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7900000023

第23章 50年代中后期的中央政府管理(3)

第三机械工业部主要任务是负责领导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和私营的机械、电子工业,属于重工业管理部门。城市建设总局作为国务院的一个直属机构,主要任务是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因为过去在建筑工程部内虽然设有城市建设局,进行了重点工业城市的规划和厂外工程的设计工作,但建工部主要任务是担负建筑任务,城市建设不可能成为它的领导重点;随着国家工业建设的发展,更加无力兼顾城市建设工作。城市建设总局作为城市布局规划的专门单位有利于总体规划和领导全国的城市建设。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决定,以原来燃料工业部所属的煤矿管理总局、电力管理总局为基础,分设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同时撤销燃料工业部。这次会议还决定,为了使今后国家对粮食以外的农产品采购工作的领导走向统一,决定成立农产品采购部。经上述调整,截至1955年12月底,国务院设置工作部门已增至70个,其中部委39个,办公机构8个和1个秘书厅。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1956年国家预算后,周恩来把相当一部分精力转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于“二五”计划相对于“一五”计划无论在资金投入、建设规模、原定指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就使国务院各部委编制中的财政收支、物资供应、人员配备等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取得平衡,急需增加财政预算和人员编制。因此自1956年起,国务院相应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也出现了增加趋势。

1956年周恩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思考设计了国务院部委机构的调整方案,一方面成立若干新的部级机构,另一方面设立了新的综合性职能机构。

新的部级机构主要是依据四种情况而设立:一是一个部管的产业过多,业务过重,而且已经具备分部条件的,如重工业部和林业部;二是有些产业部门,目前业务规模虽然不很大,但是从远景规划上看,需要设独立的管理机构才有利于它的发展,如农垦部和水产部;三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按行业实行公私合营的情况,贯彻按行业归口管理的方针,必须按照产业重新划分管理系统的,如综合管理地方工业的地方工业部和第三机械工业部改组为专业性的工业部;四是有些业务和工作,过去只是由地方分散管理,而中央并无领导部门或者地方也无专管机构,现在需要设置中央的管理部门以统一管理和加强领导的,如城市建设部和城市服务部。

在1956年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周恩来跟与会人员研究了国务院所属部委调整问题,决定将重工业部分为三个部,将第一、第二机械工业部分为三个部,将城市建设总局扩大为城市建设部,成立城市服务部,将轻工业部、地方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分成四个部。在3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周恩来同与会人员进一步研究了国务院所属财经部门机构的调整方案和领导人的配备问题。

并根据会议精神写成《关于调整国务院所属财经各部门组织机构的请示报告(草稿)》,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再次讨论和三次修改后于5月2日正式形成文件报送中共中央。

周恩来对于国务院新设立的综合性职能机构的考虑是:

(1)增设国家经济委员会,主要负责掌管在五年计划和长远计划基础上的年度计划的制订,督促和检查年度计划的执行,负责提出改善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组织各工业部门之间的合作,调整中央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计划和物资平衡。现有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专管五年计划和长远计划的制定和检查。

(2)增设国家技术委员会,负责掌管新技术的鉴定、采用和推广;组织新产品的试制;统一管理技术标准和审批新工厂的工艺规程;开展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并且通过各项新技术改造工作,将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较快地提高起来。

但是组织国际间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的对外谈判工作,仍由对外贸易部负责。

(3)增设物资供应总局,主管全国物资(主要是生产资料)的供应、调度和平衡工作,并且管理国家的物资储备。

周恩来提出的关于调整机构的议案,在1956年5月12日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0次会议上得到批准。这次国务院调整和增设的机构及其所负责的工作为:

(1)撤销重工业部。以原重工业各管理总局为基础,分别设立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和建筑材料工业部。将现在属于轻工业部管理的橡胶工业和制药工业,划归化学工业部管理。

(2)撤销第三机械工业部。增设电机制造工业部,负责管理电机制造工业。

(3)撤销地方工业部。增设食品工业部。原由地方工业部管理的地方纺织工业划归纺织工业部管理,不属于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其他轻工业划归轻工业部管理。

(4)增设水产部,统一管理水产的养殖、捕捞、加工和运销等工作。

(5)增设农垦部,管理垦荒移民、国营农场、军垦农场和华南垦殖等工作。

(6)增设森林工业部,管理木材的采伐、加工、运输和林产化学工业等。

(7)撤销城市建设总局,改设城市建设部,管理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施工以及城市的公用事业。

(8)增设城市服务部,管理城市的房地产和服务性行业的工作。

1956年11月16日,周恩来再次对国务院所属机构进行了微调,经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1次会议批准,决定撤销国务院所属的农产品采购部,设立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原子科学工业)。将农产品采购工作交由供销合作总社办理。周恩来在提交人大的议案中说明:“为了更好地统一管理农产品的采购工作,交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理,根据我国工业发展的需要的条件,建立设立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原子能工业。”

