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400000017

第17章 凡人琐事留存照(2)

坦率地说,我在演艺界和剧院朋友、学生多次对我说过“有事您说话”,但我一次也没求助过他们,包括“热门”的演出,所有的票都是自己从“正门”掏钱买的(除那次包厢票)。一般来说,求人弄的票,大多是紧俏票,一是让对方为难,二是还不起人情账,三还可能影响彼此的关系。咱不干这事。

自己掏钱买票,堂堂正正,干干净净,松松爽爽,硬气,多好!

爱买首演票

我爱买首演票的原因是:一、首演前通常安排的开演式、开幕式一类活动,可以让你了解一些与演出相关的背景内容,从而开阔你观演的视野;二、这天,艺术修养和艺术造诣高的人来的较多,为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当面请教的机会;三、演员比平日演出更有激情,也更投入,表演水准可能更高,因为,这天“圈内人”来得比较多。

演艺圈内通常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是多轮演出,还是看第三场以后的场次为好,因为那时,各个方面都磨合得比较好了,演出也容易出彩了。

我这个人爱贪热闹,如果有可能,还是爱买首演票,爱看首场的演出,事实上我也从中获得不少益处。

免票·赠票·优惠票

不要以为免票、赠票、优惠票只是某些特殊群体的特权和“专利”,咱们普通老百姓有时也有获得这些票的机会。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看演出和扩大影响力,一些演出院团、剧场和媒体(如我所订阅的《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北京青年周刊》等),经常推出一些“免赠优”活动。这时,只要你信息灵,又能做到“手快”、“脚快”,就有可能获得这类票。所谓“手快”,就是在你得知信息后,要在第一时间去电话占位,争取成为第一个或第一批受惠者;若去电话遇占线,一定不要嫌烦,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所谓“脚快”,即是知道消息后,要早早去排队领票,因名额有限,人家又有此活动的解释权,否则,即使排上队了,也会徒劳无功。2012年中央歌剧院搞了一次免发《白毛女》演出票的活动。当天我们紧赶慢赶,早7点之前就到了剧院门口,可一看,嚯,队伍早排出一百多米远了,一问排在靠前的老几位,人家早晨5点就“到位”了。人家脚比我们还快!得,票没领着,《白毛女》也没看上。

可是,看大学生戏剧节中的一些话剧、京剧《江姐》的彩排、台湾话剧《十三角关系》、叫卖剧《老北京那人那事》、《老北京灯晚儿》等演出,我都看的是赠票,其中还各有故事,不说了……

票上广告:艺术尊严与金钱的博弈

从我存有的演出入场券看,最早出现广告的是1996年北京音乐厅的入场券,广告的内容是为本音乐厅的咖啡堡和画廊做宣传。在这之后,广告见诸入场券的现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普遍,其内容从图书、服装、用餐到名酒、保险、房地产,几乎无所不包。说好听点,这是商业大潮浸入艺术领域带来的现象,说不好听点,这是艺术尊严向金钱膜拜的可悲的境况。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联想到赵氏影视剧中堂而皇之出现而又广遭诟病的软广告,我不禁为某些演出能否坚守住自己的艺术尊严和艺术追求,表示几分担忧。但愿“艺术听命于广告”不要成为艺术圈中又一条“潜规则”!

卡证传情

为了联系观众、培养各自的观众群,一些剧院团、剧院、售票机构等,向观众发放了一些售票卡、会员卡、会员证和一些宣传小册子。这些卡证和小册子,对于发放单位来说,是带有功利色彩的行动;但对我来说,多少感到一些温情:演出信息提前知道了,购买不用去排队了,票价优惠了,院团的一些彩排之类的活动有机会参加了,观演知识丰富了……

在我看来,这些卡证和小册子的出现,是演艺文化和商业文化的一种进步。您想啊,倒退几十年,人们脑筋还没“开放搞活”,大部分卖票的就坐着等人家来买票,谁会想到吸引观众来看演出,还有这么多办法呢?

