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9100000014

第14章 钟伟:枪声远去了(1)

一个人应该充满性感,一支好枪肯定充满枪感。当你拥有一件卓越的武器,那么,这武器同时也拥有了你。

——朱苏进《面对无限的寂静》

林彪打仗,经常直接指挥到师。在东北战场上,被他指挥最多的部队是1纵的1师和2纵的5师。一师就是后来被称为“万岁军”的主力,而五师的情况却鲜为人知。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对五师评价如下:该部队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以猛打、猛冲、猛追三猛着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坚力亦很顽强,为东北部队中头等主力师。

在东北野战军12个主力纵队36个师中,这个评价是最高的。

头等主力师师长的名字叫钟伟。

与枪声结下了不解之缘

崇山峻岭中突然涌出一条清流,清流在这里画了个半圆,把一座小山围了起来,河湾的直径有几公里。于是,一座山城就在这里出现了,城市的街道逐渐顺着山坡由低向高发展,填满了原先的沟沟坎坎,山城因这条河湾而得名——平江。

公元1911年10月10日,在平江城外的一间平房里,钟伟挥舞着小手“哇哇”大哭地来到了人间。突然,哭声戛然而止,他睁开又黑又亮的双眼,一动也不动,似乎在聆听着什么。

这一天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具有特殊意义。如果从平江向西北移动经纬各二度,你便会听到响彻武昌城头的猛烈枪声。

这一天,辛亥革命的枪声震惊了中国。

从这一天起,民主主义革命的枪声蔓延了全中国。

也正是从这一天起,连绵不绝的枪声在中国持续达半个世纪之久。

钟伟一生的命运似乎注定与枪声结下了不解之缘。

还记得1928年7月22日吗?在这个中国共产党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平江城突然枪声大作,城里的群众潮水般地涌向城外纷纷逃难。而此时的钟伟却头戴草帽,手挎菜篮子急急奔向那枪声响起的地方。那时他才17岁。

这一天,彭德怀、滕代远在平江组织和发动了着名的平江起义。因起义时间仓促,起义部队当时没有与平江党组织联系上。起义的枪声响起后,隐蔽在钟伟家的地下党袁克歧断定城里出了大事,便派钟伟进城了解情况。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听到枪声。”钟伟回忆那天情景时并没有自豪,也没有炫耀,而是一种内疚的语调:“开始我以为是谁家办红白喜事放的鞭炮呢。当听袁老师说是枪声时,虽然嘴里没说,心里却像藏着一只小兔子,一跳一跳的。我是硬着头皮进城了解情况的,后来大家都说我勇敢,其实我那天害怕得腿肚子都发抖了。世界上没有天生勇敢的人!”

钟伟把进城了解的情况告诉袁克歧后,他们马上组织南乡一带群众,抬猪送菜,慰问起义部队。谁会想到当年听到枪声腿肚子都发抖的钟伟后来竟成了红军队伍中的一员猛将。

枪声意味着什么

钟伟第一次参加战斗时才明白枪声意味着什么。那是红军围困南昌的战斗,钟伟藏在一堵墙后面。因为是新兵,连长叫钟伟在后面掩护他们进攻。钟伟把胳臂肘紧贴在地上,顺着枪筒向前面望去。战友们冲上去了,突然,右侧出现一群敌人反击,其中一个头戴大盖帽的军官挥舞着手枪。这是钟伟第一次见到这么近的敌人。他望着表尺缺口内的准星,对准了那个挥舞手枪的军官,轻轻一扣扳机,枪托在他的肩头狠狠地撞了一下。钟伟清楚地看到,那个军官的头一歪,扑倒在地,左臂压在身下,握手枪的右臂伸出在脑袋前方……

在这整个过程中,在那使钟伟嘴巴与喉咙发干的恐惧中,钟伟做了该做的事,虽然那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毁灭。同时,他也体会到在激烈的枪声中那种使人排除了恐惧并排除了其他杂念的兴奋和狂喜。