在调整国务院职能机构,领导国家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同时,周恩来还在考虑设立机构专门负责科技规划和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问题。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在报告中着重谈到了“向现代化科学进军”的问题,他提议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知识分子会议以后,党和政府就开始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主要由周恩来领导和主持。国务院就此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办负责人组成的科学规划十人小组,进行具体的组织工作。1956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成立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决定陈毅任主任,李富春、薄一波、郭沫若、李四光任副主任,张劲夫任秘书长。为此,国务院调集了600多名各个门类和学科的科学家,并请了近百名苏联专家参加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

1956年11月,因陈毅调到外交战线工作,中共中央任命聂荣臻为科学规划委员会主任,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于12月编写出了《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的纲要(修正草案)》。

在增设机构统一领导全国经济、科技事业的过程中,周恩来也积极筹划国防科技尖端事业的发展。1956年3月14日周恩来主持了中共中央军委会议,讨论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事宜。会议决定:由周恩来、聂荣臻、钱学森筹备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4月11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并中共中央:“为了能够统一地和有计划地领导利用原子能的工作和发展航空工业,拟分别成立原子能委员会和航空工业委员会。”原子能委员会直属国务院,主任陈云,副主任郭沫若、李富春、李四光、宋任穷,秘书长刘杰。航空工业委员会直属国防部,主任聂荣臻,副主任黄克诚、赵尔陆,秘书长安东。12日,周恩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并批准周恩来提出的两个委员会领导成员名单。

随着“一五”计划如火如荼地展开和国务院机构的调整,国务院主要领导人也重新划分了工作职责。1956年11月7日、9日,周恩来先后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两个书面报告,前一个报告提议任命聂荣臻、薄一波为国务院副总理。后一个报告提议陈云兼任商业部部长,杨一辰改任城市服务部部长。11月16日,周恩来和陈云主持了国务院第四十次全体会议,会上对总理、副总理的工作重新做了分工:“陈毅管国务院一办、二办。李富春管国家建委、国家计委、六办。薄一波管三办、四办。五办分为两个口子,李先念管财政,陈云管商业。同时,陈云管七办、八办。

周恩来管外交部、侨委。邓小平管民委。”

经过1955年至1956年两年的机构调整,截至1956年底,国务院共设置81个部门,其中部委48个,直属机构24个,办公机构8个,1个秘书厅。此次调整和许多机构的增设,使国务院机构数量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峰。

三、1957年至1958年国务院机构的压缩与合并

1956年第一次出现国务院机构膨胀后,周恩来很快就意识到随着管理机构增加、行政人员增多而出现的各项支出加大、行政效率降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1957年至1958年进行了中央行政机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压缩、合并与精简。配合1958年后我国开始实施的分权性的行政改革,中央政府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同时把中央机关的一批干部也安置到地方上工作。

中央党政机关的精简必然引起人员的精简和分流问题。周恩来及时注意妥善安排、合理使用被精简的干部的问题。1957年11月18日他致信中共中央书记处说:

“为配合国务院及其各直属机构和事业单位进行体制改革、机构精简和工作改进,我们拟在整风的目前阶段,加紧安排人员下放。但是人员下放又必须在统一安排和全面改造的方针下进行,否则就有卸包袱、收摊子使地方难以接受和工作遭受损失的危险。因此,提议在中央书记处领导下成立一个十人小组,专门商讨国务院人员下放的方针和具体部署问题。”

1957年11月29日,周恩来主持了国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会上,就干部下放参加劳动锻炼问题说道:“随着体制下放,中央机构要进行精简,我们即将开始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需要将机构搞的精干些,提高工作效率,从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整顿工作、改进作风来说,也要求精简。首先要从干部下放开始,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要相结合,下放的中心精神是锻炼,到劳动中去锻炼,到集体中去锻炼。下放第一是去农村,第二是去工厂车间,第三是到基层去做工作。”1958年后我国实行了第一次行政性分权改革,许多原由中央集中管理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或者即将逐步下放给地方管理。国务院所属机构也随之进行了相应调整,主要是对业务相近的部门进行了合并。以期进一步明确分工,统一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国务院所属组织机构的议案》。该议案称:1954年10月国务院组成的时候,设立35个部和委员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适应当时的需要,分别经过人大第二次会议和人大常委会第11、第14、第51次会议决定,做过几次变动,增设了若干财经部门,总共成为48个部和委员会。此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胜利进入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管理体制已经有所改变,许多原由中央集中管理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或者即将逐步下放给地方管理。为了适应这一新情况和贯彻整风精神,国务院所属组织机构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统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958年内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请全国人大批准合并的机构是:将国家技术委员会和国务院规划委员会合并为科学技术委员会。一机部、二机部和电机部合并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部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合并为水利电力部;建筑材料工业部、建筑工程部和城市建设部合并为建筑工程部;轻工业部和食品工业部合并成为轻工业部;林业部和森林工业部合并为林业部;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为教育部。

