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9100000024

第24章 温玉成:福祸两茫然(1)

世界上有两种悲剧:一是无法明白真相的悲剧;一是了解了真相的悲剧。

——作者手记

周恩来临终记挂的人

1975年冬,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北京的寒流来得格外早,格外猛。

这是周恩来总理临终前夕的一天,李先念和陈锡联到北京医院去看望总理。

入冬以来,总理的病情急转直下,由于癌症的消耗,体重由原来的130斤下降到几十斤。这时国内的政治形势也进一步恶化,“批林批孔”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其斗争锋芒已很明显地指向了周总理。在这样复杂的政治形势下探望病重的周总理,李先念和陈锡联说不清心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上午10点,他们心情沉重地走进病房,向坐在沙发上的总理问好。

总理坐在沙发上,消瘦的脸庞露出一丝微笑。李先念和陈锡联先后上前和总理握手。

“有两个人的事情,我心中一直不安。”

握住陈锡联的手时,总理的手久久不放:“一个是你,你现在怎么样?过关了没有?”

“过关了。”

陈锡联感激地点点头。“批林批孔”中,江青点了陈锡联的名,总理多次欲保而无能为力。“过关”就是指他的问题弄清了。

“那我就放心了。”

总理仍然握住陈锡联的手,面向李先念,断断续续地说:“我这一辈子办了两件事情不安心……一个是陈锡联同志,一个是温玉成同志……温玉成同志不是我要关他的,江青逼的……”

李先念插话说:“总理身体要紧……”

“没有关系,”总理仍然念念不忘温玉成问题,“你们知道温玉成现在在哪里?

温玉成不是我要关他的……你们去找一找他,看他怎么样了……”

邓家花园里的“特殊犯人”

四川,成都东郊,一座被称为邓家花园的庄园式建筑。这座当年大军阀邓锡侯的豪华住宅,如今成了关押政治人物的场所,高墙上电网密布,四周岗哨林立。

在这座院子里,有一位浓眉大眼的“特殊犯人”。他开始是进来办学习班的,接着被软禁在一座独立小院里,再接着便升格为一间6平方米的小房间。这位罪状逐渐升级的“特殊犯人”就是周恩来总理临终前仍挂念的温玉成将军。

当总理向李先念、陈锡联打听温玉成下落时,穿着一身旧军装的温玉成将军正在邓家花园的院子里打扫卫生。他扫一阵,停一会儿,两眼望一望着纷纷扬扬的落叶。

这个院子里的树叶绿了,黄了,落了,又绿,又黄,又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自从温玉成将军进来后,已经绿了六次,黄了六次,落了六次……六年,多么宝贵的六年,将军可以参加两个解放战争。

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这六年过的是什么日子。算是软禁,算是监护,算是关押,还算是被判了徒刑?什么都不算,不明不白地被囚禁了6年。

这六年里没有一个像样的领导找温玉成谈过话。他曾给毛主席、周恩来、林彪等领导多次写过信,但都是石沉大海。

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越想越想不通:十几岁参加红军,跟随毛主席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转战南北,抗美援朝。不要说有什么功劳,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后半辈子,却落得个如此下场……如果不是他爱人宋婉明的“秘密纸条”,温玉成将军也许活不到今天,他的精神也许早就崩溃了。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温玉成将军的爱人宋婉明,她回忆温玉成在邓家花园的生活时说:老温被关在成都东郊邓家花园,这是一个叫邓锡侯大军阀的住宅,和刘文彩庄园有点像,住在一排平房里。140斤进去,90斤出来。出来时头发也掉得差不多了。他在里面烧水、扫地、搬运垃圾,什么活都干。

他住进邓家花园后,我怕他想不开,寻短见,就用纸条写一些话,讲孩子们的情况,劝他想开些,鼓励他生活下去。

我每隔一个月要送两次衣服给老温。为了不让哨兵发现,我就把小纸条缝进上衣的风纪扣的衣缝里。你们别看老温是大老粗,有时候他也挺细心的。他这个人很讲究军容,隔离审查也一样,风纪扣扣得好好的。在他扣风纪扣时,摸出了名堂,觉得领边特别硬,就拆开看,果然有信。就这样,我每次送衣服去都缝一张纸条进去,写几句鼓励他生活下去的话。

