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1500000015

第15章 甲骨文书法(3)

一种以瘦硬的契刻方法表现刀味,行笔多直线运动,强调平直,模仿甲骨文的刀契之痕,以较严谨的学者为多,恪守甲骨文原字形,依照契刻效果,再现刀笔形态和方折,有笔画的“线”形而无“点”状,起笔和收笔多露锋,两头尖细,中间略粗些。代表人物有董作宾、丁仁、潘主兰等。

另一种是以浑厚的书写方法表现笔意而产生凝重的效果。这种方法大多参以大小篆及金文、石鼓文的笔法书写,点画圆润饱满,多有弧线,充分运用笔画的粗细、宽窄、浓淡枯涩等,表现字形的美感和浑厚线条。在结字上虽有变化,但总体偏于瘦长,注意重心稳定,平正中而能表现参差之美。温润雅致,甚为美观,但与甲骨文本来面目似有距离。代表人物有罗振玉、黄宾虹、潘天寿等。

以上两种风格在章法上都能吸收甲骨文的整体感和行间的“贯气”,在错落之中体现严整,疏朗之中又不失古意。在创作甲骨文释文时又常常以集对联形式出现,而更加重视正文中字与字的呼应,同时注意行款中的行楷书书法与甲骨文字的协调。

一、罗振玉是甲骨文书法的开创者

以甲骨文字创作书法作品,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进行甲骨文书法创作者,大都是研究甲骨文的专业学者,尽管有些人也是有名的书法家,但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于甲骨学的研究上,他们所发表的专著也很少涉及甲骨文书法艺术。

罗振玉是将甲骨文引入书法创作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身体力行运用甲骨文创作书法艺术的学者、大家。罗振玉不仅致力于对甲骨文的研究、著录与考释,而且曾经对着甲骨片摹写了大量的甲骨文字。在甲骨文书法创作上,他把甲骨文和小篆相互结合用小篆的笔法来书写甲骨文,就像吴大澂把金文和小篆相结合,用小篆笔法写金文一样。罗振玉又常常把甲骨文集字写成对联的形式。他在字形上运用甲骨文字,而用笔方法则用小篆如玉箸篆之类写法,打破小篆在字形上的均衡、对称和整饬,多有斜笔画和点团出现,表现厚重浑穆的风格,是甲骨文创作中追求笔意的一种典型代表。

甲骨文发现伊始,早期的甲骨学者们大都浸淫于文字的考释,还来不及注意到甲骨文的书法价值。罗振玉早在日本期间,研究甲骨文兴致正浓,就尝试把甲骨文写成方块字。1921年春,罗振玉在日本侨居8年之后,返回中国寓居天津,闲暇时突发奇想,用甲骨文集字的方法写了一副对联,一发不可收拾,竟一连三晚撰成对联百余副。他在后来出版的《集殷墟文字楹帖》自序中写道:“自客津沽,人事傍午,读书之日几辍其半。去冬,奔走南北,匍匐赈灾,四阅月间,益无寸咎。昨小憩尘劳,取殷契文字可识者,集成偶语,三日夕得百联,存之巾笥,用佐临池。辞之工拙非所计也。”1921年2月,罗振玉出版贻安堂石印本《集殷墟文字楹帖》,这就是中国第一部集甲骨文字为对联而属意笔书法的专著,集有四言联语11对,五言61对,六言4对,七言5对,八言18对,共得99对。该书的出版,引起了不少书法家的浓厚兴趣,而众多甲骨文爱好者也以罗振玉所书为典范。

遗憾的是在罗振玉该书出版之前,甲骨文发现不算太多,释出的字更少,即以罗振玉本人《殷墟书契考释》而言,补版本印行于1915年,才得485字,增订本印行于1927年,也不过571字。罗振玉又有《殷墟书契待问编》,刊于1916年,收未识字1003个。当时罗振玉所见甲骨文字汇只有1500字左右。至1920年,天津王襄出版的《簠室殷契类纂》一书,收已识未识甲骨文字也才2867个。因此,罗振玉之为完全属于草创期的甲骨文书法,自不可避免受到种种限制,其集甲骨文字也多有不确之处,然而由于他是一个严肃的文字学家,又处在甲骨文研究初期,所以他基本上也是遵照甲骨文原本形态,不随意造作,文人笔墨之功底和匠心独运之学养,实开甲骨文书法之先导。