如果枪声只意味着死亡那就太简单了。鉴于第一次战斗的表现,不久,钟伟当上了排长。在一次战斗中,敌人冲上来了,钟伟命令身边的一个机枪手,转动枪口扫射。把敌人打退后,钟伟手抹一下脸上的汗珠,一歪身就睡着了。一连十几天的恶战,钟伟已经疲劳到极点。但冲锋号一响,两军又混战在一起。子弹打完了,用大刀砍,用枪托打,用石头砸,用牙咬。夺回一块阵地,敌人反冲过来又失掉,再次冲锋又夺回来。身负重伤的战士爬到前边用身体作工事掩护战友;一位双腿炸断的战士打完子弹,便把步枪扔给后面的人,宁死也不愿丢失武器;一个伤员拉响怀中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这时的钟伟已经没有兴奋和狂喜,而只有愤怒和仇恨。士兵们看到他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提着一口大刀,冲进敌人堆里左冲右杀,许多敌人的脑袋像落了蒂的西瓜从肩头落下来……

直到这一仗打下来,钟伟才真正理解了枪声的意义、战争的意义。全连一百多人,死伤过半,敌人丢尸遍野——这是两群人为了求生而进行的相互残杀,是你死我活的残杀。

像这样的战斗,钟伟究竟经历了多少次?我们已无法统计了。在钟伟的档案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长串数也数不清的战斗名字。

红军时期有:长沙、南昌、泉上土堡、朋口、连城、洋口、延平、顺昌、沙县、泰宁、太阳嶂、广昌、大寨脑、高虎脑、万年亭、土城、赤水、娄山关、会理、关上村……

抗战时期有:四望山、罗山、朱堂店、严家桥、银屏山、三官殿、汤家沟、老张集、淮阴、高沟……

解放战争时期有:务欢池、四平、金山堡、靠山屯、黑林子、昌图、娘娘庙、彰武、文家台、五道屯、长春、铁岭、苏家屯、沈阳……还有一个记录是,1930年7月15日,钟伟发动和组织了52名当地少先队员参加红军,军政治部经过严格挑选,留下钟伟和另外15人在军政治部当宣传队员。而到了战争结束后,这52位平江青年仅剩下钟伟和张政宪两个完人,还有一位钟赤兵在战火中失去了一条腿。

“战场是你的乐园,枪炮是你的玩具”

“咚、咚、咚……”这是汉阳造步枪的声音;

“啪、啪、啪……”这是三八式步枪的声音;

“哒哒哒哒……”毫无疑问,这是机枪连发的声音。德国的沉闷,美国的响亮,苏联的听起来和我们放鞭炮的声音一样。

是的,枪声就是残杀。而这时——当成为高级指挥员时,钟伟对枪声又有了另一番认识和理解。一位作家曾经这样写钟伟:战场是你的乐园,枪炮是你的玩具,硝烟是你的最清新的空气,弹啸是你最倾心的音乐。被当代青年称为“三等残废”的平江人钟伟,就是为了军人的事业降生到这个世界的。走向战场,就像杰出的乐队指挥走向前台,挥动指挥棒,整个灵魂立刻就陷于陶醉般的兢兢业业之中……

让我们来看看钟伟指挥的两个战例吧。先看看他参加的攻克淮阴(苏北清江)的战例:淮阴伪28师潘干臣部全部约7000余人,另有伪县府及伪警卫人员千余人,以淮阴丈余高之城垣、环城的护城河堤和周围的高大建筑物为依托,并在各要点间筑有二至四丈高的炮楼,在要点周围筑有铁丝网、外壕等障碍物,构成纵横十余里的坚固防御,周围的乡区伪武装在附近集镇设立据点,以保证城垣的安全。

此一战斗,10旅28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敌人利用高大城墙为掩护,在城内实施机动和从城墙上向我射击,在敌人强大炮火下,我军在墙外构筑射击台高出敌人城墙,限制敌人运动,压制敌人火力,保证了部队的机动和冲击。28团英勇顽强,攻击迅速,伤亡少、缴获大,被命名为“清江部队”。

当时钟伟任10旅28团团长,在墙外构筑高出敌人城墙的射击台,就是他的鬼点子。此役,钟伟率领28团不到5分钟即将东门城墙突破,攻进城内,猛扑敌军师部,当场击毙伪师长潘干臣。战后,钟伟被任命为10旅旅长。