5年多时间,一个月两次送衣服,共144张纸条,老温把这些纸条都保存在铺板底下。出狱后,纸条有两寸厚。他对我说,在邓家花园,他几次要寻死,都是因为反复看了这些“秘密纸条”才打消了短见。可惜老温怕事,出来后就把“秘密纸条”全烧了。上面写得都是家中一切都好,你不要灰心,要坚强地活下去,你的问题一定会弄清楚的。毛主席的《我的一点意见》我也抄过给他看。

老温这个人,我和他生活了十几年,是个老实人,一辈子只知道打仗、执行命令,政治他哪懂?

1975年12月,成都军区根据周总理办公室的通知,将温玉成释放出狱。

此时的温玉成将军已成为一位皮包骨头的干瘦老头,他老老实实地跟着一位战士走出了邓家花园。外面空气格外新鲜,蓝天中一群大雁正排成“人”字形向南飞去。

大起大落为哪般?

五年前,这位干瘦老头威风凛凛地坐在九大主席团的常务主席位置上,感觉非常好。笔者那时只能在中央新闻纪录片里遥遥仰望将军的尊容:一双浓眉微微上挑,浓眉下的双眼炯炯有神,方脸大耳,虎背熊腰,一身军服整整齐齐,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

他谈笑风生,汪东兴坐在他的右面,叶群坐在他的左面。

那是1969年4月1日,被称为团结胜利的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团主席,林彪为副主席,周恩来为秘书长。大会秘书处成员为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江青、谢富治、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汪东兴、温玉成。

大会秘书处是大会的主要事务机构,其成员大多是当时的走红人物。跻身其间,温玉成将军走向了他人生的权力顶峰。

然而,好景不长,良宵苦短。一年后,温玉成将军的名字便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厄运的降临是那么突然,以致他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林彪召见他时那浓重的湖北口音:“经军委研究,你已经不能适应北京阶级斗争形势的需要,决定调你到成都军区任第一副司令。”

那是1970年6月4日上午,林彪在军委办公室单独接见了他。这是他一生中少有的殊荣。本来温玉成将军以为林彪要找他谈工作,其时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分管作战、训练、通讯、交通。

温玉成没有想到会见后,竟给自己带来了如此不祥的消息。总参副参谋长是大军区正职,到成都虽然是第一副司令,但却是大军区副职。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要降一职使用?究竟什么叫不适应北京阶级斗争的需要?

望着温玉成吃惊的样子,林彪有意轻松一下气氛,亲切地说道:“这是军委领导的关心,你有什么想法?”

温玉成这时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他说:“我忠于毛主席,忠于林副主席。”

三天后,温玉成将军一家乘飞机离开北京到成都。

下了飞机后,温玉成将军才发觉问题的严重。按照常规,一位新的副司令到职,起码也得来个副司令、副政委迎接。可下了机场后,只有一个小小的管理局副局长和几个战士站在机场迎候,军区领导没有一个到场。

温玉成人还没有到,黄永胜的电话已经先到了:“温玉成在北京犯了严重错误,不能让他负责重要事情。”

温玉成在成都军区工作了一年多,他名义上是第一副司令,可连党委委员也不是,什么会也不叫他参加,什么事也不叫他管。在他的印象中他这个第一副司令只管过一件事,那就是司政后机关的行军拉练。因为其他领导都有事,叫他去带队。

林彪垮台后,也就是1971年10月28日晚上,成都军区张国华政委通知温玉成去谈话。他向温玉成宣读了北京传来的通知,撤销温玉成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职务,立即隔离审查。就是在那个黑沉沉的夜晚,温玉成被关进了与世隔绝的邓家花园。

“四人帮”垮台后,温玉成虽已被释放出狱,但他的问题一直没有结论,一等便等了五年。

温玉成将军的问题连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

有人说他是林彪的爱将,但他从北京总参副总长调到成都军区任第一副司令,显然是受林彪集团的排挤。但林彪集团垮台后,他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罪加一等,被隔离审查。

有人说他是江青的红人,但后来弄清的事实说明温玉成被隔离审查,完全是江青欲置他于死地。但“四人帮”垮台后,他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恢复名誉、恢复职位。他的问题一直挂在那儿。