罗振玉的《集殷墟文字楹帖》开创了近现代甲骨文书法的新时期,其后,章钰、高德馨、王季烈等人,学其方法并集甲骨文字为楹联。1925年罗振玉将己集和章、高、王三氏所集汇为一编,总计420余联,亲自缮写付印。1927年出版,名为《殷墟文字楹联汇编》,收四言、五言、六言至十言联不等。综观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用笔刚劲秀润,得殷人刀笔意趣。该书的出版对甲骨文书法的推广,甚有影响。1985年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整理并由该校出版社重印,中有姚孝遂先生的校记,订正其中受当时研究水平的限制而造成的误字,从此许多民间爱好者或书家,无缘直接从甲骨文摩挲领会其神韵古风,常取此书作学习范本。

罗振玉在传统的书法、篆刻以及书画鉴定等方面均有涉猎,特别在甲骨文书法的研究和创作上具有开创之功。罗振玉甲骨文书法有两种形式:临书原刻辞和集联及条幅、匾额等书法创作。无论何种形式,他都以体势开阔宏伟、结构谨严的一期甲骨文为范本,参以小篆中锋笔法,坚实挺拔的结构字形,既有盎然的古意,又能别具心裁,把甲骨文和小篆揉合,成为甲骨文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

他所书写的甲骨文书法,在用笔上改变了甲骨文横平竖直恣肆放纵的瘦劲,转而为玉箸篆的圆韵丰满,起笔藏锋,间用侧锋,收笔斩齐,运笔有的中锋,圆笔书之,有的加大了按笔力度,使笔锋铺开,有方笔遗韵。结体采篆法纵长,字形大小整齐,点画间平衡对称,协调而统一,文雅而质朴。行款章法,楹联单行,虽有欹侧,但中轴稳定。卜辞纵有行,横无列,端庄谨严。有粗笔画的,也有细笔画的,不失甲骨神韵,为后人用毛笔书写甲骨文开辟了一条正宗之路。

作为学者,罗振玉不像一般的文学家、艺术家那样富于激情和表现,他的书法也不像一般的书法艺术作品那样强调外在的形式与情感释放。他所追求的,是端庄含蓄、堂皇正大的典范美,强调内心的体悟和愉悦,重在对道、气之形而上的把握和对神采、风骨、筋力等古典主义美感的展示。罗振玉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作品风格影响了中国一大群学者书家和作品。

概括地说,罗振玉书法,一如其人,二如其学。虽然他未必属于一流的书法大家,但其甲骨文书法老成持重、从容不迫、温文尔雅而又充满书卷气息,这不能不说是其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书法基本功使然。

二、黄宾虹的意笔甲骨文书法

用意笔书写甲骨文,并以甲骨文为基础进行书法创作,成就卓著的还有画家黄宾虹(1865~1955年)。他以书法用笔来画写意山水,成为开宗立派的山水画大师。由于他对书画线条的深刻理解与千锤百炼,在篆书创作上更为自由地融入甲骨文与金文的多种笔意,形成形体疏落、结字高古、用笔轻活的似甲骨文又非甲骨文,似金文又非金文的独特风格,可以说是对甲骨文书体的天才吸收和创造性运用。如他在83岁时所作“史传古人列九品,铭文孝孙起万年”书法对联,就掺入甲骨文的写法,表现出瘦劲的刻画意味。这副对联中的文字如“史”、“人”、“万”、“年”等字和用笔均可看出脱胎于甲骨文,表现挺拔俏丽的意味,其他字亦有取甲骨文之势,参以古籀或金文,而别具特色,又古意盎然。

另外,画家潘天寿(1897~1971年)以花鸟画名世,于书法也常出新意。由于他有篆刻的功底,而以甲骨文集联创作的条幅错落有致,通过字形宽窄和字画中长线及短线的错落来增强作品的节奏感。可以看出他匠心设计,就如同他的绘画一样。

三、董作宾的刀笔风格甲骨文书法

董作宾不仅是甲骨学、考古学研究方面的主要奠基者,也是最早将甲骨文引入书法创作的书家之一。他对甲骨文书法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对甲骨文的分期断代而提出“五期说”,使摹写临习者有章可循,而且由于甲骨文可识者仅1000多字,集字创作较准,他作《甲骨文与中国文字》而主张“书法只是一美术品之一,不能用学术立场加以限制”,认为“以古文字,作新篇章”,凡初文、假借乃至释读者一家之言,皆可从权使用。这一论点十分有利于甲骨文书法的推广和发扬。由于他的学识以及对甲骨文的深刻理解,加上他在甲骨文摹写及书法方面的投入,他的甲骨文书法和罗振玉相比,形成另外一种有刀笔味的书法风格,也最能反映甲骨文原貌,从而形成真正与古人相通、相融,达到既得其形,更得其神的境界。