再看看钟伟起了关键作用的东北文家台战例。

1948年1月2日,敌新5军军长陈达林率其195师、43师进到公主屯以北地区,与我6纵16师接触,遭到猛烈阻击。2纵奉命由彰武迅速挺进至公主屯以北地区,7纵挺进至公主屯以西地区,3纵挺进至以南地区,形成对公主屯之敌的包围。5日,各部队紧缩包围圈,将敌压缩于文家台等地区。

钟伟指挥5师不顾五道屯方面敌军侧射火力的射击,大胆地向文家台逼近,并利用黑夜的掩护构筑了上千米的雪墙和雪道。次日拂晓,5师在对敌进行猛烈炮击后,即向敌发起冲击。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四处逃窜,大部被我歼灭。其中,我两个排就俘虏了敌人1800余人。此役,5师和兄弟部队一起,获得俘敌新5军军长陈达林和一名师长、歼敌5000余人的胜利。

在这一战例中,“利用黑夜的掩护构筑了上千米的雪墙和雪道”,就是钟伟的“杰作”。当时,他来到5师14团阵地前,看到部队在雪地里进攻动作缓慢,十分困难,牺牲巨大,突然灵机一动,提出在雪地里挖多条弯弯曲曲的雪道,在雪道上滑行进攻,果然此招奏效。第二天进攻时,雪道上的水结成了一层薄冰,冲锋的士兵可以在上面飞快滑行,同时挖雪道时翻起的雪组成了一道道冰冻的雪墙,有效地掩护了我军士兵的进攻。

战后,东北民主联军改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钟伟被破格提拔为12纵司令员。

卓越的军人应有卓越的抗命

战场上,能够从对手细微变化中判断出他们的军事企图和动向,这是一种真功夫。难怪人家说钟伟——在枪林弹雨中勇猛似虎,机警似鹿,狡猾得像只老狐狸。

1947年3月8日,我军发起三下江南战役,战役的目的是首先集中主力歼灭德惠东北大房身的新1军。

8日晚,钟伟接到林彪命令,要5师北进至中长路东配合1纵歼灭大房身之敌。当钟伟率5师经过朝阳川北时,隐隐约约听见西南姜家屯和王奎店那边的枪声,伴着乱哄哄的杂音。据侦察,得悉敌88师尚在靠山屯及其周围。

钟伟立马聆听半晌,判断说:这是立足未稳之敌,可以打!

林彪第二次来电,严肃命令钟伟速去大房身。而钟伟却回电说:把这股敌人吃掉马上就去。

5师吃掉了姜家屯一个营,王奎店一个营没啃动,退守至靠山屯。

林彪第三次来电,催促执行总部意图。而这时,敌88师和87师主力分别从农安和德惠赶来增援。

究竟是打还是走?

当时5师领导大部分主张走。他们认为,我师孤军攻击敌人,胜利把握不大。总部给北进的任务关系全局,如不北进,将会干扰上级决心,贻误战机,后果严重。

只有钟伟一人主张打,理由是敌88师在退却中,立足未稳,士气不振,我歼其一部有把握。如果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势必与敌行军纵队交叉,被迫投入战斗,仗也打不好,路也走不成,既难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又会错过歼敌机会。

军情如火,此刻,形势不容许“集体领导”,时间不容许“研究研究”。钟伟拍起了桌子:“我是师长,我说了算!谁再说走,我就毙了他!”

5师一边组织攻击、打援,一边给林彪回电:“这儿情况如何如何,是歼敌的好时机,我就在这儿打了,让1纵他们都来配合我吧!”

林彪不愧为林彪。他接到电报后认为,现在战场形势已变,战略部署必须跟着变。林彪当即回电:“改变原来的作战部署,将歼灭大房身之敌部署改为监视,令1师、6师和6纵向靠山屯附近集结,集中主力歼灭敌88、87师。”

12日,1纵1师在郭家屯与敌88师遭遇,毙伤敌800多人,俘敌1190多人。

1纵2师、3师也按时赶到靠山屯,将敌87师主力歼灭。

战后有人说:“这一仗打了个本末倒置,把1纵、2纵都调动了,把林总也指挥了。”林彪却说:“要敢于打违抗命令的胜仗,像钟伟在靠山屯那样,三次违抗命令。”

军人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一些成功战役恰恰是在抗命中取胜的。卓越的军人应当有卓越的抗命,钟伟在靠山屯的抗命是卓越的!在浑河岸边的抗命也是卓越的!