也有人说,温玉成的案是周恩来总理定的,但释放出狱也是总理办公室的通知呀。

历史的谜在历史的幕后

温玉成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初夏的北京之夜,天气闷得透不过气来,没有一丝一缕的风,忙碌了一天的温玉成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总参三座门招待所——他临时的家。他吃完夜宵刚刚躺下,就听到楼下传来一阵急切的敲门声。警卫员开门,陶秘书上楼。他对将军说:“黄总长的李秘书(李必达)有重要事情找首长。”

“什么事,深更半夜的。”将军似乎不太耐烦。

“他说有一封信想请首长转交江青。”秘书小心翼翼地回答,又补充了一句,“李必达秘书在楼下会客厅等,这封信说要亲自交到你手上,他才放心!”

“我和江青也不太熟嘛。”考虑到自己和黄永胜的关系,温玉成觉得这事不太好办,有意推辞:“你下去告诉他,这事我办不了。”

陶秘书下楼后又上来说:“李秘书说,首长不收下这封信,他今晚就不走了。”

“好吧。”温玉成将军打了个哈欠,说:“把信留下吧!”

温玉成一夜没有睡好,这封信出现注定了他必然倒霉的命运。此刻,他面临着极其危险的两难抉择:一方是最高统帅毛泽东的夫人、“文化大革命”的旗手;一方是九大才通过的法定接班人林彪。

不把它交给江青,这是对江青的态度问题,万一让她知道了可不得了;如果把它交给江青,岂不得罪了自己的直接顶头上司林彪吗?

在人生的残余岁月中,温玉成永远忘不了那个令他心惊肉跳的夜晚。那个夜晚发生的事值得他用一生的岁月去咀嚼,去回味,去反思。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温玉成将军是一位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的人,是一位不敢对上级有任何非议的人。这位来自江西兴国的放牛娃,15岁就参加了红军。由于他在执行上级命令中表现出毫不犹豫和不打折扣的坚决态度,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赏识。任何一位领导都会喜欢这种人,同时也需要这种人,尽管他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因此,在红军队伍中温玉成提拔得较快。

他19岁任团政委,长征开始时就担任了师政委。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新四军组织科长、新四军6师18旅政委。

1945年,他作为华东部队的优秀分子,被选为到革命圣地延安开会的七大代表。

如果没有参加这次会议,温玉成也许会一直在华野陈毅麾下作战,而不是在东野的林彪麾下作战了,那么也就不会有今后令他大起大落的悲剧命运。七大会议后,温玉成当队长,刘培善当党支部书记,率100名干部返回华东地区。当行进到太行山区时,突然接到中央拍来一封“暂停前进”的电报。原来是邓小平同志鉴于东北局势需要大批干部的情况,向中央建议温玉成一行直接进入东北。于是,这支100多人的精干队伍由南下转为北上,进入了冰天雪地的东北地区。其时是1945年11月。

解放战争时期,温玉成一直在东野司令员林彪的指挥下作战,担任过哈东分区司令兼政委,独立2师师长、12纵34师师长、4纵副司令、41军副军长。林彪无疑是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他固然喜欢能独立作战、有独立见解的部属,但他也喜欢虽然没有特殊才能但却能够执行命令不打折扣的部属。温玉成在这方面的表现,似乎给林彪留下了极为良好的印象。

温玉成将军没有忘记在东北第一次和林彪见面和谈话的情景。

那是东北民主联军创建初期,温玉成将军率领一个架子团的部队到哈尔滨的阿城地区剿匪,开辟革命根据地。在十分艰险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一面剿匪,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一面发动群众,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不到半年时间,原来一个架子团的部队发展到3个团5200多人。

四平保卫战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也撤到了哈尔滨。在哈尔滨双城,李天佑带温玉成向林彪汇报。当时主力部队急需补充兵员,但由于地方部队本位主义思想作祟而难以实现。林彪见到温玉成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温玉成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们那里有3个主力团,还有各个县的县大队,有的县还有区小队……”

林彪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7旅从四平撤下来后损失过半,你们能不能抽一个团补充7旅?”