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形式丰富多彩,和罗振玉一样,既有集联集诗等书法创作,也有直接摹录甲骨文原片的临作。他最喜欢武丁时期的甲骨文风格,武丁与商汤、盘庚被誉为商代最有作为的三王,武丁文治武功卓著,也把甲骨文的书风带向了一个宏放、雄强、壮丽的时期。他认为这一时期的甲骨文“结密得体,镌刻刚劲有力。多用单刀侧锋和曲画,笔势婉转,好书大字,错落有致,赫赫精神。亦作肥笔,凛凛英姿,且多涂朱墨,骨版煌煌瑰丽”。

他所作的甲骨文书法,除了把篆刻知识和经验引入甲骨文书法,使其甲骨文书法作品具有雄强的刀笔味外,还非常注重章法的形式美感,腕下笔墨如同绘画一样轻松自如。其构思、布局、落款、释文与用印等,均恰如其分且独具匠心,更显示出他治学的严谨和对甲骨文本身的尊重。从其甲骨文书法中随便抽取一个字,都能领略其结体的率真雅气与精到娴熟,或以物定形,或以意定形,都能依情变态、依势变体,笔画多而不乱,少而不散,可大可小,可形可意,均不失甲骨文本来固有的千变万化、和谐相处之结体风采。但其用笔最能体现甲骨文刀笔味,不是用毛笔的简单复原或描摹甲骨文,而是柔中带刚,力在笔中。他用笔横竖刚挺、圆曲有骨,落笔出笔皆露而不藏,运笔看似轻爽,但极有法度和力量,出锋虽尖而稳不飘,方笔虽劲挺而不枯,弯笔虽柔而爽利。

董作宾极力想把中国古代的文字通俗化并宣传出去,他在美国讲学时,由于条件限制,用宣纸书法没有办法装裱,就买各种图画纸和广告纸配以不同颜料色书写后装上镜框,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甚至参加婚庆寿典,也是带上自己自治自书的甲骨文书法礼品。胡适曾说过:“他从太平洋走到大西洋,几乎没有一家中国朋友或美国的中国学者家中没有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此乃实情,并非过甚其词。”他书写甲骨文书法的目的非常纯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了宣传甲骨文,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字之美,因为他在所写甲骨文的旁边,都注有释文,让想学的人有个方便,并且还常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解甲骨文字,以诱导学生或喜爱甲骨文的人们学习或研究欣赏甲骨文。

四、丁仁、潘主兰甲骨文书法的瘦劲之美

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丁仁(1879~1949年)的甲骨文书法创作,力图表现甲骨文的瘦劲美,点画方圆明显,细而精,笔画线条之间弥漫着浓郁的金石味。他以细笔小字书写甲骨文书法,显得干净利落、淡雅空灵,但笔画平直大小一律,接近方块字,却显得呆板匠气。

潘主兰(1909~2001年)也以书写甲骨文书法见长。他的甲骨文书法多表现契刻的感觉,丰润也不失灵动,甚至完全忠实于原作,既表现了甲骨文的原始性,又体现了其神秘性和奇妙性。他的作品不仅在章法上有创新,还能用有限的甲骨文字书写长文,但用字不够规范和严谨。

同类推荐
  • 飞扬:第十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

    飞扬:第十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

    也许这本书说不上有多么强的文学性,但我希望,它至少会拥有它该拥有的历史性,就算在很多年以后你拿出来读一读,依然会为这些真实的人字感动。
  •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名为《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着重点主要放在哲学对人生的启迪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外哲学发展史上的主要流派和基本思想,了解这些,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思想根源从哪里来,从而引发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比较深刻的思考。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面向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欣赏、评判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大学语文课程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培植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上。应该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吸收文化精华,得到思想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无论是体例的设立,还是篇目的选定,都遵循着“求精”、“求新”的原则,力求探索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
  • 市场营销学教程习题集

    市场营销学教程习题集

    本书是相关教材的配套书籍,对市场营销概论、产品策略、网络营销等内容编写了相关习题、案例分析以及模拟试题。
热门推荐
  • 深度迷恋:恶魔总裁的逃妻

    深度迷恋:恶魔总裁的逃妻

    她抗拒着他的接近,厌恶着他的触碰,绝望质问:“为什么不肯放过我?”他步步紧逼,强势掠夺,将她压在身下,眷恋呢喃:“怪我过分着迷,不能爱我,便恨我吧。”
  • 神狒正传

    神狒正传

    在上古时期爆发的一场神之间的战争中,凶兽之首神狒被四大神兽设计合力封印在中国大陆的某个地方。千年后,一块花纹石头的发现,一个天才儿童的成长,上古凶兽如何来到现代?为阻止剩余凶兽对人类的报复,重回封印,寻找灵魂碎片,最终为后世人类创下了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
  • 隐香劫浮华无悔

