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2900000002

第2章 孤独的大陆——澳大利亚概况篇(2)

1854年,他首次当选为新南威尔士立法委员会委员。两年之后,他成为新议会的议员,从此也成了新南威尔士政坛上的一位风云人物,曾经连续5届出任新南威尔士殖民地政府总理。1866年,他提出了公立学校法规,给予政府部门训练、任命和辞退教师的权力。所有这些法规顺利获得了议会的批准。有人评价说,他的演说有种演员般的激情,而他长长的白发和连鬓胡须又给人一种基督门徒般的感觉,使他拥有了众多的追随者。1877年,他被英帝国封为“骑士”。

然而对政治的热情也使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连续两次生意破产,债台高筑,被控欺诈罪,并因此被迫从议会中辞职。但是不久之后他又卷土重来,在朋友和选民的支持之下重新当选议员。

1887年,他首次提出将新南威尔士更名为“澳大利亚”的构想,虽然这一希望摆脱英国殖民地影响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但帕克斯并没有气馁,他继续积极推动使各殖民地联合组成一个国家的理想。1889年,他在滕特菲尔德艺术学校发表了历史性的演说,呼吁各殖民地代表聚集一堂制定一部成立联邦议会,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宪法。他也因此被誉为“澳大利亚联邦之父”。

1891年,在悉尼举行的“澳大利亚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第一部宪法草案。帕克斯在会议上提出了“澳大利亚联邦”这一国名,获得了各地代表的一致支持。1897年~1898年的澳大利亚联邦会议正式采纳了这一国名,令人遗憾的是,帕克斯那时已经不在人世,未能亲眼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1896年,帕克斯病逝于悉尼的家中。他一生结了三次婚,前两次婚姻中他的妻子都病逝了。为了纪念他,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联邦议会所在地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帕克斯区。新南威尔士西部地区也有一座城镇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他逝世100周年时,澳大利亚皇家铸币厂发行了以他的肖像铸造的一澳元硬币,并正式将他称为“联邦之父”。

知识小百科

联邦

联邦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利。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

2.南半球的纽约——悉尼

悉尼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也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港口。2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原,经过两个世纪的开拓与经营,它已成为澳大利亚最繁华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被称为“南半球的纽约”。悉尼歌剧院是最能代表悉尼的建筑物,也可以说是悉尼市的灵魂。

风帆形的悉尼歌剧院屹立于港畔的贝尼朗岬角之上,三面临水,面朝大桥,背倚植物园,犹如一组扬帆出海的船队,又如一枚枚被遗落在海滩上的白色巨形贝壳,自1973年建成以来,一直以造型新颖、风姿绰约着称于世。

悉尼歌剧院占地18400平方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

它建在一座很高的混凝土台上。门前大台阶宽90米,桃红色花岗石铺面,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室外水泥阶梯。

整个歌剧院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三者并排而立,建在同一块巨型花岗石基座上,屋顶各由四块巍峨的“贝壳顶组成。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则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

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紧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那贝壳形的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入口设在三组壳体开口处,配有大片玻璃墙面,由2000多块、高4米、宽2.5米的法国制造的玻璃板镶成,临墙眺望,白天绚丽的悉尼湾风光一览无遗,夜晚悉尼市内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歌剧厅能容纳1547名观众,内部陈设新颖华丽,十分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舞台面积为440平方米,有转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华丽毛料幕布。其中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构成,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像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月幕”。

舞台灯光有200个回路,由计算机控制。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情况一目了然。音乐厅装璜华丽,有2690个席位。

壳体开口处旁边另立的两块倾斜的小壳顶,形成一个大型的公共餐厅,名为贝尼朗餐厅,每天晚上接纳6000人以上。其他各种活动场所设在底层基座之上。

歌剧院有话剧厅、电影厅、大型陈列厅和接待厅、5个排练厅、65个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演员餐厅、咖啡馆、酒吧间等大小厅室900多间。