在战争年代谁都懂得保存实力的重要,但温玉成此时的回答却毫不含糊:“服从命令,我没有意见。”林彪对温玉成的答复很满意,但他又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便道:“你们抽1500多人到7旅,7旅抽一部分干部给你们,以后还可以发展嘛!”

后来林彪常常谈到这件事,赞扬温玉成党性强,执行命令坚决。

同类推荐
  • 重铸河山

    重铸河山

    可耻的“儿皇帝”石敬塘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遗害四百年:北方战略门户洞开,中原无险可守,契丹、女真、蒙古这些异族以此为跳板,攻略中原腹地,杀戮无数,铁蹄所至积尸如山,流血漂橹,千古之祸未有如此之烈者!宋王朝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两次北伐,败军覆师,伤亡惨重,名将杨令公在“雍熙北伐”中壮烈殉国!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显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契丹震恐,仓皇北遁,“幽云十六州”光复在望,然而周世宗却意外病逝,这段本该名垂青史的历史却半道而废,让无数后人无数次为之叹息!华夏又一次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关键时刻黄俊意外地来到这个动荡的时代。当时的中国山河破碎,战乱不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在黄俊的推动下中国历史将走向何方?是继续周世宗未竟的北伐大业,奋击契丹夺回“幽云十六州”,还是一仍历史重演,由赵匡胤建立百年积弱的宋王朝?
  • 我们发现的那些事

    我们发现的那些事

    在同一个群里在同一个地球我们总能制造出或发现那些好玩的事。
  • 重生之大唐宰相

    重生之大唐宰相

    杨云被坤沙设计害死,重生到大唐圣历二年,时值武则天驾崩,韦皇后乱政,民不聊生,无意中救了身为临淄王的李隆基,被邀请进京任职。他运用智慧和谋略,帮助李隆基对抗韦后,铲除太平公主,平定内忧外患,发展军事经济。刁蛮任性的公主,野蛮泼辣的侠女,温文尔雅的仙子,阴险毒辣的魔女,他不想要,可不得不要。且看两世为人的他,如何帮助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荣登相位。
  • 国共往事风云录(四)

    国共往事风云录(四)

    共4册,分为《黄埔到北伐》、《十年内战风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命运与一个中国》。《往事风云录》。从黄埔到北伐,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从中国命运决战到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世纪风云,斗转星移,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政治较量与军事对抗,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名人也都因此而深刻在历史的册页上,本纪实长卷通过国共两党的风云往事,展现中国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和人物的命运。透过历史的迷雾,那个风云时代的名人轶闻仍然折射出神奇的光影。
  • 苏联之热血传奇

    苏联之热血传奇

    别人穿越到苏联成了走私犯,我却成了一名克格勃特工。我失去了父母,但是却得到了克格勃主席的青睐。我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并熟知历史的脉络。许多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不过是我手中的棋子罢了。*****************************************************跟随主角的脚步,看看他是如何成就一番不朽的功业的!!!本书读者交流QQ群:苏联之热血传奇一群:90551259
热门推荐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天下第一宠:我是你的阿呆

    天下第一宠:我是你的阿呆

    姬莲月,七国和平的缔造者,艳绝天下,智绝无双,奈何病体缠身,一场续命之行让他”重获新生“。青子衿,武学奇才,一场拜师之行让她穿越而来。无相谷,他们朝夕相对。她淡雅如菊、清冷似荷,可为何遇上他总忍不住”欺凌“一番?为何本应杀伐狠绝、冷情冷性的他变得懵懵懂懂,如初生小儿,还甘愿为她当牛做马?
  •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李彦宏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李彦宏

    本书立足于李彦宏的思想境地和他的发展历程,为读者展示了一位成功企业家的精神世界。
  • 农家小调

    农家小调

    外出从夫,家内从己,一切从简。换得了煤气,扛得起大米,打得掉老鼠,灭得了蟑螂。这是八零后女青年木小菲的三从四德。她本想凭借这套独特的理念,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为自己谋得一安宁之所,做一名称职的家庭主妇。只是,一朝穿越,返古入农家,三从四德已变样,主妇变媳妇儿。
  • 隐世皇女

