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9300000030

第30章 我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想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我心头就涌起一种温馨甜蜜的感觉。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根源的,我这种感觉的根源大概就是“文学”二字吧。有作家才能有文学。谈到作家,我对“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句舶来品气味很浓的话,颇不怀好感。我自己的灵魂还没有治理好,哪里有本领和闲情逸致去关心别人的灵魂呢?

我从来不敢承认自己是什么作家。这样崇高的名称,我担当不起。可是天公偏又作美,或者是偏不作美,让我在中学时就遇上了几位极其优秀的国文教员:教文言文写作的是王崑玉先生,教白话文写作的是董秋芳(冬芬)先生和胡也频先生,于是我就同写作结上了缘。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写点短文,搞点翻译。我一生治学虽多变化,总之是没有出语言、历史、宗教的大范围。可是,不管我变向何方,写散文、搞翻译则始终没变,可谓一以贯之了。

在清华读书时,我读的是西洋文学系。可是不知什么原因,竟同系别不同的林庚、吴组缃、李长之等三人结成了一个小集团,难道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当时还并没有什么“清华四剑客”的名称,这个名称是后来形成的。四个人都对文学有兴趣,也都在写点什么,翻译点什么。由于趣味相投,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且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信口雌黄,说话偏激。又由于郑振铎先生之吸引力大,我们都被吸引到他的身边,成为由他和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的编委或特约撰稿人,名字赫然印在封面上。那时,我们谁都没有出过集子。在我赴德国前,郑振铎先生曾想出版我一本散文集,可惜文章写得还不够多,编不成一本集子,就此了事。

在德国十年,天天同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等拼命,没有时间,也没有情趣,写什么散文。十年之内,总共写了两篇。1946年回国以后,在南京和上海闲住了一个暑假,在打摆子之余,天天流连于台城和莫愁湖、玄武湖之间,初回到祖国时的温馨,旖旎的湖光,在胸中激荡,诗情画意,洋溢汹涌,本来应该写出点好文章的。然而政治气候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致。

结果,除了用假名发表了两篇类似杂文的东西以外,空辜负了金陵胜景。

回到阔别11年的北京以后,不几年就迎来了建国。当时颇昏天昏地地兴奋了一阵。可是好景不长,政治运动就铺天盖地而来,知识分子首当其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往复回还,一搞就是几十年,到了“十年浩劫”,算是登峰造极。中国知识分子的脆弱性,显露无遗。人家说你是黑,你就自己承认是黑。人家说你是白,你就承认自己是白,完全是心甘情愿,毫不勉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造思想之不暇,哪有闲情逸致来写什么劳什子文章呢?一直到改革开放,脑袋里才开始开了点缝。这30年是继德国十年之后写东西最少的时期。

跑了半天野马,现在该轮到人民文学出版社了。同人民文学出版社打交道,当然离不开文学。文学所包含的不外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文学史和文艺理论当然也在其中,但所占比例不大。谈到文学创作,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天竺心影》好像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平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曾带给了我极大的欢乐。至于第一本翻译德国女作家安娜·西格斯的《短篇小说集》,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门槛公认是相当高的,大有“一登龙门,声誉百倍”之势。这本书带给我的欢乐就可想而知了。

从那以后,在颇长的时间内,人民文学出版社给我出的书都是翻译作品,而且都是印度古典梵文作品,如《沙恭达罗》、《优哩婆湿》、《五卷书》等等。这些名着久已蜚声世界文坛,很多国家都有译本,在中国却都是初译。

我以微薄的力量,给中国文学界做了点拾遗补阙的工作,颇感自慰。

我在这里想专门谈一谈世界名着、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的翻译问题。这一部书,数量大,翻译难度高。在“十年浩劫”以前,我无缘无故地成了一个社会活动家,而且还是国际活动家,这与我的内向性格是完全不相容的。终日忙忙叨叨,极以为苦。对这样艰巨的翻译工作,我是绝不敢尝试的。幸亏来了“文化大革命”,幸亏我自己跳了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倒行逆施罪行累累的“老佛爷”,幸亏一跳就跳进了牛棚,幸亏在牛棚里被折磨、被拷打、被戴上了五花八门离奇古怪的许多帽子。到了“文革”后期,所有的“罪犯”几乎都被“解放”了,我却是“欲摘还戴时候,最难将息”,我成了一个“不可接触者”,游离于人民与非人民之间,徘徊于友人与非友人之际。昔日门前车如流水马如龙,而今却是门前冷落车马无。我除了被派去看大门,守电话以外,什么事情都没有,自谓是今生已矣。但我偏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想找一件旷日持久而绝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工作,想来想去,想到了翻译《罗摩衍那》。这活儿只能偷偷摸摸地干。晚上回家,翻读全书,译成散文。白天枯守门房时,脑袋里不停地转动,把散文改成了韵文。