这是1948年10月30日,钟伟站在浑河岸边举起望远镜,遥望西边的沈阳城。此时,他的手中捏着两份电报命令。

一份是中央军委致电东北野司的命令:“建议以12纵及3个独立师由钟伟指挥,由四平以北上车,赶于24日以前全部运抵清原,以急行军开至鞍山、海城,堵住敌向营口退路。此计划甚为必要,请即电高伍照此速办,愈快愈好。”

另一份是东野司令部的命令:“12纵队以一个师围歼铁岭之敌,主力即向巨流河前进,坚决堵截廖兵团回沈阳的退路。”

钟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两难抉择。

六天前,辽西会战刚结束,作为12纵司令员的他接到第一份命令后,即指挥部队从公主岭取直线沿中长路南下,日夜兼程,向海城进发,经过三天三夜和一个上午急行军,行程650里,于29日下午2点抵达开原。当钟伟率部正准备经沈阳以东直插海城时,突然接到第二份命令。

此时,摆在钟伟面前有两个任务:一是军委要求的到海城拦阻沈阳之敌向营口退却的任务;二是东北野司要求的在巨流河阻击廖耀湘兵团退守沈阳的任务。

钟伟却置两份命令于不顾,大声说:“娘的,命令部队过河,向沈阳进军!”

上级的两份命令都没有指示打沈阳,钟伟为什么选择攻打沈阳的作战方案?

同类推荐
  • 旧河山

    旧河山

    建炎三年,正月金军攻破徐州,轻骑千里奔袭扬州,高宗仓皇南逃,三月五日“苗刘兵变”高宗禅位皇子赵旉,四月一日,高宗复位,赵旉立为太子五月,金兵迫袭隆祐太后,七月末,金兵再次南侵,八月太子赵旉卒.......肖文渊,一名普通编辑,在一次意外中死去,灵魂却穿越千年,复生于宋高宗唯一的子嗣赵旉身上,然而此时他将要面对的却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南宋朝廷,大金攻灭北宋,兵锋直指江南;蒙古诸部落依旧征伐不休;被击败西辽正在暗自舔舐伤口,且看他如何面对,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 史上最强帝王

    史上最强帝王

    是他金戈铁马征战天下,令群雄慑服统一内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是他创建了一个强大无比的帝国,开疆拓土宇内扬威,令万国来朝称臣纳贡;就是他说出:凡日月所照之地,江河所至之处,皆为帝国疆土。
  • 公子策

    公子策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谢谢!豪杰与枭雄并举,烈火与血泪中的纸醉金迷;忠义与背弃共存,名利与权利中的不择手段;将军与匹夫同歌,谎言与信诺中的侠骨柔情!他们是命运宠儿,也是命运弃儿;他们是举国希望,亦成国之奴隶;他们——成王!败寇!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公子!“九子争锋,寂灭无声;逝水曲寡,悲歌不存。”公子之争,不载于史,不录入册,只录入小说家言中——(这是一个系列,一卷一个故事,各自成篇。第一卷《幽幽韩子》已完结,第二卷《铮铮赵骑》进行中……)
  • 大晋孤烟2门阀之路

    大晋孤烟2门阀之路

    《桓温传》东晋,谯国龙亢桓氏靠桓温一人之力,便成长为东晋‘与司马共天下’的第三代门阀。本书将充分展述桓温的门阀之路。真实再现东晋名士风度。全景描绘士族社会的风土人情。
  • 重读苏轼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热门推荐
  • 日志本里的秘密

    日志本里的秘密

    一个是初恋情人,当年才子;一个是大学同窗,海归硕士;前者刚毅个性,后者风流倜傥。当命运阴差阳错地把他们聚集到你的身边,注定要上演了一场匪夷所思而又悲惨凄婉的爱情故事。名与利,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蚕噬着你的心,肚肠寸断之后,方知父亲的死,竟源于一场龌龊不堪的阴谋……
  • 嫌疑人