歌剧院规模宏大,陈设考究,在此的演出频繁,除圣诞节和耶稣受难日外,每天开放16小时,平均有10个不同的活动项目,可同时容纳7000余人。歌剧院已成为澳大利亚最热闹的场所,旅游者、观众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入夜,到这里来的人,不只是看演出,还来贝尼朗餐厅吃饭和观赏夜景。

悉尼歌剧院的音乐大厅举办过无数的交响乐、歌剧、舞蹈、爵士乐和流行乐等大型演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音乐大厅里的大管风琴,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木杆风琴,由超过一万个风管组合而成,巧夺天工,令人咋舌。

在悉尼,除了欣赏高雅的歌剧之外,还有各种新奇娱乐项目。你可以乘独木船游览霍克伯里河,这里水质清澈,风光无限,海鸥比人还多,是大蚝和螃蟹的重要养殖区。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享受垂钓的乐趣和品尝美味的海鲜大餐。你也可以骑马到骏域谷游览谷中1214万平方米的壮美农庄。悉尼还有澳洲最大的爬行动物公园,成立于1948年。园内四处可见蜥蜴、蜘蛛、鸭嘴兽、树袋熊、考拉、袋鼠、以及鳄鱼等罕见的动物,令人目不暇接,此外,动物园每天都举办一连串精彩的动物表演。谁说动物园里那些凶猛阴冷的爬行动物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是因为心理恐惧,还是没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或许这些看上去凶残的动物也并没那么可怕。在悉尼的爬行动物园里可以让你看到这些凶猛动物温柔的另一面。

不论是吐着信子缓慢游移的巨蟒,还是身形迟滞眼光阴冷的蜥蜴,都是这场展示的主角。3种罕有的毒蛇巨蟒,以及至少5种澳洲特有的蜥蜴将被管理员隆重推出,供游客仔细观察。这其中包括澳洲最大的蟒蛇和最着名的环肩披饰蜥蜴,该种蜥蜴因它在发情和受到同性攻击时,会展开如同伊丽莎白时期肩饰的华丽颈翼。作为澳大利亚的代表物种,它的模样甚至出现在2分澳币的背面。

其实,只要在动物园管理员的指导下,同这些爬行动物的亲密接触还是非常安全的。用手指轻抚蟒蛇冰凉滑腻的皮肤,或者手捧一只面目狰狞的蜥蜴露出惊恐表情拍照留念,你会发觉它们也是乖巧而可爱的。

在悉尼,你还可以享受美食、美酒,在悉尼港游船上观景就餐、购物,到赌城游乐场尽兴,以及参观海洋世界水族馆。你也可以享受无尽的阳光、沙滩和海浪,因为从市区驱车不远就可抵达风光旖旎的太平洋海岸。

这座城市以其“纽约式”的特有活力而闻名于世。悉尼也以其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和迷人的自然风光成为世界上最悠闲、最舒适的城市。

蓝山国家公园位于悉尼的西面,它是一道长长的山脉,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蓝”是这座山脉的灵魂。遍布蓝山的桉树(又名尤加利树)是澳大利亚的国树,叶片上能排放出浓郁芬芳的油雾,在太阳光照射下幻化成美丽的蓝色烟霭,从而使群峰笼罩在一派幽蓝气雾中,并浮于山巅,弥漫沟谷,朝紫暮蓝,极其壮观美丽,故称为蓝山。到过悉尼的人必欲一睹蓝山风采。当人们登临蓝山,欣赏三姊妹岩俏丽的容颜时,没有人不认为探访蓝山是一次经验之旅。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三位美貌的姐妹一直在此生活,她们分别叫做“靡爱倪”、“温拉”和“甘妮杜”。

不幸的是,这三位姐妹竟同时爱上了山下另一部落的三位兄弟。这是有违族规的,不被父辈首肯。后来因为他们的恋情而引爆了两族的战争。当时有一位巫婆为了帮助三姐妹逃过劫难,就把她们变成了山上的石崖。然而最后巫婆却被杀死,剩下独守山谷的三姊妹峰,再也变不回人形,生生世世守望着蓝山山脉。而今,它已成为蓝山最负盛名的自然景观。