总之是一句话,我“感谢”“十年浩劫”,没有这场浩劫,就绝不会有《罗摩衍那》的译本。世事纷杂混乱,有如是者!最后终于是妖氛扫尽,天日重明,我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颇可接触者”。不知怎样一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得知了我翻译《罗摩衍那》的事,于是派刘寿康先生同我联系。出版此书是我从来没有敢梦想的事,现在简直是喜从天降,我当然一口答应。这部史诗长达二百多万字,我同刘寿康先生亲密合作,忙了一两年,终于出了,算是给中国文学界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在这里,我还想讲一件有关《罗摩衍那》获奖的花絮。1993年,由新闻出版总署主持召开了全国图书评奖大会。这是全国规格最高的图书评奖活动。一般的手续是:先由出版社自选,报请省市出版局审查,经过筛选,再报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查,主要是检查出版质量,重点是统计错误率,以万分之一为合格,否则名落孙山。最后由新闻出版总署送交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各科的评审组,经过各组内的仔细审阅和讨论,然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由小组通过,最后再由十几个小组组成的全体评委会审查,无记名投票作最后决定。手续是慎重的,评审是公正的。

我属于文学组,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和翻译都包括在内。我们组第一次开会是借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把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检查过的几百本书搬到会议室内,陈列在那里,供评委们阅读。不知是哪一个工作人员,由于一时疏忽,从书库中向外抱书时,将三册颇为破烂的平装本的《罗摩衍那》夹在书中抱了出来。全书是八册,不知为什么只留下这三册。

就是这三册书无意中被柳鸣九教授发现了,他大为兴奋,说:“社科院评奖时,此书已经得过奖。”他坚持将此书纳入评选对象中。我作为组长,坚决反对,认为这不合手续,因而是不合法的。但是经过在我回避下的全组讨论,一致评为获得大奖的仅有的几种书之一。后来,在一次有副署长参加的小组会上,我又提出撤掉的建议,没有得逞。终于被搬进了全体评委大会的大礼堂中,但“赫然”摆着的仍是那三册颇为破旧的《罗摩衍那》,在众多富丽堂皇、装帧精美的大部头书旁,寂寞、寥落,宛然像一个小瘪三。最后竟以很高的票数通过,成为十几年来中国东方文学作品翻译的全权代表。

顺便说一句,在这同一次会上,我们小组还通过了中华书局根本没有上报的钱钟书的《管锥编》。从这两件小事也可以看出来,小组的评选是公正无私的,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从来都是尊重评委们的意见的,从来没有妄加干涉过。

花絮讲完,我这篇文章应该打住了。我本来只想写上几百字,应付一下差事,不意下笔不能自休,竟写了三千来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并不复杂。在本文开头时我就讲到了温馨甜蜜的感觉。在这里,这种感觉竟起了作用。我希望,人民文学出版社能够蒸蒸日上,越办越红火。

我也希望,我这种温馨甜蜜的感觉能永久保留下去。

2000年10月16日

同类推荐
  •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主要收录了德育(上)、德育概述、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下)、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概述与特点、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内容。作者王蕙打破原有的“教育学”逻辑思维,以教育实践需要来建构本书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执著于中国“教育学”的固有模式。
  •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广播影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导向和面向市场并不矛盾,受众就是市场,占领市场就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热门推荐
  • 男神在身边

    男神在身边

    周宁被迫放弃一段感情后与神经外科天才医生方志诚成为邻居。方志诚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周宁完全没有抵抗力。周宁对方志诚的一双长腿想入非非。方志诚,方志诚……她的男神,她的盖世英雄。
  • 惹爱成婚:独宠医家小娇妻

    惹爱成婚:独宠医家小娇妻

    他,众人眼中的无情太子爷,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人前冷漠,背地里却被人叫做不举太子。她,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刚应征上实习医生,是华夏第一医大的校花学霸。这是一个彪悍妞儿走夜路遇见禽兽被压与反压的惊悚故事。这是一个冷漠大爷勾引娇妻不断诱敌深入的故事。
  • 使者系统