    隐香劫浮华无悔

    时光静好,岁月如歌,依稀记起舞一曲醉红尘。残阳暮色,轻捧茗茶,茶香幽,茶水涩,人生如茶。不过是匆匆浮华,唯有记忆中那一抹桃雨纷纷透着渺渺清香。笑了,醉了,醒了,殇了,只愿时光倒流。人生如初见,回到那十里桃花地,我定会接下那一枝桃木,陪你看尽天下繁华。只愿你还在原处,待我回归。
  • 满城花开

    满城花开

    15岁那年,永远第一次见到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顾临城。当永远还撒着欢儿什么也不懂的时候,顾临城已经是娱乐圈当红少年人气组合的队长,是万千姐姐妹妹大婶大妈的心头好。彼时,她觉得这样的人实在是离她太遥远,这辈子都不定能见着···在最早的时候绽放了花骨朵,却没有人看得到花期将至的美丽,在花开的时候遇到了养花的人,他懂花儿所有的情绪和精彩,从此花开不败。永远,是你让我满城花开,一笔丹青勾勒不出你的模样,你的美穿越时间愈发盛放这满城绝艳叫我怎能忘?从此临城皆是花开。
  • 贪一世温柔

    贪一世温柔

    现世,安魂泽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喝着咖啡,脑袋里还杂七杂八的想着今天早上的怪事。突然,安魂泽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脑袋里出现了雾气缭绕的都城~安魂泽轻轻的暗骂一声:MD!又出现了这画面!安魂泽定了定神,动了动身体,脑袋里的都城已经消失云散。安魂泽放下咖啡。丢掉手里紧紧捏着的报纸,准备去出去散散心。他穿上帅气的西服。还特地照了照镜子。看着镜子中那唯美的少年,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 冷面夫君的无辜新娘

    冷面夫君的无辜新娘

    曾经,他是她的救命恩人。他结束了她流浪的生活,留给她辛酸童年一丝温暖的回忆。从此,在她生命中,他就成了唯一。一场大火改变了一切……他的心里不再有爱,只有满心仇恨。他把所有的一切迁怒于她。他逼走她,从此消失于她的生命之中。十年后,他又出现——为了履行父亲所定的婚约。但,娶她,只为羞辱,只为仇恨,只为折磨……却未曾料,她的一颦一笑在他心中深深扎根,她的善良真诚正慢慢融化他早已冰冷的心……当事实真相浮于水面,才发现所有的仇恨只是一个并不美丽的错误。面对曾经的伤害,他该怎么弥补?他是否还能换回伊人伤痕累累的心?推荐小秋的另一部作品《总裁,非诚请勿扰》有空来踩踩!小秋又开了新文《冷酷总裁的隐形娇妻》http://novel.hongxiu.com/a/258443/支持小秋的新作,有空去看看哦!
  • 嫁错郎君入错房

    嫁错郎君入错房

    半夜三更抬花轿,入错了洞房,上错了床。她把一个冷冰冰的男人弄得神魂颠倒,把一个狂野不羁的男人弄得要死不活,让一群的女人在身后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女人的虚荣心飘飘而来,原来这就是飞的感觉。从小妾升级到王妃,她甩都不甩男人一眼。于是,自立门户,开妓院,开赌坊,最后还开了当铺。这当铺一开可不得了,把原配都给当了回来不说,还实行买一送一制度,让她有些无福消受。美男两个不少,但也不多,特别是对于一个在现代社会草丛里鬼混的女人,选谁呢?有点为难,不知道这个国度有没有一妻两夫制的,一三六,二四七,周五休生养息补充体力,分倒是挺好分的,就是不知道两个男人愿意否?
  • 给人生每日的心灵感悟

    给人生每日的心灵感悟

    本书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集于一体,从小文章里体会大智慧,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思考、长者的经验。短小精悍的文章教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化解生活中的问题,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复杂的人生,此时你的人生会豁然开朗,生命的追求、人生的感悟就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 人生智慧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人生智慧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帝少总裁的心尖妻

    帝少总裁的心尖妻

    结婚三年不会怀,婆婆骂我是不会下蛋的母鸡。终于怀孕却生了个女孩,老公将我扔在医院里不管不问。逆来顺受只是为了稳定的婚姻,但虐待却变本加厉。终于在那一晚,我躺在酒店的大床上装醉,看着一个不是我老公的男人脱我的衣服。还眯眸浅笑,“是不是第一次玩一夜?”我无法回答,有夫之妇玩一夜,那叫出轨,要在以前,这是要浸猪笼的大罪。他爬起来凑近我,“睡都睡了,现在哭有什么用?难道要我给你办个假的烈女证?”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后,他抱着我说,“离婚妇女是个宝,身体丰满经验好。”且看离婚女人如何挣脱束缚,逆袭豪门!