演出信息从何而来

一、来自报纸、电台和电视这些媒体。首都各报的文娱版和广告版、北京电台“新闻广播”、“文艺广播”、BTV的“每日文娱播报”等,都不同程度地提供近日演出信息,其中《北京晚报》的“首都剧场联盟演出信息”更为全面和详尽。

二、或因自己是观众会员或因自己是购票的常客,人艺售票中心、中演票务通、永乐票务、大麦网、方家胡同46号院的“猜火车”经常不时地给我发来手机信息;人艺发来信息时间通常比向社会公开时间早一天,买票时票价上、时间上沾点会员的光。

三、因建立了各方面联系,有一阵儿,梅兰芳大剧院、保利剧院、北京曲剧团等经常寄来演出讯息。

四、购买演出信息册。如国家大剧院就有此类信息册,对在本院的演出,或做半年的或做一个演出季的介绍,一大本,浏览一下,就收获很多。

五、在看演出时去获取下一场或近日演出信息。我在长安大戏院、中山公园音乐堂、东城第一文化馆看演出时即是这样。

六、有时从随报寄来的演出宣传单、地铁入口处两侧墙上也可获得演出信息。

据说,只要上网就可以把所有演出信息一览无余,遗憾的是,我是“电脑盲”,连开机都费劲。

自选座位和对号入座

上世纪50年代,中山公园音乐堂和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劳动剧场都是露天剧场,座位就是一排排的木条或宽板,“无排无号”,观众入场后,您就自选座位坐。同样长度的座位,胖一点的观众可能坐七八位,瘦一点可能坐十多位,那时的人,挤点松点,都不怎么介意。

自选座位的情况现在还有,近十多年来,我在中戏“黑匣子”剧场、北剧场、原青艺小剧场、人艺小剧场、朝阳文化馆9剧场、蓬蒿剧场、先锋剧场、方家胡同46号院的红方和黑方剧场等看演出,就是进场后自选座位而坐的。当然,如果可能,我常常愿意在前排就座;如已坐七八成人了,我宁愿到最后一排落座。

自2003年10月3日,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长期在东城第一文化馆演出,至今已十多年。因全场都是20元的超低价票,相应的采用了自选座位入场的办法。为了争得好座位,离开场前还有一个多小时呢,入口处就聚了不少观众;入场时,大家争前恐后,入场后,有的抢座位、有的占座位,又因场场爆满,连通道都坐上了观众,一时给维持秩序带来较大难度。

后来,随着剧场的改建,施行了对号入座,演员和观众都舒心了。

对号入座,按质论价,合情合理,还减少矛盾,更加安全,相比而言,“对号”比“自选”进步。

顺便说一下,有些观众容量大的演出场所,如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万事达中心等,观众区安排较复杂,座位不易找,我每次去要东绕西问,方得落座,几乎把入场、找座位视为畏途。建议在醒目处适当设置一些座位指引标牌,为观众入场、找座位多提供一些方便。

敬老票·加座票·站票

七八年前,有两次在人民剧场看戏见到同一情形:开演前,只见三五位老人站在剧场门口,也不进场,好像在等着什么,其中一位还拄着拐杖。开演不久,只见一位服务员把他们几位都引领了进来,为他们安排好座位后才离开。对此,我有些好奇。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几位老人都是附近居民,而且都爱听戏,但又都想听点“蹭”,恰好剧场又有空位,一来二去就形成这种情况。我认为,这事办得很敬老,所以姑且把这种票称为“敬老票”吧。

加座票——首都剧场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曾在楼下中间座位区最右边的一侧加了一行座位。座位是折叠的,没有后靠背,用时,向上一提便可以坐,不用时,向下一按,就恢复原状。我坐过一次,因没有扶手和后靠背,感觉没着没落的,不舒服。一次,看《红河谷》,我发现郑天玮(我一直视她为才女,编演俱佳)也坐在加座上,且就在我旁边。她的低调,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加座票在票面上有一“副”字。不知加座何时为何取消了。

站票——这是国家大剧院推行的一个票种,即每场开演前30分钟售当场票,但不是坐票,而一律是站票,“站”的位置是剧场观众席之后,票价减半。实行后还真有大批观众早早就去排队专门买这种票,我原来也想感受一把。但不知什么时候停止这种站票的发售了。

三种票,都是从充分利用演出资源、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出发的,当然,剧院也多少从中得到些好处。三种票,曾存在过,留此存照吧。

说小孟设计的两张入场券

小孟,孟雅男,小青年,老北京叫卖艺术团的团长。他不仅会五六十种老北京的叫卖声,而且艺术团有重要演出时他还自己设计入场券。这其中有两张,一庄一谐,各有特色,我很喜欢。纪念“叫卖大王”臧鸿先生那张,整体显得庄重素雅,与演出的纪念、追忆性主题紧相吻合。券面显要位置上的臧先生的肖像更是点睛之笔:满面笑意、昂首张口,让人仿佛听到那一声声韵浓味醇的老北京的吆喝声……仿学刘宝瑞先生单口相声那张,设计请柬右文左图摆列有致、重点突出;所选刘先生的画像,诙谐、夸张,眉目传神,看后让人忍俊不禁;《官场斗》是刘先生单口相声名段,这里以“逗”易“斗”,联想到刘先生的表演,让人感到“斗”有逗趣,“逗”含“斗”,多了几分幽默、戏谑的味道。