坐在蓝山钢缆索道的吊车上,人们可以看到三块巨石并排屹立在高出云雾的山崖之上,酷似三位婷婷玉立的少女,相貌端庄,神情毕俏,栩栩如生。

从缆车上游客还可以看到另外两个景点,“野猪头”和“回音台”,它们那奇姿怪态,也可使人大饱眼福。缆车飞速而下,穿过隧道,进入狭窄的长峪。长峪两边,峭壁凌空,天光一线,尤其是刃削一般的孤峰,上大下小,直插云天,极为壮观。当缆车到达谷底,贾米森峡谷的全貌便映入眼底,近处芳草如茵,野花遍地;远处云雾缭绕,泉水叮咚。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顺山势蛇形而下,把整个峡谷分成两半,几座石桥又把两半峡谷联结起来。沿着小溪在峡谷中漫游,仿佛是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中国人到悉尼并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悉尼是澳大利亚华侨和华人聚居最多的地区。唐人街上,中国式的茶馆酒楼比比皆是,普通话、广东话、海南话,处处可闻。离唐人街不及半公里的中国式花园“谊园”,是纪念澳大利亚200周年大庆的工程之一,也是中澳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谊园坐落在悉尼达令港畔,是悉尼市引人入胜的一景。谊园即“友谊之园”,1988年澳大利亚建国200周年前夕,悉尼华人社团倡议兴建一座中式花园,作为中澳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当时广州市和悉尼市已经结成了姐妹城市。于是就由广州园林局负责设计、指导营造,并与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的港务局合作,历时一年多建成。

谊园面向海湾,放眼望去,可见帆影鸥波,涟漪万顷,有城市山林之趣。谊园的建造结构运用了中国传统手法,凿地为湖,叠石成山,以水为中心,山、水、石、树和建筑物合理布局,构成了“门庭景区”、“竹石山房”、“山涧瀑布”、“翠峦云阁”、“山林野趣”等诸多景区。楼台亭阁、山水桥石、树木花草,尽多姿多采。

在谊园的大门两侧,威武地站立着一对石狮子。门内曲折的回廊,像两只大臂膀左右张开,环抱湖水;亭间的嵌空龙壁上,游龙好像在戏水争珠;竹石山房,四周环境幽静别致。谊园后部,有曲折的石径蜿蜒而上,可到达山顶,山顶上是园中的最高建筑物“澄观阁”。澄观阁有三层檐,呈六角形,金黄色的琉璃瓦顶,朱褐色的墙。在此处俯瞰湖水,波光潋滟;远眺港湾,海风徐徐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心神俱爽。在澄观阁上还可眺望悉尼市景,悉尼高塔和摩天大楼矗立在蓝天白云之间,它们和眼前的古典亭阁绘在一个画面里,既协调又新异,展示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谊园中无论是亭台树石,还是室内陈设,都浓缩着中国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乳汁。石狮巨龙,栩栩如生;诗书画廊、琴棋茶居、桌几锦屏,别有一番中国文化的韵味;松、竹、梅、菊、兰、荷的木雕画,李白、杜甫、李商隐的佳句,更为谊园增添了诗情画意。

在山脚下有一片石林,维妙维肖地向人们述说着阿诗玛的故事。

谊园无处不展示着中澳友谊。那匠心独运的“双亭”、“双龙壁”,分别象征姐妹城市。园中堆砌假山、石兽的石灰石产自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有些是五亿年前泥盆纪的石头;影壁石则来自中国广东南部山区,属于稀有的风化石灰岩。从广东移植的红棉、梅花、丹荔、牡丹、杜鹃、榕树、榆树、柳树遍布园中,因为悉尼气候常年温和湿润,所以园内四季姹紫嫣红,花香扑鼻,树木青翠。

