾、最终解决矛盾的策略思想。正是由于共产党遵循了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的正确主张,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才能够顺利进行,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

毛泽东的文章主题,就是毛泽东的某种思想、某种意图、某种观点的集中体现。实践说明,文章主题不是现成的,需要作者付出艰辛的思索,特别是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功夫,从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中提炼和概括。仔细推究起来,毛泽东提炼和概括主题的艺术手法与文章主题一样,变幻莫测、神奇多样。这当中,有我们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第二节多姿多彩显主旨

主题有了,还必须运用显旨艺术,将主题用最突出、最显着的方法呈现给读者。手法高超的作者,莫不如此。阅读毛泽东的文章,你会发现他的显旨艺术可谓多姿多彩,炉火纯青。

一、旗帜鲜明,标题显旨

标题总是最先闯入读者的视线,成为阅读文章的起点。毛泽东的文章标题具有准确鲜明、新颖别致、个性独特的风格。这不仅有助于表达文章内容,而且发挥了引导阅读的作用。

由于文章标题的功能与地位如此重要,毛泽东非常注意在文章标题上下功夫。他是如何利用标题显旨的呢?

同类推荐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甘肃发展报告(2005)》是甘肃省统计局向社会各界推出的、关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预测的综合性的年度分析报告,是创刊以来的第2本。其内容丰富、全面,数据权威、翔实(注:为忠于原著,重要文献篇中的数据未作更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甘肃发展报告(2005)》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全省篇,包括2004年甘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及对2005年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分析;第二部分为地区篇,包括十四个市州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及对2005年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分析;第三部分为专题篇,是统计工作者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专题分析。
  • 胡华文集(第六卷)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6卷,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自述性文字等,反映了胡华作为一名学者,其对待治学和生活的严谨态度,全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对于人生、治学的看法。
  • 甘肃近代社会史

    甘肃近代社会史

    该书是本着区域社会研究的展开而撰写的,是社会史研究的子课题。它以微观的视角,去叙述历史,剖析历史,关怀历史,对某一时期的区域社会进行叙述、诠释和研究。它主要探讨甘肃近代社会的存在状况如何,各部分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近代化的社会因素出现后,这些传统社会的各种存在状况是如何嬗变的,它的变化轨迹如何等问题。甘肃地域广阔,各地的子社会系统在许多方面又有很大的差异。本书叙述甘肃这一地理范围内的基本社会存在状况,廓清其在特殊时期的演变轨迹,对甘肃近代社会进行全面的叙述、了解和分析。分析各种社会存在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便从微观上更生动、更理性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理解社会。
热门推荐
  • 安徒生童话(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安徒生童话(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心甄选了安徒生最为经典的童话,以期引领孩子们在赏心悦目的情境中,进入奇幻有趣的童话世界;使现实压力与日俱增的成人们,重温人鱼公主、丑小鸭、拇指姑娘的快乐记忆,回归天真、宽容的快乐心态。
  • 潜渊龙迹

    潜渊龙迹

    在神州各地的地底深处,无人能够到达的绝密之境,频频发现的一枚枚龙图腾手绘图案,潜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龙鳞频繁现世,逆鳞是哪一片?神秘莫测的豢龙堂布局千年,为了是什么?二十年前的寻龙队到达了哪里?被称作天下龙脉的昆仑山,直通幽冥的天坑,即将打开的地狱之门,阴谋逐层揭开。这是三代人之间纠缠不清的明争暗斗!这是一场没有输与赢,只有生与死的决战!这也是一个老人,寻找了20多年的回家之路……
  • 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孝陵位于清东陵中心,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陵寝。本书将为你揭示清东陵。
  • 玄日紫月魂

    玄日紫月魂

    玄日紫月现,江湖仇杀至。苦心孤诣奇中奇,天下英雄谁敌手?朱门王爷欲天下,武林皇教主江湖,朝廷锦衣奸人舞,四方蛮夷妖氛现,谁能峥嵘竟风流?大漠欲中原,龙象法王龙象舞;西域番人竟权势,太虚剑魔万人敌;天竺神王佛中土,大雄尊者发狮嗥,波斯拜火烧大明,百变妖姬天魔舞;东瀛三岛度江海,柳生一刀迎风斩;各方霸主现武林,齐拜秦皇九天功,城下结盟,王爷只手可遮天,凶丑邪恶同舟济,正义之气何存?
  • 囚颜欢:血梅璃舞

    囚颜欢:血梅璃舞

    世人喻梅花清连自傲,自苦寒香。但如果梅花的美丽下是令人发颤的浴血腥红,做为魔血噩梦的印证,血梅漫天飞舞时,谁家等待屠门的歼灭,谁又为谁唱一段肝肠寸断的颂歌……
  • 祈灵记

    祈灵记

    天地万物,莫不有灵!这是一个尚武尊灵,强者如云的世界,也是一个群雄并起,万族林立的时代,浩域无疆的祈灵大陆,流传着无尽的英雄传说……正所谓:一方天地造就一方英雄,一番经历谱写一段传奇!且看少年燕奇如何一步步踏上灵途巅峰,谱写属于自己的绝世传奇……
  • 艾泽拉斯没啥事

    艾泽拉斯没啥事

    现在可以透露的情报:我叫萧强·烈酒,三年前穿越到艾泽拉斯(我挺不愿意的)。一个叫大地母亲的神,告诉我,我得帮他接待一些个艾泽拉斯两个纪元前的英灵。我的第一个客人是巫妖王……
  • 中华药酒配方大全

    中华药酒配方大全

    酒与文学艺术、养生保健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妙酒奇香,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药酒的应用更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不少养生医家借酒之功配以良药,使得久疾之人得以康复。
  • 毒诱天下:独宠妖孽妃

    毒诱天下:独宠妖孽妃

    (腹黑对上腹黑,强大与强大的碰撞)艾凝儿,21世纪的黑道大小姐。容貌绝美,慵懒腹黑。一身医术,一手毒术。唯一不会的是武。一朝穿越。不会武的她将用什么在这个尚武的世界掀起一番惊涛骇浪,谱写出一曲怎样的乱世华章?医术是她自保的武器,毒术是她报复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