    使者系统

    入众多战争,科幻,魔法,异能,武者,修真等任务世界,征战异界,掌控无穷资源。将黄种人的脚步,发展向全宇宙!
  • 泪凰

    泪凰

    为保家人平安,她入宫为后,却被卷入错综迷离的阴谋之中。一朝金銮血洗,一场倾世迷局,在她与他之间划下巨大沟壑。她身世成谜暗藏祸心,他雄心浅替志在天下,她与他似敌似友,携手共进,却在顶峰之际刀剑相向,转身成仇。大楚一代开国皇后,生来惊才绝艳,运筹帷幄,却终究落得个血染金銮,留下一个千古难解的谜团。一个史书上寂寂无名的女子,一场震惊天下的宫变血案。却在五百年后掀起惊天波澜。阴谋、陷阱、波诡云翳,隐藏在迷雾背后的真相捉摸不定。爱恨、痴缠、转身成空,两桩血海深仇竖起无法跨越的高墙。当宫门开启,爱恨浮出水面,迎接在两个女子面前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
  • 东风夜放花千树

    东风夜放花千树

    落魄代嫁女VS富贵FH“卖国贼”非非:(一脸红心)笙笙咱再生个娃吧!名字都取好了笙笙:叫啥,非非:(嘻嘻)关门咋样!笙笙:嗯~~我觉得叫没门不错,非非:(嘟嘴)嗯哼~娘子嫩又ws人家!笙笙:(嘟嘴too)再装娘掐死你!非非:(撸袖子)好!我让你看看什么是爷们!笙笙:(柔情蜜意)关门他爹!人家不敢了啦!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千世契约:废材嫡小姐

    千世契约:废材嫡小姐

    新文《肥妃正当道:魅王宠妻无下限》她,21世纪全能武术冠军蓝言月,奇葩穿越,向异界痴呆蓝言月许诺:“咬你的狗我会帮你拔毛宰杀,欺负你的下人,我会帮你割阉打残,你那做吃等死的老娘,我会给你养的白白胖胖,还有你那念念不忘的未婚夫……若是帅哥,我也帮你收入闺中!了你此生牵挂!”无情生父,恶毒姨娘,阴险姐妹……渣渣多到虐不完,还好有个绝世天才未婚夫可以让她依仗。“夫君,那小子偷瞄我?”“宰了!”“夫君,那女人陷害我!”“挖坑,活埋!”“夫君,这老头不教我法术!拖出去喂狗可好?”某男看着自己的师父,汗流浃背:“娘子,可否手下留情?”“行,留下他的手,继续拖出去喂狗!”成娇是他宠,任性有他惯,可最后……
  • 卦师

    卦师

    《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一分阴阳;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太少;八卦者,次为三画而三才之象始备。此数言者,实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丝毫智力而成者。掌握易理,洞明世事,才能达到卦师的最高境界。
  • 医手遮天:世子抢亲请挂号

    医手遮天:世子抢亲请挂号

    前世她是医学院顶尖高材生,重生却是下堂妇之女。梁嫤岂会甘心!她扶持娘亲,教养幼弟,用尽所学开医馆,悬壶济世,惩奸除恶!绿茶,心机,全能婊,斗斗斗,姐不怕,批斗更爽更痛快!大宅院深,人心叵测!官场水深,危机四伏!正当她斗的风生水起,医的热火朝天之时,传闻颜值爆表,不近女色的世子爷偏偏插一脚!世子爷将她压在医馆诊案上,嘴角含笑眼底冰冷道:“梁大神医给诊诊,为何我对天下女子皆抵触,唯独你除外?”梁嫤一脸嫌弃的避开:“早闻世子爷有此隐疾,莫非您更喜男色?”
  • 英雄联盟之英雄无奈

    英雄联盟之英雄无奈

    英雄,何为英雄?这是一个问题,一代剑圣终生都在寻求着答案,英雄到底是终止着杀戮还是带动着杀戮?英雄无奈,易,隐居起来,奈何却牵连了一村子人的性命,面对着那成片的尸体,剑圣迷茫了起来,尤其是那亲人般孩子的一刀,更是让他没有了方向,大笑中落向悬崖。而一代剑豪,亚索,却依旧执着着那十年之约。一切事情发生的太突然,英雄,为什么英雄就要这样!为什么英雄就要那样!看剑圣,亚索如何抉择英雄的选择!
  • 若情歌有见

    若情歌有见

    秦歌:十年前,老天夺走了我的健康,十年间,我一直将自己隐藏起来,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孤独前行,我用你的名字做笔名,我的每张作品里都有你的名字,我与粉丝互动的微博上,是你的名字,我的所有荣誉,都写着你的名字,这是我十年来想念你和爱着你的唯一方式。白启嘉:这幅画我十八岁时曾画过一次,但没画完青春就散场了,十年后重来一次,幸好,画中的人,还是你。家务我来做,小东西和粉红豹我来照顾,争取每年带你去旅行,给你买超贵的画具和所有粉红色的东西,嫁给我好不好?我保证会永远都是你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