同类推荐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 西北风:文论集

    西北风:文论集

    本书分为回忆卷、论文卷、评价卷三个部分,收录张弛对父亲母亲及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及其关于歌词艺术特质、西部音乐文学、回族歌曲创作等方面的论文,以及李镜如、丁跃、张涧、荆竹等探讨张弛作品的评论文章。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无设计不奢侈

    无设计不奢侈

    珠宝,是奢饰品世界里的象牙塔尖,在历史的长河里,它们比红颜更长久,比权利更永恒。
热门推荐
  • 重封天道

    重封天道

    三千年前的一场神祗争锋,却因为一个神祗的陨落,沉寂三千年。三千年后,泥城出世,再起波澜。一个在少年怀揣泥城,从人封域出发,杀向那无边的疆域。
  • 你的爱在我的世界之外

    你的爱在我的世界之外

    你变了以前你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想过平淡生活。你说感情不可以污染的,它晶莹剔透!可如今你却放纵了自己放纵了感情,你说你忘记了一切你已经是另一个人了!可是紫墨你始终在我心底,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只要我的心还在跳那就是你的位置,请你给我机会让我再次靠近你,不为别的只为我们曾经深深的爱过……我可以试着忘记你,可是除了你我的心里容纳不下别人,只要你还活着我就不想让自己孤独,请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好吗?因为没有了你我的一生只有寂寞做伴!!
  • 战太虚

    战太虚

    宇宙初开.天地初始!一花一草.一沙一砾皆有灵识,谓“天地万物皆有灵”!荒古大陆广袤无垠,人族,妖族,植物族(后简称物族)各自占据一方!另有其他生灵超脱在外,凌驾九重之上,一切将从少年天弃回归凡体征战万族开始!这是一曲血与泪的悲歌!独自一人战太虚
  • 天域紫川

    天域紫川

    哪一世是终点,哪一念才能不灭。岁月无声,流星飒沓。是梦靥,是劫灭,是涅槃还是永生……天域破碎,紫川骤乱。少年持天焚,焚天斩梦,风过天地肃杀,欲踏九重青天!
  • 东宫掌心宝

    东宫掌心宝

    大风大浪大红大紫都经历过了,重生之后阿稚只想守护亲人,悠闲度日。婚姻对她来说不是大事,以她的家世才貌,就算闭着眼睛随便挑一个,那也是青年才俊人中龙凤啊。盘算的蛮好,偏偏有人硬要跟她作对,一个不小心,她又和前世一样红颜祸水倾国倾城了,又和前世一样成为他的掌心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娘子,我们洞房吧

    娘子,我们洞房吧

    帝师!帝之师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谁曾想却被纯真的皇帝学生勾引?妻者,岂可从容为之!为势为名为情?他真可压得住身为权势集阴谋于一身的她?十年的隐忍又是会纵容自己给她,她所想,她所需?江山、美人,孰轻孰重?
  • 下个季节:繁花似锦

    下个季节:繁花似锦

    她说,谢谢上天让我们相遇只要爱还在每个季节都可以繁花似锦。说话间细嫩的小手在眼角抹了抹,撒娇的嘟起小嘴对着身边高大的身影求抱抱。温暖的怀抱让她感觉很踏实,男人宠溺地吻着她的额头,恨不得这一刻就是地老天荒。。。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卡布奇隆

    卡布奇隆

    科学家隆诺卡一直想要创造有智能生命机器人,经过无数次试验,一台代号为卡布奇隆的机器人在迷迷糊糊中觉醒了,它发现自己是科学家隆诺卡在实验室里的一台普通机器人,迎接它的将是在熔炉中回收的命运。它知道联邦不容许智能生命机器人诞生,为了摆脱被回收的命运,卡布奇隆开始潜伏、成长,最后被发现拥有智能生命,迫不得已之下逃亡,却遭受无情地追杀。
  • 熄灯后别说鬼故事

    熄灯后别说鬼故事

    学校一直是学生们议论为“坟场”的地方,这样的流言很快便在各大院校之间广为流传;接下来,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一行人将为您解开校园恐怖故事背后的层层面纱,带领大家去体验身临其境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