谊园是到悉尼的游客一个必游之地。没有去过中国的人来到园内,犹如踏上了华夏大地;华人华侨步入此园,如同回到了久别的故土。

知识小百科

阿诗玛——彝族的传说

善良的阿诗玛与勇敢的牧羊人阿黑相爱。头人的儿子阿支追求阿诗玛并将她关进牢笼逼婚,阿诗玛坚决不从。阿黑赶来相救,妒火燃烧的阿支放出洪水吞噬了这对恋人。最后,阿诗玛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石像。

3.墨尔本——花园之州

优美静谧的公园绿地,是一个城市生活质量的指标。墨尔本在这方面的优越环境,足以让它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墨尔本也以绚丽多彩的“花园之州”而闻名于世,全市1/4的土地为公园及绿地,粗大挺拔的树木,枝叶茂密,生意盎然,错落散布在绿油油的草坪上。

不时可以看到小鸟、松鼠嬉戏其间。墨尔本人热爱这些公园绿地,他们喜欢到这里散步,游憩,呼吸新鲜空气,在鲜花绿意中,享受心灵的宁静。谁也不曾想到,200年前规划这座城市时,花园绿地就已是优先考虑的项目。从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到大自然风光之美,墨尔本应有尽有,在满足感官娱乐方面,墨尔本更可以说是澳大利亚之冠。

同类推荐
  •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强身手册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强身手册

    整体的健康可细分为三大类别:柔软、毅力和体力,这三个类别都是本书讲述的健身计划针对的内容。年轻人也许会把重点放在体力与耐力的锻炼上,而中老年人则可能花更多时间进行柔软性训练。不过,某种程度的灵活性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
  • 浮云流水间:欧洲庄园

    浮云流水间:欧洲庄园

    本书是一本旅游类图书,它以欧洲庄园为主题。共介绍包括La Papessa乡村别墅、干邑区的Chanteloup庄园、丹麦Dronninggaard城堡在内的九个庄园。这些庄园一般坐落在远离闹市的地方,而且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在岁月的变迁中,它们不断地变更着自己的主人,也不断地见证许多有趣的故事。探询这些古老庄园浓缩的历史故事,以及随着庄园一起被传承的生活文化就成为本书的主旨所在。作者流畅、细腻的文笔时时让人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 心向上,脚向前

    心向上,脚向前

    毕业三年、初入职场,正是年轻人容易迷失在理想与现实碰撞中的时间。蔡娜也曾是这样一个迷茫的女孩,职业瓶颈、家庭反对,给她的青春写下了过于沉重的注脚。一次意外的台湾之旅成为她突破瓶颈的出口。旅途中的她,步伐一寸寸渐远,内心却一步步走近最真实的自己——什么该坚持?什么不该被忽视?梦想面前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该不该信仰年轻,在与现实较劲儿中成长?出发前她只看到“最糟的自己”,回来后却发现了“最好的自己”。她的青春是一场与现实的较量。她的心中还有梦想,还在咬牙与现实较劲儿。这是她的故事,还是你的挣扎?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徐霞客游记)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徐霞客游记)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热门推荐
  • 先婚后爱:佳妻反抗无效

    先婚后爱:佳妻反抗无效

    大婚之日,却被掉包,意外的嫁给了陌生男人。他对她冷言冷语,淡漠至极。她不能接受自己嫁给了陌生的男人,想方设法的逃跑,逃脱不成,却被他囚禁。一场囚禁,囚住了她的人,却囚住了他的心!他放下了面子,大胆的跟她表白:“楚沫然,我爱你,我爱你了啊……”她弯着嘴角:“你终于承认了……可是,我不爱你,我还要让你痛苦一辈子!”她不爱他,却嫁给了他;他爱她,却不能得到她的心!她怀了他的孩子,却用孩子来威胁他离婚,为了孩子,他心不甘情不愿的选择了离婚。一纸离婚协议书,让她解脱了。可当她离开他之后,她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他……
  • 上古逆神