1958年内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请全国人大批准撤销与调整的机构为:撤销国家建设委员会,工作分别交由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建工部管理(1958年11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2次会议又决定设立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商业部改名为第一商业部,城市服务部改名为第二商业部(1958年9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1次会议又决定将第一商业部和第二商业部合并为商业部);设立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撤销对外文化联络局;将国家计量局改为国家技术委员会的会属局;将物资供应总局改为国家经济委员会的会属局;将中央手工业管理局改为轻工业部的部属局;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同类推荐
  •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重视角,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整体结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 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本书是一本研究世界国家安全战略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世界霸主的梦想与现实—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命运多舛的大国追求—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选择;斩切不断的大国梦想—日本两次崛起及其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等。
  • 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1947至1950年是美国与中国外交关系最为关键的年代,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政局发展,一直是美国思索的外交主要议题之一。基于共同的反共理念,美国当然希望国民政府能稳定中国政情,以便对抗苏联在东亚的扩张。但事与愿违,国共在战后的对抗过程中,国民党虽然最初胜券在握,但最后却败退台湾。这种诡谲多端,甚至始料未及的中国政局,深深困扰着杜鲁门政府的对华外交政策。探究这个时期杜鲁门政府是如何制定对华政策,以面对风云莫测的中国政局的,是一项颇具意义的课题。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存在着外交与军事上的考量,前者以国务院为主导,后者则以国防部与其所属的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为咨询对象。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集中在探究美国军方,尤其是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究竟以何种角度协助杜鲁门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探究军事单位在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上所扮演的角色,和传统上以国务院的角度为切入点,是有所分别的。
  • 联合国行动内幕

    联合国行动内幕

    从海湾“沙漠雷暴”行动到中国蓝盔部队开赴柬埔塞,本书为您揭露联合国行动的内幕。
热门推荐
  • 烽火燃尽

    烽火燃尽

    她是组织安插在他身边十年之余的卧底,从并肩作战的生死之交到事事分明的上下级,从当时的深陷营围,到而今的骑虎难下,她一步步攻城掠地,俘获他的信任,成为他身边唯一的红人。然而,背道而驰的信仰,战火纷飞的乱世,她从未想过对他动真情。当昔日赴德留学时的旧爱带着神秘身份和重重疑点惊鸿照影般归来之时,她竟开始左右为难。
  • 当你遇见我

    当你遇见我

    遇见一个冷漠自私软弱傲娇又孤勇的女孩遇见一个理智冷静淡泊霸道又高贵的男人不过是有生之年狭路相逢,便遇见一场命里注定的爱情。
  •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路径与效率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路径与效率

    本书利用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1999-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资本结构部分调整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了企业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每种调整路径的调整速度。《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路径与效率》的改进与创新主要体现在:①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双向的资本结构调整模型框架。在目标资本结构决定②解决了部分调整模型估计的内生性和序列相关等问题。③分析了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组合)的效率。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爱,非爱情

    爱,非爱情

    以貌曾经的无可救药,现在的百毒不侵,以貌取人的年代,又有多少纯粹的爱…
  • 强抢王妃

    强抢王妃

    前身的思过被修罗门派去暗杀风云裳,易名宁止静,风云裳却爱上了宁止静。宁止静感动于风云裳的真情,最后放弃了刺杀,以致于受到了修罗门的惩罚。思徒将从小带着思宁与思过长大,不知不觉爱上了思过,而思宁爱上了思徒。为了得到思徒,在思过受到惩罚的时候,动了手脚,致使思过坠下悬崖死于非命。而现代的思过自杀之后,命不该绝,穿越到了前身的思过身上得以重生。为了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她以宁止静的身份点头答应嫁给了傻王风云裳。却不想,在大婚当日,却被另一王府的夙云溪当街抢亲。
  • tfboys和千金

    tfboys和千金

    三小只和三位千金的故事。讲述了几次缘分的相遇而在一起?
  • 青春正好,谁的夏天

    青春正好,谁的夏天

    一场战争,改变了我的命运,本以为生命走到了尽头,却没想到那才是我人生的开始。那场战争,改变了我的一切,我不再是我了,却又还是我。没错,我穿越了,我从一个民国战士穿越到了21世纪一个名叫林天一的少年身上。我承载了他的记忆,却又不是全部,在爱情的记忆上,我和他的记忆起了冲突,最后我的记忆战胜了他的记忆,所以,我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多年后,林天一的记忆苏醒,原来,我一直遗忘了一段感情,辜负了一个深爱我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下红的发紫的女明星,更是我们某品牌的代言人。只是,她身边那个五岁小男孩是怎么回事?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就连万能的媒也没有挖出孩子的生父是谁。但我的直觉告诉我,那个人就是我。
  • 我的大姐大

    我的大姐大

    小时候被父母遗弃在了一个发廊门口,也因此我就有了一群不知名的妈妈……
  • 生死在时空

    生死在时空

    起来吧少年!懦弱的叶峰没有强大的天赋但是得到上天的眷顾得到时间域神的时空神奇—时空之笔。屌丝逆袭不是一时,叶峰想的是一方霸主但是强大的神器容不得他停滞不前...懦弱的他是前是后看大家的支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