    嫌疑人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狐作妃为:妖孽夫君滚远点

    狐作妃为:妖孽夫君滚远点

    穿越成妖,青颜已经很不淡定了,还被一个红衣妖孽追杀,青颜很想吐槽,老天爷是在整她么?然而还有她想不到的,生活总是这般戏剧。她来到人界,勾搭上一个道家小帅哥,从此以后,青颜走上了捉妖的道路。作为一只妖,青颜也觉得自己这样做很不道德。但是这只总在她面前得瑟的妖是怎么回事,明明知道她是捉妖的,为什么还来故意招惹她?当她是病猫么?哼,那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本文高能,内容深奥,请18岁以下勿入。
  • 网游之帝血传奇

    网游之帝血传奇

    有那么一些人,为了得到更强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即使出卖自己的灵魂!凶狠残暴的战斗方式,绞肉机一般的存在他们就是狂战士,为了获得力量而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卡赞。他们当中有一小部分人,突破了极限,学会了掌控血气,从而成为了狂战士中那最为耀眼的一部分:狱血魔神。然而狱血魔神并不是狂战士追求力量的终点在狱血魔神之上,还有一个阶层那是众多狂战士毕生的追求:帝血弑天....“他犹如鬼域中走出来的魔鬼,周身血雾弥漫……”——GSD
  • 重生之古武暴君

    重生之古武暴君

    地球古武没落时代,三大封号武皇之一,一代古武天骄羽皇林羽得帝之传承,却意外穿越来到异世,化身为北斗玄域林家少爷,开启了一场纵横无数大域、战万族天骄的传奇之旅。无尽杀戮之地,狂暴元域的天蛮族,与凶物走兽为伍,双魂合一,制霸一域!浩瀚妖域之中,横行着数之不清的大凶,一爪碎山河,一吼震日月!天坑深处不知处,荒天虚界亘古流传,盖代先辈大能震慑万古,号令一出,莫敢不从!……林羽执掌天帝神殿,逆天改命;武魂觉醒,紫焰焚天;化凶鹏真身,血杀八方……一步步踏上异世巅峰,成为一代暴君!——————————————————————————————————————————————(新人新书,求支持、呵护,喜欢的话来个收藏、点击、推荐呗~\(^o^)/~)
  • 绝世骨尊

    绝世骨尊

    一个从十万大山走出的弃儿,一个被豪门大族所抛弃的伪骨修炼者。我怒,欲焚天!我喜,动山河!
  • 囧问题:十万个为什么

    囧问题:十万个为什么

    书中介绍的你所不知道的天文囵问题、地理冏问题、文明冏问题、人类冏问题、时空冏问题、怪异冏问题等六个方面的问题,都是青少年所关注并希望深人探究的问题,本书逐一剥茧抽丝,给川精彩答案,以期帮忙他们科学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从而为其身心愉悦输送了最给力的能量波。
  • 喜事多磨

    喜事多磨

    她本是池家大小姐,却被亲爹害得只能过着寄人篱下的凄惨生活。她本以为自己终于能翻身农奴把歌唱,正满心狐疑地踏进池府大门准备做回她的池家大小姐时,才发现自己竟被半死不活的亲爹算计了。上有心怀鬼胎的祖父母,下有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堂妹,表面气派的池府实则群魔乱舞。她哪是来享福的,分明是来遭罪的!她可要给这些妖魔鬼怪些颜色瞧瞧!多亏老天有眼,在她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竟然有只呆头鹅愿做她的护花使者。只是,当她芳心所动时才发现,这货哪里是什么呆头鹅,分明是只披着人皮的狐狸啊!真是遇人不淑!更让她纠结的是,她怎么觉得自己把自己给卖了呢?
  • 重生娇艳娘子美男爱

    重生娇艳娘子美男爱

    一朝穿越,赶上潮流了,可别人穿越都是爸爸不疼妈妈不爱,为什么我的亲人·都这么爱我,爱我吗、明明是累赘好吧。都说古代美男多,看的我眼花缭乱。原来基因好的都在古代啊。。一入侯门深似海,拐个皇帝去隐世,为嘛后面还有这么多人啊。
  • 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方法。贪吃贪玩、注意力不集中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征,要想改变这些坏习惯,养成爱动手、有条理、主动学习等好习惯,仅靠简单说教甚至打骂是行不通的,必须辅以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