    上古逆神

    屌丝学生穿越逆袭成为家族子弟。获得上古宝剑剑灵残魂,两个灵魂的绑定使宿命变得更加不可预料。千辛万苦破解自身宿命束缚,面对重重困难寻找成神之道,一路过关斩将能否笑傲苍穹?
  • 感动欧美:给心灵安装一道爱的程序(下)

    感动欧美:给心灵安装一道爱的程序(下)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美丽的故事让我们感念,当我们用心去品味时,常常被这些美好的文字打动。无论是温馨淡雅的家庭生活,还是缠绵缱绻的爱情蜜语,抑或是明媚愉悦的快乐轰轰烈烈的成长奋斗……所有这些或张扬或细腻或明朗的描述,每一段文字都闪烁着人性的智慧与激情。当我们品读到这些美丽的文字时,何不将它们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某个云淡风清的午后或者月朗星衡的静夜,慢慢慢慢地讲述给自己最爱的人,一起分享故事里的悲欢离合与酸甜苦辣,一起品尝文字里的美好时光。我们相信,在这样一段时刻,美丽的文字和美好的心境交相辉映,酣畅淋漓地写意出我们人生绝美的定路。
  • 权倾天下:病娇王爷倾心爱

    权倾天下:病娇王爷倾心爱

    父皇驾崩,皇兄下落不明,青梅竹马对她避之不及,一夕之间,她失去所有,被迫踏上和亲之路,以抓阄方式下嫁残王!本以为山穷水尽,却不曾想柳暗花明,残王夫君宠她入骨!“你活,我活;你死,我亦活不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待我一统江湖

    待我一统江湖

    当小乞丐想要成为武林盟主,合并整个武林时,你在想什么?所以当某只小乞丐阴错阳差被某个阴晴不定的教主上完之后,还一本正经的说:待我一统江湖,我必娶你为妻。然后呢?某只小乞丐光明正大的在教主不在的时候离开。丐帮?好,如果不把人交出啦,他不介意让丐帮消失于整个江湖。好吧,丐帮是真的交不出人,因为那个人,现在在。。。。就不告诉你们,想知道就自己看吧!
  • 吸血鬼之情陷苍龙

    吸血鬼之情陷苍龙

    可爱的空姐,冷漠高傲的女神,温柔可人的小家碧玉,倔强认真的小警花,性感迷人的老师,艳遇不断,但麻烦也接踵而来.......qq群515408040欢迎读者加进来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皇后乃情痴:皇上快上

    皇后乃情痴:皇上快上

    她是阳苜蓿,是21世纪的一个小员工,因为一次车祸使自己穿越到了架空时代,成为了龙昊王朝的丞相之女.他是那高高在上的天子—杨辰昊.她曾告诉他,她的名字的含义希望与幸福他许诺要在她18岁那天生辰种满苜蓿草得来的却是意外的“惊喜”.片段一:“皇上..臣妾有一件事一直都想告诉你..”某女边说边跪下某男挑眉,这女人又要耍什么花样?杨辰昊:“恩,说吧.”某女捂脸.装哭阳苜蓿:“唔...其实..其实秋水才是我的真爱!我与她早已经红尘作伴,形影不离了!所以,皇上成全我们吧!”某男听言,戏谑道:“那好吧,就把你们一起葬在山里.”某女惊.这是要杀人的节奏吗!一眨眼,某男的大腿被某女抱住:“大哥..我错了...”
  • 龙踏神荒

    龙踏神荒

    外铸不朽之躯,内养永生之魂,穿行三界,天虚、武德秘境、火之神幻殿,人妖仙魔群聚会,以一双铁拳威盖九州,诛仙、斩魔、灭妖、屠神、破鸿蒙,一切尽在龙踏神荒……
  • 辰亦传

    辰亦传

    他是时代的推动者,逆天完善了修炼之路。不,他是魔王,他曾屠国!不,他只是普通人。他年少时也冲动过,他也做错过事。他也有情,更有爱的人。他喜欢和自己所爱的一切呆在一起,那样会很轻松。他姓辰名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