    隐世皇女

    胤(yin)萧是皇朝帝王胤燃的独生女,在皇朝中她不但是众人惧怕的大公主还是万人敬仰的墨王,武林中她武林盟主的师父。倾城倾国之容无法掩盖她那淡若止水的眼眸,看透了的名利以及权力却无法彻底抛弃,众人只会敬仰她,却无人知晓何为高处不胜寒,然而当胤萧隐藏起她的万丈光芒,能否觅得“良人”......
  • 无可救爱

    无可救爱

    对于史辛凉而言,她的十四岁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纪,那一年,她把自己的父亲送进监狱的高墙之内,也是在那一年,她的心里住进了一个郑维熙,还是在那一年,她的身边多了一个秦凯南。……………她追随着梦中人的影子到了T市,万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和这个天地相隔的男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可是,她默默爱了几年的男人,从来也没有爱过她,当一切阴谋轮番上场,当谦谦君子的他狠狠的在她心口捅上一把把刀子。她如梦方醒,这一场无爱的婚姻,彻头彻尾的都是一个笑话。……………他的心理,一直住着一个妻子以外的女人,只是,他从不觉得自己的婚姻是一种煎熬。他知道她劣迹斑斑的过去,却从来只做不知,即便不爱,他也不相信自己面前这个温柔纯美的女子有着一颗堪比蛇蝎的心肠。直到,母亲声泪俱下的控诉她的罪状,弟弟因为她的缘故长睡不醒,爷爷受不了连翻刺激猝然离世,他的心,才有了动摇。………………当时间的沉淀让思念绵长,当有朝一日郑维熙终于可以恣无忌惮的揭开久已沉寂的真相,他才终于明白,谁才是自己的心里的难以取代。可是,经年再见,她的身边桃花朵朵,中指上硕大的婚戒耀人眼目,生生刺痛他原本写满期翼的双眼。而当一个粉团娃娃一般的女孩,恣无忌惮的扯了他的衣角:“叔叔,千万不要爱上我妈妈,她会让你死得很难看。”当陌生男子对着他一脸的不屑,抱起孩子:“乖女儿,有你在妈妈身边帮她挡桃花,爸爸很放心。”郑维熙觉得,他和她,至此似乎前缘已尽……完结文http://novel.hongxiu.com/a/1010557/《何以许情深》希望大家支持。片段:明明是陌生的公鸡嗓,还自称是自己的朋友,苏意浅这样想。他脑子给馿踢了么,上赶着给一个不认识的人付账,这世上二百五真他!!的多。不过,很快,她就明白过来脑子给馿踢的人究竟是谁了。这世上的二百五不是很多,但注定了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当二百五,就比如她自己……
  • 丘八志

    丘八志

    发誓绝不改了,大家收藏啊。~~~~~~~~~~~~~~~~~~~~~~~~~~~~~~~~~~~~~~~~~~~~~~~~~~~~~~~~~~~醉吟诗玩风雅,作情伤戏美人。本就无霸者雄心,怎奈是丘八本色。英雄本无情。山河万里血来换,豪情万丈命来填。本是过河的小卒子,却成了玩命的痞子兵。非我愿,真的非我愿。~~~~~~~~~~~~~~~~~~~~~~~~~~~~~~~~~~~~~~~~~~~~~~~~~~~~~~~~~~~~
  • 空中奇景(走进科学)

    空中奇景(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血竹

    血竹

    人有岁月,天亦有残缺,古称天残。造九州一域之人以大神通将无上功法藏于血竹之中,世人称之为天残卷。并以自身战甲形成十方神器守护整个大陆。从此硝烟起。
  • 晚寻晚殇

    晚寻晚殇

    他抬眸,他顾盼。他一身黑袍束腰衣带飘然,他一袭素装淡雅飘尘决然。或许,从此刻起,上天便早已将两人的今生牵在了一起,亦早已注定了他是他今生的劫,终得为前世的种种清还……佛说:“有终方有始,有死才有生,乱中存序,绝地逢生,无中生有,有中化无。世事万物皆有因果,天地宇宙循环往复。”原来……果真这般。这一次,在人间最美的七月天里不期而遇。这一日,亦是初见,如是美好。这一年,他二十,他亦及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